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11章 探病

      第411章 探病
    今年5月25日
    按耐不住的扶桑国行动了,派遣“云扬”号等 3艘军舰进入釜山港,随后在其东部沿海进行武装侦察和作战演习,耀武扬威的显示武力。
    到了9月中旬,扶桑“云扬”号炮舰悍然闯入汉江河口,公然进行武装挑衅,炮轰江华岛。
    且在该岛登陆,击败了当地守军大肆烧杀劫掠而去,制造了近代史上的“江华岛事件”。
    事件发生后
    楚国宣布在10月份派遣“镇北”号铁甲舰编队访问那霸,长崎和汉城,进行警告性的威慑巡航。
    这让扶桑国内高层慌作一团,在受到楚国明确信号后,匆忙联系英、法、美、荷本国驻长崎外交使节代为斡旋,强调并无意升级地方对抗意图。
    “江华岛事件”只是源于历史遗留下来“书契相持”的矛盾冲突,扶桑国一定会保持克制,维护东北亚地区稳定,绝无挑衅楚国之意图。
    扶桑国心心念念的殖民大业,从开局伊始,就遭遇到了地狱级的难度,彰显出东北亚局势的复杂性,远非气候温和的南洋地区可比。
    十月中旬
    马尼拉
    位于龙首原区的楚国首相李鹤章府邸,阖府上下恭敬的迎接楚王车驾的到来,侯爵府长公子李经羲率领一众家眷早早的迎出府外,恭迎探病的楚王陛下。
    二天前,正在处理政务的首相李鹤章忽然晕厥,引发了楚国朝堂的不小震动。
    “微臣等恭迎陛下圣驾,恭祝陛下万福金安!”李经羲带着李氏家族一众男丁迎驾,恭声说道。
    楚王郑国辉从车辇上下来,脸上露出一抹和煦的微笑,温言说道:
    “仲仙不必多礼,令尊乃是国之重臣,听闻身体抱恙,本王亦深感诧异,特意前来探视。”
    “李府上下承蒙陛下隆恩厚遇,常自忐忑不已,恨不能以身报国。今家父略有小恙,竟然劳动国王圣驾,其罪当在不赦也。”
    “仲仙言重了。”在李经羲身体微躬的引导下,楚王郑国辉昂首阔步的经过仪门,走向正堂,边走边继续说道:
    “本王知晓,仲仙以皇家政治学院第一名的身份,进入殖民地部任职,可谓是新生一代力量,这很好啊!
    在部里,现任何等职司?”
    “回陛下的话,微臣忝为海外司马来亚处股级吏员,负责经办兰芳州殖民事务,主要跟踪并解决坤江大桥建设相关协调事宜,历练实务,所获甚多。”
    “嗯,不错,学以致用才是王道。”楚王郑国辉简练的评价了一句“不错”,这在年方二十的李经羲心中,无疑像打了一针鸡血般的效果。
    “微臣惭愧,必将以圣谕为座右铭,扎实做出一番成绩。”
    李经羲尚未完全脱去青涩的白皙面孔上,浮现出一片潮红,走起路来就像踩在上轻飘飘的,内心雀跃不已。
    到底还是年轻,难以承受一句“不错”的夸奖。
    楚王郑国辉对这个年轻人相当看好,所谓:“皖北李氏名门不出废柴”,这几乎得到马尼拉高层贵族圈一致认定,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李氏家族向来书香门第,家教森严,李鹤章这一支移居南洋的李氏分支,自然也不会例外。
    读书优秀就不说了,家族子弟为人持身极正,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引来楚国高层贵族圈的纷纷效仿取经。
    在原本历史上
    李经羲同样是晚清时期浓墨重彩的一笔,位列九大总督之一,在任云贵总督期间,苦于朝廷“有肥肉无利爪”之内忧外患,着手兴办了著名的云南讲武堂,并大力发展经济和实业。
    民国时期,正处于年富力强时代的李经羲曾短暂担任总理一职,虽然时间仅有8天,便因为张勋复辟愤然去职,不愿与这些开历史倒车的军阀为伍。
    由此可见
    李经羲这一代人有着心中的家国情怀坚持,不为权势富贵所折腰,风清气正,为官下限相当高,绝对脱不开家学渊源的熏陶。
    正因如此,楚王郑国辉和颜悦色的与他闲谈几句,绕过径后,便见到头发白的李鹤章身穿深色唐装,站在正堂一侧恭迎。
    见到楚王郑国辉大步走来,李鹤章率领夫人家眷齐齐的施礼,口中说道:“微臣恭迎陛下,些许小恙,劳动陛下大驾,臣之死罪也。”
    “仙侪兄,本王来迟了,让你受累啦。”楚王郑国辉这一句话出口,纵然李鹤章老于事故,从北到南宦海数十年,这一下也直接整破防了。
    李鹤章两眼通红的深深一揖到地,声音都有些颤抖的回答说道:“陛下,陛下隆恩深重……微臣纵然粉身碎骨,亦难报其万一也。”
    “仙侪兄莫要多礼,你如今病体未愈,需要好好将养才是,怎么又搞这些迎来送往的俗礼?”楚王郑国辉上前一步,单手扶着李鹤章的胳膊,语气中隐含责怪之意。
    李鹤章就势起身,抬起头来时,老眼中已经泪光晶莹,这些责怪的话语仿佛暖流融入心中,恨不得立时为君王粉身碎骨以报。
    至于几分真、几分假?
