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82章 世修降表行不通咯

      第482章 世修降表行不通咯
    闯关东这事在历史上,其实比下南洋更血腥,更困难,更残酷。
    因为下南洋不缺吃的,你只要人到了,躲过了或者扛过了疟疾就行。
    至于住的地方,随便一个窝棚,一张凉席,一顶蚊帐就足够了。
    但闯关东不行,东北经过几百年的荒置,没有多少熟田,没有南洋的香蕉、椰子、菠萝蜜、西米棕榈树这些唾手可得的主食,因此极度缺少口粮。
    而东北的寒冬,也远比南洋的酷暑更让人恐惧。
    因为酷暑总有躲阴凉的办法,寒冬来了,没有足够的衣服被褥和柴火,你就必死无疑。
    这存活率有多低呢,单以山东人为例,截止解放前,估算约有两千万山东人先后到达了东北,但解放后统计,全东北祖上自山东来的只有七百万人。
    也就是拉通了算也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东北生活了下来,且这还有点统计不准确,很多其实是解放后去的也被统计为了闯关东。
    而山东相比其他地方,闯关东的优势要大得多,他们才只有三成的存活率,其他地方那就不用想了,基本可以说的上是一场死亡迁移。
    但下南洋的情况就好得多,闽粤先民在被当猪仔卖过去,到了还要面对欧洲人欺压和土著攻击的情况下,仍然有五成以上的存活率。
    如果不算死在海船上的,甚至有六成多的人都可以扎下根。
    所以,让河南百姓也加入闯关东是一定的,但绝对不是现在就能执行的,现在执行,那跟让他们去送死没什么区别。
    同时,历史上河南百姓去陕甘求活的路子也行不通。
    因为历史上河南百姓多仰仗陕甘求活,是因为在同治年间,陕甘成为了茴汉拉锯的主战场。
    十二年中,陕西减少了人口约五百万,其中天方教徒被杀、逃走以及因各种突发情况导致战后只剩下了十万人左右,基本死绝。
    包含宁夏的大甘肃则更狠,接近一千万汉人或死或逃,六百余万天方教徒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万,全甘肃死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户籍人口。
    经过这样残酷的恶斗,才腾出大片土地让河南百姓过去屯垦,从而有条活路,而现在一切都还处于酝酿阶段。
    ‘嘶!’想到这,莫子布忍不住有些头疼。
    历史上的左文襄公是有大功劳的,湖南人也是有大功劳的,没有湘军人均超过五十人的效率,陕甘根本不能平定。
    当然,达斡尔出身的旗人多隆阿也是有功的,这老小子去的比左公早,领着两三万兵,据说干掉了超过一百五十万人,还保住了西安城。
    所以,让莫子布头疼并有些尴尬的是,眼看如今河南已经拿下,北京的旗人不过是瓮中之鳖。
    但陕甘的绿化怎么解决,跑到陕甘去的乾隆第六子永璇怎么解决?
    谁来当他的多隆阿和左文襄?
    就在这时,郑锦水和武世秀走了进来,前者拿着锦衣卫自直隶传回来的消息。
    “十方飞升天帝?”莫子布一脸的莫名其妙,这永瑢他妈的是疯了不成,他好好的满清皇帝不想当,当白莲教的十方飞升天帝干什么?
    “这永瑢不会以为靠着白莲教这些玩意,就可以挡住我大虞的百战精兵吧?”莫子布表示有些疑惑,这满清如此少智,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
    郑锦水呵呵一笑,“陛下,天下大势如此明朗,连河南最穷苦的百姓也知道,谁才是天下之主,紫微星宿。
    这情况,就是孙武复生也无能为力,何况永瑢这种庸才,他除了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鬼神,还有什么办法!”
