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煤与铁王霸之基
第376章 煤与铁-王霸之基
称帝了,好像又没完全称,因为莫子布连宗庙都只是简单借用了以前的建筑,就更别提天坛等高级祭祀场所了。
就连王宫,莫子布都直接搬到西边的满城,将广州将军府稍微修缮了一下便算作王宫。
当然,也没人来劝莫子布大兴土木,因为此时整个大虞上下,都在铆着一股劲。
这建国立业,偏居东南一隅算什么事,至少也要收复南京,成南北朝鼎立之势才行吧。
到了南京,所有都是现成了,简单修缮一下就行。
而对于莫子布来说,他也不愿意把有限金钱放到这上面来,必须要把钱用到刀刃上,也就是在广南建立大型煤铁基地这方面。
莫子布已经派人考察过了,在海南莫氏家族黎兵土司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勘察,基本能确定他们顺利找到了莫子布记忆中的石碌铁矿。
而且还有另一个重要收获,勘探人员还在距离石碌铁矿不远的崖县,也就是后世三亚市的田独村发现另一个铁矿,只是储量看着不大。
但莫子布让嘉定太学丹化科的人去化验了一下,结果大吃一惊,这里铁矿石品质之好,不说举世无双,那也是极为罕见的。
几个从法国招募来的专业人士也表示,这里的品质,起码超过了欧洲他们发现的矿场九成以上。
而且更妙的是,这里的铁矿埋藏并不深,基本可以做到露天开采。
田独村距离崖县不过十二公里,有现成的道路,只需要把矿石开采出来,就可以运到崖县的港口出海。
这倒不是莫子布的孤陋寡闻,一来田独铁矿虽然质量极高,但储量确实不大,只有六百万吨左右。
二来历史上田独铁矿的大部分矿藏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人破坏性开采运走了,是以知道的人不多。
选好了铁矿所在,煤矿就更好选了,广南就有。
甚至就是现在,广南的鸿基煤矿已经开始动工了。
这里地势只是略有起伏,也基本可以做到露天开采,无烟煤质量之高,储藏之多,属整个东南亚地区断档式的第一。
煤矿周围人口稠密,有足够的劳动力,水网密布利于运输,距离广州不远,可以轻松进口各类工具。
或者可以这么说,鸿基煤矿放到整个东南亚和东亚,综合条件也只有辽河流域的开滦煤矿能与之相比,
莫子布在地图上看了看海南岛昌华到下龙湾鸿基煤矿的距离,只有区区一百多海里,简直是天赐的宝地啊!
高品质的煤铁相隔如此近,开采又方便。密集的水网节省了大量运力,稠密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依靠着红河平原高产的农业,又使得此地有能力养活大量产业工人。
最后靠近海港,还方便出口。
在这个煤与铁的时代,这里就是天然的王霸之基。
不过万事开头难,特别是这种搞煤铁的大项目,单纯由莫子布来牵头不行,他们没有这么多精力专门扑到这些事上,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来管理。
于是,我莫大王想到了还被他拘禁起来的二十六家十三行总商。
哦,不对,现在只有二十五家了。
因为死心塌地要跟满清走的蔡总商倾家荡产也只凑出了三百万两白银,远远不够全家一人三十万的标准。
因而被莫子布亲自下旨,把他跟旗人出身的广东按察使和几个八旗没跑掉的倒霉官员一起砍了脑袋,剩下全家流放丹城去了。
而其余的二十五家总商,合起来资产可能有六七千万两白银上下,只不过很多是不动产,不太好出手,现银的话,可能在一千万两左右。
其中还有很大一批是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欠账,现在莫子布进了广州,还杀了英属东印度公司三十多人,扣了他们八条大商船和货物,这钱估计是很难要回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批人有钱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比较好拿捏,是不错的北河煤铁开发协助者。
。。。。
西关蔡家大宅,二十五个总商都被关在这里,他们已经快四个月没跟家人见过面了,每日也只有简单的米饭蔬菜和少量肉供应。
因此原本好多大腹便便的总商已经瘦了很多,身体也健康了很多,十三行的商总潘启潘老爷就是如此。
四个月的清谈饮食和禁欲生活,成功让潘老爷因高血压引起头痛症好了很多,血也维持在了正常的水平,身体都轻快了不少。
所以潘老爷虽然觉得难熬,但还没到崩溃的地步。
“后日就是三个月整了,也不说放也不来人审,这莫大王,到底想将咱们怎么样啊?”
