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34章 憨娃送鱼

      第434章 憨娃送鱼
    把老严送回家,秦大河下午继续拉豆渣。
    只要有个百来斤货他都要,家里三个炉子全力开火。
    生豆渣最多保存两天,夏天高温的时候一天就馊了,现在可得赶紧备上。
    接下来两天都是如此,周边将近十个豆腐坊,一天能收到一千五百斤豆渣。
    支出也大,还有黄豆、玉米,小部分收豆渣的时候顺带钱收一些,大部分都是从粮站那边拉过来的。
    艳艳好歹是内部员工,这点便利还是有的,正好省了专门出去收粮食。
    反正作坊的需求量也不大,开过年到现在也就拉了十五吨陈粮。
    这些陈粮价格稍微便宜些,但做饵料一点问题都没有,品相规格也好。
    去乡下收散货,麻烦不说,还得甄别干湿度,不然存放的时候容易坏。
    这天早上,夫妻俩早上起床就开始忙活着给娃娃换尿片,小家伙们快活极了。
    青瓷两只手抓着手指自己起身了。
    秦大河笑着帮小人儿添了个薄长袖,很小的衣服,看着就可爱的很。
    “我家大姑娘就是厉害。”
    “阿宝也很厉害,他能自己爬了。”艳艳笑嘻嘻的给两个小家伙穿上开裆裤。
    现在天暖和了,白天不用兜尿片,直接光屁股在院子里泡沫垫上玩。
    大湖水质干净之后,洗东西倒是方便的很,甚至家里的饮用水都是秦大河开着船去湖中心打的。
    放点儿明矾沉淀一下就行,清澈的很。
    他们这边还好,徐村那边才是一片夸赞声,终于能吃上干净的水了。
    穿好衣服,给两个小家伙送到院子里玩耍。
    四小只立马凑了过来,乐此不疲的逗着姐弟俩。
    基本都是一个套路,用尾巴在围挡上扫来扫去,吸引小孩儿去抓。
    黑熊的尾巴比较粗,打在护栏上邦邦作响,真怕给人打出伤来。
    “阿哥,等会送我去上班。”艳艳苦着脸说道。
    “怎么了?”
    “我怕,都多久没去了。”
    秦大河:“.”
    他心里算了下,估摸着都快一年没上班,策。
    生产完还有哺乳假,然后到了冬天放假,开春到现在都没去过粮站了。
    不过虽然没去上班,但隔三差五送点吃的过去,算是笼络一下同事。
    站长和会计大姐也习以为常,公家单位工资这么低,不就图个福利嘛。
    粮站正式工现在工资加上其他福利,也就七百来块一个月,但假期长、上班轻松的很。
    吃完早饭,艳艳恋恋不舍的看了眼儿女,就坐上了踏板去上班了。
    最终还是没要秦大河送,该面对的总是要面对。
    不过秦大河也不是啥也没准备,从站长到会计,过年都送了东西,丫头去了正常上班就行。
    两个小家伙还乐呵的玩耍,一点都不吵闹。
    这就是带的人多的好处,一点都不会特地粘着谁。
    接下来就是老父亲的主场,开始一个人带俩孩子。
    “妈,阿宝尿了。”
    “自己收拾,记得用布擦干了。”
    “哦。”
    “妈,阿宝又拉了。”他不是不会,就是看老娘在身边,不想弄。
    “你滚特么蛋,带个宝宝啥也不干,要你干嘛。”秦母气呼呼的走了过来,瞪了儿子一眼,“滚!”
    “好嘞。”他麻利的开始和二舅母她们一起干活。
    二舅母她们都被逗乐了,“你们娘儿俩真有意思。”
    “哈哈,岁数大了就得多干点活嘛。”秦大河嘿嘿一笑。
    不一会儿,丈母娘也来了,立马开始稀罕两个孙孙。
    随后秦母就开始做家务了,家里一大堆事儿要她忙活呢。
    洗衣做饭只是最基本的,菜园子也要天天收拾,一天不收拾就长草,偶尔还得帮儿子喂鱼。
    等着孩子再大一点,事儿就更多了。
    “大河,那个火炉子早上什么时候开的?”二舅母问了一句。
    “七点,应该还有会儿,不急。”
    “行。”
    昨天的饵料打包完了,接下来就是准备今天的料子,一盆盆按照一百斤的比例放好。
    炒好的豆渣还有四千多斤,能和两万斤饵料了,有的忙。
    秦大河开始给苹果切碎,这些苹果都是秦父跑车的时候,回来顺便买的。
    都是从摊贩手上收的尾货,品相差了一些,但也就便宜几毛钱。
    虽然年过去了,但县里的消费一如既往的高,简直有毛病。
    这些苹果用刀切碎一部分,然后再用嘴巴啃一部分,增加菌群。
    “二舅母,大娘,吃两个苹果再干。”
    “行。”两人放下手里的东西,喜滋滋的接过苹果,这算是小作坊福利待遇之一。
    虽然品相不好,但好吃是真的。
    “大河,我看你今年都做了三万斤了,都卖完了啊?”大娘好奇的问道。
    “没呢,先存着。”秦大河无所谓的说道,“咱们使劲儿生产,到夏天再停工。”