    说着,郑锦水停顿了一下,作为莫皇帝最贴身的秘书,还是被皇帝当儿子一样养大的亲近,要他自然知道莫子布在忧虑什么。
    郑锦水看了看周围,除了武世秀这种本就是莫氏家臣出身的人以外,周围连宫人和侍卫都隔得远远的。
    “陛下,永瑢是个糊涂蛋,但是下面的数十万旗人教徒却并不含糊,面对咱们大虞他们不堪一击,但战斗力比各省的民团,可高多了。”
    “不急,先不急。”莫子布知道郑锦水想说什么,赶紧挥了挥手阻止。
    现在关中的形势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因为锦衣卫人手有限,渗透关中有力不逮,唯一的沟通渠道就是一些做生意的商人。
    而且,此时的族群矛盾还没有尖锐到同治年间不可收拾,莫子布并不急于引爆。
    可是谁知道接下来,武世秀却说道:“平远伯,安西将军叶宪纯上奏,他已经围住了湖北教徒十余万精锐。
    但郧阳城地势高险、非常坚固,城内存粮也很丰富,急切之间根本攻不下来,只能围困。
    前几日,城内教首宋之清、齐林派人出来请降,声言只要陛下能赦免他们,他们就可以开城投降。”
    “齐林?”莫子布惊呼了一声,别的他不知道,川楚白莲教大起义他是知道的,别人不知道,王聪儿的丈夫齐林他是清楚的。
    因为莫子布小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那套白衣侠女王聪儿的连环画可是他为数不多的精神食粮,前后读了恐怕不下几十遍,已经到了翻上一页脑海里自动出现后面十页八页插图的地步。
    武世秀听到莫子布嘀咕齐林的名字,以为是锦衣卫已经给皇帝汇报了一些什么,于是开口解释道:
    “匪首宋之清和齐林供述,混元教的教主刘松被捕后,逆清将刘松发配甘肃隆德。
    他到了之后,又卷入了当地汉回的纷争,待不下去了。
    不久前刘松听说逆清被我大虞击败,于是想回湖北来,数次召弟子刘之协、宋之清前去接应。
    刘之协想去,宋之清和齐林则不想去,于是诚心请降,求恳求陛下赦免。”
    武世秀并未把宋之清和齐林这种白莲教匪首当回事,因为白莲教的教义和组织有问题。
    他们理论中的世界末日来的太快,经常导致自己搞着搞着就搞不下去了,跟玄幻小说战力写崩只能匆匆完结甚至太监一个道理。
    再就是教主只是凡间领袖,要获得神权,只能像洪教主那样玩乩童起乩。
    这问题就太大了,洪秀全套了上帝次子的buff都扛不住,白莲教这些小教首就更不行了。
    所以历朝历代如果是在盛世,连打击都懒得打击各种白莲教,只要他们不闹事就行。
    只不过,莫子布还是知道这些人闹事的能力还是挺强的,他看了很有些兴奋的郑锦水一眼,郑锦水立刻出来进言。“陛下,如果能把这些人利用起来,组成一支只能算半朝廷的大军,或许有利于解决西北的问题。”
    莫子布装作思考片刻,随后点了点头,“这是个选项,但光是他们不太够,直隶大概有多少人?”
    “旗人在永瑢的影响下,几乎各个都信,汉民也有几十上百万。”郑锦水翻了翻报告,说了一个大概。
    “那就别把他们杀太多,外围的不管,核心成员全部控制起来,未来全部派往西北。”莫子布低声说道。
    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让海兰察火速到开封来拜见,朕要看此人能不能重用。”
    武世秀已经有点听明白了,虽然他原本能力不是特别强,但跟着莫子布这么多年,干过的事,见识过的场面都不是常人能比的。
    因此目前来说,能力已经比以前有了本质的提升。
    “陛下,如果要用宋之清和齐林去西北,那反而要狠狠打他们,打到他们获赦之后有劫后余生的感激,明白是陛下饶了他们性命,方才好控制。
    陕北的刘之协也要死,让他死在天方教徒的手中,继而把宋之清等人的怒火给勾出来。”
    听到武世秀这么说,郑锦水也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陛下,若要驱使白莲教徒干活,或许可以让大觉广德普济大师想想办法。
    他不是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办法会嘛,或许可以想办法整合下这一盘散沙。”
    咦,这倒是个好主意,这种神叨叨的玩意,让郑信去搞一下正合适,反正白莲教的源头是白莲宗。
    也确实是要把白莲教重新定义一下,他们才能完成莫子布的任务。
