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黑旗军上演的逆转
第442章 黑旗军上演的逆转
就在楚国一举吞并了苏门答腊岛西北部,开始潜心于发展之际,消化此前殖民扩张的胜利成果,进一步夯实国力。
沉寂已久的法国殖民者,此时却不安分了。
早在1873年,法国就发动了向北圻六省的入侵战争,一举攻入河内,却生生的被从胜保(即老街)紧急来援的黑旗军击退,葬送了大好的殖民前景。
这一等,就是8年。
1881年7月,由法国总理茹费理主导的法国议会通过了二百四十万法郎的军费用于越南,主要用于扩张殖民地的战争。
楚国在南洋的不断殖民冒险成功,无疑极大地刺激了法国的殖民野心,令其迅速的行动起来。
然而,历史在这里奇妙的拐了个小弯儿,已经变得与原来历史轨迹不一样了。
原本驻防在胜保(即老街)的黑旗军,在1874年战后,被越王加封为三宣副提督,依然驻防在胜保本地。
胜保(即老街)这个地方是个山区,就是俗称的八山一水一分地,能够用于种植的土地很少且贫瘠,多是山地,粮食产量低。
原本黑旗军驻防在这里,是属于土匪的性质,在广西境内造反不成,被官兵一路追杀逃入越南境内。
越南王国对边远山区的统治不力,赶也赶不走,剿灭又剿灭不了,只得任由黑旗军驻防在这里。
后来碰到了法国入侵这茬子事,黑旗军数百里星夜迢迢来援,一举击败了法国侵略军,挽救越南王庭于危亡之中。
正因为此大功,所以摇身一变成了官军,被封为三宣副提督。
实际上
这个狗屁的三宣副提督就是个糊弄人的弼马温,即无军饷,又无粮草,龟缩在胜保这个山沟沟里,更没有地盘可供发展。
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奇妙的小弯儿,改变出现在一个广西籍商人黄奇帆身上,这是个走南闯北的南洋布匹商人,对楚国的崛起耳熟能详。
见到黑旗军这股势力闪亮登场,心中起了一份建功立业的心思,于是毛遂自荐来到黑旗军,提出了一个重要建议。
那就是跳出胜保,一举占领沿海的海防等重要港口,依托着北方广宁省的丰富煤炭资源,有田,有地,有资源,自然可以招兵买马扩大势力。
就这么着,黑旗军在没有王令的情况下,擅自调动,直接占领了沿海的海防和广宁数省,这让越南王庭大为震动。
简直气到吐血,却又拿日益壮大的黑旗军没办法。
要知道
广西梧州距离更南方的广宁和海防只有几百公里远,水路一天可达,陆路也就是走上五六天的时间,对于广西山民来说压根不算个事儿。
黑旗军有了煤田就有了钱,还有了海防和广陵的大片平原水田,沉下心来发展几年,竟然也成就了一番兴盛景象。
从广陵到海防的数百个乡镇,这些年来呼朋唤友移民了数十万广西老表,纷纷在当地定居下来。
充实的人口资源加上煤田出售,让黑旗军的腰包迅速鼓起来,军队人数也从原本的两三千人,一跃发展到1.5万左右,成为越北地区的一股强大势力。
如今的黑旗军,比原来历史上人数多了五倍,装备更是一水的美式步枪,全都是楚国仓库里淘汰出来的货色。
即便如此,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及步兵队列和训令,完全遵从于楚国军队的体制,黑旗军的很多官员都受训于马尼拉陆军学院,得到了全面的军事教育。
其指挥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黑旗军原本就是发源于广西的一股地方造反势力,说其桀骜不驯也好,说其不服王化也好,黑旗军将士从内心是看不起越南王庭的,也没有把越王的命令当回事儿。
他们唯一尊奉的是北方神州朝廷,那是朝廷正溯,黑旗军首领刘永福有点像水浒宋江的那样心思,想着被朝廷招安,给穷苦兄弟们谋一个出身。
另一个尊敬的是楚国,崛起的楚国闪耀于南洋,黑旗军的刘永福不可能不知道,也深深的为楚王的魄力而折服。
至于越王,那是个什么玩意儿?
