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4章 非常规筹钱之道,与魔鬼的交易(身体不舒服发得晚了,抱歉)

      第254章 非常规筹钱之道,与魔鬼的交易(身体不舒服发得晚了,抱歉)
    槟城的小会议室,郑毅也是一边百无聊赖的摆弄着手里的钢笔,一边听着下边人的报告,情不自禁地打了个瞌睡。
    时值年初,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大多都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但槟城地处热带,却依然是闷热得不行,只有微微几缕徐来清风,能让人稍微舒服一点。
    【哎~,不管穿越过来多少年,都还是无法适应没空调的日子啊。】
    这个时空倒是已经有空调了,但大多都是应用于电影院,商场等空旷的地方。
    价格昂贵一些倒是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只是这个时代的空调本身制冷效果并不算好,而且噪音过于大了,至少是不适合在会议室这种地方使用。
    却是突然开口道:“新加坡那边,有能力生产冰箱,空调么?”
    这是第一次产经大会,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的准备自己的材料,却是真没想到,郑毅会突然问这个。
    李孝武:“冰箱……没做过,空调就更没做过了,如果要做的话,可以尝试从美国进口压缩机来做,空调里除了压缩机,好像其他的部分,都不算难,日本方面呢?”
    丰田利三郎:“东芝以前,倒是做过冰箱,空调,没接触过。”
    “东芝么?是……三井旗下的是吧。”
    “是的,另外索尼,松下,也都有冰箱的生产能力。”
    三井的企业,基本就可以看做是他郑毅自己的企业了,日本的战前四大财阀郑毅入主了仨,他本人都是第一大股东,即使是下边的那些子公司中,也有大量的华人去分食其中股份,留给日本人的股份几乎就没有超过四成的。
    既然是三井的子公司,那自然就算是他的公司了,可以扶。
    郑毅:“我觉得我们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可以大量发展家电领域,尤其是冰箱和空调,南洋是热带地区,对于制冷的需求很大的。”
    “吴文浩,你要多跟来自日本的化学专家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由咱们自己生产氟利昂?这东西不就是荧石加硫酸么,工艺上应该不难,我这是没时间亲自去搞,杜邦几十年前就成熟的技术,逆向突破一下。”
    “空调目前的问题是噪音么,我们可以搞个分体结构,生产窗式空调,大概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将压缩机放到窗户外边去,这样不就不吵了么?”
    “而且这样的话生产起来是不是也要简单多了?美国那边很有可能也有类似的设计思路和发明,我们要尽量做到比美国人更快,更早才行,最起码,也要不分伯仲,他们的空调肯定会优先供应北美,咱们的空调优先供应亚洲么。”
    “这样我们将来才有机会跟他们一块去抢欧洲市场。”
    “我就不亲自参与设计了,孝武,这个事情由你来牵头,看看到底缺什么,以咱们现在的精加工能力,按说这东西应该是能做的,当然,还有冰箱,哦对了,还有洗衣机。”
    “泰有机械的永磁电机,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具有很大优势的,几乎可以和任何的家用电器相结合,但你也不能高兴太早,我们最多领先了半步而已,要不了多久欧美也会有的,大家仍然是在竞争的。”
    “老实说,以前,我们在电机和电器结合方面做得不算特别好,主要是我们南洋的工业基础不行,可是现在我们从日本搬了那么多的工厂回来,东芝,日立,松下,索尼,你们要多多合作才行。”
    “总之,家电领域,是未来民用工业的重要领域,我们在这一方面其实还是有很多的优势的,我的要求是,大干快上,银行可以给你们提供低息贷款,钱不是问题,需要任何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都可以跟孝武说。”
    “无论如何,也要啃下这个硬骨头,我要求,五年之内,咱们南洋的家电品牌,尤其是电冰箱和空调品牌,必须要发展成熟,要求,彻底占据亚洲市场,与美国人,争抢欧洲市场。”
    刚说完,底下利益相关的人还在高兴着呢,一旁的钱绮雯却突然砰的一下,拍了桌子。
    恶狠狠地瞪着郑毅。
    “干吗?你造反啊。”
    钱绮雯咬牙切齿,道:“你之前不是说,咱们的第一个五年,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上,尽可能的保障战时企业转型么?怎么又搞上家电了呢?”
