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98章 胡小将就任光州

      第598章 胡小将就任光州
    半岛南部,新罗行省,仁川港。
    整片港区,黑压压的全是人,一眼望不到边。
    嗖嗖冷风中,大量仅仅穿着一条犊鼻短裤的高丽人,被一些穿着黑色武士劲装,头戴高丽式大帽的武班,给按家乡分区赶到了一起。
    不过这些高丽百姓以为的两班,实际上是南部镇藩手下的藩兵。
    整个新罗行省,朝廷仅仅直辖了汉江入海口的汉城附近,洛东江入海口的东莱都护府,也就是后世釜山周围这一片。
    除了这两地之外的其他地方,又划出了四个县安排了十几个退役军官,剩下的全交给了跟随中华起来闹事的两班庶孽子们。
    而且切的非常细碎,新罗省这个跟浙江省差不多大小的地方,封了六十多个镇藩。
    大的一两个县十来万人,小的就只有一个镇,甚至一两个村,拢共一两千人。
    胡全站在高处,满意的看着这一切,这位历史上太平天国豫王胡以晃的叔爷爷打不动了。
    七年前他从老家广西桂平南下,先打南暨岛土著(爪哇岛),跟随桂北大佬刘定逌灭土著部落数十。
    接着又跟随越国公,陆军上将,右将军陈联扑灭泰平(暹罗)昭披耶却克里的叛乱。
    最后因为英勇表现,他被选入征印军中,参与了在天竺的亭可马里海战,马德拉斯圣乔治堡围攻战,加尔各答遭遇战和新旧威廉堡围城战。
    这一路下来,他也从一个士兵成长为了军官,军衔升到了上校。但他的上升之路,基本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上校与准将,这就是天壤之别。
    他胡全从一个炮灰兵做起,七年时间到了上校,也基本就是无权无势普通人的天板了。
    而他们当年的小团队中,十人死了四人,这些真正成了炮灰的,除了几块到十几块银元的抚恤外,什么也没得到。
    活下来的人中,韦大留在了南暨岛(爪哇岛),分了五十亩熟田,五百亩生田,娶了三个土著女子。
    覃大左手手腕以下全断,留在了汉川省(下缅甸),得了二百亩熟田,其余生田、沼泽、山林和一截河段加起来两千多亩,娶了一家孟人姐妹四个,大家给他抢了五户泰人奴隶。
    覃三去了阿洪姆王国,至今没有消息传来,不过未来前途应该也可以,因为他们是去当地作为天兵镇守的,至少都是贵族待遇。
    罗阿生则去了复兴公司,因为他是客家人,祖上跟井塘寨叶家,也就是德妃叶仪真家有点关系。
    算是他们这些苦哈哈中唯一有点背景的,据说未来可能会进入锦衣卫,成为天子爪牙。
    唯一可能继续往上走的,就是黄仁勇了。
    虽然潮汕人在大虞不算第一梯队,但有郑家和陈联撑着,场面也还说得过去。
    关键是黄仁勇能文能武,有勇有谋,文化方面已经自学到太学毕业生水准了,武技方面拳脚打遍军中少有敌手,几乎每次大比武都是前几名,还熟读兵法。
    这样的能力,得到皇后所在郑家的看中,被举荐进入应天府瓜州陆军步骑兵学校军官班进修,非常有可能进入将军的行列。
    胡全叹了口气,他觉得自己能力虽然比黄仁勇略低一点,可是做个陆军准将乃至少将的水平,还是有的。
    但很可惜,他虽然是客家人,但却是桂北的客家人,言语跟如今朝廷客家系的主流梅州客家人不怎么相通,也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桂北人在朝廷就更没有多少靠山了,官位最高的,也不过就是南暨总督刘定逌。
    嗯,你要是愿意去南暨岛,也就是原本的爪哇岛垦荒,那肯定是有优待的,但是胡全不想去。
    他已经三十二岁了,继续在南洋垦荒,最多能得个男爵,别因为当这个小封臣把命给搭上了。
    于是,他果断选择用上校身份从军中退役,拿了一千银元安置金后,又拒绝了回老家桂平县衙做副捕头。
    他选择了加入一直觉得最初就该去的叶明月开拓舰队,紧接着就被部署到了半岛南部。
    而等到半岛被平定,他又迅速抓住机会被选中留在新罗省,成为朝廷监视镇守半岛南部的镇藩。
    得益于退役时的上校军衔,以及丰富海外战斗的履历,当然还有非常出色的个人能力,胡全这次极为幸运。
    他直接进入了皇帝视野,被安排到全罗府光州,也就是原本的全罗左道光州,皇帝还非常恶趣味的给他赐名,从胡全给弄成了胡全换。
    胡全一点不理解加个换字干啥,但因为是皇帝改的,他还是觉得极为荣耀。
    全换全换,难道是要自己把胡(高丽)人头上的天全给换了?
    呃,全斗(都)焕,胡全换,这恶趣味直接拉满。
    忠!诚!
    光州百姓有福了,看来‘quan’这个词,就是跟他们有缘分,‘我叫胡全换,打的百姓直叫唤!’
    于是胡全就封光州,封爵镇藩第三等顺治王,辖光州和旁边潭阳半个县,有百姓十一万,招募了六百人的光州镇兵,谁敢不服从朝廷号令,就给我狠狠的打!
    “尔等要仔细计算,我光州藩财政情况不容乐观,最少要卖两万人去南洋,才能保证正常的运转。
    且此后,尔等要牢记,这丁口,不分男女都是白的银元,是最上等的资源。
    以后我光州决不许饿死一个人,每一个丁口都要认真养大,输送到南洋。男女十六以上还未婚嫁者,给我狠狠惩罚他们的父母,甚至可以把他们全家都给卖到南洋去!”
