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唐暹半天下
第441章 唐暹半天下
披耶尖竹汶有些苦恼,他是奴隶出身,连名字都没有,机缘巧合做了郑信的象奴,后来因作战勇敢,一步步得到提拔,甚至获得了坤的爵位。
虽然坤在暹罗爵位体系中的地位只相当于大虞的子爵,实际好处还要远低,但对于他一个奴隶出身的真正底层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可是世事难料,人心也是很难满足的。
郑信异军突起之后,披耶尖竹汶一路跟随,虽然没有立多大的功劳,但也忠心护卫。
此后他又被郑信派去给莫子布打配合,由此开始屡立战功,爵位和兵权一步步上升。
正在他以为自己要飞黄腾达的时候,郑信身边反对莫子布的势力越来越强,莫子布也希望能够单干,这直接影响了披耶尖竹汶的前途。
当时他有两个选择,回到郑信那边去,切断与莫子布的联系,看能不能重新融入以通为首的势力。
或者像陈联一样,干脆直接跟莫子布走。
纠结数日后,他做出了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留在暹罗,向通等人示好。
结果就是,莫子布越发展越好,披耶尖竹汶回了头,但通身边聚拢过来的人多了去了,凭什么接纳你个不确定的人员啊!
郑信身边,此时也聚满了潮州人,没了他的位置。
最后要不是郑敏成身边确实缺少一个懂军事的将领支持,他连尖竹汶这个边荒地区的披耶都拿不到。
本来嘛,他的心都已经死了,等着再干几年披耶尖竹汶就会被调到国都,就任一个闲职,依靠这些年的积蓄提前养老。
但谁知道,风云突变,他现在又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了。
所以披耶尖竹汶决定玩一把大的,他要再次抱上光中皇帝的大腿,当上皇帝的封臣。
那么,最容易立功的地方,自然就是把皇帝的老丈人救出来,而且还要亲自把郑王,送上去广州的大船。
通的脸色十分阴沉,他刚刚结束了一场军议,东城的迅速陷落,又让他损失了数千人,这倒不是被打死了,而是直接就跑了。
所以通不得不连他自己家里的金银财宝都拿出去做犒赏了,不这样的话,他害怕下面的人会跑光。
“太快了,实在太快了,为什么荷兰人会战败的如此之快!”通忍不住喃喃自语。
想着不久以前他还坚定的认为,中华跟荷兰的战争起码要打一年以上,甚至两三年都不一定能有个结果。
但现实狠狠给了他两耳光,只有四个月,中华的平南军不但占领了爪哇岛,还已经基本稳定地方,可以抽出力量来打他了。
这就是天朝上国的真正实力吗?明明他已经尽力在想象了,但还是远远低估。
“这个条件并没有多吸引人,如果莫昭想要保住他岳父性命的话,必须要放我们所有人离开!”
抑郁了那么一小会,通很快又调节过来了,虽然已经濒临绝境,但他的派头,还是很高的。
“却克里,如果你是想许愿的话,请去寺庙里面找佛祖。
如果你还不想全家死光光,那么就该趁现在大皇帝愿意宽容你,赶紧保住妻子儿女的性命。”
不知道怎么的,披耶尖竹汶突然想到大皇帝昔日率领他们作战时,面对离谱要求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通脑门上青筋暴起,差点没被这句话给直接搞红温了,“莫昭既然想要面子,想要做一个伟人,那他就要付出代价。
必须让我的家人和两千精兵跟我一起离开,我才会愿意放了郑昭。”
披耶尖竹汶听完,故意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通,“你为什么会觉得,郑王活着对于大皇帝就一定那么重要,如果郑王不在了,不是更方便天朝上国分割暹罗吗?”
