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不断根,仇恨永无止息
第689章 不断根,仇恨永无止息
一切顺利的仿佛昊天上帝在相助一般,李兴泰都没想到这么容易,安集延来的浩罕军几乎没有任何怀疑就进入了纳曼干城。
而纳曼干城中的浩罕人,也丝毫没察觉到城外十几里已经来了敌人。
特别是浩罕军因为是在城中安歇的,竟然连哨探都没派,暗哨没有不说,明哨都没有。
唯一几个城头守备的纳曼干民夫,早就找了个地方挤在一起对抗早春的寒冷去了。
更离谱的则在浩罕水师,呃,或者叫做浩罕的水运团队,由于害怕船只飘散,他们在纳曼干港口停泊的时候,竟然将船只都锁在了一起。
这不放一把火,都对不起人啊!
李兴泰亲自摸到距离纳曼干只有八九百米的山包上,命羽林近卫出身的军官用望远镜集体观测,画了十几张地形图之后,才下达命令。
“山本盛贤,你带一百人摸进纳曼干城内制造混乱,到处放火。
中间那座大房子应该就是此城的署衙,所有从那里出来的人,一个不留,不要让他们有冲出来指挥军队的机会。
保宁,你带五十精锐轻步兵占领西门上的碉楼,我把军中七个射雕手都给你。
你们居高临下点射向西门涌来的浩罕军,三百人以下的乱军,放过来一个我唯你是问。
齐林,你带三百白莲宗弟子进入港口,火油我全部给你,给我烧,把他们的战船全部烧光。
董世兴,你带五百骑兵做预备队,当浩罕人乱了之后,你就从北门杀入,沿着老子给你画好的线路冲杀,杀光沿途看到的所有人。
千万把地图背熟,记住,要是迷失了道路,你就很可能跑不出来。
杨遇春,你跟我一起,卡住西门,这道门是纳曼干城与港口连接的关键通道,他们一定会来猛冲。
你与我率主力列阵,堵住所有人,使他们不能结合,待城中大火不可收拾,烧到咱们眉毛了,才能离开。”
布置完毕,李兴泰把喀尔提锦乞塔部的菊儿汗阿勒比找了过来。
“所有的喀尔提锦布鲁特人中,我只信得过你的,这次你好好干,拿下了大宛盆地,以后就带着你的人下山过好日子吧。
老子还会上书皇帝陛下,允许你们部落的所有人改回汉姓,重新当一回中国人,如果你还想拿回祖先的姓氏耶律,那就给我好好干!”
菊儿汗阿勒比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欣喜若狂的喊道:“多谢将军信重,我们契丹人做梦都想着回归汉家,再做中国之人啊!”
虽然历史上契丹人从未做过汉人,但流传到现在,契丹这词在河中与罗斯,几乎成了中国的代称,因此乞塔部说契丹人回归汉家,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那你就带本部二百骑控制西面和南面的城墙,凡是从城中跑出来的,通通斩杀,不要让他们靠近港口。”
卯初(凌晨五点)
山本盛贤等先期进城,一点难度都没有,因为浩罕的城墙别说跟中华比了,他们连东洋都比不了。
这里的城墙,一般都是两三米高,勉强夯了一下的黄土加上碎石垒砌而已。
河中真正算得上城池的,只有布哈拉、撒马尔罕、塔什干等。
而且这破地由于地质原因,适合筑城的石头都比较稀缺,以至于塔什干这种地理位置不算太优越,但是有足够合格石头筑城的地方,竟然成了河中重镇要塞。
轻松用抓钩攀上城墙后,一个值守的士兵都没,反而远处闪闪跳跃的暗淡篝火,为大虞士兵们提供了照明。
山本盛贤最后看了一下地图,带着人,溜着墙根五人一组快速突进。
而事实证明他想多了,压根用不着这么小心,城中照样没有巡逻的,也没有中原城镇里打更人或者其他什么的存在。
以至于山本盛贤的一百人都摸到署衙了,都没发现几个人影,鼾声倒是听到了不少。
因为许多浩罕士兵不愿意在城外四面透风的大营中睡觉,干脆进城霸占了居民的房子呼呼大睡。
“八嘎!”这诡异的一幕,让山本盛贤差点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摸进了敌城。
“难道这些浩罕人是一路没有睡跑到纳曼干的,以至于睡的这么死?”
