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4章 隐在背后当太上皇

      第254章 隐在背后当太上皇
    罗顿知道法勒斯调来孟买之后,他原来的浦那专区副局长一职由浦那县警局局长西特·沃尔玛升任。
    西特原本是二级警司,警衔也晋升了一级,现在是一级警司。
    可以说每一个岗位的调动都会牵扯到无数人的前途。
    西特晋升之后,他原本的浦那县警局局长肯定会有人顶上,依此类推。
    西特和罗顿的关系不错,对于西特的晋升,罗顿当然为他高兴。
    这也算是罗顿在警察系统中编制的关系网吧。
    “局长!”罗顿进入局长办公室准备向新局长汇报工作。
    刚才新局长上任的欢迎仪式已经完毕了,接下来就是要谈工作上的事了。
    “啊,罗顿啊,快坐!”法勒斯急忙从椅子上站起身,然后从办公桌后绕出来了,他和罗顿在前面的沙发上坐下。
    这是平等对待,平起平坐的意思。
    一般来说,有下属进来汇报工作,身为局长的,能让人坐下已经非常不错了,局长不可能从办公桌后面出来的。
    法勒斯很清楚罗顿将来的前途。
    本来这个区局长哪轮得到他呢?
    对于罗顿这个副局长,他可是一点都不敢怠慢。
    可以说,只要罗顿在警局,很多事他甚至都可以听罗顿的。
    毕竟罗顿马上就会晋升一级警司了,到时候两人的警衔就是一样的,在这上面两人的平等的。
    上面会对罗顿重用,晋升一级警司之后,罗顿不可能再在这里当副局长。
    也就是说,罗顿很快就会被调走。
    那么自己有什么好和罗顿争的呢?
    当罗顿还在警局的时候,他想要做什么,自己支持就是。
    不管如何,自己和罗顿也算是一系的,互相支持嘛。
    因此,他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暂时做好罗顿的配合工作。
    毕竟这段时间的案子都是罗顿在负责,他一个刚来的局长,对这些根本不了解。
    要是插手,不熟悉反而会闹出什么乱子。
    再说了,自己没必要得罪罗顿,过段时间将罗顿送走,再来树立自己的局长权威不迟。
    罗顿自然能够感受到法勒斯的心意。
    他到没有说要架空法勒斯权力的意思,毕竟他在这里的日子不长,很快就会离开。
    可法勒斯现在这般放权,罗顿心中还是很满意的。
    多亏是自己人,否则也挺麻烦的。
    毕竟对方才是正局长,在法理上是掌握警局大权的。
    半个月后,罗顿终于接到了中央调查局的命令,让他参与调查安迪穆图一案。
    由于这个案子干系重大,牵扯到全国各邦不少的电信运营商,所以罗顿只负责马邦这边。
    负责人不可能是罗顿,还是cbi马邦分局局长维德斯·贾为主,罗顿作为特别调查专员协助调查。
    本来这些调查,cbi这边都会和当地警方配合,警方出人力之类的。
    罗顿是cbi特别调查专员,又是马邦警方人员,最重要的是罗顿在马邦警方高层很有关系。
    这对cbi来说,肯定是最佳的人员。
    有罗顿从中作为联络人,相信cbi和警方这边的合作会很愉快。
    很多时候,警方对于cbi的配合请求肯定会给予支持的。
    可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
    那就是当地的警方或者政府抗拒中央调查局的调查,他们就可能从中作梗。
    明面上配合,可暗地里使绊子,这种事就算是中央调查局这边也不能将警方如何。
    有罗顿在,维德斯相信自己这次的任务肯定会比其他各邦更顺利。
    他也想再进一步的,邦分局局长不是他的最终目标,cbi总局局长才是。
    现任局长谢里夫的任期差不多快到了,他在年纪上不占优势,就算能连任大概就只能再干一届了。
    而且,谢里夫说不定就会退居二线了。
    那么他维德斯就是下一届总局局长的有力竞争者。
    哪怕下一届还是谢里夫,那么下下届他同样有机会。
    虽说有总局局长,副局长还有各邦分局局长的职位区分,可他们的警衔其实都是一样的,警务总监。
    这个总局局长位置,他们都是有资格争夺的。
    像他能够担任马邦这样的经济大邦分局局长,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实力。
