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以国为姓
第338章 以国为姓
王宫后宅内
王后郑李氏在1868年1月未,给楚国王室诞下一名健康的男婴,取名为楚-郑源,1869年1月,在满一岁时立为楚国世子。
郑国辉亲自拟定楚国王室一系姓名和班辈排序,所有楚国王室一脉,皆“以国为姓”,名讳的前方加一个“楚”字。
自王世子这一辈子起,王室以“水火土木金”五行排序,楚国是万岛之国,以水德为尊,所以世子这一辈首选五行中的“水”。
在名讳中,都加上三点水。
在下一辈中,则添加火字偏旁,以五行顺序排列下去。
比如楚王世子名为“楚-郑源”,最大的庶长子名为“楚-郑淡”,以此类推。
1868年的5月和9月,楚王宠妃冬梅和如琴两个,分别诞下一子一女,为楚国王室开支散脉,被册立为梅妃和琴妃。
此子排行为三,名为楚-郑湛王子。长女则不依辈份排序,名为楚-郑妙儿公主。
至此,楚王已有三子一女,后宫中尚有多位侍妾怀了身孕,眼见着是多子多福的兴盛景象,将老太后高兴得喜笑颜开。
唯一让人忧心的是
郑老王爷年后卧病在床,时断时续的始终不见好,更难以承受南下航行的风浪,令楚王郑国辉担忧不已。
他已经派遣三弟民都洛公爵郑国亮中校返回祖地通州,在老王爷面前侍疾,代替楚王尽孝,以尽儿女本分。
郑国亮中校已满20岁,其1867年毕业于金陵讲武堂第三期,以少尉军衔前往塞班岛服役半年,旋即晋升中尉军衔。
之后返回王国本土,进入远征第一师服役,历任中尉和上尉衔参谋,步兵营长等职,在英法战争中前往八打雁海湾阵地,负责防守一段土垒防线。
战后因功晋爵,并授予陆军中校军衔,随即前往通州祖地,代楚王在郑老太爷面前尽孝。
这一路火箭般的窜升,只能说皇亲国戚真是香,别人羡慕不得。
后宫中
如今的2楼大厅,已经被辟为幼儿子女玩闹的场所,三个一岁多的小粉团团,再加上4岁多庶长子喜儿,日常就在这里嬉戏。
楚王郑国辉回宫后,总会在这里待上一会儿,陪着王后郑李氏说说话,看着几个孩子快乐的玩耍,别有一番温馨的情趣。
“陛下,臣妾听闻老王爷病情时有反复,内心彷徨不安。总归是北上省亲方好,若能在老王爷病榻前尽孝,自是最好不过了。”
王后一双美目盯着正在嬉闹的小粉团团,秀眉微颦,绝美的容颜浮现出担忧的神色。
楚王郑国辉不由得点头,安慰说道;
“英国人的电报线联通到了崇明岛,本王已经着人将电报线铺至通州,以便消息传递。
王弟国亮在乡侍疾,每隔2~3日,就可以传递一封电报,告知相关情由。
纵有千万里之遥,瞬息便至,王后不必过分担心。”
“话虽如此,可不在老王爷身边侍疾,难免遭人非议,于理不合。”王后郑李氏担忧的说道,她转过头来看着楚王郑国辉,态度温婉的将一只芊芊玉手伸了过来,轻轻的盖在郑国辉的大手上。
又说道;“莫如臣妾先行,返回通州在老王爷身边替陛下尽孝,堵住世人悠悠之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楚王郑国辉考虑了一下,说道;“且等一等吧,等到5月一日胜利大游行结束。寻个恰当的日子,你我一起相携北返,方是稳妥之策。”
“如此也好,臣妾悉听陛下吩咐。”往后郑李氏温顺的答应下来。
她的担心并非多余,华夏数千年来文化传承以孝悌为主,历朝历代君主皆不敢触动这个雷区,恐惹世人非议。
《论语·学而》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仁”乃儒家学说思想核心,而“孝悌”为其根本,自古以来是华夏文化之基石,莫敢违之。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以孝悌治国,是根红苗正的楚国奉行不背的原则。
爱亲之心与生俱来、深入骨血、如影随形,孝悌之道取法于天地,普适于寰宇。