    皖北李氏一族朝廷重臣叠出,那是一堆又一堆,一簇又一簇,主打的就是真诚,真诚最动人心。
    楚王郑国辉与李鹤章两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君臣相得的戏码,都是资深老演员,却将周边的一干李氏子弟感染的那是稀里哗啦。
    闲话几句,楚王郑国辉就要伸手搀着李鹤章向正堂里去。
    李鹤章哪里能够承受?
    匆忙间后退一步,侧过身来在此抱拳施礼,声音颤抖的说道:“万万不可,陛下折煞了微臣,且请陛下先行一步,微臣时刻追随。”“哎,仙侪兄,你就是拘于这些俗礼。”楚王郑国辉无奈的叹了一句,只能迈步前行。
    两人的这轮交换,等于打了个平手。
    楚王表现出深切关怀臣僚的心意,误伤了周边的一大波人。
    首相李鹤章谨守臣子本分,在任何时候都不敢僭越,应对的圆滑老道,尤其这句“微臣时刻追随”更是点睛之笔。
    上位者就是这样,楚王可以表现出关怀谦逊,但李鹤章可不能把自己真当回事儿,让楚王陛下搀着走。
    若然如此,仕途估计也就到头了。
    李鹤章的侯爵府占地可不小,前后总共六重院子,层层叠叠殿阁深深,楚王探视也仅在第三层院子的内书房中,两人坐下密议了起来。
    李鹤章的病情经过御医诊断,只是劳累过度晕厥,无甚大碍,仅需细加调养即可。
    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兼领首辅,李鹤章每天处理王国内外的大事繁多,此时又正值楚国第二轮工业化深入建设的时期,大型项目一个接着一个。
    有钱嘛,自然撒开手来搞建设。
    楚国王室和楚国财政频频投出大手笔,且汇集南洋周边的华人资本和英法外来资本,投入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建筑和工业项目。
    动辄百万以上的超大型项目,在内阁总理衙门排位就有57个,哪一个都不容小觑。
    最大的项目是马尼拉10万吨深水码头工程,其规格和港口等级都位于世界超一流,投资高达1360余万银洋,工期7年,王室基金投资就占了六成。
    这一项目,是为了应对蒸汽工业化发展下,远洋巨轮越造越大的新趋势,将马尼拉发展成为整个南洋的航运中心。
    连接内外,交流南北,架起一座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远洋航线,成为欧亚航线重要的节点港,旨在面向20世纪未来……
    作为内阁总理大臣,李赫章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马尼拉10万吨码头工地,一待就是一两天,现场解决各种急务。
    而这仅仅是诸多政府事务中的一项,由此承受的压力,那是相当的重大。
    内书房里
    楚王郑国辉关心了几句,话题就聊到了北方扶桑的动向,问道:“仙侪兄,你如何看?”
    李鹤章欠身做了个“请茶”的手势,原本还想给陛下点上一支雪茄,被楚王郑国辉拒绝,看病人抽烟总是不好。
    听到陛下动问,李鹤章肯定是早就考虑过这个国际问题,可依然没有匆忙回答。
    而是认真考虑了番,这才言语谨慎的回答说道:
    “回禀陛下
    纵观唐代以来的千余年历史,倭国秉性素来小人作为,前恭而后倨,皆有脉络可循。
    当中原王朝强大时,倭人伏低做小一脸谦恭模样,反之则凶横毕露,屡屡扰边犯民,制造了无数罪孽。
    以史为鉴,当可知也。
    可惜北方神洲大地,此时恰逢风雨飘摇之际,自顾尚且不暇,安能致还。
    所以,微臣对北方局势极不看好。
    倭人兴风作浪只是开始,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直到被深切的打痛为止。”
    李鹤章的话有些含糊,楚王郑国辉却是一听就了然,这种基于历史和族群禀性的分析言之有物,非常的靠谱。
    倭人作恶是源自于持强凌弱的小人秉性,“江华岛事件”类似的戏码,只可能暂停,而不会消失,反而会愈演愈烈。
    直到出现能够强力遏制的力量,例如明朝时的抗倭名将,否则只会变本加厉。
    这样的判断,非常符合原来的历史轨迹。
    楚王郑国辉轻叹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基于王国利益考虑,不宜过深涉入东北亚乱局,这潭水太深了。”
    他的表态,便确立了楚国的最终立场。
    “微臣明白,必将谨遵圣谕行事。”李鹤章虽然心中有些不甘,但知道轻重,便恭敬的应下来了。
    扶桑是英国人养在东北亚的一条狗,骂两句吓吓没事儿,真要拿棍子把他打的半死,英国人该不愿意了。
    任何让大不列颠帝国不痛快的人,都会有大麻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