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难缠的英国佬
大楚皇帝郑国辉的高兴事出有因,虽然眼面前看着澳洲形势严重,实际上在英、楚两国的强力弹压下,爆发内战的可能性并不高。
英国不希望看到澳洲爆发内战,楚国同样如此。
没有这世界两大列强的暗中策动,澳洲闹得再凶,那也只是听个响而已,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在澳洲的大楚同乡会长钱恩德曾经密奏,希望对四州同盟进行武装,恳请加派一批有经验的军官和增援武器。
这个奏议在月湖官邸就被否了,没有呈送到御前。
实质上
月湖官邸禀承的就是陛下的意志,举凡大楚帝国军政大事,没有皇帝陛下的意志,可谓寸步难行。
之所以如此
是大楚皇帝郑国辉不愿意看到澳洲独立自主的军事力量崛起,那样非常容易脱离掌控,让澳洲本地华族做大。
从而形成遍地军阀的局面,收拾起来可就麻烦了。
澳洲最终将归属于大楚帝国,澳洲的军事力量同样牢牢掌控在帝国手中,由来自本土的帝国派遣军话事,而不是这些地头蛇。
大楚皇帝郑国辉在这至高无上的宝座,已经久炼成精,丁点儿军事割据的苗头都不会容忍,掐灭于萌芽之中。
能钱解决的事,何必要打一场澳洲内战呢?
不足百万规模的澳洲白人,在亿兆人口的华人帝国面前,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话说回来
这大不列颠帝国便宜真的不好占,秘密谈判已经进行了17轮,时间长达一年许,英国使节硬咬着8500万英镑不松口,还有诸多的附加条件。
英国佬胃口大,难缠,极为刁钻,是参与秘密谈判的外交部官员一致的共识。
迫不得已,才暗中推动了“阿德莱德事件”发生,于无形中给英国人施加压力。
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
若是谈判无法解决双边分歧,那么“阿德莱德事件”就有可能爆发在维多利亚州,可能会变成“墨尔本事件”或其他的什么意外?
英国人肯定会听懂传达的讯息,肯定会愤怒,但大概率会选择明智的解决,而不是死咬着8500万英镑不放。
正是在这基础上,才有了皇储楚-郑源亲王访欧之旅,重点就是伦敦。
至于能谈到什么地步?
大楚皇帝郑国辉心里也没底,毕竟英国人的口风实在太硬,不断的从各领域敲打楚国,搞得楚国现在很被动。
比如说今年的8月6日,英国与楚国原油倾销的理由,对进口原油额外加成15%的海关税收,导致楚国每年要多付出几百万英镑的海关支出。
楚国也没客气,反手就给英国洋布加了15%的税收,这导致英国洋布在楚国的市场占有率,从原本37.5%一下子就降到20%以下,英国布商损失惨重。
楚国的纺织厂和织布厂趁机扩展生产力,取代空缺的进口市场。
到了9月20日
英国又发布了对楚国进口的水果罐头,肉罐头和鱼罐头以及食品类加税的条款,关税分别上涨20~38%不等,导致该大类商品销量巨减。
楚国食品出口商人不得不将市场转向美国,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用新开辟的欧洲市场,来消化多余的出口产能。
楚国随即宣布天然橡胶遭受台风侵害,产量大减的消息。
这导致世界天然橡胶价格猛涨,短短一周多时间内,价格上涨百分之36%,对英国进口造成很大影响。
在此基础上
楚国宣布对英国钢铁设备,火车和机床加征32%惩罚性关税,这无疑对英国机械产业造成重创,楚国的进口商转而向德国,法国进口。
双方你来我往的隔空较量,持续已经大半年了。
这种贸易战,就没有真正的赢家。
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看出
英国在贸易战中受到的损失更大,尤其是英国洋布和机械产业,在丢失了重要的南方市场以后,很难再恢复起来。
楚国轻纺织工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原本就能满足国内三分之二的需求,技术水平接近世界一流。
但是在与进口的英国洋布竞争中,在色品种,高端布料和混纺产品等领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如今双方的贸易战,为国内的纺织业者创造空前宽松的市场环境,这突然出现的市场需求,不啻于天上掉下个大蛋糕。
原本英国进口布匹是高端市场的强有力参与者,如今关税导致价格上涨,部分消费者就会转而考虑国产优质布料。
须知布料关税增加15%,相应的进口商和分销商资金成本就要增大了很多。
这样的价格上涨,传导至零售端,整体价格要上涨20%甚至更多,足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再谈到贸易战殃及的机械产业,从英国进口不了,那么可以转由德国,法国去进口,质量相差不大,反而更便宜。