“孝悌之道”是千百年来,汉唐血脉的华人修养心性、为人立身之道,是华夏社会维系家庭关系、整肃社会秩序的经世治国之道。
孝悌治国,奉行不渝。
即便以当今楚王之尊荣,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行差踏错,给人攻讦的口实。
王后郑李氏出生于皖北名门大户,对此认知极为深刻,正是考虑到这些缘由,方才出声提醒楚王重视。
楚王郑国辉答应了下来,又细心的交代了几句,这才起身向三楼走去,身后梅妃悄然的跟上。
王后郑李氏见此情景,不由得轻叹一声,将目光转向正在嬉戏的几个小粉团子,脸上又露出动人的微笑。
后宫都知道
陛下独宠冬梅这个侧妃,三楼的内书房也只有冬梅才可以进入,日常打理陛下所阅览过的奏章,归置入库存档。
来到三楼内书房,没有了幼儿的嬉闹声,显得清静了许多。
楚王郑国辉走到沙发软椅上坐下,身后的冬梅脚步无声的走上前来,站在沙发软椅的后面,伸手给楚王郑国辉按摩洗头部来。
她的手法极娴熟,力度揉捏恰到好处。
楚王郑国辉舒服的闭上眼睛,全身放松的躺在沙发软椅上,享受着梅妃的服侍,脸上露出惬意表情。
按摩了会儿,楚王郑国辉轻轻的拍了下腿,梅妃停下手来,忍不住嗔怪的白了他一眼。
可依然乖顺的坐到楚王郑国辉的怀里,像小猫一样蜷缩起来。
“陛下,不要!”
将这个柔嫩娇小的身子搂在怀中,一开始还规矩,没一会儿大手便不安分的游走起来,这让梅妃忍不住呻吟的低叫起来。
楚王郑国辉随之心动,低头俯在梅妃白皙的耳垂边,口中喷着热气说道;
“竟敢违逆君父,就当严加惩治,晚间就由你来侍寝。本王喜欢闻爱妃浴后的薄荷香草味儿,可别忘了。”“臣妾知罪了。”梅妃在他的大手游走下,此刻已然面红耳赤,声音颤抖的告饶。
欲是如此,欲发的兴致盎然。
趁着楚王郑国辉换手的间隙,冬梅冷不丁的从他的腿上跳下来,匆忙整理凌乱的衣襟,低头满脸诽红的告罪说道;“请陛下恕罪。”
说完,便逃也似的匆匆离去了。
楚王郑国辉任其逃走,偶尔的闺中之乐,非常有益于舒缓紧绷的神经,让人从变幻莫定的地区形势考量中脱离出来。
他随手拿起一本奏章,看了起来。
这是一本呈“请仿法国巴黎天文台前例,设立楚国天气预报台网之奏章”。
楚国自身依赖着向南直达悉尼,向东至所罗门群岛,联通海南群岛直至港岛,以及环中南半岛的海底长途电缆布局,形成了完善的长途电报局网结构。
依据此优势,于各地设置5至7人的天文观测台,每日上传天文气象信息,汇总至马尼拉后,便可产生较为准确的气象预报。
这对于非常依赖航海运输的楚国而言,益处极大。
可天文预报是不产生直接利润的行当,需要政府拨款支持,或者王室拨款支持,用于天文气象的深入研究。
楚王郑国辉细细阅览一番后,认为此人言之有物,且有详尽的天文台设立方案,从最南端的悉尼沿着澳洲海岸线一路北上,至汤斯维尔,至约克半岛,跨越海峡至东港府,一路辗转向西向北。
共约设置19个天文观测台,依据各地的高山地形设立,总计耗费投资1.1万余银洋,仪器2700余银洋,所需编制科研人员210余人,年预算1.92万银洋。
楚王正国会看了大为满意,这才是认真做事的态度。
他提起笔来,在这份奏章上批示;“以皇室名义,着内务府全额拨款支持,公开免费发布气象信息,造福于民。”
这是增加王室声誉的好事,有了较为准确的气象预报,每年可以减少许多的船难,让远航的船队及时避开风暴,实乃行善积德之举。
且长期积累的南洋地区天文气象资料,对于研究该地区气候规律,进一步合理的安排航运班次,都具有极大的价值。
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一定要大力支持。
放下手中的毛笔,楚王郑国辉看了看后,心中也觉得满意。
这几年来
楚国各地的船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是当今社会投资的热点。全国上下已经有110多座船厂,其中大部分都是建造铁船的船厂,少部分是建造传统渔船的小船厂。