通冷笑一声,“我与你一样,都非常清楚莫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从来都是好处要,名声也要的。
如果这一切对他不重要的话,你就不会这么冒险进吞武里来找我了。”
“却克里,我知道你为什么敢叛乱了,”披耶尖竹汶指着通说道:
“因为你被一群别有用心的人给吹捧的失去了智慧,你不会以为大皇帝麾下的名臣大将都跟你手下那些傻子一样吧。
让大皇帝名声无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把赦免的条件公布出去,让所有人知道保住郑王可以活命就行了。
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你要杀郑王不过举手而已,救出来了是奇迹,救不出来才是正常。
而我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并不是郑王就真的那么重要,而是老子自己想要立功获得荣华富贵。
老子想要直接从一个泰人奴隶变成被大皇帝赐姓的华人,成为大皇帝的封臣,你明白吗!”
这倒真是真情流露了,通因为是母系纳真,母亲和外公去世的早又是泉州人,因此被潮州人排挤。
但披耶尖竹汶呢,他干脆就是个泰人奴隶,他努力想跟华人沾边,但却总是一点边也沾不上。
“却克里,让我去见郑王吧,把你的家眷也送到因陀罗摩寺,再把被你关押起来的华人守军给我五百。
事成之后,我会资助你的儿子钦,直到他成长为一个可以保护家人的男子汉。”
为了荣华富贵,披耶尖竹汶也是拼了,演技直接拉到了最满,那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朋友之间在进行托孤呢。
“太上皇帝马上就会把保住郑王的优待公开,到时候一定会有人为了家人安危铤而走险。
而且,你现在出城,还能来得及回到东吁,大皇帝最大的对手不是你,因为咱们泰人和华人混血几百年了,根本不分彼此。
所以大皇帝最提防的,恰恰是缅人,同时因为与法兰西国联盟的关系,大虞与英吉利国的战争也不可避免。
如果你回到东吁之后,立刻就上书请罪,还主动帮助压制缅人,未必也就没有活命的机会。”
什么样的谎话最容易骗人,七真三假,八真二假,用大量不重要但好听,流于表面的真消息,掩盖最致命少量假消息的谎言。
通心动了,因为披耶尖竹汶说绝大多数都是真的,除了隐瞒已经有四百骑兵在城外完成布控,不会让他返回东吁以外,所有的都是真的。
“当一个华人,真的就那么好吗?”通有些消沉的说道,他回想自己这一路,真是何苦来哉。
若是一开始就不出来和莫子布争夺郑王身边的位置,就不会有那么多阿瑜陀耶王朝的遗老遗少和不满地位降低的泰人以及纳真来投靠他。
如果不被这么多人投靠依附,最后就不会被他们推着走到与莫昭对抗的位置。那样的话,他不但不会处于现在的绝境,甚至还会成为莫昭极力拉拢的对象。
听到通这么说,披耶尖竹汶就知道他已经动心了,“好,真的很好啊!
哪怕就是一个混血很多代的纳真,都可以让我获得一个华人姓氏,被大皇帝视为控制暹罗的可信赖之人。”
通点了点头,“好,我成全你,记住你说的话,一定要多照顾钦。
郑王在因陀罗摩寺,被披耶摩诃杜纳守着,我的人并不占优势,我需要你帮我一起杀了他。”
钦就是未来的拉玛二世,马上就年满十二岁了,而因陀罗摩寺实情也确如通说的这样。
郑信的贴身禁卫将军披耶摩诃杜纳虽然被迫同意与通合作,但是他仍然把郑信掌握在了手中。
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要活命的话,郑信是一张非常好用的底牌。
因陀罗摩寺中,披耶摩诃杜纳基本不让郑信离开他的视线。
此人早在郑信在罗勇城落脚的时候就来投靠,同时他还是郑信远房叔父,暹罗大豪商,郑信起家的重要天使投资人郑莫赛的女婿。
同时,郑莫赛还是大虞皇帝莫子布和皇后郑诗诗之间的媒人和证婚人。
