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马喽们终于有机会当老爷了
第564章 马喽们终于有机会当老爷了
暖宁殿中,当梁国治说出要让萨摩藩赔偿侵害琉球损失的时候,整个大殿都陷入了死寂。
琉球人在看笑话,虽然他们清楚就算赔偿,刚被赐姓的琉球王室也就能得到三瓜两枣作为安抚。
但这种我身强力壮有权有势爹地回来了,暴打门口欺负我小流氓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幕府来人虽然也有点看笑话的心态,但更多的还是心有戚戚焉,也对接下来的觐见,有了一种等待审判的复杂感受。
而萨摩藩人,已经彻底没了主意,看皇帝的愤怒的样子,联想到对琉球侵害的历史,谁敢上去说不赔钱?
可是要赔钱,就算不赔那么多,他们也没勇气上去恳请大皇帝减免一些。
因为这不是多赔少赔的问题,而是已经债台高筑的萨摩藩,藩库中空空如也,估计拿出五千银元,都有些困难了,就算减免,他们也没法赔偿。
气氛已经非常紧张,空气都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尽量不发出半点声音,生怕引起别人注意,但莫子布一点也不着急。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捏住了萨摩藩的死穴,萨摩藩的财政已经破产,绝对不可能承担失去琉球的后果。
失去了琉球这个财源,萨摩藩肯定会原地爆炸。
更关键的事,如果萨摩藩一开始就选择抵抗,只要他们坚决一点,莫子布恰恰还要来拉拢他们。
因为收服倭国后再切割倭国,确实很需要这样的渡来人当狗。
但萨摩藩并没有血战的决心,一开始就选择了投靠,那他们就被动了。
现在相当于这些人投降了一半,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如果最终是投靠不能成功,那沉没成本就太大了,所以萨摩藩的这些家伙,只能选择继续加仓。
就跟股市上被套牢的人一样,壮志断腕,且断腕后还不一定能苟延残喘的决定,可不是谁都有勇气做出来的。
不过,也不能由局面继续这么沉寂下去,莫子布看了一眼萨摩藩人围在中间的世子岛津齐宣。
这位八岁的小男孩已经有些忍不住轻轻摇晃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有些狰狞,看起来是在苦苦坚持,应该现在膝盖剧痛,全身酸麻了吧。
于是,莫子布冲着岛津齐宣招了招手,“萨摩世子,你虽然年幼,但也是这些人的主上,你来说说,萨摩藩将要如何来赔这些钱啊!”
岛津齐宣虽然才八岁,但听到赔钱,那眼泪刷的一下就出来了。
因为他虽然才八岁,但已经连续好多年遭遇上门讨债的债主在藩厅大吵大闹的尴尬了。
萨摩藩在他老爹岛津重豪的治理下,藩主的平常餐食都到了只能握几个饭团,所有排场能省则省的地步了,但即便这样,还是非常困难。
这有点像是从小经历家里不断有债主上门讨债的孩子,在听到赔钱或者还钱这个词的时候,心里那种激发了童年阴影的应激。
以至于钱这个字,在年幼的岛津齐宣心里,完全就像是一个挥之不去阴霾的代名词。
“大皇帝陛下,萨摩藩实在是没钱,就是想赔也赔不起。”
得益于岛津重豪的大力教学,岛津齐宣从小就接受的是中法两种语言,他的老师都出自近思录派,平日里对话都以华语居多,所以他的南京官话还是很流利的。
莫子布闻言,轻轻的冷哼一声,“认错倒是快,倒是却不赔偿,认罪不认罚,尔是在戏耍朕这君父吗?”
语气并不重,但岛津齐宣是个小孩子啊,顿时就被吓得冷汗直冒,他甚至觉得,马上大皇帝就要让那些金甲武士把他推出殿门斩首了。
情急之中,小孩子有些单线条思维的突然想到,刚才这些琉球人不是说什么奉献版籍嘛,他们说了这个之后,大皇帝就说他们忠心可嘉,可高兴了。
八岁的岛津齐宣还不太懂奉献版籍意味着什么,他还以为就跟时下倭国流行的效忠书一样。
单单就是一个表达态度的投名状,即把版籍图册献上去,向皇帝表达萨摩藩的态度,而皇帝则不会真的收了版籍,只会收下这份忠心。
于是,膝盖剧痛,精神高度紧张的岛津齐宣竟然把头杵到地上,对莫子布大声说道:
“大皇帝陛下,萨摩藩确实无力赔偿,若大皇帝陛下能宽恕,萨摩藩也愿意效仿琉球,向大皇帝奉献版籍!”
啊!
雾草,你在说什么!
