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7章 马一龙眉头一皱,两年内首飞!

      第117章 马一龙眉头一皱,两年内首飞!
    外国人的震惊纯属少见多怪,或者说就是不屑于用心了解老中的文化与科技发展。
    毕竟“嫦娥工程”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五号探测器都从月球上采样返回地球了,并且月壤样本就摆在这次航展的航天馆现场。
    而“嫦娥奔月”的故事也有两千多年的传承。
    另一边被震惊的就是马一龙了,本来他在忙“载人龙”飞船的事,结果被信息小组紧急叫来看路云的发布会直播。
    自从在国际宇航大会上单方面跟路云打赌之后,他就格外的关注蓝星航天的动向。
    还专门找了三个会中文的华裔员工成立“蓝星航天信息小组”,全天候关注蓝星航天的信息。
    前几天他们就从新闻上发现了被布盖着的飞机类物体,但马一龙却说:“不必管他。”
    “没有威胁。”
    他分析,那东西应该是类似于“追梦者”号的第二代小航天飞机,目的可能是增强老中的太空物品返回能力。
    别看老中有“神舟”载人飞船,可以保证航天员安全的从太空返回陆地,但是携带货物返回地面的能力却只有可怜的50千克。
    而老中又是出了名的抠门,它的载人航天系统全都是一次性的,不可能单独发射一艘没有航天员乘坐的“神舟”飞船专门从太空往地面运货。
    “天舟”货运飞船的上行运货能力还不错,但却不具备下行返回能力,只能带着航天员的生活垃圾脱离空间站再入大气层烧毁。
    如果是之前还好,老中只有“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没有多少物品下行的需求,也就是一些种子和旗帜,那些东西塞进“神舟”载人飞船的50千克下行包裹里就行。
    但老中马上要建设“天宫空间站”了,必须要有可观的货物下行能力,要不然大量的空间站研究成果都无法带回地球,那空间站的研究能力就会被大大削弱。
    结果路云的新发布会却打了他的脸。
    “路云竟然要造载人的航天飞机,还是单级入轨的那种?”
    “本来他只有运货能力,而我已经在测试载人飞船了,这是我的优势。”
    马一龙皱着眉头说道:“可如果路云真造出了这东西,那我的优势可就没了,甚至会有很大的劣势!”
    “这可不行……”
    自从老美的航天飞机系统在七年前退役后,它就暂时失去了独立送人进入太空的能力,航天员需要乘坐毛子的“联盟”载人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
    为了恢复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能力,nasa在一四年推出“商业载人航天计划”。
    计划中,老美私营企业研发载人飞船,而nasa购买这些飞船的飞行服务。
    中标的公司有两家,分别是太空叉的“载人龙”和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
    太空叉根据第一代的“货运龙”研发第二代客货两用的新龙飞船,明明进度很快,但nasa却更看重波音公司。
    这个懂的都懂。
    所以波音公司获得了价值42亿美元的合同,而太空叉只是作为备用方案,合同价值为26亿美元。
    这让马一龙非常不爽波音和nasa,一直憋着一口气。
    现在他的“载人龙”飞船进度飞快,打算在明年3月进行首次无人测试飞行,而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要等到明年12月才能进行首次无人测试。马一龙简直笑死,因为按照他的时间线,明年12月“载人龙”飞船都能直接载人去国际空间站了!
    有这样的优势,他看其他所有商业航天公司都不如自己,蓝星航天也一样。
    “星舰”再厉害也是ppt,他已经在等路云无奈的改ppt了,不像他的“超级猎鹰”已经开始制造。
    “万户”火箭研发速度快又怎么样,不仅比“猎鹰九号”火箭小40%,还只能运货,而“猎鹰九号”很快就要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了。
    那才是真正的航天明珠!
    结果“万户”火箭确实只能运货,因为人家路云直接开了一条新路!
    “我设计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长25米,翼展23米,高7米,起飞质量150吨。”
    “它不使用常规火箭发动机,而是使用线性气尖引擎,液氢液氧燃料,高效推进。”
    (我自己用网图改的,“木鸢”号太空穿梭机)
    路云介绍完数据之后接着说道:“不过单级入轨航天器的缺点也很多,那就是结构死重太大,所以运载效率很低,但用来载人的话,那优点太多了。”
    “它不用一级一级的分离,避免了多余步骤可能产生的危险,毕竟目前常规的火箭分离方式都是爆炸分离。”
    “而且它之所以死重大,就是因为它不用舍弃任何部件,就像一架客机一样100%重复使用,只不过它是飞向太空的。”
    “所以‘木鸢’号执行任务时只需补充燃料和进行地面维护,无需重新制造新的载具,从而大幅降低了发射成本。”
    “也因为它100%复用,所以维护周期短,能够更频繁地进行发射,满足高频次的航天任务需求,甚至未来开启‘航班化’模式。”
    路云说着又放出了“木鸢”号和常规客机的图:“既然要对比民航飞机,那舒适性肯定绕不过去,而这就是‘木鸢’号的最大优点。”
    “它可利用自身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在大气中进行姿态控制,同时在再入大气层时也能通过空气动力学结构控制减速,减少单位时间内承受的热量和气动压力,所以乘坐舒适度对比其他载人飞船大大提升。”
    “并具‘木鸢’号具备较强的再入控制能力,能够在不同再入窗口通过不同时间的滑行到达同样的降落地点,不像其他载人飞船那样挑剔返回窗口,这可是‘航班化’的标准需求。”
    “也因为有这么多的差异,所以‘木鸢’号既不是载人飞船,也不是航天飞机,我称它为‘太空穿梭机’,这是一种新的航天器形态。”
    “这架‘木鸢’号只是小型太空穿梭机,可以搭载6个人和200千克货物进入太空,也可以为空间站补充2吨的货物,我打算两年内让它进行首飞!”
    “未来我还打算建造大型太空穿梭机,那是起飞质量超过1000吨的大家伙,可以一次性搭载几十人进入太空……”
    虽然未来的1000吨大型太空穿梭机确实惊人,但“未来”是个极其模糊的时间,谁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
    所以真说令人震惊,还是路云给出的“木鸢”号首飞时间。
    “卧槽!!”
    虽然现场有人脱口而出了不雅的话,但其他人都没注意,因为所有人都在震惊。
    “我没听错吧,两年首飞?”
    “嘶——”
    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