潘启今年六十三岁,而走过来跟他说这话的陈总商则刚好比他小十岁,只有五十三岁。
说起来潘启和陈总商之间,还很有一番恩怨情仇纠葛。
这两都是漳州老乡,潘启最开始到广州时,多亏陈总商的父亲扶持,潘启也成了陈家最器重的职业经理人,两家关系非常之好。
而三十五年前,陈总商的父亲选择急流勇退,带上一百多万两银子回漳州老家养老,把事业则留给儿子陈总商打理。
结果潘启趁着这个机会,在陈老总商走后,利用掌握陈家大部分客源的机会,自开商行同文行,几乎夺走了陈家生意的八成,两家因此反目成仇。
潘启看着陈总商,脸上露出了几丝歉意的表情。
这人老了,就容易念旧,特别是被关押的三个月,潘启想通了很多东西,对于钱财和名望也没有那么执着了。
“阿弟不要急,我看这兴唐大王没着急召见我们,应该是他还没想好如何安置我们。
毕竟我们这二十五家光是雇工就有万人之多,靠我们外贸吃饭的外省人数十万计,没有妥善的安置,是要出大问题的。”
“文岩先生说的没错,这广州城不管是谁坐位,都必须要给这几十万人找出路。
莫大王是咱广东乡党,他已经杀了老蔡,气也出了,没必要把咱们都整死。”
“可不止数十万人,最下面那些织布的,缫丝的,烧陶瓷的,种茶、制茶的才是大头,江南、湖广和闽粤,至少有千万人靠这过活,莫大王真要把这些人的路都断了,他这王位还坐得稳吗?”
总商们很快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各个都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更多的都是在为自己打气。
“说得好,我看这光中皇帝解决不了这问题,屁股下面的位置,确实是坐不稳。”
一群总商正在七嘴八舌的聊天,忽然就听到一个陌生声音,众人抬起头来一看,只见一个雄壮的大汉,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潘启特别细心的四周观察了一眼,发现连周围的看守他们的士兵,不知不觉间都增加了好多,心里顿时明白了许多。
当然其他总商也不傻,一群人个个脸色谦卑拱手作揖走上前去。
“这位大人,王上已经进皇帝位了吗?哦呀,咱们广东人也出一个皇帝咯哦。”
这些家伙完全是被与外界封锁起来了,根本不知道外面已经天翻地覆了。
莫子布点了点头,“自然是,本月辛亥日登基称帝的,国号大虞,年号光中。”
“太好了,大人是来赦免我们的吧,啊哈哈哈!”听到莫子布自己承认自己登基了,二十五个总商立刻就乐开了。
这新皇登基,还是开基立国,怎么也要大赦天下吧。
嗯,确实大赦天下了,但莫子布只赦免了因为交不起税和抗税被逮捕起来的老百姓,并且免了今年百姓的秋税,可没说要赦免他们。
“也可以说赦免了,但。”莫子布故意停顿了一下,“但是万岁让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今十三行外贸陷入停顿,满清势必会在江南直接开埠,在短时间拿不下江南的情况下,如何稳住广州的外贸和这几十万人的生计?”
总商们没有面面相觑,因为他们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但除了快速打下江南以外,没有任何办法。
呃,也不是没有任何办法,潘启走过来拱手说道:“草民倒是有一计,既然万岁爷与法国的十六世王交好,那就不如干脆禁绝英吉利等国商贸。
只与法兰西国,大吕宋国和双鹰国贸易,如此大约能有一半的贸易量可以顺利出海。
这样虽然不能保住所有产业,但也能让一半人得以生存,剩下的一半人,南洋广阔天地,就命他们过番吧。”
“那若是满清在江南开埠,拉拢英吉利等国怎么办?”莫子布继续问道。
“那就要靠水师了,如今满清水师几乎全灭,他敢在哪里开埠水师就冲过去把港口打个稀巴烂。
如果不想太过冒险,那就在海上拦截,只要去往满清贸易的商船,通通打沉。”
果然还是商人了解贸易,知道如何利用暴力手段来为自己获得竞争优势。
“说的不错,赐座!”莫子布笑道:“不过朕还有另一个想法,潘翁愿意为我参详否?”
莫子布话音一落,二十几家总商都吓傻了,然后全部噗通噗通的跪倒在地上,个个高喊万岁爷饶命。
莫子布没有立刻让他们起来,而是自己站起来,背着手走了两圈后说道:
“驱逐鞑虏,重拾河山,兴复中华,是吾平生之愿。而我等汉人对付满清的利器,就是有两万万同胞。
咱们完全可以不跟满人比大刀长矛,而是用火铳和火炮,造得百万支铳,一万门大炮,十个满清也灭了。”
不愧是最早搞商贸的,莫子布的话一说完,就有人反应过来了,一个姓林的总商问道:“听万岁爷的意思,是要放开铸造铳炮等行业?”
