第120章 预测
第120章 预测
“哎哟,儿呐,你这次可得好好看看呀,四丫头已经两天没精打采的了。”
府宅内,张瑞刚洗漱准备出发,天都还未亮,老娘冯氏就把自己堵着了,张瑞顿时直翻白眼。
“娘亲放心,儿子放在心上的。”张瑞无奈道。
其实今年情况比较动荡,可以的话,他还是想将四丫放在府里多养一年,待时局稳定一些,再做打算。
“你真放在心上了?可有人选?”冯氏眯着眼问道。
张瑞闻言无奈,但还是道:“看上的人选有两人,一个叫杜诚,江南子弟,白鹿书院里的同门师兄,其父亲曾经担任过江南繁春县县丞,家境富裕,今年科考中榜的概率很大,一旦中榜,以自家的实力可以跑一个不错的地方官,甚至有机会回江南任职,小妹若能跟着他,会好过不少。”
“哎哟,这个好、这个好!”冯氏闻言连连拍手。
“还有一个叫孙玉帆,东州人士,家里做航泊生意的,家境极好,虽不是书香门第,但家资颇丰,一旦中了进士,比普通农家子弟要好过得多,且为人大方温和,年纪也不算大,在我看来比杜诚更为合适。”
“也是.”冯氏倒也明白行情,低声道:“姓杜的那个子弟虽然极好,但书香门第或许会嫌弃四丫,相反姓孙的这个,因为是商户出身,你又是京官,是他们家最缺的人脉,反而会有所顾忌,对四丫更好一些。”
张瑞闻言好笑,老娘一天研究这些倒是研究得透彻。
“那你提过没?”
张瑞叹气:“娘,这两天都在忙着考试,慌啥?等考了过后再问不迟。”
“也是.”冯氏点头,随即想起什么,又道:“还有两件事。”
“两件?”张瑞看了看天色:“娘,有什么事快点说,儿我这里负责科考大事,今日进宫后,下次出来就是三日后了。”
“耽搁不了你多久。”冯氏嘿嘿笑道:“一个是你弟弟的差事,你有着落没?”
张瑞闻言朝外面看了看,很快便找到了角落里那道影子,显然是自己那弟妹在悄悄听着。
当年读书的时候二弟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为自己科考付出良多,如今自己成了京官,的确得尽量回报才是。
“二弟的着落我这里有一些想法,本是想直接安排到大理寺给我当差,但想了想路子不太好,大理寺负责重要案件,差爷都比较危险,我这些天与洪大统领关系还处得不错,等这件差事过了,看看能不能让他给二弟安排到城防卫或者禁军里任职。”
“这行吗?”冯氏顿时乐了。
城防卫可是个好差事,只需日夜巡逻,也不用出去打仗,但领的却是军人的优待。
大晋对军户优待可是很高的,而且子弟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朝廷都有补贴,当年他们村里就有一家军户,不仅有田地税收减免,儿子还能有一个名额去白鹿书院读书,朝廷包办,当时可没把自己眼红的。
只是可惜,那家男人第二年就在北方战死了,虽然家里人得了优惠,代价也巨大。
可城防卫却不一样,简直就是安全的铁饭碗。
“应该行吧。”张瑞笑道。
如果这次事情能完美解决,洪烈就算欠自己一个大人情,求他这么一件小事,应该问题不大吧?
“好好好!”冯氏顿时搓手大笑,躲在暗处偷听的弟媳闻言也眉开眼笑。
自己那男人是一个倔的,明明为他大哥付出良多,却不愿意来主动求他,还得自己来找娘亲说情,当真是个倔驴。
不过这大哥也算有良心的,如果能安排城防卫,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今后也不会是商籍,以后回娘家,在父母面前,腰板也能直很多。
“还有一件事是啥?”张瑞直接主动问道,看老娘这架势,自己不全部解决好,她是不会放自己离开的。
“你姐要来京城了。”
“哈?”张瑞眉头一皱:“姐她来这里干什么?”
“还不是她那弯酸婆婆逼的呗。”老娘叹了口气:“当初都说那徐大娘为人好,大方、通透,家境在村里也算挺好的,我想着你姐嫁过去,应该不会过苦日子,可谁想到.那贼老婆子暗地里却是那种性格,也还好你姐夫算一个踏实的,不过如今一家子都打算来京城蹭你,你可得准备好。”
张瑞:“.”