    郑毅:“没有空调,确实是很热么……啊不是,主要是现在确实是发展家电的良机,不可错过。”
    钱绮雯:“你还说农用机械和工程车辆也是千载难逢呢。”
    郑毅:“对啊,确实都是千载难逢。”
    “那农业不搞了,搞农垦搞开发,也实在是太费钱了,未来几年南盟以城市发展为主。”
    郑毅:“不行,没有腹地农村的城市,就是无根浮萍,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世界仍然是动荡的世界,英法老牌列强依然要殖民我们南洋百姓,发展农业,稳定和改善咱们南洋华人和南洋土著的关系,绝对是未来几年之内南盟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比什么都重要。”
    钱绮雯愤怒的,砰得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钱啊!钱啊!!哪有钱啊!为什么要开这个会啊!啊?!不就是为了把未来的事情规划出一个轻重缓急的么。”
    郑毅:“…………”
    “那什么,要不咱们想想办法,从服务业和公共开支上面减一点开支呢?”
    一旁,负责管教育的王兆松轻咳了几声,道:“郑先生,根据之前咱们的规划,咱们在教育上的缺口缺得实在是有些过于厉害了,如果我们连马来人的基础教育也管的话,其他专业都不说,五年之内,我们至少要培养出二十万以上的师范学生,这个钱……不够。”
    郑毅:“教育确实是重要啊,是立国之本,民族之本,更是涉及到一个宗教土著世俗化的问题,不可以有丝毫的放松,而师范,又是教育之本。”
    “有钱人家,中产人家的孩子是不会去读师范的,毕竟,读了师范,将来就很有可能会去马来半岛,甚至是乡村地区给那些马来人去教书去了。”
    “以后,说不定我们还要去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乃至菲律宾等其他更远的地方去挥洒教育的光芒,这个……还是要补钱。”
    “如果是华人下乡执教,要发放足够的津贴,另外最好是通过学费全免,食宿全免,甚至反向给学生们开一点工资的手段,尽可能的吸引有一定文化的马来人来进行学习。”
    钱绮雯:“没有钱了啊!你当你印的钱是美元么?永远都不会贬值的?”
    王兆松:“钱秘书长你先不要生气,要不我们,将技校,夜校的补贴减少一点?应该也能省出来一点么。”
    郑毅:“别,千万别,技校和夜校对于现在的南洋来说,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尤其是夜校,咱们南洋华人的底子薄,自我主政槟城以来,一直靠的都是这种白天上班,晚上上学的拼搏,这种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现在是工业化时代了,尤其是那些仍在陆陆续续往南跑的新客华人,若是没了技校,夜校,他们连基本的谋生手段都难有,该给的补贴是万万不能停的。”
    陈嘉庚:“咳咳,咳,确实,咱们现在南盟的钱有点多,尤其是银行负债,确实是有些不堪重负,能不能,想想到底还能从哪省省,开源节流么,要不,咱们卖点什么?”
    钱绮雯:“这个主意不错,咱们没钱,那些个老外有钱啊,要不,把新加坡的造船厂卖了吧,我听说最近有个希腊人,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收购造船厂呢。”
    郑毅:“卖什么也不能卖船厂啊,非但不能卖,还得加大规模投产。”
    钱绮雯:“疯了吧,现在买船比造船划算多了,大量无用的船舰都只能拆了当废铁,欧洲那边没人要的军舰烂在港里都没人要。”
    郑毅:“没人要咱们要啊,你们不说我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目前,全世界的经济萧条,再加上二战后退役的军舰太多,所以才导致船只便宜,但是用不了多久,全球的经济一定会大有起色的。”
    “到那个时候,谁的手里有船,谁的手里船多,谁才是最牛的,这个时候买船,那就是一本万利啊。造船厂的生意不好,那就更应该买来南洋了,别人不要我要啊。”
    “再说槟城和新加坡都是海岛城市,莫说以后我们要不要发展海军了,若是连基本的造船能力都没有,这像话么?这不相当于是把命脉交给别人么?”
