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0章 战舰和蒸汽机

      第340章 战舰和蒸汽机
    甲米地半岛
    楚国最大的海军造船厂就位于这里海湾边上,此地拥有相当悠久的造船历史,沿着海外西侧一字排开,共有规模不一的17家船厂。
    每到清晨和傍晚
    这片海湾的马路上,就是熙熙攘攘往来的人群,这些人大多是步行,就住在船厂附近哈瓦镇的周边。
    哈瓦镇也是甲米地半岛最大的镇子,常年定居的人口超过3.1万人,其中过半都在附近的船厂,锚链厂,帆布厂和绳缆厂作工,显得非常繁华热闹。
    听说哈瓦镇已经申请设立县治,以该镇的强大实力,想来应该不是问题。
    在造船厂码头
    楚王郑国辉看到了已经栖装建成的“华山”号铁甲舰,黑黝黝的舰身上密密麻麻的钢铁铆钉,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冰冷的光芒,给人极为安心的感觉。
    这是楚国依靠自身力量建造的第一级蒸汽铁甲舰,排水量2355吨,之后的“衡山”号与“嵩山”号都正在船台上建造,下水的具体排水量也略有不同,少许增加一两百吨。
    说起来非常高大上的感觉,但实际到舰上视察一圈,也就那么回事儿。
    在铁甲舰发展的初期
    各项设备都相当简陋,以“华山”级铁甲巡洋舰为例,装备了前二后一共计三座炮台,都采用了圆形炮台装甲围挡。
    主炮是15英寸达尔格伦大炮,炮身比原本的修长些许,经过改进后,在1200码距离上,依然能有高达百分之七十二的破甲威力。
    该炮发射后,炮弹破甲全威力范围从100码延伸到750码,比原本增长近两成。
    这是将同类型达尔格伦岸炮的先进经验,移植到舰炮上。
    随之带来的就是重型回转底座比原先重了一倍,更加敦实耐操,也更加粗笨了。
    原本需要两名炮手用力回转的摇把,如今需要小型蒸汽机动力,才能让沉重的炮座转向。
    舱面甲板下第一层是火炮甲板,左右两舷共计装备16门10英寸线膛炮,每侧8门,再加上舰首和舰尾各装备两门18磅线膛炮,全舰共计装备23门火炮。
    相比英国覆甲风帆战列舰动辄百余门火炮,装备的火炮数量显然偏少。
    可问题不能这样看
    “华山”级铁甲舰装备的火炮口径大,毁伤能力强,且主炮和副炮只有两种口径,与英式战舰动辄装备四至五种火炮口径不同,威胁也更大。
    英制风帆战列舰上,装备更多的是中小口径火炮,包括32磅,18磅,12磅众多口径舰炮,甚至还有8磅的礼炮,用于皇室和贵族乘坐时的进出港礼仪用途。
    这在楚国铁甲战舰上通通没有,单纯为作战而生。
    “华山”号铁甲舰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只有蒸汽动力,全部去除了桅杆,风帆及缆索舵轮,舱面甲板显得简洁而干净。
    没有跟随当今世界海军强国主流的舰船动力,即风帆和蒸气双动力配置。
    在部分英制大型风帆蒸汽战列舰中,甚至采用了舷边明轮的三动力配置,全部都堆砌上舰。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
    舱面布置非常凌乱拥挤,风帆的缆索与舷边蒸汽明轮操纵系统,全都布置在舱面上,简直就是大型灾难现场。
    水手们再也不能快速的在舱面跑动,而是必须小心翼翼的避开缆绳堆,各种操纵杆和机器锅炉管道,在舱面狭窄的缝隙中行进。
    一旦航行起来,那就更完犊子了。
    驱动舷边明轮的蒸汽机工作的时候,发出让人心烦意乱的巨大噪声,巨大轮盘嘎吱嘎吱的转动,蒸汽机产生大团大团的浓烟弥漫舱面。
