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4章 如约让江陵

      第144章 如约让江陵
    关羽不等周瑜喘息,令周泰带兵收复乌林港北边的湖阳、中庐二港。同时,令凌操、吕范和陈败率领水军,令霍峻和李严率领弓兵,从水陆夹击江津港。
    同时,关羽和张辽领骑兵攻打江陵,并阻拦周瑜退回江陵的道路。
    周瑜兵败乌林港之后,及时调整战略,增加了陆路的防守。
    霍俊和李严的弓兵,在江津港岸上遭遇甘宁和太史慈埋伏之后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二人随后逃回襄阳。
    江津港兵力不足,坚守了几日之后眼看着要失守,周瑜决定先退回江陵休整,再夺回江津港。
    于是,周瑜、黄盖、甘宁和太史慈合兵一处,准备撤回江陵。
    此时,关羽和张辽已经在周瑜等人必经之路上埋伏,韦小宝也在阵中。
    周瑜行至隘口,见前方地势凶险,林中异常安静,甚至连飞鸟都不曾见到,便对其他人说道:“关羽善用计谋,背后更有诸葛亮指点,恐怕这地方会有伏兵。”
    甘宁和太史慈都曾与刘备的陆军交过手,此时主动请战:“某愿意带兵前去试探。”
    周瑜领太史慈率领一支骑兵精锐前往。
    关羽和张辽看到有敌军进入埋伏圈,正准备出兵攻打,却被韦小宝拦下。
    韦小宝说道:“二哥,周瑜这个人十分谨慎,绝不会在乌林港把兵卒消耗成这样才逃回江陵。下面的部队最多不过千余人,绝不是周瑜的主力。”
    关羽仔细观察,发现敌人的行军队伍果然不长,一刻时辰就悉数通过了隘口。
    周瑜见前方未发生战事,太史慈也未回转,便令甘宁继续带领一队人马前去试探。
    关羽认得甘宁头上雉鸡翎,对张辽说道:“文远,你带一队骑兵跟着甘宁,等这边打起来,你负责拦住他。”
    张辽领命而去。
    两番试探之后,周瑜才稍稍安心,下令全军前进。
    进入关隘不久,两侧山坡上突然喊声大作,巨石滚木纷纷下落。
    周瑜急忙下令全军散开,寻找藏身之处。
    关羽和韦小宝已经带兵冲入阵中,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肉搏战。
    周瑜手下的骑兵已经跟着太史慈和甘宁先通过了隘口,此时身边虽有万余士兵,大多数都是水军的弓手,近战肉搏哪是关羽军的对手。
    甘宁听到背后传来巨响,一边派人前去通知太史慈,一边回师来救周瑜。
    张辽半路杀出,截住甘宁去路。
    当年甘宁抢夺诸葛亮的军粮,赵云、张辽和韦小宝前去追击,甘宁只和赵云交过手,此时见到张辽,又见他所带士兵不多,并未当做一回事。
    两军骑兵相互搏杀数会合,甘宁已经心生惧意。
    张辽士兵虽少却精,几番突袭之后,阵型保持完整,几乎没有伤亡。
    甘宁知道自己遇到了劲敌,已经萌生退意。
    张辽也发现甘宁突然止步不前,遂下令主动出击。
    双方骑兵混战在一起,张辽也在乱军之中找到了甘宁。
    甘宁摸出短弓准备偷袭张辽,不料被张辽的暗器率先打掉了手中短弓。
    张辽曾亲眼见过甘宁的射术,早就做了准备。
    甘宁偷袭不成,只能掉转马头逃跑。
    张辽紧追其后,眼看甘宁无处可逃,突然前方杀来一队人马,却是太史慈杀到。
    张辽孤军深入,不敢与太史慈交战,只能看着甘宁逃走。
    周瑜在隘口之中筑起防线,才勉强将关羽和韦小宝压制在十余里之外。
    黄盖见前方已经无路,对周瑜说道:“都督,此番再去江陵恐怕不易,不如退回陆口港再做打算。”
    周瑜不言,又等了半天仍不见甘宁和太史慈回转。
    黄盖又来相劝:“都督,如果再耗下去,敌军从江津港追来,恐怕我们都要葬身于此。”
    周瑜说道:“如果不去江陵,岂不是置仲谋于不顾?”
    黄盖说道:“孙将军吉人天相,又有太史慈和甘宁相伴,即使不能固守江陵,也能安然撤回柴桑。”
    周瑜望着前方的关羽部队说道:“刘表病逝,刘琮幼弱,此番正是我们图谋荆州的大好时机。如今落得如此局面,我实在是不甘心!”
    黄盖说道:“孙老将军当年命丧荆州之后,孙策将军忍辱负重,委身袁术麾下,最终尚能制霸江东。如今我们还有柴桑郡和九江、陆口两座港口,何愁不能东山再起?”
    周瑜深深叹了一口气,无奈只能下令撤退。
    韦小宝发现周瑜要逃,就想前去追击。
    关羽说道:“不用追他,先去攻打江陵才是要事。”
    关羽已经料到周瑜一旦受阻,就会逃去陆口港,早已经领凌操会合周泰在水路上拦截。
    周瑜无心恋战,只能再绕路前往九江。
    最终,周瑜在江面上飘飘荡荡半月有余,才逃回柴桑。
    而江陵也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被关羽攻破,孙权、甘宁和太史慈等人也逃回了柴桑。
    蔡瑁得知关羽占领了江陵,急忙派遣蒯良、蒯越、伊籍三人接管江陵政务。
    关羽也不阻拦,只是将部队屯兵在江陵城外。
    蒯良、蒯越、伊籍三人整日在城中担忧。
    这一晚,三人又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蒯良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关羽屯重兵于城外,吞我江陵之心昭然若揭。”
    伊籍说道:“如今幼主孱弱,蔡瑁兄妹把持襄阳事务,如此下去,荆州早晚都要失陷。刘备自从辅佐圣上之后,颇得朝野人心,不如我们趁此机会再择明主?”
    蒯良、蒯越兄弟二人先是一惊,然后对望一眼沉默不语。
    良久之后,蒯良开口说道:“机伯所言甚是。只是此时投靠刘备,难免有钻营之嫌,非君子所为。”
    伊籍点点头说道:“无论将来谁主荆州,江陵一地都极其重要。我三人经营江陵,既不可主动背信弃义,也不能得罪城外的关羽,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而此时的关羽,正盘算着去江陵城借粮。
    韦小宝想起当时借给马腾军粮的情形,对关羽说道:“二哥,如果我们以退兵为借口,应该能借到粮食。”
    关羽摇摇头:“江陵已是口中猎物,还需要什么借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