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3章 一代沧桑洗不尽,幸存三烈尚流芳

      第373章 一代沧桑洗不尽,幸存三烈尚流芳
    崖山,位在崖门海西侧,距离广州二百三十里左右。
    这个距离并不近,带上仪仗和护卫走的话,起码要差不多走三天。
    但莫子布没有在广州停留多久,他把父亲莫天赐和二哥李献文留在广州镇守后,立刻就出发启程前往崖山。
    之所以这么急,乃是因为莫子布最大的法理,其实是就来自这里。
    现今天地会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就是‘红旗飘飘,英雄尽招,海外天子,来复大明。’
    据说最先喊出这个口号的,乃是六十八年前的康熙四十八年(1709)于浙江大岚山起义的天地会党徒一念和尚张念一。
    而一念和尚又拥立了一个名为朱永祚的台湾人,此人很有可能是明朝宗室退到台湾后的子孙,他自称朱三太子,以天德作为年号。
    最开始的海外天子,便是指他。
    等到一念和尚等人起事失败,朱永祚被清廷凌迟之后,海外天子的形象,又开始有了变化。
    因为以此时,有一个明廷也承认的说法,那就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外公扬王陈公,乃是崖山海战的幸存者。
    于是海外天子进一步演化,这个海,成了崖山所在的海,外则指外公。
    意思是未来像洪武大帝那样恢复中华的天子之外公,必是参与过海外不屈抗清战之忠义之士。
    而正好在广东粤语人群中,岳父被称为外父,姥爷被称为外公。
    映射到莫子布身上,那就更恐怖了,因为他正好有一个在海上抗击满清的外公,而这个外公,还跟朱元璋的外公一样,姓陈!
    如果说有一条相像,那也不稀奇,毕竟陈姓在广东几乎是第一大姓,有两条相似,有可能是碰巧,三条都相似,那就不能用巧合来形容了。
    特别广东还是全中国,最信谶语这一套的族群。
    于是在这样一系列巧合的加成下,区区‘红旗飘飘,英雄尽招,海外天子,来复大明。’这十六个字,就成了莫子布法理的最大来源了。
    。。。。
    崖山乃是一面靠海的山崖,其西有瓶山,两山相对出,如同一扇门一样束缚住了这片海域,因此也有称之为崖门的。
    自明代初期,此处就建有崖门祠,只是到了如今有些年久失修。
    于是莫子布到之后,立刻在崖山正中,建庙祭祀宋端宗赵昰与被陆秀夫背着蹈海的末帝赵昺。
    并于左侧建大宋三忠烈祠,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于右侧建大明三忠烈祠,祭祀陈邦彦,陈子壮和张家玉。
    莫子布不避风雨,亲自参与建设,跟着来的兴唐军三千将士也一同修建。
    周围新宁(台山)、新会、香山的百姓也踊跃前来,不要工钱参与,妇孺也不例外,都亲手参加。
    规模宏大的三祠,竟然不过十余日就坚建成。
    三祠建成之时,乌云压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俄尔又云消雨霁,阳光照在海面上,一片波光粼粼。
    这不管是跟着莫子布来的内阁成员裴建南、陈太理,还是安南文人臣吴时仕等,以及闽粤文人阴承方,宋湘,温亭适等无不色变。
    随后裴建南等人三跪九叩,山呼万岁,阴承方上前说道:“值此时刻,大王上应天命,是以天公方以云销雨霁应之。
    下得海外天子谶语,是以无一不中。
    此乃大王当即大位,应天命之吉兆,臣等请大王顺天应人,诏告天下,以示驱逐鞑虏之心。”