    “谨遵主上教令,臣等立刻执行。”胡全这个光州顺治王下达了教令,下面一群高丽庶孽子组成的藩士,立刻跪地应承。
    随后,胡全挥了挥手,让他们下去之后,脸上才浮现出了压抑不住的喜色。
    光州虽然穷了点,只相当于家乡一个县,但十一万人的王,那也是王,是时候把家乡的亲人接一些到光州来了,以后就在此地开枝散叶吧。
    。。。。
    人群中,大饼子脸的小姑娘秀贞到处张望着,不但她没有死,她那个跌倒在地上的老爹也没死。
    这两运气是真不错,坚持到了洪万达的地盘上,吃到了可以活命的粮食。
    太阳逐渐升起,气温渐渐升高,所有人都按捺不住站起来张望了,因为每到中午,就是放饭的时间。
    半岛的百姓苦哦,以前根本没得吃,就算是两班,一餐饭能有荞麦或者绿豆面条,两盘豆腐,两盘绿豆凉粉,再加一小碟炒年糕,那就是相当丰盛的了。
    什么,你问国宴泡菜去哪了?
    开什么玩笑,口味丰富,酸甜咸鲜的泡菜,是这些最底层屁民吃的起的?
    大白菜倒不是特别贵,但是辣椒,白,盐,胡(洋)葱、鱼露、虾酱,哪一样都不是最底层百姓能吃的起的,至少需要自耕农家庭。
    但是,整个朝鲜半岛在两班占人口近四成的情况下,还能有几个自耕农!
    这也是后世半岛条件好点了,大量高丽百姓把辣白菜当宝贝,甚至抬到国宝地位的真正原因。
    因为这玩意在半岛上是自耕农才能吃的起的,而对最底层的百姓来说,自耕农就是他们奋斗一生能摸得着的天板了。
    这哪是辣白菜,这是韩国梦好不好!
    而在这个连辣白菜都是奢侈品的时代,普通百姓能够吃什么,那就就可以预见了。
    野菜混合着高粱煮的绿油油稀粥,红薯干,红薯野菜饼,能吃上一口玉米面饼和绿豆面条,就算是好时候了,调味品跟一千多前没什么两样,黑乎乎的发酵酱菜。
    “饭来了!”秀贞老爹一个鲤鱼打挺就蹦了起来,周围高丽百姓看到他起来了,立刻就开始狂吞口水。
    呃,这倒不是秀贞老爹能吃,而是这家伙鼻子特别灵,饭菜还在半里地外,他就能闻得着。
    “秀贞爹,今天是吃什么,还是上国做的玉米窝窝头吗?”一个跟他差不多大小的老乡咽着口水问秀贞爹,眼睛里全是渴望。
    他妈的,这些棒子的日子太苦了,负责制定饭菜标准的叶明月已经尽力在压低标准了。
    成年男子一天六个拳头大小的玉米窝窝头,一拳头大小咸菜,妇女四个,老幼只给三个。
    但是就这标准,仍然是高丽百姓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伙食,用秀贞爹的话来说,不年不节不农忙就不该吃干的,这么吃会折寿。
    “不对,不对,这不会是要吃断头饭吧?”秀贞爹突然哭出了声来,把周围人吓一大跳。
    “我闻到了炒年糕和辣白菜还有鱼汤的味道,这是吃了这顿就要把我们砍头了吗?”
    周围的高丽百姓听他这么说,顿时都被吓傻了,有人两股战战,颤抖着问到:
    “不是说要把我们送去南洋,去给华族老爷种地吗,老爷们不至于这也要骗人吧?”
    等了一会,果然牛车上装着一碗一碗的美味炒年糕,一罐一罐的辣白菜,甚至还有大桶大桶的糙米饭作为主食。
    看着那白的米饭和过年过节都难吃到的炒年糕,百姓们放声大哭了起来。
    果然是要杀头了,果然是要杀头了,不然谁给他们这些贱人吃这么好的东西啊!
    “怎么回事,这些贱皮子在哭什么?”胡全一脸的莫名其妙,给你们吃点好的,怎么像是要杀头一样。
    不一会,下面的藩士过来汇报,胡全更加莫名其妙了,“给我查,是谁传播的这个谣言,老子。”
    胡全刚想说,老子要砍了他的脑袋,他突然想起来,一个脑袋就是五块银元呢,杀了也太浪费了,于是只能改口。
    “赶紧下去安抚,今日乃是太上皇后的圣诞之日,这是太上皇后赏赐他们这些贱民的,叫他们都他妈别哭了!”
    “主上,安抚是没用的,且看臣等手段。”一群高丽藩士摇了摇头,随后在胡全的允许下,他们拿着水火棍和鞭子,下去就是一顿暴打,最后随便拉出几个当罪魁祸首绑起来,又拿起鞭子一顿猛抽。
    这些哭唧唧以为自己要被杀头的高丽穷棒子,被一顿耳光和拳脚打的惨叫连连,但心里却安定下来了,知道不是要杀头了。
    不一会,挨了十几个耳光,脸都肿起来的秀贞老爹吃到了软糯香甜,表面好似裹了一层蜜的炒年糕,幸福的眼泪哗哗流了下来。
    “太上皇后福寿绵长,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啊!”秀贞老爹忍不住大声哭嚎了起来。
    随后,大量的高丽百姓对着海那边大陆的方向,此起彼伏的跪拜,仁川港边,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与此同时,倭国的长崎港、广岛港、大阪港、名古屋以及江户,都有大量百姓在海边集结等待装船。
    这一次,预计下南洋的百姓合计多达十五万。
    而这十五万,不过是个试水而已,一旦形成规模,五百万人都能动员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