真是一堆啥子乱七八糟的事.
京城如今乱成这样,如果娘早说,他一定会阻止姐姐前来的,记忆里,大姐是一个极为温柔贤惠的女子,在家干活任劳任怨,还有一手好绣工,若自己能早点成才,姐姐绝不会嫁得那么差。
现在京城几大世家暗中都在计划大事,皇帝也暗中磨刀霍霍,他都想把一家子先送回江南了,结果老姐还大老远来投靠自己。
张瑞叹了口气,看向外面。
不过想想似乎也还好,自己如今这种状态,有进无退,若是出事了,全家就是躲得再远又能保全了?
若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一家子在这里又能怎样?
关键还是实力!
看样子,有些事情得提前打算了。
——
“张大人来了?”
宣和殿外,洪烈依旧精神抖擞的守着,而张瑞明显状态不佳,熬夜后显得颓废不少。
洪烈看着张瑞心中有些无语,陛下倒是没有要求对方一天到晚都守着,可这种关键时候,居然还敢抽空回去洗个澡,当真是心大。
“辛苦大统领了。”张瑞拱手笑道:“昨夜无事吧?”
“张大人还知道关心昨夜有无事发生?”洪烈翻了个白眼:“我以为张大人连夜跑了呢。”
“哈哈.”张瑞顿时干笑两声,随即道:“大统领不必担心,那暗中的人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不会轻易动手暴露自己的,甚至下官认为,前两日科考都大概率无事。”
“为什么这么说?”洪烈眉毛一挑道。
“一开始吧,下官与沈大人推测,那怪物是想混进后宫,先图谋皇后再做后续打算,但如今看来,对方是想一步到位,不过也是,皇后娘娘虽然身份尊贵,但实际上权限不大,若想短时间扭转局势,还不如图谋一个大的。”
“张大人是说”
“陛下.或者太子殿下。”
“陛下的实力,有一些世家是知道的。”洪烈低声道:“你也说了,那怪物正面对敌能力不一定强,图谋太子的可能性大一些吧?”
“那不一定.”张瑞摇头:“术士算计武夫,只要算计得当,特定场合,就是宗师都有可能出事,我们没有那人的术式情报,并不能断定对方不会对陛下出手。”
“那倒也是。”洪烈闻言点头:“如果是打这个主意,那的确前两日应该无事。”
科考前两日考的经义、史书和时务策,前两者主考基础,按照以往惯例,陛下都不会亲自前来,唯独第三场,时务策之时,陛下会带着太子殿下来观察考生,大略看一看诸多考生对时政的主张。
很多聪明的考生,会在这个时候,故意将自己的文章题目写得很激进,很有特色,从而吸引陛下的关注。
如果图谋的是这件事,这个时候,就是动手的最好良机!——
“父皇,明日时务策,不如就由孩儿一人前去吧?”
御书房内,太子笔直站着,低声请示道。
皇帝抬头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培养多年的太子,关心道:“身体怎么样了?”
“回父皇,好了很多了。”太子笑道。
这些天由一大群太医会诊调养,气色上的确好了很多,但太子很清楚自己真实的身体状况。
再这样下去.
“明日还是朕陪你一起去。”皇帝笑道:“如今局势动荡,你也该有一批自己的班底了,多看看这一届吧,尤其是齐家那小子,若能笼络,尽量笼络。”
“父皇.”太子看着自己那温和的父皇,一脸感动。
哪怕出了那么大的事,父皇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着自己,把自己当做继承人培养。
不像那冰冷的母后,似乎自己的死活与她无关一样。
“父皇,齐家这一次,会甘心退到西京吗?”
“你觉得呢?”皇帝笑道。
“齐家日薄西山,已无力回天,齐尚书再是厉害,也毕竟老了,儿臣估计,若是那齐轩出息,齐尚书应该会选择韬光养晦,退守西京。”
“你这么想的?”皇帝点了点头:“行吧,那明日朕便与你一起去看看。”
“父皇不这么认为?”太子有些忐忑。
“没有.”皇帝摇头笑道:“早点去休息吧,明日朕同你一道。”
“那儿臣告退。”
看着太子离去,皇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收了起来,再次变得冷淡起来。
“老师呀”皇帝看向太子离去的背影,幽幽道:“可别让朕失望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