    英国水兵们待在甲板上,还要紧张的操纵风帆,只能被迫用沾湿的毛巾捂住脸,忍着呛人的烟雾工作,为此简直怨声载道。
    在舱面下同样拥挤不堪,船用蒸汽机的动力和锅炉占用了很大地方,为此还需要开辟出足够大的载煤舱。
    这让火炮的布置又成为难题,只能见缝插针的设立炮位,就更加剧了这一灾难。
    所以,三动力布置的风帆铁甲舰,在经历最初的几艘建造之后,便在英国皇家海军官兵们怨声载道中消失了。
    如今世界海军强国建造的铁甲舰,绝大多数是风帆和蒸汽双动力。
    楚国计划于1869年6月下旬列装的“华山”级铁甲巡洋舰,彻底去除风帆动力。是当今世界第一型纯粹以蒸汽动力驱动大规模列装的铁甲舰,保留了美式铁甲舰简单粗暴的特点。
    在南北战争时期
    美式铁甲舰也有不少单纯以蒸汽动力驱动,但仅仅建造一艘,两艘,不属于大规模列装蒸汽铁甲舰,定义不同。
    楚王郑国辉特意下到了甲板下的第二层去看了看,这里的舱室低矮。
    他的高大身材必须低着头,否则很容易撞到舱顶的钢铁骨架上,那必然是头破血流。
    跟随在旁边的幕僚长吴青峰不时紧张的提醒,“陛下,请小心!”“陛下,您的……小心撞倒。”
    楚王郑国辉笑着说没事儿,一转头就撞上了更加低矮的舱门,痛的咧咧嘴,这让跟随在后的霍海生中将惊的脸都白了。
    匆忙问道;“陛下,您的龙体……”
    “没事儿,怪本王不小心。”楚王郑国辉扶着脑袋,摆了摆手。
    然后低头钻进了官兵住舱里,这个狭窄的官兵住舱分成上下三层木架床,面对面设置,共计4张床,可以供12名水兵休息。
    顶端有个脸盆大的圆形窗口,外面的光线就是从这个窗口照射进来。
    虽然不明亮,基本也够用了。
    楚王郑国辉伸手量了一下床,这些床都相当窄,只能供一个成年人仰面躺下,翻身都很困难。
    好在床尾有木梯,床头有挡板,战舰在海面上剧烈侧倾,俯仰时,睡在床上的水兵并不容易摔下来。
    靠在门口有个大柜子,分成12个柜门,每个水兵只有一个柜子。
    楚王郑国辉指着舱内唯一的小桌子问道;“晚上照明怎么办?”
    “回陛下的话,每个住舱里都会配置一盏挂壁煤油灯,就是在桌子上方。”霍海生中将连忙回答说道。
    他上前一步,指着过道顶端的桌子上边,这里有个空档的位置,解释说道;
    “就在这个位置,是固定的挂壁煤油灯,海军通用的款式。
    这个住舱比较狭小,住的人又多。
    煤油灯点起来还是有味儿的,所以只能点一盏,能够照明使用就行了。”
    “嗯,水兵们的住宿条件还是比较艰苦。”楚王郑国辉感慨的说道。
    霍海生中将笑着解释说道;
    “陛下仁德,我皇家海军上下莫不感佩在心,愈发的三军用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也。
    海军这个行当,自大航海时代以来便是如此。如今的“华山”舰上,遵照陛下圣谕,特意改善了官兵的住宿条件,已经是海军中一等一的好了。
    原本那些炮兵,都是睡在火炮中间的空隙,哪儿有地方就睡哪儿。
    其他的水兵就用睡袋,吊在船桅之间,一串串的如同蚕茧一般,在住舱中同样如此。
    睡在煤堆上,睡在锅炉边,这都是常事。
    能有属于自己的一张床,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这底仓设置了14间水兵住舱,提供168张铺位,按照两名水兵用一张铺位计算,可以解决336名官兵的住宿问题。
    加上军官住舱,全舰官兵基本达到每人一张铺位的条件,有利于远洋航行消除疲劳,所有的官兵都期待能够登上新舰呢!”
