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3章 玩家一生不弱于人!

      贡布眼底的恨意都还没有完全收起,但看向高富帅的视线里仍带着几分警惕。
    道理很简单,也许父亲的确在国中有许多敌人,但他死在了战场上,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杀死他的,就是安西军的人。
    所以,论勒赞固然不是什么好东西,高富帅也绝不会是可以信任的人。
    ……再说对方也完全没有要掩饰自己想要挑拨离间的意思。
    高富帅一看他没对着自己喊打喊杀,就觉得之前那些话没白说,于是笑着道,“别瞪眼了,过来坐吧。你的敌人不是我,至少现在不是。”
    贡布仍旧只是警惕地看着他。
    高富帅叹了一口气,“这样吧,我知道杀死你父亲的天兵是谁,回头有机会我带你去找她,然后你找她决斗,怎么样?”
    “当真?”贡布果然心动。
    他这时完全没想到天兵死了还可以复活的事,不过就算想到,能杀死敌人一次,至少可以解恨。
    当然,到时候他能不能打得过玩家,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真。”高富帅说,见他没动,又道,“我可以与你盟誓。”
    吐蕃人非常看重盟誓,当初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起吐蕃王国,就是跟各部盟誓,之后每一代的赞普都要跟他的大臣盟誓,如果任内发生了什么有特殊意义的事,比如大战或是佛寺落成,也会有盟誓,并且会立碑纪念。
    就连唐蕃结盟,也是采取吐蕃这种盟誓立碑的方式。
    由于吐蕃距离现在年代较远,中间又几经战乱,所以关于吐蕃王国的历史记录稀少且混乱,倒是不少通过石碑保存下来的内容,更加可信也算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
    果然听到“盟誓”二字,贡布眼中的警惕又淡了一些。
    他迟疑着,走过来在床边坐下,问道,“你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就找你打听点事。”高富帅说,“放心,我要问的都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我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想找个人问问。”
    虽然来的路上,尼玛给他讲了一些吐蕃国内的局势,但是奴兵的出身到底还是限制了尼玛的视野,很多地方都说得含含糊糊,还是得找个懂行的人再打听一下。
    论勒赞既然把贡布送上门来,高富帅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弹幕看着高富帅忽悠人,不由发出锐评。
    ——土豪是不是进化了呀?都会搞攻心计了,已经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傻白甜了。
    ——什么傻白甜,明明是傻多速!
    ——拜托看人之前先把滤镜收一收,有钱人家的孩子有几个真傻?
    ——呃,土豪对面那个不就是?
    ——……靠,无法反驳!
    ——我知道了!一定是他对面那位的情商和智商都太低了,所以衬托得土豪好像也聪明睿智了,就像那种三流小说里的主角一样。
    高富帅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高深莫测的表情都有点端不住。
    他什么时候傻了!
    这是诽谤!
    能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正事上,能不能?
    高富帅默默扭过头,看着一脸不自在的贡布。对他当然不能跟对尼玛一样,直接说“你给我讲讲吐蕃的局势吧”,高富帅想了想,问,“你们韦氏和娘氏似乎关系不太好?”
    果然,一说这个贡布就来劲了,“小人得志罢了。”
    接下来,贡布就用一种“我祖上比他阔多了”的语气,讲起了两家的渊源。既然是祖上的故事,免不了就要掺杂一些历史——吐蕃从松赞干布之后才有了文字、有了信史,历史实在不长,而且贵族制的国家,数上去大家都有渊源。
    贡布:当年松赞干布他爹囊日松赞打天下的时候,娘氏和韦氏都是孙波王国的大臣,因为收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就投奔囊日松赞,帮助他一举灭亡孙波。
    ——好家伙,真是哪里都有带路党啊……
    ——这也算是跟随太祖爷入关的老吐蕃正白旗出身了,难怪这么牛叉。
    贡布:后来囊日松赞被人谋害,各地叛乱频发,娘芒布杰尚囊平定叛乱,侥幸成为了松赞干布的第一位大论。但很快就被嫉妒他的其他大臣杀死。
    ——明摆着是功高震主,赞普容不下他了吧?好家伙,松赞干布这家伙浓眉大眼的,没想到还有这等心计!
    贡布:松赞干布去世后,芒松芒赞继承赞普之位,噶尔家族父子熟人连续担任大论,开创了论族的先河。
    ——噶尔家族确实出了好多猛男。
    ——论钦陵可是把大唐名将薛仁贵、王孝杰之类的按在地上摩擦,在我们的正史里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后不出意外,又因为功高震主被赞普嘎啦!