满清对于汉人铸造枪炮,实际上是非常严格控制的,基本都只许内务府制作,甚至是各地驻防八旗都不让,以免被汉人习得。
这也是满清枪炮制作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要是不禁止汉人的话,在这有需求的市场,至少维持住明末水平是没问题的。
“不是放开铸造铳炮行业。”莫子布纠正道:“而是大力振兴煤铁业,放开煤铁管制。”
“煤从何来?”陈总商跪在地上问道。
“广南安广府!”莫子布回答道。
“难道琼州府真有好铁矿,草民听说万岁爷之前让琼岛上黎人去勘探过。”
潘启果然很有眼光,难怪被法国人吹捧为十八世纪的世界首富,说他有六亿里佛尔的资产。
“不错,琼州府东方县与崖县,皆有优质铁矿,吾欲在广南省安广府开工建设大型煤铁矿,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兴趣?”
“万岁爷不抄我们的家吗?”有人忍不住问道。
“哈哈哈哈!”莫子布大笑道:“我是咱们汉人自己皇帝,不是旗人的皇帝,怎么会随意抄自己臣民的家呢。
蔡总商人头落地,乃是因为配合满清多次欲置朕于死地。
尔等虽然为满清效力过,但罪不至死,只要愿意投身煤铁业,为新朝效力,朕可以既往不咎。
不但会将家产发还给你们,如是有功,还可以从商转政,甚至因功封爵!”
总商们震惊了,他们虽然是富豪,但实际上都是满清大贵族的白手套,每年赚的钱会以各种形式,被满清贵族抽走。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强行摊派军费,年节生辰贺礼,指定商品进购,指定商品承销,指定账目报销,总督衙门和粤海关规费等等。
所以他们看起来是豪商,但实际上只是奴才的奴才,完全没有一点政治地位。
后世最大的十三行总商伍秉鉴就曾对前来贸易的欧洲人说,他毫无地位,如同猪狗,虽然有钱,但过得一点也不好。
“我这有一煤铁大使之职位,算是正五品吧,主要负责统筹设计管辖安广府的煤铁产业规划,不知道哪位有兴趣?”
‘噗通!’莫子布话音刚落,才站起来不到一分钟后的二十五个总商都跪下了,异口同声的大喊:
“草民愿意!”
这些家伙可精了,虽然以前他们个个有官身,但那是捐班不是实缺,怎么可能跟这个比嘛。
“但投身煤铁产业,是有可能亏损的!”莫子布好心提醒了一句。
“草民不怕,做生意哪有不亏本的。”
“草民为新朝亏本,为万岁爷效命,乃是祖宗积德才有的机会啊!”
亏本这个事嘛,你得怎么看,对他们这种大商人来说,前期投入大,甚至是亏本一两年,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说了,亏再多的本,也比被抄家好得多啊!
“咦,潘翁,你次子潘有为乃是内阁中书,正在北京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您就不怕.。”莫子布假装诧异的问道。
潘启迟疑了一下,一咬牙,“请万岁爷听草民细说。”
莫子布一听,就知道他猜的没错,这家伙就是跟蔡新有联系,于是笑呵呵对其他二十四人说道:
“自今日起,诸位就可以回家了,朕给你们五日时间,各写一表如何开发广南省煤铁业呈上来,最有见解者,就可升任!”
听说能走还有官当,一群总商欢声震天,喜滋滋的走了出去。
这时,莫子布才把潘启扶了起来,“你派人告诉葛山先生,朕要动江南的士林,问他有什么办法。
还有,乾隆老儿编纂四库全书,乃是为断绝我华夏文华而来,如此伤天害理、罪恶滔天之事还是少干为好。
你要他务必想办法保留一切孤本,如此,不但漳浦蔡氏可以保全,葛山先生说不定也还能有个晚年可以安享。”
莫子布嘴里的葛山先生就是满清的福建汉臣之首蔡新,而目前,蔡新虽然不是四库全书总裁,但他对编纂的团队影响巨大。
莫子布如果不想让满清修四库全书而毁坏华夏大量珍贵书籍的话,就必须要让蔡新出面,不然悲剧就要发生在他眼前了。
“做好了这件事,我保你潘家在大虞飞黄腾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