    “所以,这一块的销非但不能减,还要增加才行,去欧洲,把所有能买的造船厂都给买回来,不是说现在军舰跟废铁一个价么?也可以都先买回来。”
    “现在的经济不景气,我们的产业重点确实也没放在造船上,造船的成本太大了,那可以将重点放在修船,改造上么,将军舰尽可能的都改成民用船只,勉强先把工人养活住,等待时机,我保证,最多五年,我们还是要建自己的船的。”
    没记错的话,好像7、80年代的时候全世界各地都有流行一些船王的说法,基本上手里有船的资本家在世界各地都是数一数二的首富级富豪。
    那个到处收购捡漏的希腊人后来好像还娶了肯总的遗孀。
    这个生意他肯定是要做的。
    一旁,钱绮雯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脸,而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甚至不止是钱绮雯,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忍不住的有些尴尬了。
    也都觉得,郑先生确实是有点过于任性了。
    这不就是好大喜功么?
    步子迈得大了不怕扯到蛋么?
    郑毅也是情不自禁地开始捂脸,揉眼睛。
    说实在的,南盟现在无论是财政情况还是社会情况,其实都还挺好的,全世界范围内可能也仅仅次于美国了,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也没有错,但郑毅这么个法,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脱离实际了。
    二战之前的积累,去年在日本的时候就已经干净了还要倒欠,今年为止大额开销全靠财政政策硬撑,说白了就是印钱然后低息贷款。
    即使屋里这些人大多都不怎么懂经济学,也知道这么胡搞是一定要出事儿的。
    其实不需要穿越者,这个时候,全世界大部分有一定水准的政治家都能看得出眼下的这个战后恢复期对于未来的全球经济来说至关重要。
    经济下行时积蓄力量,上升的时候才能爆发力量,这又不是什么多了不得的预判,大家至多只不过是没有郑毅这个穿越者看得这么准,也想不到未来几十年的战后繁荣又到底有怎样的规模而已,但是道理却是相通的。
    然而经济下行之所以叫经济下行,不就是因为缺钱么。
    钱这个东西,总不能真的是印出来的吧。
    一时间,大家似是都有点觉得,郑先生是不是在南盟发行自己的货币之后明显飘了,是不是真的以为钱可以靠印来获取了。
    郑毅当然也明白自己的问题,可就刚刚说的那些需要钱的地方,他是哪一处都不想放弃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是明白的,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在不节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开源吧。”
    “我非常的确定,我们现在的每一笔钱都是在未来会有不错收益的投资,大哥,我们还能不能跟国外的银行,借点钱呢?”
    一直以来都在闭目养神并没参与讨论的李孝式睁开眼睛,叹息道:“阿毅,是不是将我们这边的期望,给想得太高了一些呢?老实说,如今南盟的情况,已经比欧洲要好得太多太多了。”
    “今年的欧洲,明显比往年更冷一些,不出意外的话,从前年就开始的荷兰大饥荒,会蔓延到整个西欧,欧洲必然将会面临十分严重的粮食不足问题,每一天,都在饿死人。”
    “我们都知道,西欧一直以来都是要大量的从东欧进口着粮食,和农产品的,然而现在由于铁幕的影响,东西欧之间的贸易几乎完全断绝。”
    “外部贷款?欧洲肯定是没钱的,那就只能是美国,可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美国的,美国那边,已经贷款给我们不少了。欧洲那边也在向美国伸手,您知道,杜总一向都是个欧洲主义者。
    况且咱们要贷款是为了发展工业,甚至要反过来与美国进行竞争,而欧洲那边要贷款却是为了购买粮食,以及修建被战争破坏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道路,桥梁,发电厂等。”
    “再怎么说,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样都是白人。”
    说白了,美国人有钱,但这个钱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都借给他们,怎么也会分给同为白人的欧洲人一些甚至更多。
    后世也有一个说法:埃塞和苏丹的战争,一个月里死的人就比大毛二毛打三年加一块死得都多,可谁会去关注他们呢?