岛津齐宣这话一说,连极度赞成给中华当狗的岛津忠持都给吓到了。
这要是萨摩藩直接奉献版籍了,那他们控制的土地怎么办,或者应该说,他们这些武士利用土地控制的农夫怎么办?
武士没了那些人身依附于他们的农夫,还能称为武士吗?
琉球国之所以会支持奉献版籍,那是因为赐姓王族和首里士族,他们早就是居住首都的文华士族,而不是在乡野控制农夫的武士了。
士族会支持奉献版籍,因为他们的利益并未大幅度受损,但武士绝对不行。
因此除了岛津忠持以外,其余的萨摩武士也直接就炸锅了。
虽然不至于敢大声喧哗,但嗡嗡的交头接耳声已经猝然响起,脸上也都露出了震惊和焦急的神色。
别说他们了,就连幕府来人都很震惊,田沼意知甚至想要站起来大喊‘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了。
这要是大皇帝真的把萨摩藩给这样吞下,那剩下的日出之国的其他大名呢,是不是也可以走这条路投靠中华,那幕府还怎么制霸日出之国?
只可惜,田沼意知根本不敢站出来制止。
“大皇帝陛下,萨摩藩有钱,萨摩藩愿意赔偿琉球亲藩损失!”
在这电光火石间,历史上日本海军奠基者山本权兵卫的伯曾祖,石高四十石的武士山本五郎左卫门,扑出来向莫子布大声喊道。
这下不但一票倭人惊呆了,莫子布也有些惊讶,萨摩藩都穷成这样了,还能从哪弄出来钱。
“大皇帝陛下,萨摩藩虽然没钱,但有值钱的东西可以出卖。”山本五郎左卫门是从萨摩武士们讨论华族话题上,得到的灵感。
“哦,莫非是萨摩藩的金银矿,是值钱,但值不了太多钱。”莫子布缓缓说道。
萨摩藩的金银矿确实不少,但莫子布现在推行了银元制,到处收铸币税,萨摩藩的金银矿在他手里肯定是值钱的。
但在连苦味酸炸药都弄不到,纯靠人力开矿的萨摩藩手里,就未必有多值钱了。
“不是金银矿,而是萨摩藩的农夫!”山本五郎左兵卫大声回答道:“陛下,倭国是有华族与非华族以及更低层秽多、非人等区分的。
只要大皇帝愿意授予日出之国所有武士华族身份,那么我们就愿意帮大皇帝把上千万的倭国农夫组织起来,输送到南洋,让他们为大皇帝的南洋封臣以及庄园主工作。
同时,大皇帝的南洋封臣和庄园主也需要一些人帮助他们训练和压服当地土人,使之成为最听话农夫,日出之国的武士,能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
莫子布眼睛一亮,这个设定,就跟他之前想的差不了太多,即把倭国的农夫弄到南洋去给封臣,特别是给大量从军中退役的小庄园主种田。
比如那一群为莫子布在南洋卖命的广西马喽,比如那个跟太平天国老祖宗们组队的瑶人韦大,他现在就很缺农夫给他种田。
如果他能从倭国这买到五户听话的农夫,韦大在南暨岛(爪哇岛)上的六百亩田,就能全部开垦出来,他这个瘸腿的广西马喽,才能真真正正的当老爷。推而广之,有了这些农夫,就可以避免发生南洋受封五百亩地,还比不上五十银元赏赐的尴尬局面,他那些因伤退役的军官士兵才能得到保障。
更重要的是,南洋的土地才会更加值钱,大陆上那些狡诈的下南洋农夫,在有了竞争者的境况下,才会按照规矩办事。
不过虽然对了莫子布的胃口,但他脸上却没有露出多少笑容,而是很冷淡的问道:
“萨摩藩不过百余万人,能分出十万人下南洋吗,这点人口,能济得什么大事?”
山本五郎左卫门跪在地上大声答道:“不止十万人,萨摩藩并不是中土这样的富庶之地,其实养活五十万人就足够了。
现在养了一百多万,从武士到农夫都穷的要死,只要大海船的运力够,起码能卖出去二十万人以上。
而且萨摩藩虽然只有百余万人,但日出之国并不少,只要中华在南洋的华族国民愿意付出一点报酬,草民相信各藩的大名都愿意把多余的人口卖到南洋。”
“嗯,有点道理。”莫子布点了点头,“那若是有的藩不愿意呢?”