    由于得到了cbi那边的命令,罗顿立即来维德斯这边报道,接受维德斯的任务分配。
    “罗顿啊,没想到咱们又能合作了啊。”维德斯笑着让罗顿坐下。
    他对罗顿是很有好感的。
    煤矿那边的收益源源不绝,他非常满意。
    上次罗顿针对邦内政部的调查,维德斯其实也算是配合着的。
    中央调查局这边是很给面子了。
    如果他们真不答应,马邦这边恐怕也挡不住。
    一旦中央调查局介入,那么马邦这次政坛中的地震恐怕是要比现在严重多了。
    当然,罗顿本身也算是中央调查局的一员,所以才让谢里夫这个总局局长没有再坚持。
    “不,不是合作,是我听从您的命令。”罗顿立即说道。
    维德斯可以和自己客气,可罗顿不会真的就当真了。
    毕竟人家还是自己的长官上司,需要给予尊重。
    维德斯哈哈一笑。
    他对罗顿还是很欣赏的。
    不仅仅因为罗顿也算是他们cbi的一员,最重要还是罗顿这个年纪就身居高位,将来在警方系统中,罗顿绝对是一号人物。
    没人愿意得罪这样有潜力的年轻人。
    他们这些人现在是比罗顿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可也得考虑退休之后的一些事。
    这不全是为了他们自己,也得为自己的后辈们考虑。
    要是有一个罗顿这样的朋友,将来自己的子侄们至少能多一个靠山。
    “好,我们谈正事。”维德斯立即收敛了笑容,“前两天我去德里总部了,局长针对这件事专门召开了会议……”
    听着维德斯的话,罗顿心中不断琢磨开了。
    这次针对安迪穆图的事很大,就算是他们cbi都有些心慌慌。
    为了这次事,总局局长谢里夫专门召集他们这些邦分局局长去德里总部开会了。
    这个调查需要多深入,范围多大,都需要先有一个定调,划定调查范围等等。
    这一次,谢里夫自己都没底了,所以才会召集下面的分局局长们一起开会商讨,听取大家的意见。罗顿大概明白谢里夫现在的心理。
    虽说国大党这边抵挡不住反对派的压力,最终同意cbi出手调查安迪穆图。
    可上面私下肯定给谢里夫带话了,让他在调查过程中偏袒安迪穆图。
    也就是说这次国大党让cbi调查,其实就是为了消除民众的怨气。
    政府会说,大家看吧,我们已经让cbi调查了。
    这的确能够让愤怒的民众稍稍缓和一些。
    不过,罗顿心中很明白国大党的做法,最后肯定是让中央调查局出台一份报告,那就是给安迪穆图他们这伙人减轻罪行。
    不会真正将他们如何。
    也就是说大棒高高抬起,轻轻落下,纯粹就是为了糊弄人。
    可谢里夫心中很清楚,他真要按照国大党的意思,那反对派这边肯定不会放过他。
    到时候他这个cbi总局局长可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会成为国大党的挡箭牌。
    真到了那一刻,谢里夫相信国大党绝对会将这一切推到自己身上。
    因为这些调查结果是cbi弄出来的,他这个总局局长自然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那么他的下场恐怕不会好。
    很有可能会被清算。
    哪怕国大党现在有给他一些什么承诺之类的,比如保证他的安全等等,可要是轻轻放过安迪穆图等人,这件事基本上肯定会闹大。
    到时候总得有人出来负责吧?
    总不能让曼莫汉这个总理出来负责吧?
    所以呢,谢里夫才会召集维德斯等分局局长齐聚德里总部,商讨对策。
    对cbi来说,这一次是非常凶险的。
    不仅仅是对谢里夫个人来说,对维德斯他们来说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一旦此事办砸了,他们cbi的威名恐怕会一落千丈。
    要知道早就有人,不管是政客还是媒体等等,都有提出现在的cbi权力太大了,需要整顿。
    他们呼吁政府削减cbi的一些权力。
    可以预见,这次他们真要放过安迪穆图,cbi将来的权力恐怕会大幅缩水。
    这是维德斯他们不愿意看到。
    像维德斯这样的分局局长,在各邦,那是有种隐在背后当太上皇的意思。
    不管是当地的警方,司法部门还是政府政客什么的,都对他们非常忌惮。
    要是权力小了,这些家伙还能怕他们吗?