    即便是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国际上也还是普遍只将白人当做人的,非洲的战争,不管残酷成什么样,在很多人眼里都跟黑猩猩打仗没什么不同。
    甚至可能得到的新闻资源都不如黑猩猩或者猫猫狗狗。
    狗屁的和平主义者,世界上所有主流的和平主义者本质上都是白人和平主义者。
    不过给欧洲贷款……
    这不就是马歇尔计划么?
    一提起马歇尔计划,郑毅却是稍微有了一点想法:“就这几天吧,我再去一趟日本,看看能不能请麦帅来帮帮忙,亦或者是……我亲自去美国一趟,明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吧。”
    “五到十亿之间的美金,我想我应该还是能够借来的。”
    没记错的话,现在距离马歇尔计划开启,时间上应该已经不远了。
    要知道麦帅一直是亚洲计划的拥趸,而杜总却支持欧洲计划,两个人政见不合,针尖对麦芒,本质上,马歇尔计划是不利于麦帅,甚至是不利于整个共和党的。
    二党在此问题上是有着一定分歧的,背后所代表的银行集团也不尽相同。
    郑毅对这一届选举有着比较深刻的印象,那当然是因为国内某个人自以为聪明的押注了杜威,结果…………郑毅当然不可能去助选杜威,因为他本人跟杜总的关系也是挺不错的,没理由这个时候背刺朋友。
    但他记得杜威在竞选之前的支持率应该是远远高于老杜才对的。
    几乎全美的人都认为杜威必胜,就连民主党内部都有着一股很强的论调,认为应该干脆放弃老杜以节省竞选经费。
    如果能在这个时候进行一些必要的造势工作,让麦帅带领一批共和党大佬公开指责援欧和宣扬援亚的话……
    凭借他和杜总本人的私人关系,以及那些跨国公司对美国政坛的影响力,只要有个这样的舆论,那么,让杜总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时候对亚洲区域雨露均沾,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凭他在亚洲的位置,和美国的关系,所谓的援助亚洲,绝大多数应该都能进到南盟的腰包里。
    当然,郑毅也不可能全指着美国的援助,想了想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发一批特殊债券吧,哪怕是利息高一点呢?我打算通过债券筹集资金不少于三百亿南洋币,五年之内付息,五年之后归还本金。”
    “另外我提议,由我牵头,再设立一个特殊时期的南盟发展基金,专门负责对现在的这个特殊时期进行投资,愿意信我的,就让他们拿着钱加入进来,不愿意信我的,我也不强求,反正我自己的,李家的,王家的,全部身家都会投入进来。”
    “当然,如果咱们华人偷进来的钱不够,我是一定会去找那些美国的跨国巨头们投进来的,不过这样的话一定会稀释咱们华人将来在南盟的话语权,希望你们心里有数。”
    “哦对了,关于税收,我这头正在推动南盟加入由美国主导的关税协定组织,这里面对于跨国公司的税收是有一定要求的,我以为,税率不可以低于5%,这是美国的要求,我看我们还是需要遵守的。”
    钱绮雯:“这样做的话,应该还是会造成通胀吧。”
    郑毅:“据我所知目前新加坡也好,槟城也好,甚至还有仰光,盖福利房时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新客来得太多了,对吧。”
    “大量刚从国内来的新客,乃至有些在战争期间从南洋的其他地方涌入槟城的南洋华人,他们是拿不出五年以上的,在南盟工作做贡献的证明的。”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暂时收取他们一定的押金,让他们提前进入到原本就是给他们建设的房子之中呢?至少能给他们省一部分租金吧。”
    “我当然也知道,新客都是付不起押金的,可以让银行给他们贷款啊,反正有房子在,贷款又跑不了,就算真跑了也没什么,待到五年之后,他们的条件满足了福利房的申请要去,我们可以再将他们的押金还给他们么。”
    “这个过程中,银行赚了利息,押金拿出来可以充入产业基金,本质上,是将贷款的压力,尽可能的传导向每一个南盟的百姓之中。”
    “贷款这个东西啊,如果负债的都是政府,企业,我们的货币又是刚刚印发,贷得多了,确实是很容易导致经济过热,货币贬值。”
    “但是如果能尽可能的传导到普通民众之中,只要民众的身上背负了贷款,通货膨胀的压力就能小上许多,非常之时么,需要这样的共克时艰。”
    “多管齐下,怎么着也能凑个一千亿以上,利息的问题不要去考虑,只要眼下的这几年抗得过去,未来的利润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方法,都还是比较常规的,金融筹款方式,其实,也还是有一些不那么常规的筹款方式的。”
    钱绮雯:“什么筹款方式?”
