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总导演换人,用你的技术办我的事
第139章 总导演换人,用你的技术办我的事
三月。
二月底的讨论延续到了新月份,现在好像所有人都知道国内也要实施载人登月计划了。
除了官方。
官方的统一口径还是只说火箭,不说登月,搞得民众们纷纷吐槽。
“大家都知道了,就你自己不知道是吧?”
“关键是你现在已经长成大熊猫了,不是刚出生跟鼠鼠一样的时候了,你那么大块头藏在一棵竹子后边根本挡不住啊。”
“确实是这样,我发现咱们国家的激进派都在民间,而上边的责任就是把激进派拽住,一切以稳定发展为主,至于竹子能不能挡住……那是另外的事。”
“好了好了,上边一直都是求稳的,咱们又不是第一天知道。”
“也不尽然,如果上边真的一心求稳,那二十多岁的路云是怎么当上登月火箭总设计师的?”
“是啊,不说论资排辈的事,登月火箭可是载人登月工程的重中之重,就这么交给一个嘴上没毛的二十多岁小年轻也太激进了。”
“呃……或许路云当总师就是最稳妥的方案呢?”
“不会吧……”
事实上就跟民间可以发癫,可以激进,但官方一定要“稳中求进”一样,很多事都是有规律的。
要是官方只是各种口号喊得响,但是该有动作的时候却一动不动,或者官方自己搞了很多抽象,那就距离出事不远了。
超级工程的领头人也是一样,要么是找经验丰富老同志,慢可能慢一些,但不容易出事。
要么就是用人不拘一格,直接找技术特别牛批的年轻人,那样或许中途会出一些小问题,但却能快速把事给你办成了。
显然二十多岁的路云应该属于后者。
虽然他没有负责过这样的超级工程,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他有这样的技术潜力。
已经成功的“万户”火箭是他实打实的底气,计划中的“木鸢”和“星舰”证明了他的野心。
就这三种航天运载器都是国内独一份的,前者目前没有国内的哪家公司和科研院所能造出来,后两者更是连制造计划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一院和八院选择不竞标,而是直接同意了路云的计划,也认同路云当总师,它们只是负责打下手。
因为他们真的懂技术,非常知道路云的牛批之处。
至于什么“有后台的小年轻来镀金”,那更不可能。
这种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走后门镀金的家伙可不敢顶在最前边。
因为拿了相应的权力,出了问题真得负责!
镀金都是躲在边边角角里,找那种事少的,能蹭功劳的位置。
而另一边,陈开歌却躲不了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是非常满意外界反应的,充分彰显了自己在娱乐圈的权威。
唯一可惜的是路云依旧不露面,看不到路云的反应。
不知道是不是被经纪人控制住了?
其实这也算娱乐圈常用的应对舆情的方式。
等风头过去就好了,人的记忆都是非常短暂的。
只是没等陈开歌享受完领着国家任务当总导演的“鸡毛令箭”生活,他就发现一些人看自己的眼神不太对。
不过当他看过去的时候,那些人只是喊了一声“总导演好”就匆匆离开了。
直到陈开歌遇到了黄建新:“老黄,我怎么觉得筹备组的气氛不对啊?”
然后老黄的表情也不对了。
他有些为难的说道:“老陈,现在出了点……小状况。”“上边让我给你说,你可能不太适合当《祖国》的总导演了,还让我给你带句话。”
“这是一位领导说的,叫‘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反正就是……你自己琢磨吧。”
陈开歌:“?”
“不是,这什么意思啊?”
陈开歌有些急了。
“我干的好好的,也没出什么纰漏,之前开会的时候还夸我来着,怎么说不让干就不让干了,上边的意思是这个吗?”
听到这个,黄建新有些皱眉:“怎么,老陈,你不会怀疑我传话传错了吧?”
“没有,没有,”陈开歌脸色难看的说道:“我就是觉得这么大的事不开会决定吗?”
听到这个,黄建新嘴角抿了一下说道:“老陈,其实不开会是给你留面子。”
“反正事情已经定了,你还是想一个好借口吧,比如生病什么的。”
“对了,还有你儿子当《白昼流星》主演的事,《祖国》毕竟是献礼片,你儿子的外国籍就很……扎眼。”
“而且他也不是那种演技特别好,或者本身有什么故事的人,所以……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陈开歌又不是弱智。
就是全部踢出局。
有他当总导演的时候他那个没什么演技的儿子还能塞进去当主演,他一走,剧组留着一个没演技的小鲜肉干什么?
“我能问问,是为什么吗?”
陈开歌最后问了一句。
黄建新说道:“虽然我不知道那位领导为什么要说那句话,但我想给你补一句,那就是‘当导演的也不能一直在娱乐圈待着,也要多关注一下时事’。”
说完黄建新拍了拍陈开歌的肩膀走开了。
陈开歌被开了,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总导演,那他这个一直跟着筹备忙活的制片人就只能兼任了。
同时《白昼流星》还要重新找演员,并且剧本也要改。
“唉,一天天的都是事,还有二十多天电影就要开机了,我上哪去找合适的演员,剧本要怎么改才合适?”
“要不我问问路云的意见?”
黄建新叹气道:“国家任务不好干啊,我只是拍电影就有这么大的压力,路云的肩膀上还扛着民族登月梦想呢,也不知道他的压力有多大?”
路云的压力倒是不大,他还有时间看太空叉的载人龙飞船首飞,甚至是带着一众专家一块看。
按照他的话来说:“长征十号和新一代载人飞船都是可回收的,模式跟猎鹰九号和载人龙飞船差不多,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个。”
“咱们啊,用老美的技术办咱们的事!”
众人一想也对,如果太空叉的载人龙首飞成功了,那么它就成了“现有技术”,路云的那个整合现有技术的理论就能派上用场。
虽然那是老美的技术,马一龙也不会开源,但内行看门道,路云能把不少门道都弄进自己的“技术整合理论”中,然后用到长征十号火箭项目上。
直播中,马一龙自信说道:“虽然首飞发射是无人的,但我对载人龙有信心,今年秋天的第二次发射就可以载人!”
“太空叉将成为首个加入‘载人航天俱乐部’私人航天公司,我很期待后来者的追赶!”
听到这个,看直播的众人都望向了路云。
而路云抱着胳膊点头:“好,很有精神!”
众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