    听到这番介绍
    楚王郑国辉也笑了,对身边的吴青峰等人说道;
    “我楚国乃是万岛之国,疆域广大,日常海域的巡逻警戒任务繁重。
    所以装备的战舰,尤其要注重官兵的休息条件,尽可能的让士兵们吃得好,睡得香,能够用更好的精神面貌执行任务。
    宁愿少装备几门火炮,也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真正的战争多少年遇到一次,而长期巡戈海彊,却是日复一日的任务。
    这其中的平衡,要把握好。”
    这话不仅是对随行人员说的,也是对皇家海军提出的希望。
    霍海生中将连连点头,态度恭敬的回答说道;“臣等谨遵陛下圣谕,必将结合我国海疆广大的特点,持续提高装备铁甲舰战斗力的同时,改善官兵生活条件,不负陛下厚望。”
    “此言大善。”楚王郑国辉微笑点头,又询问了几个小问题后,便跟随着小心翼翼的低头走出底舱。
    到了火炮甲板这一层,就显得宽敞多了。
    该舰装备的16门10英寸线膛炮,已经全部到位,黑黝黝的炮身充满力量,架在厚重的木质炮架上。
    木制炮架都用小孩儿手臂粗的绳缆牢牢系住,保证其不会因为舰身的摇动而离开位置,以免挤压到炮兵们。
    这种事故很常见,是军舰上常见的事故之一。
    最后参观的是蒸汽轮机舱,华山舰装备了两台马尼拉蒸汽机厂生产的舰用卧式蒸汽机,这是经过一定技术改良的蒸汽机。
    每一台可以提供860匹马力,两台合计可以提供1720马力,驱动2300吨的铁甲战舰在海面上,最高跑出12节的航速。
    每台蒸汽机配备两个高压锅炉,一共就是4座燃煤锅炉,在全力运转的时候,能够为蒸汽机提供足够的高压蒸汽。
    楚王郑国辉询问了一下关于蒸汽机改良的相关情况,吩咐加大重金悬赏力度。
    只要对蒸汽机有重大技术改良的有效方案,就给予500至1000银洋的赏赐,最高可以赏赐2000银洋,用以激励技术专家的热情。
    这年头
    一块银洋的购买力惊人,相当于一两银子,因为楚国的米价便宜,一块银洋可以买到150斤大米。
    15块银洋可以买到一头半大牛犊子,10块银元能够买到一头驴,偏小的那种。
    在人口市场上,500块银洋可以买两个不错的华人姑娘,可以买到4~5个土著年轻姑娘。
    在马尼拉一般的街区,500块银洋可以买到三间瓦房带一个不大的小院子。
    一千块银洋可以买到带左右厢房,正房四间,有规整倒座门房的青砖四合院,岩板铺地,已经是很不错的居所了。
    楚王郑国辉确实不懂技术,可是架不住王室有钱啊!
    这个年代的欧美科技专家地位都不高,只要高薪聘请,什么样的技术大拿都能请得到,尽心尽力的效劳。
    这也是马尼拉蒸汽机厂迅速发展起来,在技术领域已经比肩同时代的较高水平真正的原因所在。
    在重金鼓励下,马尼拉蒸汽机厂的技术革新层出不穷,其生产的大型蒸汽机不但应用到舰船上,还应用到蒸汽火车头上。
    在楚国的矿山,工厂甚至大型的皇家农场,蒸汽机都广泛应用开来,为王国的工业化提供极大的助力。
    这个年代的蒸汽机相当落后,可改良的地方也很多。
    据楚王郑国辉所知
    现在马尼拉蒸汽机厂由10多位英美专家领衔,正在攻关能够使用重油的高压锅炉,这是提高蒸汽机马力的关键设备。
    道理说出来很简单
    优良燃煤能够提供的热值有限,若是在燃煤上喷洒重油,那必然能够极大的提高燃煤热值,提升锅炉的热效率。
    若是直接使用重油做燃料,那么热值上限直线升高,比最好的煤炭都要强上好几倍。
    高压蒸汽产生增多了,蒸汽机马力自然就增大了。
    这项技术的难点就在于
    需要能够承受更高压力的钢铁管线和锅炉,这就牵涉到轧钢厂的技术革新,毕竟这年头还没有无缝钢管。
    蒸汽压力过大,管道中高温高热的蒸汽一旦崩了,瞬间就能将舰艇水兵蒸熟了。
    可若是率先完成重油锅炉的研制,那么提升蒸汽机马力就是三个手指头捏田螺……轻巧的很。
    提升蒸汽机马力好处多多,意味着可以建造更加大型的钢铁轮船,万吨巨轮不是梦,也可以建造更加大型的战舰,将航速提升到14节,15节甚至16节。
    火车可以跑得更快,矿山机械动力更充足,生产效率就更高。
    以此类推,带动的是蒸汽工业再进一步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楚国现在可不缺油,在东马来亚的斯里巴加湾地区,就在海边上就勘测到了油苗,黑乎乎的一大片。
    如今消息正在严密封锁,千万不能让英国佬知道,否则就要带来大麻烦。
    这玩意儿谁都知道,那可是个真正的宝贝。
    怎么说呢?
    是比金矿还要惹人眼红心热的巨大财富,为此再发动一场战争,那都是有很大可能的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