    “赚钱喽,有一样生意,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赚取十个亿美金都不止的。”
    一听这话,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前边郑毅的那些筹款方式,大家虽然都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毕竟本质上都是在借钱,自然是都会有利息。
    虽然郑毅信誓旦旦的说肯定没问题,然而经济下行周期,步子依然这么大,这负担未免实在还是有一点过于重了。
    谁知道以后的经济状况会是什么样呢?
    而且通胀压力也是确实存在的,毕竟大家都是华人,也都知道国内的通胀涨起来是什么样子。
    说白了,这个时期的华人,即使是南洋华人,对通胀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也都是远远弱于后世的。
    很有可能出现货币价值刚一开始涨,大家就进行恐慌式消费,甚至是出现货币市场的挤兑潮。
    虽说南盟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状况远不是国内能比的,但毕竟国内的新客华人很多,而且自晚晴以来,一有通货膨胀,马上这钱就变废纸,这样的集体记忆太多,很难说南洋的华人就不会有什么应激反应。
    这其实也是钱绮雯极力反对郑毅搞大放水的原因。
    但如果能赚,尤其是要是有足够充足的外汇储备的话,一切自然就不一样了。
    “眼下的这个国际环境,什么生意能赚十亿美金?”
    “就是啊,除了美国,恐怕其他国家的政府这个时候也拿不出十亿美元吧,是什么生意,能有这么多的钱?”
    郑毅摇了摇头,道:“其实还是有的,只是……确实是会有一些副作用,所以我一直都有些犹豫,哎~,一群惹事的麻烦精,就怕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一时间,其他人都忍不住是一头雾水,却还是李孝式微微皱眉地道:“阿毅你说的,莫不是犹太人?”
    郑毅笑道:“大哥果然懂我,我最近确实是一直在想,南盟,到底要不要收留一些犹太人,尤其是要不要支援中东的犹太人,你们知道,咱们南盟和犹太人的关系还是蛮好的。”
    李孝式:“中东那边,确实是有些犹太人在那占了一片地,听说和当地的阿拉伯人现在处得很僵,好像和英国的关系也不太好,这……”
    郑毅:“我可以很确信的告诉你,他们不是关系不好,而是马上就要打起来了。”
    “犹太人人少,地方小,城市民众很多,如果要想形成战斗力的话,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全民皆兵,全民军训,同时利用人口素质相对更高的优点,大力的去发展空军。”
    “那么,全世界范围内,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拥有大量的轻武器使用经验,和已经富裕到飞机都快要当做废铁回炉的地区,是谁呢?”
    众人一脸惊诧,尤其是那些不太了解国际政治的家伙们。
    “这么说……这些犹太人,跟咱们南洋华人还挺像?”