    阴承方所说,就是莫子布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莫子布其实在击败满清之后,就准备要登大位的,因为直到现在,莫子布所号的兴唐,这就不是正常的王号,听起来跟草台班子似的。
    不过当时考虑到要是在北河登基,无疑会更加重身上的海外印记,所以莫子布拒绝了裴建南,邓陈常等人在北河东京城登位的提议。
    不过现在虽然时机基本成熟,但也不可能在这野外办事,于是莫子布摆了摆手。
    “承应天命何等重要的大事,怎能如此儿戏在野外自说自话,诸君切勿再劝。”
    随后,莫子布唤清远陈氏诸位族老上前,“陈氏此次为了打破满清八旗天兵的神话,族中子弟五百余人战死,诚为粤省第一忠勇大族。”
    说着,莫子布拉起大湾陈氏族长陈嗣德的手,“本王任命你为归仁道富安州知州,赐地五万亩,山林沼泽湖泊四十万亩。”
    陈嗣德噗通一声就跪下了,这就是他一直追求的,且赐地还多了两万亩熟田和十万亩山林沼泽等。
    “听说你这边有一巾帼英雄,父亲、弟弟皆死,她毫不畏惧手刃仇敌,且立功颇多。”
    听到莫子布发问,陈嗣德赶紧点了点头,“确有一女绣娘,还是草民之侄女,今日也随草民到了此处。”
    清代虽然对女性也不是太尊重,但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好的方面,那就是当这个女人能做出等同于甚至高于男人的事迹后,男人一般会承认她的地位。
    绣娘就是如此,手刃仇敌,斩杀四人的她,已经获得了等同于男人的权力。
    看着缓缓拜倒在自己身前的弱女子,莫子布感慨万分,谁能想到一个这样瘦弱的女子,居然可以爆发出如此的能量。
    “果然巾帼不让须眉,陈绣娘,你做的很好,孤王赐你良田一百亩,银十两,布帛三十匹。”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产,陈绣娘赶紧跪地答谢。
    “孤王麾下亦有很多勇士,你可愿意让孤王给你做媒?”说着莫子布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过他确实是在为这个女子好,她父亲和弟弟都死了,就算她再能干,手里掌握的土地和银钱,也不免会遭到其他人觊觎。
    而为这个小姑娘,选一个兴唐军的年轻军官为夫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小女子谢过大王,但小女子有个条件。”陈绣娘低声细语,却有些倔强的回答道。
    “好好好!”莫子布笑呵呵的答应了,一切都依你。
    “民女希望第一个孩子,只要他不是唯一的男孩,就让他姓陈,继承我弟弟的香火。”
    “好,这是孝道啊!”莫子布大声赞赏了起来,在此时来说,确实是非常正确的政治正确。
    “交给孤王,我一定找一个符合你要求的夫婿,至少是少卫以上的军官。”
    陈绣娘满脸通红的下去之后,莫子布又立刻大肆封赏了清远陈氏的上下。
    累计封出去了两个五品官,八个八品官,还有超过四十万亩的田地和大量山林之地。
    这么大的手笔,一是人家值得,二是作为君王的莫子布自己,也很是警惕这种一声令下,就能出动男女老少三四万人的地方大族。
    所以清远陈氏这种在闽粤都要算大族的家族,未来是一定要被拆分的,只不过莫子布的手段,是以前君王不具备的。
    他有大量的南洋土地可以拆分大族,且这些大族也非常乐意去。
    这安南填充完了还有安戴,安戴完了还有爪哇岛和嘉西道(西婆罗洲),未来还会有下缅甸和澳大利亚,完全不愁没有土地安置。
    建庙祭祀完毕,莫子布开始返回广州,而没到广州城,手下的文武,特别是一大批军官,又开始了劝进。
    不出意外,莫子布还是拒绝了。
    因为莫子布现在只是对中上层进行了施恩,下层的恩情还没给,不能太过仓促,时机还不成熟。