法国殖民军队北上入侵北圻六省,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黑旗军和清朝在越北的驻军,二者不可避免的交锋。
法国殖民军队的大举北上,令越南王庭大为惊恐,越南王廷一再请求清政府速派军应援。
神州朝廷鉴于形势变化,命令滇桂两省当局督饬边外防军扼要进扎,但强调“衅端不可自我而开”,保持了一定的克制。
但黑旗军不一样,法国佬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克制个屁呀!直接干就完了。
这就不得不称颂黑旗军的这一干将士们,从上到下都是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不拒战,不畏战,更没有把法国人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大敌。
这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黑旗军没一个孬种。
如今的黑旗军兵强马壮,在法国大举南侵的时候紧急扩军,将兵马从原本的1.5万人扩充到2.5万人,分别驻守在各要道隘口。
1882年3月,法国政府命交趾支那海军司令利维耶指挥入侵法军,第二次侵犯越南北部,
4月,法军侵占河内城砦,直接与驻防在当地的黑旗军交火,双方激战数日,黑旗军在毙敌320余人后,守住了阵地。
碰了这个硬钉子,而法军无奈退去,重整军备再战。
5月19日,刘永福率黑旗军在怀德府纸桥与法军进行决战,法军司令利维耶及副司令卢眉以下三十余名军官、数百余名士兵被击毙。法军大败而归,被迫退回河内。
消息传来
黑旗军海防驻地一片欢腾,军师黄奇帆默默的启用了位于山区的秘密军火仓库,将5000支新步枪和32门拿破仑12磅野战火炮以及大量的火药,陆续送上了前沿阵地。
一脚踢在铁板上,差点将脚骨踢折了。
战败的法军又羞又气,随即宣布要为利维耶将军复仇,再度拨给东京法军350万法郎,全力煽动更大规模的侵越战争。
除增援陆军外,西贡总督府还成立了北越舰队,积极的调兵遣将,全面部署,大战一触即发。
黑旗军方面毫不示弱,公开宣称“法军来一千斩一千,来一万杀一万,直至最后一兵一卒,决无不战而败的道理”。
这番强硬的言论,刺激的法军暴跳如雷,感受到了赤裸裸的挑衅。
越南海防
黑旗军大营里
刘永福和众将正在举行军事会议,商讨当前法军大举南侵的严峻形势,黑旗军承受了很大压力,但也有战胜敌人的信心。
所顾虑者,唯有军粮和资金不足的问题。
和法国的政府拨款相比较,黑旗军一切都要靠自己,虽然所需的耗费簡省,但必要的开支也少不了,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法国先后拨款600多万法郎,持续的向战场增兵,总兵力已经达到8700余人,其中有一多半是越南仆从军。
这是白人殖民者惯用的手法,用钱和装备武装当地土著做炮灰,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是个中老手,玩起这一套来驾轻就熟。
根据秘密渠道得来的消息
法国在西贡及周边地区,新招募了数千兵丁正在紧急训练,计划也要投入到北侵战争中来,这必将导致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压力给到黑旗军身上,在屋子里,讨论的气氛非常凝重,所有黑旗军将领们的脸上都是沉重的表情。
这时候
军师将军黄奇帆出面说道:
“诸位同仁,我黑旗军兵精粮足,根本不惧法国大举北侵,海防和北宁是我黑旗军的基本地盘,无论如何都要守住。
今大敌当前,我黄氏一族愿意破家抒难,倾尽家底拿出40万银洋以充军资,务必要击退法军,保住我黑旗军的基业。
在我们的身后,那可是数10万广西老表,决不能任其被鬼佬奴役。
愿拼死一战,纵万死亦无悔也!”
他这番热血激昂的宣言,真正感动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和一众将领们,大家纷纷站起来振臂高呼,群情激奋。刘永福激动的走过来双手握住黄奇帆大手,表示说道:
“我愿与黄兄弟歃血为盟,结为异性兄弟。生不能同日,死亦同穴。今后荣华富贵共享之,若违此誓,天地不能容也。”
“诚所愿也,不敢请耳。”黄奇帆哈哈大笑着说道。
他的这一举动,彻底赢得了黑旗军将士们的一致拥护,威望空前高涨起来。
有了这40万光洋,黑旗军上下2.5万将士就能咬着牙将战争打下去,至少坚持大半年。
大家都没说这个钱以后怎么还?
这不须说,只要黑旗军存在一天,就不会赖这个账,这可是救命钱。
谁都不知道,这笔钱其实来自于楚国内政部的秘密渠道,以黄奇帆家财的形式支援过来,就是要将战争打下去。
楚国不宜出面,但暗中支持还是可以的。
对于法国人的东施效颦,楚国不爽已经很久了,在这里埋一个钉子,让法国佬栽个大跟头那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局面。
法国军队的北侵分为两路,东路主要针对的就是黑旗军,西路主要针对的是越南河内王庭和清朝驻军,共计40余营,总兵力2万余人。
法军东路军进攻的目标主要是山西,这里除了黑旗军之外,还有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滇军,总计约4400余人,系北方朝廷驻越军队。
鉴于中越两国的特殊宗藩关系,法国侵越给北方朝廷造成的严重威胁,剑指镇南关,对神州南方形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朝廷内部以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为代表的主战派大臣,力促朝廷采取坚决的抗法方针。