他还真猜对了,这些浩罕人就是被他们总督穆罕默德.纳斯鲁丁一路逼着,一天一夜,不,到现在是两天一夜没睡觉,是以真的睡的特别死。
“这是明王佛在庇佑我们,分头行动吧。”
山本盛贤冲着大部分都是东洋武士的小队成员们把手一挥,留下三十人在纳曼干城主堡垒外,点杀里面出来的人,其余则分头去放火了。
同时在港口的齐林也非常顺利,他都把火油泼到船上了,港口的浩罕人才发现有人闯了进来。
一时间,烈火顺着凌晨的寒风,呼啸着就传遍各船。
这些大船都被紧紧锁在了一起,装载的也多是粮食、被服、草料乃至火药这样的引火物,这一烧起来,根本就止不住。
浩罕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混乱成了一团。
有慌不择路选择从船上跳下去的,然后迅速被四五度左右的水温给麻痹了四肢,成为了河里水族的大餐。
有人则稍微清醒点,知道往码头的方向跳,只是好多刚从浅水里爬起来,穿着一身单衣,就被赶到的白莲宗信徒一刀捅死。
有人在睡梦中被惊醒,拿着刀警惕的看着每一个人,不一会就和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噼里啪啦的对砍了起来。
“别浪费体力,只杀救火的和抱团的,哪里人多,就往哪里丢炸弹!”
齐林大声喊道,他提着一把硬弓,看到有救火的就是一箭,对于他这种精锐弓手来说,火铳在这个时候,并不比弓箭好用。
不过很快,齐林也不用射了,因为在河风的吹拂下,火势很快蔓延,根本不是人力能救的。
轰的一声巨响,终于有一条大船的火药库被引爆了!
剧烈的爆炸摧毁了大部分浩罕人的心智,他们不知道来了多少人,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保命成了很多人的唯一想法。
一条没着火的小船吱呀吱呀的刚划出来,立刻就被水里无数双手给攀上了,疯狂争夺中,很快就倾覆。
一群惊恐的落水狗不停把翻过来的船撸的滴溜溜乱转,偶有几个水性好的,立刻就会被周围绝望的人一把薅住不松,随后如同麻一般纠缠着,一起坠入水底。
又一艘小船划了过来,一些还残存着理智的浩罕人开始朝那边游去,但船上的人已经知道厉害了,他们拿着长枪朝任何敢于靠近的猛扎。
人死了一个又一个,终于有人抱住了扎来的长枪,绝望中一拽,没来得及收手的士兵直接被拉了下去。
船上人哭喊着停止划船到船尾来看,可就是这么一耽搁,立刻就被无数双手攀住了船舷,再次倾覆。
火越烧越旺,殉爆的声音越来越大,终于有几艘三四十吨载重的大船冲出了火海。
船上水兵惊恐的向着所有他们能看见的,在晃动的东西开火,然后随着水流往下游而去。
而城内也好不了多少,这时候大部分的平民都是盖不起砖瓦房的,基本都是用树枝搭架子,盖些干草、破布、木板什么的都建房,这让火烧起来更加快速。
穆罕默德.玉素普总督一下就惊醒了,正如李兴泰所料,他确实就睡在这个‘署衙’中的。
这在河中一点也不奇怪,这不过是个勉强摸到农耕和王国门槛的小国家而已,制度和文化还基本停留在中国的春秋末期。
就这种水平,难道你还想他睡在军营里面与士兵同甘共苦,用六军镜和纪效新书练兵?
这边,勉强披好衣服的纳斯鲁丁总督带着二十来个亲信刚刚出门,火铳的亮光就闪了起来,山本盛贤已经等他好久了。
纳斯鲁丁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觉得两腿开始发软要往地上倒下去,最后的意识是他伸手在热乎乎的胸口一摸,摸到了一手黏糊糊的东西。
是血,我中弹了!