有了这样可靠的关系,他才能得到郑信的信任,出任禁卫军大将,甚至在郑莫赛去世后,得到郑莫赛的披耶爵位。
是以在吞武里城中,最后悔的就是披耶摩诃杜纳,因为他还真不是通的同谋,他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屈服的。
于是自从北面来的平叛军到达之后,披耶摩诃杜纳就开始被悔恨不断折磨着内心。
他时常想,要是当初没有那么怕死,不说被杀死,哪怕就是奋力抵抗后被俘虏,情况也要比现在好得多。
巨大的压力下,披耶摩诃杜纳的精神都有些恍惚了起来,他越来越把郑信当做他的救命稻草,几乎是十二时辰的贴身看守着。
在通的带领下,披耶尖竹汶很顺利进入了因陀罗摩寺中,兜兜转转两圈,见到了披耶摩诃杜纳。
“杜纳,我需要见到郑王。”通沉声说道。
“你害怕了是吗,通。”披耶摩诃杜纳神经有些不正常似的看着通,脑袋不停左右摇晃。
“是你害了我们所有人,是你害的。我不会让你见到大王的。”
披耶尖竹汶闻言,对城内的格局,有了更深的了解。
平叛大军压境后,虽然来势缓慢,但还是对城内叛军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因为只要平叛大军出现,你不管他来的快还是慢,平叛是一定要平的,大皇帝下了这样的决心,来得慢他们也不过就是多苟延残喘一些年而已。
城内,显然还有一股支持披耶摩诃杜纳的人,说不定就是那些依附于通的父系纳真。
他们现在害怕了,所以死死控制住郑信,当做最后的求饶的底牌。
“那么我不见他,只希望能确认郑王是否还活着。”通做出了让步。
披耶摩诃杜纳闻言,缓缓点了点头,吱呀的开门声传来。
披耶尖竹汶远远看去,因陀罗摩寺大殿,一个身着金色僧袍的人,正双手合十,缓缓的诵经声传来。
这的确是郑王,披耶尖竹汶确定了,虽然面目有些看不清楚,但身形极为相似。
最重要的是,这突然传来的诵经声显然是刻意的,是郑信在表明自己的身份。
“嘿!”披耶尖竹汶大吼一声,摸出一把装填完毕的手铳,“杜纳,你看看我是谁?”
披耶摩诃杜纳抬头仔细一看,脸色顿时大变,只可惜话还没说出口,披耶尖竹汶就开火了。
砰的一声,火光闪烁,烟火升腾,披耶摩诃杜纳的头猛的一甩,人像一根木棍一样,僵直着就倒了下去。
连通都被披耶尖竹汶吓了一跳,周围属于披耶摩诃杜纳的军官和士兵们先是如丧考妣,接着勃然大怒,他们拔出武器就要上来斩杀披耶尖竹汶。
千钧一发之时,披耶尖竹汶扔掉手铳,从衣服中掏出一面红底金日月大旗高高举起,用潮州话大喊道:
“奉万岁诏令,诛杀叛贼杜纳,只问首恶,胁从不管,诸兵将还不速速听我命令,保护郑王。”
这话就像是法咒一样,兵将们立刻就被定住了,他们原本大多就是郑信的禁卫,属于被胁迫叛变的那种。
不知道谁带头的,噗通一声跪下之后,官兵们快速就跪倒了一大片,连披耶摩诃杜纳的亲弟弟銮泰都跪下了。
通这才脸色惨白,他深深看了披耶尖竹汶一眼,招呼也没打,赶紧率着十几个侍卫匆匆离开了。
刚刚反水的銮泰看了披耶尖竹汶一眼,披耶尖竹汶心里也升起了留下通的念头,但他很快把这股冲动压制住了。
“关闭寺门,谁来也不开,护住郑王你们的罪责就能得到赦免了!”
。。。。
通的家中,他以极快的速度回家,并找到了他的妹夫陈恩。
“你带着纳克和钦赶紧去因陀罗摩寺,我会让杜丹带五百华人军去那里等你,一定要守住因陀罗摩寺。”
说着,通把着妻子纳克的手,纳克就是历史上的阿玛琳王后,原本时间线上今年这两口子已经决裂,但本时空没有发生那桩让他们决裂的打小三事件。
“我害了你和钦,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但只要郑王能活着,你们就能活,只是要被贬为庶民。
你记住,遇到困难了,一定想办法多用眼泪去郑王和皇后那里恳求。
另外也可以去找太上皇帝,你是孟人出身,太上皇帝身上还有高王的头衔,你以他子民的身份去恳求,太上皇帝说不定会心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