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中华帝国的钞能力
第500章 中华帝国的钞能力
西元1781年,9月20日。中华光中六年,八月初三。
趁着最后一股往西北吹的印度洋信风,得到补给的联合舰队再一次出动了。
此次出动,由于三级战列舰延平王号重伤未能修复,为了保持舰队的战列舰规模,在太上皇莫天赐的同意下,增补了归仁造船厂去年年底新造的夏忠武王号三级战列舰入列。
所以这次又出动了两艘三级战列舰,两艘四级战列舰,四艘五级风帆巡航舰。
此外还有二十七艘武装商船和十一艘大型运输舰,整个舰队合计拥有四十六艘大船。
这么庞大的规模,就是为了尽可能保持在印度洋的海军优势。
毕竟陈联和苏弗朗中将虽然在印度大陆与锡兰岛之间的保克海峡,留了几艘双桅快速护卫舰做监视,锡兰岛上的各国商船也有眼线,但并不能保证英国人就一定没有往东方派舰队来支援。
所以,他们是从最宽处,来预料在印度洋上敌人的。
而除了联合舰队的四十六艘大船和三万三千士兵以外,跟随联合舰队一起出击的,还有贡榜王朝桨帆船三十五艘,以及六千名士兵。
八月初十,联合舰队到达阿拉干王国重要海港城市实兑,这也是阿拉干王国孟加拉人聚居的地方。
这些从印度来的天方教徒垄断了阿拉干的商贸,拥有几十条水上桨帆船。
他们主要负责把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生产的鸦片产品,以及从英国本土运来粗劣纺织品倾销到阿拉干,同时在阿拉干采购粮食运回孟加拉。
离谱吧,孟加拉反而要从阿拉干买粮食,这是因为英国人在孟加拉种满了鸦片,这种经济收益更高的‘作物’。
而历史上英国人控制整个缅甸以后,他们还会把阿拉干王国的首都从谬乌搬迁到实兑,并迁移来更多的孟加拉人。
而这些先后到达阿拉干王国的天方教徒,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罗兴亚人。
既然这些天方教徒是英国人弄来支持僭主桑达.图玛纳,以及控制阿拉干的,那陈联对他们就没有任何需要客气的地方了。
跟随联合舰队来的贡榜王朝左军大统领吴耀,也彻底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实力。
联合舰队粗暴的闯进实兑港,然后用几十门三十六磅舰炮和上百门十六到三十二磅舰炮,对实兑港展开了狂轰滥炸。
实兑天方教徒的桨帆船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就被堵在港口打沉了,港口的小小炮台,同样没来得及开火就挨了上百发炮弹。
随后军队更加狂暴的冲进了实兑城,开始享受胜利者的权力。
陈联这次没有阻止舰队官兵彻底展现兽性的一面,因为接下来的威廉堡围城战,一定是极为艰苦的,那可是亚洲最难以攻陷的棱堡。
而在联合舰队官兵进入实兑一个小时后,陈联这才允许缅军进城。
早就在城外等得心痒难熬的缅军立刻嚎叫着冲进去,进行最后的劫掠。
黄仁勇他们非常幸运的发现了一个天方教豪商的家,单单一个后院,就挖出了两大箱子各种金器和银币。
覃三耀武扬威的拿着燧发枪,把围在门口的一堆垂涎欲滴的缅军赶的远远的。
等到里面的黄仁勇等人搜刮的差不多,抬着箱子出来,覃三才淡淡的把手一挥,在缅军千恩万谢中离开。
这就叫做规矩,仆从军当然只能吃剩下的。
占领实兑之后,陈联留下海军中将马波(马纽尔.波恩)驻守实兑,开始兴建舰队在印度洋上属于自己的军港。
而驻马伯陈光泰则率兵三千,带着缅军大统领吴耀的五千人,前去阿拉干王国都城卑谬城,推翻英国人扶持的傀儡阿拉干王桑达.图玛纳。
八月二十七,舰队抵达胡格利河入海口,随即很顺利的摧毁了英军设在入海口的几个炮台。
当然,这是因为英格兰王国在印度的实力受到了极大打击导致的。
马德拉斯和圣乔治堡的陷落,让沃伦.黑斯廷斯总督意识到,如果再不集中兵力防守,威廉堡也是有被攻陷可能的。
所以,他很明智的放弃了防守这种宽阔入海口,随时会被陆军上岸摧毁的炮台,只是当做示警的烽火台来用。