“那就消灭了他,萨摩藩愿意领头出兵,为大皇帝前驱!”山本五郎左卫门斩钉截铁的说道。
“汝在萨摩藩是何身份,报上名来。”莫子布故意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个计划虽然粗糙,但很有可行性。
山本五郎左卫门大喜,“回陛下,草民山本五郎左卫门,现任萨摩藩乡士,年俸四十石。”
“四十石啊!”莫子布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一年几千斤糙米,你当个锤子的武士啊,这特么只能算个富农吧。
不对,富农都算不上,因为富农不需要维持排场,还可以自己耕地,负担比武士轻多了。
山本五郎左卫门羞红了脸,八嘎,四十石的石高,在中华上国这边说出来,实在是太丢人了。
“可愿意到朕的身边来做个参谋,朕给你年俸折合糙米两百五十石。”
莫子布开出了条件,两百五十石糙米在中华的江南地区,约折合一百八十银元左右,正好是一个内廷参谋军官司少校参谋官的基本年俸。
当然,中华的年俸是用一半银元,一半各种货物和租房补助等多种形式提供,莫子布是为了让倭人好对比,才换算成糙米的。
“大皇帝陛下,板载!!!”山本五郎左卫门哇的一声就嚎了出来,激动地眼泪哗哗的。
两百五十石糙米的实际年俸在实行五公五民的倭国,就相当于五百石的石高。
这已经快接近一个低级旗本的待遇了,作为一个下级武士,从四十石一跃提升到五百石,不啻于一步登天了。
看着山本五郎左卫门一下就成为了五百石的武士,其他萨摩武士也羡慕极了,一个个都蠢蠢欲动,想要在莫子布这边表现自己。
而田沼意知的心,迅速沉了下去。
他虽然为人有些懦弱,但能力和眼界其实不错,他迅速看出了山本五郎左卫门为莫子布献上这个计策的真正杀招。
把农夫卖到南洋赚钱,实际上只是表面的好处,真正厉害之处在于这一政策,将倭国分成了华民与非华民。
那么这么一分,大量底层的非华民反正是被宰割的命运,去南洋说不定命运还更好点,他们就不会对中华到来有所触动。
给谁当半农奴不是当呢,是不是。
而这些底层非华民,又占了倭国的绝大部分,把他们从利益圈中剥离出去之后,中华要解决的,就是被认为是华族的武士阶层。
这部分人,至多不会超过八十万。
解决三千万和解决八十万,难易程度,小孩子都能算明白。
“田沼君,我们必须要做出抉择了,如果上国真的执行这个政策的话,他们就可以不急着征服日出之国。
而是可以用九州地区为基础,将日出之国的大名分为两部分。
听话的划为华族,出钱买他们的农夫,让他们分润好处。
不听话的就不指为非华族,哪怕是武士也可以变成非华族。
那样他们的土地、土地上的农夫,甚至他们的家人,都会变成货物被贩卖到南洋。”林述斋看到了另一面,于是出言提醒道。
“这是非常厉害的。”织田信浮也明白过来了,“先分华族与非华族,再从非华族中选择一批不听话的杀鸡儆猴。
这其中一来一去,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且中华海陆军如此之强,铳炮百倍于日出之国,我们根本看不到成功抵抗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哪怕是幕府的亲藩,也不一定扛得住这种诱惑与恐怖惩罚。
真走到了这一步,恐怕不会有多少人真的选择为德川家效忠,而(藩)国破家亡的。”
织田信浮说完,所有幕府代表都把目光投向了田沼意知,那意思就是要他出来反对这种中华的干涉。
田沼意知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红晕,但随即,他就明白,自己要是在这里顶撞大皇帝,那么结局就是被处死。
想到死,田沼意知又怂了,什么忠义,什么壮烈,什么名望,哪里比得上身家性命重要?
命没了,要这些虚妄的东西作甚?
激动之色从田沼意知的脸上褪去,他不自在的扭动了一下,瞬间做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林述斋在心里长叹一声,终于完全放弃了幕府这边,他看向了织田信浮、上野东谷这些将军德川家治的亲信大名和旗本。
“松平君,请一定要保住德川家。”织田信浮低声对林述斋说道。
“如果大皇帝能保全幕府,不论以何种形式,我们都将支持水户藩学,支持尊大皇帝为人间真圣王,追随他攘除泰西白夷!”上野东谷也赞同的说道。
林述斋点了点头,虽然他们这些人,实际并不是幕府的最核心层,但他们现在是作为秘密使团到天朝来的,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幕府。
如果他们在这选择了尊中华大皇帝为人间真圣王,那么中华就拿到了些许命令德川幕府听从诏令的法理。
对中华来说,拿到这一丝就足够了。
“是的,德川家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林述斋坚定说道。
只不过,保住德川家的天下和保障德川家的权益,可是有很大不同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