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8章 皇帝的狗腿子不是那么好当的!

      第58章 皇帝的狗腿子不是那么好当的!
    一时间,众人只觉得心中无比疑惑,可又不好再说什么。
    因为圣旨上说的清清楚楚,皇帝已经认可了卢象升之前的功绩,要为他平反!
    而且在场的大臣们心中也都清楚,卢象升本来就是被冤枉的。
    这要是再继续扯皮的话,没准会把他们自己也搭进去,毕竟谁都知道卢象升是被冤枉的,却没有人主动告诉崇祯这件事情。
    所以紧接着,众人也就都不说话了。
    看着瞬间哑火的众人,朱慈烺心中只觉得一阵暗爽。
    很快,王承恩宣布了退朝,大臣们各自离去,朱慈烺也回到了东宫。
    而这次,薛国观却没有再去往宫外了,而是径直来到了内阁们办公的地方。
    大明报社那边的事情,薛国观基本上已经安排好了,所以目前已经不需要他再去监督了。
    报纸的内容按照朱慈烺的吩咐,也是早就制定好的,直接印刷就可以了。
    其他的内容今天都有变化,唯独头版的内容还是不变,要连续发布三天才行!
    为的就是让所有人知道朝廷对于重设厂卫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
    眼看着薛国观步入文华殿,在场的其他四位阁臣的脸色当下就不怎么好看了。
    现在的内阁成员有六位,分别是:周延儒、张志发、张四知、蒋德璟、范复粹、薛国观。
    其中周延儒、张四知、蒋德璟、范复粹四人是东林党。
    张志发是齐党。
    薛国观是帝党。
    六个人的小团队,被分为了三个党派!
    其中张志发还是崇祯硬塞进去的,为的就是不让东林党一家独大。
    薛国观则是朱慈烺塞进去的,为的就是平衡内阁的势力。
    虽说内阁现在有三个党派,但毫无意外,薛国观绝对是被其他人排挤的那个.
    毕竟皇帝的狗腿子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所以面对薛国观,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也只当看不到。
    但他们不搭理薛国观,并不妨碍薛国观主动搭理他们。
    紧接着,只见薛国观满脸笑容的来到了其他几位阁臣面前,然后一人塞了一份今天早上刚印刷好的大明日报。
    “来来来,大家别客气,早上新鲜出炉的大明日报,一人一份,算是我送给诸位大人的!”
    众人的脸色皆是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毕竟谁都知道,这大明日报就是薛国观主持的。
    拿这玩意儿送礼,这不是打他们脸吗?
    尤其是当看清大明日报头条的内容时,周延儒的脸色瞬间就冷了下来。
    一阵翻阅之后,他更加恼怒了!
    因为大明日报其他版面的内容都换了,唯独正面这个版面依旧是昨天的内容。
    相同的内容连发两天,这不是在嘲笑他们吗?
    周延儒被气了个半死,随手就打算扔掉手中的大明日报。
    可没等他动手,薛国观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周阁老,我劝你想清楚,这上面可是有皇上的圣旨,你要是就这么扔在地上,算不算是对皇上不敬?”
    周延儒听到这话,虽然恨的咬牙切齿,但只能将手中的大明日报轻轻的放在了桌上。
    可下一秒,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冷声道:
    “薛阁老,按照你的意思,寻常百姓将大明日报买回去之后,难道要一直供着吗?”
    “若是不小心掉在地上、或者被柴火点燃,那也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吗?”
    其他三位阁臣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随后一脸幸灾乐祸地看向了薛国观。对啊!
    你不是说对大明日报不敬就是对皇上不敬吗?
    那普通百姓买了报纸看完之后难道要把它供起来?
    然而周延儒对此很明显早有计策。
    他依旧笑着说道:
    “百姓大多愚昧,大明日报的存在只是为了让百姓们知道朝廷的各种政令和措施,等看完大明日报之后,百姓们当然可以随意处置。”
    “说句大不敬的话,百姓们就是拿来烧纸、如厕都行,陛下深明大义,岂会和百姓计较?”
    “但你周阁老不同啊!你周阁老又不是愚昧的百姓,知道这大明日报真正代表了什么。”
    “而且你应该不缺烧的纸钱和如厕的东西吧?”
    “所以,像您这种人要是对大明日报不敬,那可不就是对陛下的不满和不敬吗?”
    周延儒听到这话,一时间被气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纵使薛国观的话很刁钻,但意思确实是那个意思!
    他根本无法反驳!
    良久,周延儒甩了甩衣袖,独自来到一边处理起了公务!
    眼看着周延儒都被薛国观治理的服服帖帖,其他的几位阁臣是自然更是不敢做些什么了。
    就算大明日报上面的字再恶毒再刺眼,他们也只能当做没看到了
    朱慈烺回到东宫,本来是想去看看毕懋康的燧发枪研究得如何了,但转念一想,现在才不过七点钟,毕懋康这会儿恐怕还没起床呢。
    于是,他便打算先去休息一会儿。
    然而就在这时,旁边的宫殿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响动。
    朱慈烺眉头微挑,好奇地问旁边的侍卫:
    “怎么回事?谁在那里?”
    侍卫恭敬地回答道:
    “是毕文轩毕大人。”
    毕文轩,毕懋康的儿子,朱慈烺之前把制造玻璃的事情交给了他。
    朱慈烺听到毕文轩的名字也是微微一愣,随即问道:
    “他怎么来得这么早?”
    侍卫摇了摇头:
    “太子殿下误会了,毕大人并非来得早,而是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未曾离开过。”
    朱慈烺闻言,顿时有些无语。
    虽然制造玻璃的事情很着急,但也没必要整晚熬夜不睡觉吧?
    他心中虽然这么想,但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朝那边走去。
    透过窗户,他果然看到毕文轩正守在炉火旁,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眼前的炉火,神情专注得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朱慈烺稍微打量了一下,就发现制造玻璃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步。
    只要全部熔化再冷却,就能得到玻璃了。
    看到这里,他最终还是没有打扰毕文轩。
    毕竟都已经到最后一步了,再熬一熬就能成功了。
    现在看来,当初选择毕文轩来负责制造玻璃,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回到东宫换了身方便活动的衣服,朱慈烺随即便去御马监练习骑马了,因为他不想自己将来和崇祯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