现在以英国人在印度的实力,他们有限的兵力和火炮,只能用来保住加尔各答西南的威廉堡,以及恒河入海口东侧的吉大港,不能浪费在其他地方了。
不过,联合舰队上岸之后,也没有立即进攻威廉堡。
因为舰队官兵总人数,也就还有两万七千人左右,而英属印度军队差多还有一万六千。
虽然英属印度军队大部分都是由印度人组成,但战斗力还是可以的。
兵力还没到对面的两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直接去进攻威廉堡这种坚固棱堡的。
同时,胡格利河只是恒河在快要到达大海之前,分化出来的一条小支流。
因此胡格利河口的水量并不是特别大,三级战列舰贸然进去还是有搁浅风险,必须要谨慎。
那么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用人力把大口径舰炮拖到棱堡外面。所以,联合舰队还是要等待自己的牛马-迈索尔王国的军队到齐。
苏弗朗中将摊开了联合舰队精心绘制的印度大陆东部地图,在威廉堡和吉大港之间来回点了两下,对陈联说道:
“我们现在基本确认,英格兰本土没有向印度派遣舰队。
那么此时还能活跃在印度洋的,就只有亭可马里海战后被我们击溃的英属印度舰队。
而这支被击溃的舰队,还拥有一艘三级战列舰,一艘四级战列舰和二十艘双桅纵帆武装商船。
如果不清除他们,对于我们来说,海洋上仍然有危险。”
苏弗朗中将还不知道英属印度舰队的英雄号三级战列舰,已经被英国人放弃并炸沉了,所以他还以为英属印度舰队有一艘三级战列舰。陈联点了点头,脸上却满是祝贺的表情,“中将阁下,我首先恭喜你,我已经收到皇帝陛下的诏令,如果你战后还是愿意留在中华帝国海军的话,你将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可是中华帝国第一位海军上将,你将永远被铭刻在中华帝国海军的历史上。
当然,与这项荣耀比起来,陛下准备敕封你为中华帝国和法兰西王国都承认的子爵,并就亭可马里海战赏赐银元两千,就显得稍微逊色一些,但这仍然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听了陈联的话,苏弗朗中将站起来向着东面抚胸施礼,神色也有些激动。
这位也是个倒霉蛋,他的父亲保罗.德.苏弗朗是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位侯爵。
这个出身看似很高,但实际上很惨。
因为等到苏弗朗中将出生的时候,这个曾经风光的侯爵家族,只剩下了圣坎纳城堡及其周围的两个小村子。
这点产业,显然无力维持一个侯爵家族的排场,苏弗朗中将的父亲为了面子,只能四处举债。
窘迫的家境导致苏弗朗中将十四岁就被迫加入海军,并当年就参加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随后的三十几年中,苏弗朗中将南征北战,薪水大多都用来补贴由他兄长继承的侯爵家族开销了。
因为在法兰西,如果没有这个侯爵光环在身上罩着,苏弗朗是不可能晋升到少将以上,就更别提可以作为方面指挥官来到印度。
简单来说,苏弗朗中将五十三岁了,几乎没有什么财产,所有的收入都填入了家族里面。
他有多窘迫呢,一件事可以证明。
在来到印度之前,路易十六为了表彰苏弗朗中将在北美萨凡纳围城战中击退英国舰队,并迫使一艘英国三十六门炮护卫舰自沉,以避免被法军俘虏的功绩,特意赏赐了他一千五百里佛尔。
而就是这不到二百两银子的赏金,他还被迫寄回家一百五十两左右,以救济经济陷入困境的兄长。
陈联看着有些激动苏弗朗中将,经过两年的相处,他终于弄清苏弗朗中将的背景。
这位非常不错的海军指挥官,需要至少三万银元,约合二十二万里佛尔来堵住家族越来越大的缺口,且还需要大概一万银元,来维持他退役之后的体面生活。
而可以为苏弗朗中将开出这个价码,并认识到他的价值愿意为他开出这个价码的,只有中华帝国,确切的说,只有皇帝莫昭。
这,就叫做精准拿捏!