    这个任务不是别的,就是肃清,因为莫子布不准备让兴唐军沾上太多的鲜血,脏活就要其他人来干。
    也就是说这些组织起来的白莲教徒不需要负责正面击溃,但是战后清剿,地方镇压,得让他们这种半正规的准军事部队上。
    基本确定了思路之后,此事就暂时搁下了,因为还需要先完成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四省的平定。
    而随着投靠的人越来越多,满清在河南的统治,属于那种泥石流一般,库叽一下就全部丢掉的那种。
    这种连锁反应甚至影响到了隔壁的山东,莫子布到开封的第四天,留守徐州的梁国治就送来消息。
    大量的山东士绅抓捕了满清在山东安插的官员,在袁守侗的带领下,派出使团请求莫子布命徐州的大军接收山东。
    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但袁守侗还是要给的,对于这种大虞朝还没打进南京就开始输诚的满清大臣,莫子布实在找不到挑刺的地方。
    “陛下,袁守侗与山东士绅拿出了历年隐瞒的六百万亩田地,供陛下给山东百姓均田。”
    看吧,这就是魄力,按照锦衣卫的估算,如今的山东耕地面积,大约有八千五百万亩左右。
    此时的土地兼并,也还不算特别严重,山东有地三千亩以上的地主,大约占据了三千万亩的土地。
    也即是说,他们直接拿出了五分之一的土地交给莫子布,以换取大虞朝廷不在山东进行堪称惨烈的均田。
    文渊阁大学士钱大昕看着莫子布有些不豫的脸色,虽然知道皇帝不太高兴,但也只能开口劝道:
    “袁守侗素来支持大虞,为人恭顺,如今他以山东全省来归,又主动拿出六百万亩土地,陛下要是还不接受,那恐怕山东全省的士绅,都要惊恐不已了。”
    莫子布知道钱大昕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接受了袁守侗的这个投名状,那么不单代表山东的均田实际上均不了太多,还会为袁家带去巨量的声望。
    恐怕袁家立刻就会变成山东的第一大户,这一省的士绅都承他们的情面,未来就更不好办了。
    就在莫子布没办法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世封衍圣公,世袭曲阜知县,形同一封国的曲阜孔家。
    怎么说呢,真要在华夏大地目前找一家人最不要脸,那曲阜孔家排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女真来了他们投靠金国,蒙古人来了他们去舔蒙古,旗人来了自然而然的去舔满清。
    最他妈离谱的是,后世日军来了,孔家照样对日本人屈膝。
    就这还圣人之后,真是离谱到家了。
    莫子布于是翻了翻袁守侗的奏疏,淡淡的说道:“袁守侗之心,袁家之功劳,朕自然是清楚的,也是欣赏的。
    但纵观山东士绅上奏,似乎并未有曲阜孔家,拿出的田亩中,也没有曲阜孔家一分地,怎么的,这大清国的衍圣公对朕有意见吗?”
    钱大昕一愣,赶紧说道:“衍圣公家族地位特殊,历来新朝如何安置,都有陈例,想来是因此并未与山东士绅一起上奏。”
    “哼!”莫子布冷哼一声,勃然大怒,“孔家身为圣人后裔,本当做万世师表,结果元来降元,清来降清,如今还要等着朕去封赏他们。
    什么意思?汉家真主来了,还按蛮夷的陈例来对待,他妈的,这是说朕起自南洋,也是打回来的蛮夷是吗!”
    卧槽,钱大昕傻眼了,这都能强行给拉扯上,而后他又猛地反应过来了,皇帝这是借题发挥要搞事啊!
    钱大学士嚅嗫了两下,不要敢继续为山东士绅说话了,他还是知道自己吃谁的饭,屁股该坐在什么地方的。
    而且,这衍圣公一家确实是在找死,这时候了还想矜持一下,等以往那种兵临城下,明确表示演给好待遇了再出来表态。
    “陛下,臣愿意去山东,查明衍圣公一家,是否有不敬之意。”想了想,钱大昕主动出来揽下这件事。
    莫子布还是一副非常愤怒的样子,他飞快摆了摆手,“这事不用你这大学士去,朕会让殿前司和刑名司的缇骑,内廷转运司的课税大使去!”
    确实是要搞事了,还是要搞大事,刑名司的缇骑和内廷转运司的课税大使组合起来的话,就是专门查偷税漏税的。
    殿前司的缇骑则是查有辱皇室等大逆不道之事的。
    但愿山东的士绅蠢的少一点,不要被拖进皇帝以曲阜孔家为设计,专门牵连人的漩涡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