反观楚国的出口产品具有唯一性,无论石油,天然橡胶,还是罐头或者食品,国际市场能够提供的选择极少。
英国消费者只能为价格上涨买单,从而导致社会上不满的声音高涨,这是因为煤油,罐头或者食品都是关乎民生的进口物资,日常生活少不了。
楚国的贸易反击还很克制,始终没有殃及对南非战场的物资供应。
在双边磋商中
楚国外交官员明确的表示,若是英方愿意将双边贸易战打下去,那么楚国方面拥有足够丰富的选择,愿意奉陪到底。
这包括占据绝对优势的热带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无可替代。
在英国发出武力威胁的同时,大楚帝国立即宣布将新建八艘“镇”字号主力战列舰计划做回应。
将在今明两年大幅度扩充皇家海军规模,并且新订购110门新式305毫米42倍口径岸炮,用于强化各地的海防要塞。
英方刚刚宣布派遣4艘主力战列舰加强驻扎在印度的第三战列舰队,楚国就宣布派遣两艘主力战列舰,加入红海舰队,以增强在红海的军事存在。
双方隔空互炫肌肉,配合谈判桌前的外交官向对方施压,演绎了精彩的国力较量。
时至今日
英国人被拖的身形俱疲,向来强硬的口风终于软了,大楚皇储殿下也启程前往伦敦,为最后解决两国争端而努力。
无论代表团的级别和档次,都给足了英国人面子。
这段时间,大楚皇帝郑国辉也是备受煎熬,与英国明里暗里的角逐,大多也出自于他的旨意。
大楚皇帝郑国辉亲自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写信,重点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损”,想来英方接受了这一观点。
所以,他也不再坚持四、五千万英镑的底线,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只求尽快达成补偿条约就好。
澳洲,心心念念的澳洲,能通过这种方式归属大楚帝国的怀抱,怎么看都是赚的。
当前这段时间
南非那边的战争并没有消,从4月到9月的冬季战争时期,布尔骑兵在博塔和德韦特的指挥下,突破铁丝网和碉堡防线,转战数千里。
相继对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英军发动大规模偷袭作战,炸碉堡,破铁丝网,袭击铁路和英军后勤基地,打的有声有色,并屡屡得手。
布尔骑兵俘获大量军火、给养和大炮,焚烧了英军十几个后勤基地,持续的给英军带去伤害,人员损失达六七千人之多。
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英国远征军真有些难以为继了。
首先就是英国财政承受不了了,40万英国远征军人吃马脚,再加上战斗物资,每个月都要消耗上千万英镑。
拖欠楚国供应商的贷款越来越多,再加上两国间现在关系波折不断,前线物资供应大受影响。
具体表现在军队中,原本英军官兵每周三次可口的羊排和牛排没有了,换成了冻鸡肉和豆子浓汤。
每个月咖啡,巧克力供应大打折扣,香烟直接看不见了,就连面包质量掉了一个层次。
不再是楚国供应的高质量精致面粉,而是变成了来自埃及的粗劣面粉,烤出的面包既不松软也不筋道,硬邦邦的像嚼木头。
原本充足的骡马补充也没有了,军队行动大受影响,进一步影响了英国远征军的士气和战斗力。
原本放在骡马大车上运输的物资,现在英国士兵们要分开背负,行军作战背着重达三十七八磅的背包,士兵们那是怨声载道。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基钦纳上将在发给伦敦的电报中,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焦虑,他说道;
“女王政府的军队在南非与敌人拼死作战,却不能保证足够补充体力的食物,不能保证持续战斗的重要物资,这对军心士气影响极大。
当士兵们像驴子一样驮着沉重的背囊行走数十英里,追逐快速移动的布尔骑兵,怎么看起来都像一场笑话。
先生们,我并不关心物资是来自于1.3万公里外的英国本土还是几百公里外的明月湖城。
要么请把那些该死的物资运上来,要么就结束这场战争,别让年轻的棒小伙子们白白牺牲宝贵的生命。
看在上帝的份上,需要做一个决断了。”
这封信对伦敦内阁的震撼极大,让他们开始认真反思,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
要南非还是要澳大利亚?
这样的选择似乎并不难以做出,相比盛产黄金和钻石的南非,那片荒芜的澳洲大陆只能放牧牛羊,而且华人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
留是留不住了,现在考虑的是怎么体面的分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