    没有相应的绝对权力,威慑力就会大幅度下降。
    所以,在保住cbi权力这件事上,他们是一致的。
    大家经过两天的商讨,最后得出了一个初步的决定。
    那就是轻松放过安迪穆图那伙人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安迪穆图的身份太过特殊,要是将他拿下,国大党那边无法交代。
    所以呢,他们决定从其他人身上下手。
    就是安迪穆图身旁的一些人,或者是一些运营商,这些人中总有一些人得成为这次的替死鬼。
    也就是说,cbi这次调查不抓一批人,那肯定是无法向民众交代。
    安迪穆图这些主要的人物,他们暂时不好动,只能动一些其中势力相对弱小的人,这样应该可以安抚民众愤怒的情绪了。
    这就是谢里夫等人最后的决定。
    罗顿听完维德斯的这些叙述之后,心中倒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按理说,这样的问题应该没什么问题。
    只要安迪穆图等主要人物没事,相信国大党那边能理解,抓小放大啊。
    民众这边要是见到这么多人被抓,被清算,到时候再加上媒体宣传一下,在政府的干预之下,相信能够占得一些舆论优势。
    不过这一次,罗顿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从后续的发展来看,安迪穆图等重要人物都是遭到了撤职并逮捕,虽说在2017年的时候,他们都被判无罪释放,但至少说明在这一刻,中央调查局是没有抵挡住反对派这边的压力。
    他们最终只能将安迪穆图等重要人物给逮捕了,而不是他们现在想要的抓一些其中次要的人物交差。
    正是因为如此,谢里夫他们的这个计划会失败。
    这里面到底发生什么事,罗顿就不大清楚了。
    不知道是国大党退缩了,还是反对派给得压力太大的缘故。
    若是国大党退缩了,那么谢里夫抓了安迪穆图他们,应该是得到了国大党的默认,这还好。
    如果纯粹是中央调查局无法抗住反对派及汹涌的民意才抓人的话,那他们就得罪国大党了。
    毕竟国大党是要让中央调查局对安迪穆图的调查是走过场的,可不是将他抓起来
    那么谢里夫的职业生涯恐怕就会有大麻烦了。
    罗顿记得谢里夫没能连任cbi总局局长,很快就退居二线了,要说和这件事完全没关系,罗顿心中是不大相信的。
    毕竟谢里夫正常情况下,按照年纪完全可以再干一件的。
    说起来,谢里夫其实还算是比较配合政府了,比如上次阿肖科的事,他就算是维护了国大党的利益,保住了阿肖科。
    这样的cbi局长,按理说还是不错的,政府那边应该会支持他连任。
    可就是出问题了,谢里夫没能成功连任,这里面的问题就大了。
    罗顿没有多想,这些事还轮不到他去说什么,他只能管好自己,尽量在这次事件中给自己找点好处,少招惹点麻烦,那就算是成功了。
    这件事牵扯太大,罗顿对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那就是可以参与,却不能参合太深。
    当然,他现在的职位在cbi中还是太低,也注定他不可能介入太深。
    像抓捕安迪穆图这样事,轮不到自己来做决定。
    那是总局负责,甚至就是谢里夫亲自负责的。
    自己只是配合维德斯在马邦这边调查一些相关人员。
    在调查过程中,自己可以合理的利用一下特别调查专员的权力,针对一下赫拉利。
    赫拉利是马邦的邦内政部长,身份地位不凡。
    可在安迪穆图这件案子中,赫拉利也就是诸多大人物中的一员,他不算是最顶尖的那一批。
    所以说,罗顿针对他心中那是一点忌惮都没有。
    像赫拉利这样的人物,不就是正好用来充当挡箭牌,替罪羊的吗?
    “这是名单。”维德斯将一份密封的文件递给了罗顿,“这次德里会议上决定的。”
    这是他们会议上商议的绝密文件,里面初步拟定了一些要拿出来解决的人物,这些人都是替罪羊,用来平息民众怒火的。
    这样才能将安迪穆图等主要一些人物给摘除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