    “好像确实是挺像,前几年的时候,暹罗不是流行过一本书,叫做《东方的犹太人》么,这岂不正说明,我们和他们同病相怜么。”
    “如果真的是打仗的话,我们可以卖给他们大量的军火,尤其是飞机,南盟现在的飞机数量太多了,转民用,根本就不现实。”
    可以说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除了美军之外,就属他们南盟这边的飞机最多了,英法都没有他们多。
    这些飞机都是抗战期间美国作为战争盟友无条件援助过来的,反正是没他们南盟的钱的。
    而且南盟是真的保有相当巨量的轻军火,抗战期间他们毕竟是全民持枪,最近这段时间虽然给爪哇土著,乃至印度人都或卖或援,半卖半送的给处理了一部分,但相比于这些枪械巨大的保有量来说,还真是杯水车薪。
    更别说,类似于火箭筒等轻步兵重火力了。
    整个南盟的军事装备体系,几乎都可以原封不动的复制给那些中东犹太人,帮助他们建国。
    甚至还可以出军事教官教他们一些全民皆兵如何打仗之类的技巧。
    而犹太人么,郑毅真的不担心他们会付不起买军火的钱。
    梅夫人随便去华尔街发表一个演讲,三天不到的时间十亿美金就都特娘的到账了,还都是捐款而不是贷款。
    这份筹款能力简直羡慕死个人了。
    和这个时期的犹太人搞好关系,好处可以说是大大滴有,别的不说,至少他后续要从美国贷款,会比现在更加容易得多。
    而且要知道,苏俄的高层领导人中,也是有着极大量的犹太人的。
    这对于郑毅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即将到来的冷战潮中保持游刃有余的身段是极其有利的。
    当然,坏处也是很明显的。
    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民族的人到底都是什么揍性,他身为一个现代人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他们南洋华人本来就被称之为东方的犹太人,真要是大笔接收西方的犹太人的话,很难说,南盟本身会不会被寄生。
    这帮犹太人都是玩金融的高手,郑毅还真有点害怕会玩不过他们。
    最关键的是槟城的支柱产业,毕竟是石油化工。
    虽说现在他抢下了婆罗洲的油田,整个南洋的石油原油都是在槟城炼的,但槟城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炼油中心。
    光炼南洋的石油,至少目前南洋的这些油田甚至都不能保证槟城石化开满工。
    再说大家严格说来也都算同行,他还指望以后跟阿拉伯人建立国际合作,联手稳定石油价格呢。
    这要是真帮犹太人建国的话,会给将来的石油合作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再说南洋这边,虽说人种上跟阿拉伯人没啥关系,但这边的土著,尤其是马来人,毕竟跟人家都是信仰相同宗教的。
    他现在好不容易跟当地土著开始缓和关系了,万一因为这事儿再横生枝节,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他也知道南盟现在缺钱。
    但是这个钱,不到万不得已他还真是有点不想赚。
    哪怕不考虑这里头那么多的利益关系,单纯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他都觉得这么干是不是有点丧良心。
    也正是因此,他明知道这笔钱很好赚,而且赚了,就一定能够极大的缓解南盟现在缺钱的困境。
    全世界再也找不到比卖军火还赚钱的生意了。
    也很难找得到比犹太人更优质的客户了。
    犹豫啊。
    “算了,还是再考虑一下吧,这钱虽然好赚,但确实是容易赚出后患来的,万一以后……”
    正说着,却见十分突兀的,会议室的门被撞开,却是马奎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
    郑毅皱眉:“什么事?不是说我们在开预算会,除非是天大的事,否则不要打扰我们么?”
    马奎:“刚刚收到电报,法国人登陆海防港,与卢将军展开激战,卢将军请求支援,另外……龙将军,在国内似乎被软禁了,先生,怎么办啊,卢将军亲自来报,说,他要撤要打,听您的,但是打的话,必须得到我们的全力支持。”
    郑毅一愣,随即扭头,对李孝式道:“大哥,麻烦你去一趟耶路撒冷,见一下梅夫人,如果可能的话,将她请来,就说我南盟愿意全力支持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
    事儿赶事儿全都赶到一块了。
    即使是与魔鬼交易,也顾不得了。
    中午喝了几瓶大乌。
    从中午一直睡到晚上头都还是疼的。
    头一次喝这个酒,劲儿太大了啊。
    所以发得晚了。
    哈哈哈哈。
    望见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