纳斯鲁丁刚闪过这个念头,就眼前一黑,空气仿佛突然变少了,他费尽全身的力气开始拼命吸着鼻孔,但无济于事,吸入的空气越来越少,自主的意识逐渐归零。
而与此同时,他的心腹亲信们也受到了特殊照顾,二十来人只有三四个侥幸逃了回去。
至此,两万大军的指挥中枢,就这样十分轻易的就被打掉了。
到了此时,城中分五批人分头放火的东洋武士,已经把整个西半城都给点燃。
那些被浩罕士兵野蛮赶出屋子,睡在院子或者屋檐下的平民反而因祸得福,迅速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找到了其他路狂奔离开。
士兵们则由于睡的太熟加上完全不熟悉纳曼干城,要么等爬起来火势就已经控制不住,要么胡跑乱撞,碰到了蹲守在高处的东洋武士。
又过了半个时辰,天色都已经发亮,城内的士兵才集结起来准备向港口冲,城东大营的少量部队,也在军官的组织下,朝港口而来。
战斗开始了,李兴泰都等着不耐烦了。而浩罕士兵,又一次完美为中华士兵展现了什么叫做河中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
他们有数千人,但完全是以葫芦娃救爷爷的架势过来的。
且离着五六百米军官还能控制士兵,但靠近到射程的二百米内,所有的军官就会失去对军队的控制。
甚至很多军官也忘记了指挥,大量掌握数百人的军官,带着十几个亲卫就嚎叫着冲在了最前面,把他的士兵远远抛下。
士兵就更没章法了,勇敢的嚎叫者跑的飞快,怯懦和狡猾的根本就是做做样子。
而他们看着英勇,等冲到了一百多米,被线膛枪加米涅弹组成的狂风暴雨痛打后,又会一窝蜂的退下去。
可退下去没多久,军官们重新掌握军队后,又会逼着士兵再度发起冲锋。
就这样,一来一去,一进一退,浩罕士兵不可谓不英勇,七八千人的队伍,硬是顶着弹雨冲了六次,被打死打伤两千多人后,才溃散。
但却没什么作用,几乎就是在一波一波的送。
这别说中华士兵拿的是最新式的线膛枪,就是用汉唐军布弓弩阵,也能把他们给速通了。
李兴泰握着指挥刀,看了看周围几乎没有多少损伤的部下,他还以为这是场恶战,都做好了带亲卫打反冲锋的准备了,结果就这?
实际上,这次的浩罕军绝对是超强发挥了,因为他们在历史上更加菜的出奇。
比如三十多年后,浩罕人支持张格尔叛乱,先期给了张格尔千把人让他去打疏勒(喀什),本意是让张格尔去试试水。
结果张格尔凭借祖先的威望,很快围住了疏勒并有望攻克,并在疏勒召集旧部组成军队,合计六七千人。
而浩罕的穆罕默德.阿里可汗听闻,急忙带着一万步骑到疏勒,企图拿下这最大的果实。
结果都快把疏勒打下来的张格尔,把千疮百孔的疏勒让给浩罕人打,他们却打不进去。
然后张格尔凭借和卓身份一通忽悠,反把浩罕汗王的大军说动了几千人,愿意留在疏勒跟随张格尔。
残酷的现实,把这位叫做穆罕默德.阿里的浩罕汗王吓得够呛,疏勒也不要了,给张格尔的投资也不收回了,带着还愿意跟随他的几千人,一路小跑回了大宛盆地。
就这样的菜鸡,他们也就配得上这样的战斗力。
及至太阳升起,浩罕两万大军没经过多少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崩溃,李兴泰命从城内杀出董世兴率骑兵一千追击溃兵。
董世兴一路上斩获极大,浩罕士兵的尸体,铺满了整条逃跑的路上,光是死在追击中的,就有上千人被杀死。
而城中,大火已经席卷了半个城市,各处都有百姓出逃,甚至不惜从城墙上跳下来摔断腿的。
港口更惨,起码一半的船只都被烧了,剩下的也选择了仓皇逃向下游,河中央密密麻麻的漂浮着尸体,最少有数百具,水下差不多还有同样的数量的。
战果太大了,三四千人就占领了纳曼干,击败了两万浩罕军不说,还基本没有多少大的伤亡。
大军包括喀尔提锦三部的人,也不过战死二十余人,除开他们,大虞自己的精兵仅仅两死四十七伤而已。
不过也不是没有坏处,那就是纳曼干都差不多被烧毁了,港口载重军粮的船只也要么被烧毁,要么顺流而下跑了,导致缺少军粮的大虞军队,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粮食。