这位历史上连拿破仑都要赞叹不已,被宿敌英国人称为‘或许是法兰西历史上最有能力海军指挥官’的海上统帅,将要死心塌地为中华帝国海军效力了。
“中将,皇帝陛下对于任何有才能的人都是非常慷慨的,只要效忠于他,效忠于帝国海军,金钱与地位,都唾手可得。
同时,作为舰队的最高指挥官,我也完全信任你的能力。
下达命令吧,我们一起拿下威廉堡,摧毁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
陈联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向苏弗朗中将说这些,是因为战斗马上就要到最艰苦的阶段了。
他担心苏弗朗中将过多考虑法兰西的利益和战略目的,而将舰队置于某种危险境地,这在上次马德拉斯围城战的时候,就有这种倾向。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陈联必须保证苏弗朗中将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全心全意为中华帝国效力。
特别是在海战上,陈联基本还要算门外汉,蔡牵等人还没成长起来。
至于荷兰人那边投靠过来的范.金斯伯格中将和彼得.梅尔维尔少将,还没有苏弗朗中将值得信任。
“上将,请您放心,我皮埃尔.安德烈.德.苏弗朗,愿意为中华帝国和大皇帝陛下献上所有的忠诚。”
“很好,中将,我相信皇帝陛下也会对你的忠诚给予回报,那么下一步,我们需要如何做?”陈联笑着对苏弗朗中将说道。
“上将,我想把舰队分为三支,范.金斯伯格中将率领五艘快速战舰看住吉大港,严密监视港口。
莫公檐中将率领五艘战舰,往来于胡格利河口与阿拉干王国实兑港之间巡逻,只要发现英属印度舰队的踪迹,就缠住他们。
而我,则率领舰队在马德拉斯外海等候。”
陈联眼睛一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此时迈索尔王国的两万军队会乘坐大量近海帆船,北上向我们靠拢。”
“是的,英国人一定会知道这个消息,如果他们不拦截,那么等迈索尔王国的士兵到达后,威廉堡的形势会相当危急。
如果他们前来拦截,这就是消灭英国舰队的最好机会。”
听到这个,陈联立刻站了起来,因为按照法兰西在印度大陆的利益,保住迈索尔王国是他们第一要务。
而英国在印度洋的舰队对英格兰王国来说,只能勉强能算九牛一毛。
哪怕此次拿下了威廉堡,未来还会面对更强大的英格兰分舰队,想在海上一次性打垮英国,是不可能的。
所以从法兰西来说,保住了迈索尔王国的实力,就可以让他们在印度拥有一个比中华还可靠的盟友,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获得与英格兰人纠缠的资格。
但中华就不一样,诉求就是消灭英格兰印度舰队,以求短时间打掉英国对于南洋的威胁和插手可能。
并在长时间使英国认识到,在东方谁才有资格大声讲话。
现在苏弗朗中将肯用迈索尔王国的士兵作为诱饵,足以证明他已经开始为中华进行考虑了。
“中将,我现在授予你联合舰队的全部指挥权!”陈联严肃的交出了舰队最高指挥权,威廉堡围城战,即将展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