由于旺盛的海运需求,这些大大小小的船厂订单很多,发展起来也很快。
一些大型船厂,已经具备建造生产五千吨级铁质蒸汽货轮的能力。
由此看来
只要是有大把利润可赚的行业,社会资源的投入效率是最高的,发展是最快的,欧洲先进造船技术引进和消化也完全不用担心。
在楚国的政策引导下,大量的南洋华裔商人与楚国本地权贵合营,发展出大大小小数十家航运公司,经营着岛内外及跨国贸易运输业务。
港口航运局交通部联合王国财政部,警政总署等衙门,出台了《楚国航运交通法》,对国内的航运公司资质实施了分类管理,效果相当不错。
航运公司取得不同等级的资质,可以运营不同等级的航线。
最低等级5级的就是内河航线,一般达到审核标准的航运公司,基本都能拿到内河航线的运营资质。
高一等的4级就是海峡航线,主要运营楚国四大本岛间的岛屿运输,例如达沃至三宝颜航线,三宝颜至斯里巴加湾航线,卡加延府至天使港航线,宿雾至八达雁航线等等,类似的海峡航线多达百余条,多用于楚国各地的货物运输业务。
海峡航线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航线长度不得超过300公里,仅用于近海航行,不得用于远海航行。
3级航线就可以跑的远一些,例如周边的巴达维亚,香港,新加坡,西贡,曼谷,琉球王国,扶桑江户港等等,基本上东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都囊括了。
2级航线和3级航线的区别,就在于2级航线可以跑北方神州大陆,也就是说,可以从事经营利润极为丰厚的人口移民运输业务,这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在楚国国内,现在已经有7家大型航运公司取得2级航线资格,授权可以运营神州大陆移民及后运输业务。
在这7家大型航运公司背后,要么是王室资本,要么就有军政大佬投入的资本,非但政商关系要雄厚,而且资本底子要扎实。
前往北方大陆的移民船,也是当前升级最快的船舶之一。
这7家大型航运公司主力的移民船,普遍已经升级到二至三千吨铁壳蒸汽轮,跑的速度快,运的移民数量多,安全性也更有保证。
最高一个等级的航运资质,属于无限航区资质,至今为止只有三家大型航运公司取得,一家是皇家南洋航运公司,一家是四海航运公司,一家是福顺达航运公司。
这三家航运公司实力极为雄厚,至少也有一百三十多艘各型运输船舶,尤其以中大型远洋船舶为主。
在全国大型船厂投下单艘五千吨以上的铁壳蒸汽轮造船订单,九成以上都是来自于这三家大公司,其中过半来自于皇家南洋航运公司。
正是航运公司的强烈需求,推动了全国各地造船厂兴旺发展,同时推动了以南洋重工为首的钢铁行业高速发展。
目前已经有两位南洋富商,分别联合国内政商家族大举投资钢铁重工业,准备兴建规模不逊色于金沙钢铁厂的大型企业。
相关筹备工作,及建厂审批报告皆已呈送了上来。
楚王郑国辉对这些意欲进军重工业的华人资本,直接御批;“敞开大门,引入竞争,促进工业健康发展。”
重工业并非暴利行业,多以量取胜。
楚国重工业真正下金蛋的鸡是铜冶炼厂,如今的南洋重工和宿雾重工是两大龙头企业,铜冶炼能力节节上升。
如今已达到每年3.8万吨的生产能力,这一数字还在迅速攀升,为楚国王室和财政带来源源不断的巨大财富。
3.8万吨铜产量,价值就高达800余万银洋,是不折不扣的财政支柱。
同样产量的钢铁,价值仅有不到40万银洋,差距大多了,但是钢铁产量可以带动大量的下游产业,创造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
这是铜产业所无法企及的优点,算是各有利弊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