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道真元神,搬血极境
第139章 道真元神,搬血极境
完美世界,补天阁。
一名四五岁的稚童身在藏经阁内,一边阅览其中的各种骨书,一边拿起帛纸刻画着玄奥的符文。
“搬血境,最适合熔炼的符文,我已创造了九种,这九种符文效用各异,有的能够增长气力,有的能够提升身体防御,有的能够更好淬炼出造化神曦……”
夏奕将骨书放下,拿起一页页的帛纸。
这些帛纸,绘画着一张张人体解剖图,还有一枚枚各种形态各异的符文。
那些人体解剖图,将人身体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绘画的一清二楚,旁边还标注着各种文字。
至于那些符文,或是寥寥几笔,或是繁奥复杂,看起来很是奇特。
这些帛纸,是他从一岁半踏入修行之后,在搬血境界的修行成果总结。
搬血境,需要调动自身精血,熔炼符文。
从而激发出自身的生命精华,淬炼出肉身深处的造化神曦,反哺自身,从而使得自身肉身不断强大。
但这种总结在夏奕看来,却是过于笼统,没有任何指导作用。
调动精血需要调动多少?调动到哪里效用最好?精血熔炼符文的度是多少?
熔炼符文是要熔炼哪些符文?每个符文的具体效果是否差异极大?哪些符文最适合搬血境修炼所需?
在夏奕看来,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精准的量化,不能粗放式的进行修炼,而是要精耕细作,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不过这条路很是困难,若非我的元神发生蜕变,悟性极强,恐怕也很难走通这条路。”
夏奕暗暗自语。
他穿越到完美世界后,自身元神发生了惊人的蜕变,能够随时与道合真,使得自身对于修炼上的感悟,达到了一种惊人的程度。
任何功法他都能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各种玄妙的符文,他都能够清楚理解其中的本质,甚至举一反三,创造出新的符文。
自身所处的境界,他能够呈体系的打造出最佳的提升方案。
而对于自身蜕变的元神,夏奕称其为道真元神。
“夏奕,今天这么早就离开了。”
守在藏经阁门口的柳老,见到夏奕从藏经阁走出,不禁有些诧异。
平常的时候,夏奕恨不得整日整日的呆在藏经阁,让他出来都不肯,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主动离开了。
“藏经阁的骨书太少,我已经全部了解掌握,对我已经没有用处了。”夏奕道。
“这……”
柳老听到夏奕此话,微微有些呆滞,随后看了看藏经阁满屋子的骨书,流露出阵阵苦笑。
若是其他四五岁的孩童,说出如此话语,他只会当成是小娃娃的不知天高地厚。
可夏奕却不同,刚来补天阁之时,便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悟性,哪怕是补天阁资质最好的弟子,在悟性方面也难以企及万一。
而当夏奕在补天阁,待上一年之后,他们这些补天阁的老祖,都已经无法给到夏奕任何指导。
夏奕对于搬血境界的研究,符文的运用,使得他们理解起来都十分吃力。
那时夏奕才不过两岁半,到如今又过去两年,夏奕在搬血境界的造诣,以及对于符文的解析,已经让所有补天阁的高层,甚至是阁主都完全无法看不懂。
“要不我去逐鹿书院,为你借些骨书回来,他们那里的骨书比我们补天阁要多上许多。”柳老说道。
“不用了,普通的骨书已经对我无用,那些珍藏的骨书逐鹿书院也不会外借。”
夏奕摇了摇头,稚嫩秀气的小脸透露出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与稳重。
离开藏经阁,夏奕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补天阁对于夏奕极为看重,所以给他安排的住所也是非常的好。
这是一座独立地院落,外面种植着瑶草奇,里面的房屋古色古香,十分宽敞。
夏奕来到屋内的客厅之中。
只见客厅之内,摆放着五座青铜状的大鼎,体积和重量从小到大。
第一个最小的青铜鼎,有着一万斤的重量。
第二个青铜鼎是三万斤,第三个青铜鼎是五万斤,第四个青铜鼎是八万斤。
最后一个青铜鼎,则是十万八千斤。
夏奕来到最后青铜鼎前,单臂轻轻一晃,十万八千斤重的大鼎,被他轻易举起。
他的肉身氤氲着淡淡的血气神霞,仿佛人形凶兽般,体内蕴藏着无比恐怖的神力。
他又将巨鼎换到左手,同样轻松举起。
“单臂一晃十万八,搬血境界的极境,我在半年之前便已达到这个层次,可却始终不能再进一步。”
夏奕将青铜巨鼎放下,顿时地面发出沉闷的震动。
单臂十万八千斤神力,哪怕是太古天阶凶兽的幼崽,也极少能够修炼到这个地步。
夏奕凭借着自身道真元神,所带来的恐怖悟性,将搬血境解析明悟,理解透彻,终于迈入到达极境层次。
若是其它生灵,能够在搬血境达到此种地步,早已心满意足,会直接突破到下一个境界洞天境。
可夏奕却并不满意。
“极境是一个境界的极致,但同时也是一种限制与禁锢,若是能够打破极境,便可以迈入一个崭新的天地,甚至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至强道途。”
夏奕喃喃自语,这是他研究搬血境,所推演出的一个方向。
打破极境,使得肉身力量不再被限制,可以无止尽的进行提升。
最终单凭肉身力量,便能够屹立于世间之巅。
可是想要打破极境,又谈何容易。
夏奕虽然悟性极高,但底蕴太浅,知识不够,境界太低,都大大制约了让他在搬血境界更进一步的可能。
“若是不能突破极境,在搬血境继续待下去,只是无谓的浪费时间,是否要选择突破洞天境界?”
夏奕站在那里静静思虑,抉择未来的修行方向。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发现周围的环境,不知何时产生了变化。
不再是熟悉的房间,而是一副陌生的景象,广阔的空间一望无际,雾气蒸腾弥漫,黑白色交融的天穹神秘深邃。
而在不远处,有着三道极为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