    “哎。”大娘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多生产好啊,赚钱呢。
    至于侄子生产了卖到哪里,刚开始她还好奇,被家里老头儿说过之后就没问了。
    四房眼看着发达起来,安心帮忙做事就好了,赚点工费比什么都强。
    那边的豆渣炒好了就摊放在防水布上,然后用耙犁摊开散热。
    差不多了再装袋库存,目前所有生产的干豆渣都是用于库存。
    现在的生产节奏刚刚好,每天炒制一千五百斤豆渣之余,还能顺带炒点儿黄豆粉和玉米面。
    鲢鳙饵料的主要材料就是豆渣和雪粉,其他的用量不大。
    雪粉是别的小作坊制作好,然后送过来的。
    按照秦大河的预计,这种生产节奏起码持续个两三年,等台钓用户变的再多一些,钓鲢鳙的人更多,再去扩产。
    到时候就要建立厂房了,现在这种粗糙的生产模式效率还是低了点。
    正干着呢,又有人送货过来,阿豪他们挖的蚯蚓干。
    “你们帮我磨成粉,我给你们多加三块钱一斤。”秦大河招呼一声。
    “好滴,大河哥,肯定帮你办好。”阿豪重重的点头,又有钱赚了。
    “呵呵,自己过来臼啊。”
    拿好三个石臼子,让他们去边上忙活就行,也就多出几块钱。
    他是不愿意弄了,太臭,搞完一身味道。
    接下来二舅母她们要混合饵料了,他开始去喂鲫鱼巡塘,每天忙活的就是这么点事。
    开着小船,风驰电掣的沿着大湖的边缘行走,岸边几乎被油菜包围了,风一吹,如同绿色的波浪一般。
    自家的地也承包出去了,秦大河特意关注了一下,长势还挺好的。
    这田可是施了不少次淤泥,肥的很呢。
    又往前,遇到一片水湾,看到一大片水葫芦他特意停留了一番。
    仔细观察了一遍,发现水葫芦的叶子已经有了缺口。
    估计是草鱼或者鲤鱼吃的,塘里大鱼没有,但去年放的鱼苗已经长到一定程度了。
    这些鱼现在没有天敌,水里食物丰富,第一年肯定是飞速成长期。
    哪怕一点饵料都不投喂,到了年底也能长到三四斤重。
    其中野鱼也不会少,包括鲫鱼、鲤鱼、黄辣丁、鳊鱼、龙虾等等。
    这些物种繁殖能力强悍,鱼卵哪怕没水都能存活,随便从小河沟漏一点过来立马就能孵化。
    还有河虾,现在已经不少了,他用抄网在水草区域捞一下,都能搞到不少小草虾。
    这些杂鱼杂虾有个共同点,甩籽量巨大。
    在大湖这种清水塘,没有其他鱼儿捕食鱼卵,会很轻松的覆盖到整个大湖。
    等今年繁殖一年,明年就可以捞杂鱼杂虾赚钱。
    巡塘结束差不多已经十点半了,刚上岸就看到憨娃儿拎着个桶走了过来。
    “哥,青鱼崽子。”他脸上露出憨笑。
    只见桶里两条一斤左右的小青鱼,还有一条小草鱼和不少鲫鱼,体型都达不到售卖标准。
    “直接倒湖里。”秦大河拍了拍这个憨兄弟的肩膀,这才是亲兄弟啊。
    娃儿下网经常能搞到小鱼苗,都一股脑放到大湖里面了。
    把鱼儿倒入湖中,他又从三轮车里拿出来一份杂鱼,给自家大哥吃的。
    “这个好,晚上炖一下。”看到杂鱼,他眼睛一亮,好东西哦。
    十五公分的昂几、一两的白条,还有小螃蟹和一些河虾,单独拿出来都不便宜呢。
    这些靓货混合到一起烧,味道鲜的掉舌头。
    娃儿脸上露出喜意,就知道大哥喜欢吃这些。
    不止是秦大河,二虎家和铁蛋家,以及师傅,都送了一份。
    他在玉溪河放地笼的事儿很少有人知道,每天杂鱼很多的。
    不过他自己不乐意吃,经常去老丈人家拿猪肉回来烧。
    童年缺油水缺的厉害,现在只喜欢大鱼大肉,杂鱼不想吃。
    当然,每次去老丈人家拿肉都拎着东西上门。
    他现在的需要打交道的亲朋好友不多,师傅、三个兄弟以及老丈人,把这几家走动好就行了。
    “这段时间忙不忙?”拉着人坐到边上,递过去黑松,自己也点上深吸一口。
    “不忙”娃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我下午去钓青鱼,哥,拿点果味螺给我。”
    青鱼值钱,只要鱼竿多带点,总是能赚到钱的。
    “行,没几个钱的东西,咱俩客气啥。”
    他直接去仓库了拿了三瓶出来,钓青鱼不用频繁换饵,够用很久了。
    “准备几根鱼竿?”
    想赚钱,鱼竿不多怎么行。
    “五根,我用四号线。”
    四号线钓小体型青鱼足够用了,大青鱼要到岛上钓,他一个人折腾太麻烦了。
    “等钓到小的,放你鱼塘。”
    “哈哈,那就靠你了。”秦大河心里高兴,有这个兄弟在,鱼塘里面往后的鱼会越来越多的。
    索性又给他配了点果味玉米,掺到窝料里面效果还不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