    于是在拒绝劝进之后,莫子布在广州下令,鉴于大宋三忠和岭南三忠的忠勇壮烈。
    莫子布特为全粤陈、张、文、陆四姓五十岁以上老人,十四岁以下孩童,赏酒一坛、肉二斤,蔬果五斤,粮食三十斤。
    这一下,把其他姓氏羡慕的双眼通红,陈、张、文、陆四姓那是骄傲都要到天上去了,他们做梦都都没想到,祖宗的忠义,还能回报到他们身上。
    六月底,前粤驻防八旗的财产清点了出来,整个城西满城有八千多可以作为民居的房间,整个八旗占有了珠江三角洲良田足足四百三十万亩。
    要知道,如今的广东全省,也就是加上后世广西的北海、钦州和海南岛省等地,广东的田亩也只有三千五百万亩上下。
    这区区驻广州八旗不过几万人,竟然平均一人既占了二百多亩,总数超过百分之十。
    当然,这只是平均数,实际情况是广州将军、都统等占据了大头,底层旗人远没有这么多。
    清点出来这些后,莫子布立刻安排专人负责审核,将昔日所有抗击满清的英雄之后都找了出来,从中拨出大量上好水田作为酬谢。
    “大王,屈明兴不敢前来,声称无颜面对先祖,不敢受大王恩赏。”郑锦水拿着一份名单对莫子布报告着。
    如今这份广东抗清义士名单上的后人,基本都找出来了,连原本以为被族灭的张家玉之东莞万江张氏,都还有人在。
    原来在张家玉殉国后,他父亲张兆龙,叔叔张兆坤并未死去,他们带着张家玉的两个儿子,遁逃到海上躲避。
    永历帝甚至还找到了张兆龙,把儿子张家玉的增城侯爵位封给了张兆龙。
    而这次不敢前来的屈明兴也非凡人之后,他是著名岭南抗清英雄屈大均之子。
    他不敢来,是因为屈大均死后,他的几个儿子扛不住清廷追查,于雍正八年(1730)主动出来自首。
    雍正皇帝浏览屈大均著作后勃然大怒,焚毁了绝大部分屈大均著作,并下令将屈大均开棺戮尸。
    其后虽然又宽宥,取消了开棺戮尸,但屈大均诸子险些害得父亲被开棺戮尸的事情,彻底给他们打上了道德审判的枷锁。
    现今还在世的,便是八十七岁的屈大均幼子屈明兴,他不敢,也没脸出来领取这些土地。
    但这可不行,于是莫子布对郑锦水低声说道:“你去告诉屈明兴和屈氏族人,他们必须要来,且孤王准备给屈大均上谥号,他们不来,更为不孝。”
    于是,屈明兴只能带着子侄二十余人,赶到广州。
    而莫子布早就准备好了一切,他看着垂垂老矣的屈明兴和屈氏子弟说道:
    “孤王能理解你们当时面对的恐怖与黑暗,但不能原谅你们的行为。
    屈明兴年老,孤王就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
    这奖赏屈翁山先生忠义为国的二百亩土地,你们必须收,但做错了事,也必须得到惩戒。
    今日,孤王就替翁山先生,教训尔等这不孝子孙。”
    说完,莫子布命屈大均孙子辈的屈明睽及重孙辈数人脱光上衣露出脊背,亲自手持藤条,把他们打的浑身血珠四溅,惨叫连连。
    此时,屈氏第四代中,十一岁的屈复畋扑了出来,痛哭流涕的表示愿意以身代之,替祖父和父亲叔伯们挨打。
    莫子布长长松了口气,终于来了个还有点救的人才,看来屈大均的风骨和忠孝,没有完全断绝。
    随后,莫子布宣布将屈复畋收在身边培养,为屈大均立庙纪念,将二百亩最好的水田,作为屈大均庙之供奉田产。
    第二日,莫子布更将此鞭留在城北西山下,宣布从今日起,不再追究粤人中有谁祖辈屈膝的罪过。
    只要后人愿意来此,以此鞭鞭笞自身,就算是为祖先赎罪了。
    而经过这一系列事情,莫子布终于在粤人中建立起了足够声望。
    同时所有人都知道,仁德大王进了广州,没有追封和赐爵,肯定是在等着最后一道手续。
    该干什么,仁德大王有没有这个资格,官员百姓,士绅商贾,心里都有了自己的判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