特别是船只基本毁,缺少运输的工具,更让情况雪上加霜。
不过李兴泰眼珠子一转,立刻就想到了办法。
他先在没有被烧毁的半个纳曼干城中,将粮食全部搜刮了出来,再将纳曼干城被逮住的一万多俘虏组织起来。
让他们赶着牛羊,背着粮食,作为军队的苦力跟随大军继续北上去打安集延。
这样一来,有人运输粮食和赶着牛羊了,同时又因为是俘虏,可以把给他们口粮压到最低,能吊着命就行。
最后再把纳曼干城干脆一把火烧了个精光,防止逃走的回来再次占据此城。
西元1792年,5月1日,中华大虞光中十五年,原满清乾隆五十七年,四月十一。
李兴泰一面命人八百里加急,送捷报到疏勒给父亲李献文,一面继续向大宛盆地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安集延挺进。
5月13日,经过十二天的攻城战,李兴泰靠着驱赶炮灰蚁附,奇迹般用三千人就攻下了有人口九万余的安集延。
随后,杀红眼的军队进入城中,照例展开了大清洗,甚至都不止李兴泰的士兵在动手,被他们当成炮灰用的一些纳曼干人,也参与了洗劫。
因为这在河中是胜利者非常正常,且理所应当拥有的权力。
就在十年前,浩罕人一度攻入撒马尔罕北面门户乌拉特配,照样把城中的布哈拉人三万余全部屠杀干净。
三十五年后,布哈拉攻入浩罕,在马吉兰城,也将浩罕可汗穆罕默德.阿里及其母亲莫罗拉,并百姓六万多人全部杀光。
这鬼地方就这样,你不屠杀,人家不会认为你道德高尚,反而认为你软弱。
你嗷嗷搞大屠杀,他们却会认为你是狠人,有资格成为新的统治者。
6月24。
李献文亲率大军两万,抵达了安集延,随后大军顺流而下,命工匠在纳曼干废墟上新筑城。
7月5日,大军主力到达浩罕城外。
而此时,在城内固守的陈化成已经坚守四个月了,大小战百余次,粮食也基本吃光,硬是没有让人数多达四万的浩罕教团兵拿下浩罕城。
而大军主力一到,浩罕人就土崩瓦解,四万余被教团征召起来的民兵基本都没跑掉。
因为李献文有足足一万精骑,还是最擅长追击的蒙古和哈萨克骑兵。
7月4日,击破浩罕教团兵一万五千,余者坑之。
7月19日,击破俘虏两万余人,尽杀,筑京观十三座。
8月24日,大军到达大宛盆地谷口的苦盏及其周围堡垒,猛攻十余日之后,大军从北火炮轰开的缺口涌入,尽杀苦盏守军及丁壮两万余人。
至此,大军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基本拿下了大宛盆地,而伴随着的,就是血腥的杀戮。
九个月中,浩罕男丁损失超过十一万,而整个浩罕的人口,也就是八十万上下,成年男丁不会超过二十五万。
然后,李兴泰叹了口气,“父亲,还是杀少了,至少要杀二十万!”
“啊,还要杀?”李献文看着他这二儿子叹了口气,他是真不想自己儿子变成一个嗜血的屠夫。
“还要杀!”李兴泰坚定的说道:“仇都结到这个地步了,不继续杀,那就是在给自己埋祸根。”
李献文一想也对,斩草要除根,要断绝仇恨的最好办法,就是断了仇人的根。
“那就全部收揽喀尔提锦各部吧,他们有八万人左右,命他们改信白莲宗,授予草场,给予官职,让他们与汉人无二,也就是待遇差一点点。
当然,这待遇不能白拿,让他们出人跟我们一起,进剿各处山野,把全大宛所有的天方寺,全部摧毁!”
李兴泰见父亲没有糊涂到不敢下手,顿时也很高兴,只不过他皱起眉头问道:
“我们手中不过三四万人,要完成清剿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如今动作这么大,万一布哈拉和希瓦汗国来干涉呢?”
李献文淡淡一笑,脸上写满了老奸巨猾,“派出使者,告诉布哈拉和希瓦两国的汗王,这是我们大虞国在清理叛乱的藩臣,与其他人无干。
不但不会影响他们,还会把浩罕之前侵吞的两国领土还给他们。”
道理是可以讲通的,因为浩罕从法理上来说,就是满清的藩臣,还给土地,更是一招漂亮的拖延计
李献文淡淡一笑,“只要拖住他们一年半载,等董金凤到了,那就不怕了,到时候再来收拾这两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