但掌握满清政府外交、军事实权的李鸿章却犹疑不定,一意主和,这导致朝廷两派纷争难下,意见不统一。
在军事上,朝廷一面派军队出关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训令,清军不得主动向法军出击。
在外交上,朝廷一面抗议法国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图通过谈判和英国的调停达成妥协。
这种自相矛盾的举措,大大便利了法国的侵略部署。
楚国君臣看在眼中,只能连连摇头,却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法子制止。
这玩意儿自身不硬扎,别人再鼓劲儿也没用,总是支棱不起来。
好在越南北方还有黑旗军这一支坚决的抗法力量,若加上官军,总兵力在5万上下,在兵力上并不吃亏。
法国人频繁的调兵遣将,也不过堪堪凑了近2万人,多以法国外籍兵团和土著仆从军为主,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儿。
法国人不能从万里迢迢之外的欧洲调兵,那样的耗费实在太大,每一名士兵的跨洋费就超过600法郎,包括运输,武装和食宿,医疗等费用,1万人那就是600万法郎,这钱怎么也省不下来。
真的这么干,法国财政也要破产。
三个月后
8月间,1.6万法国军队再次重整旗鼓,大举向西山压了过来,双方的激战在山西爆发,连续血战数日。
黑旗军在战斗中伤亡近三千人,同样给予法军重创,毙伤敌军1700余人,血战数日后被迫撤离阵地。
法军凭借着武器和炮火优势,历尽艰辛终于打开一个缺口。
前行不久
却发现黑旗军再次据守土城关隘,这让北侵的法军头大如大,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法军的孤拔司令这种感觉没错,那是英法战争中,进攻的英法军队最怵的战法,曾在新加坡战役中死伤惨重,损失高达数万之多。
如今在山西战场,又看见了这一幕。
孤拔将军率兵又血战了2日,在伤亡千余人之后,主动撤了下来,脱离了与黑旗军的战斗。
这仗没法打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土城战法就是层层防御,一寸领土一寸血,与入侵的法军拼消耗,拼人命,多少的士兵和武器也不够堆的,都会消耗在这一层层的土城防御线上。
法国孤拔将军知道厉害,在损失三千余人后,果断的停止了大举进攻,实在是打不下去了。
在山西踌躇两个多月后,北侵的法军调转枪口,以主力进攻西路防守的朝廷军队40余营,主要是驻守在红河三角州的北方滇军,桂军和粤军。
相比较黑旗军,这些朝廷军队的战斗意志就差的多,仅仅坚持两天,就被打的大败亏输。
10月7日,太原失守,11月11日兴化沦陷,法国北侵军队得以大举挺进。
这是典型的东方不亮西方亮。
法军在进攻东路的黑旗军不遂之后,果断的调转枪口进攻西路朝廷军队,一举突破之,不断斩获并占领大片土地。
北方清廷得悉前线军事挫败的消息后,朝廷震动,愤怒的撤换大批疆吏廷臣掩饰败绩。全面改组军机处。
恭亲王奕等被黜退,以礼亲王世铎代之,贝勒(后为庆亲王)奕劻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实际大权操在醇亲王奕譞(光绪帝生父)的手中,并计划授权李鸿章与法国代表举行和谈。
就在这当口
黑旗军忽然星夜疾驰140余公里,横向移动至兴化,猛攻驻守在这里的法军部队,并一举破之。
驻守在兴化的法军合计4800余人,遭遇黑旗军冷不防的大举围攻,双方血战1天1夜,法军不敌被击溃,逃的漫山遍野都是。
是日,黑旗军毙敌1370余人,击毙法军副司令乐福少将及军官51人,俘敌1800余人,另有数十人失踪,余皆逃散。
经此大败,惊骇不已的法军连夜从太原撤军,一路向南急退200余公里,已经丧失了进攻的能力。
法军总计1.6万余人,连番遭遇黑旗军的重创,损失超过6300人,剩下的兵力总数已不足万人,且疲惫不堪,进攻乏力。
继续打下去,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1882年12月初,北侵的法军正式撤军,结束了此次法越之战,法军主力撤到了顺化王城周边,大踏步的后退数百公里。
这一仗让法国人大失颜面,力主殖民扩张的法国茹费里内阁备受诟病,简直被巴黎市民喷的自闭,奚落的一无是处。
准备南下谈判的朝廷大臣李鸿章停在了沪海,闻之黑旗军大胜的消息,第一时间向朝廷提出建议。
“立刻收编黑旗军,授刘永福为海防总兵,镇南将军衔,可为滇南柱石也”。
这事儿倒是没有疑议,上报朝廷后,立刻得到了朝廷封赏的旨意,循直隶总督李鸿章所议,下旨授予黑旗军首领刘永福总兵之职,受镇南将军衔,赐双眼翎,钦此。
朝廷别的不咋样,在笼络人心方面不落人后,这点倒是可圈可点。
得到了朝廷封赏,又击退了法国军队的北侵,保住了黑旗军的基业,黑旗军上下那是一片欢呼,群情振奋。
俘虏了1800多法军官兵,最后通过谈判释放了,黑旗军因此获得百万银洋的好处,算是赎金了。
再加上缴获的大量军事装备,那真是一夜暴富。
战胜了法军,黑旗军的心气劲儿全都上来了,觉得鬼佬军队也就是这么样,没啥唬人的地方。
一枪下去一个洞,照样会死人。
关于鬼佬军队的无敌神话彻底破灭,真要谈玩命,咱广西老表还没有怵过谁,法国佬来了也不行。
没说的,照样干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