    ——顺便说一句,论钦陵死后,他家人就投降武周了,不过后来就再没见诸正史。
    贡布:之后担任大相之位的,就是韦氏了!
    ——韦氏家族,堂堂登场!
    ——韦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贵族穷!
    ——韦氏: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所以你知道高富帅为什么看到自己被弹幕内涵,也没有关闭直播间了吧?
    这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超好听,他超喜欢的。
    只要被内涵的不是他本人。
    唯一比较困难的是要如何忍住不笑,毕竟高富帅也没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
    好在贡布比他更不专业,沉浸在自己的讲述之中,也没注意到高富帅脸上扭曲的表情,不然估计气氛就全没了。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好奇了,为什么吐蕃的大论总能功高震主?
    这就是吐蕃非常倒霉催、又非常神奇的一点了。
    从松赞干布开始,连续几代赞普都是英年早逝,新的赞普都是幼君继位,甚至好几个襁褓之中继位的,以至于芒松芒赞死后,论钦陵甚至不敢公开他的死讯,隐瞒了三四年,直到文成公主去世,赞普的死讯才跟她的死讯一起送到唐朝。
    即使如此,唐高宗当时还是很心动,想搞点事,结果裴行俭一句“钦陵当政”就让他打消了念头。
    足见当时大论的权势之盛。
    尽管正是凭借这样的权势,对内镇压、对外扩张,赞普才能坐稳王位,但国事完全操持于其手,日渐长大的赞普自然会生出不满。
    所以当韦氏也开始功高震主,为了抑制论族的产生,尚族也就应运而生了。
    说起来,也无怪很多人觉得大唐与吐蕃像是一对双生的宿敌,与武则天这个“天后”同时,吐蕃也出现了赤玛类,她作为太后和太皇太后摄政二十年,直到她死之后,韦氏才得以上位。
    而赤玛类正是出身四大尚族之中的没庐氏。
    也正是因为都是幼主,所以年幼的赞普依赖母亲,而年轻的长妃依赖家族。要不怎么新赞普一登基,长妃的族人就能当大论呢?
    尽管为了避免一家独大,大论制改成了三论制、四论制,四大尚族也是轮流秉政,但尚族的势力还是迅速膨胀起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先代赞普赤松德赞开始崇佛。
    他是不是真的那么虔诚不好说,但他对宗教的推广,必定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想要扶持一股能够与尚族抗衡的势力。所以佛教一进入吐蕃,就与苯教发生了剧烈的冲突,甚至导致了赤松德赞和牟如赞普两代君主的死亡。
    然后就是当代赞普赤德松赞了。
    作为第二个不是幼年登基的吐蕃赞普——上一个是他哥,当了两年赞普,被亲娘噶了——尽管面对的局势非常糟糕,但赤德松赞对国政的掌控能力还是远超先辈。
    为了平衡尚族,赤德松赞不仅继承了父亲崇佛的事业,还更进一步推出了新的政治势力。
    至于新势力的代表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了,娘定埃增桑布。
    没错,兜兜转转还是你,娘氏!
    赤德松赞专门为他设置了钵阐布这个官职,让僧人参与国政,排位还在大论之上。为了不让钵阐布独木难支,又设置了近侍官这个介于内相和外相之间的官职。
    这样的恩宠,可不只是因为他是赤德松赞的老师。
    不过贡布显然想不到那么多,他真的信了赞普写在夏拉康碑上的盟誓词,认为这是赞普对“娘氏曾经跟随先代赞普,立下极大的功劳,却没有得到跟韦氏相同待遇”的补偿,所以才说娘氏是“小人得志”。
    好在高富帅还有弹幕帮忙提炼重点、拓展知识点。
    所以听完贡布带着强烈个人色彩的讲述之后,他也大致判断出了现在的局势。
    从世俗来看,娘氏和韦氏是论族,他们应该是一伙的,跟尚族对立,但从宗教倾向上看,娘氏又跟尚族中的没庐式是一伙的,跟韦氏对立。如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微妙的平衡。
    ——所以论洛丹主动发起战争,就是为了用不容忽视的军功打破这种平衡吧?
    ——可恶,感觉被小看了。
    ——没事,你看论洛丹这不也达成目的了嘛,虽然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doge
    ——论洛丹:你就说平衡破没破吧?
    ——说得好,既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又帮助我们安西军在西域站稳了脚跟,什么双赢,这就叫双赢!
    ——论洛丹用心良苦啊,他真的,我哭死。
    ——说真的,这么一分析,我有点相信娘氏现在是真的无力推动跟大唐的结盟了。毕竟赞普肯定不会希望他好不容易达成的平衡被打破,现在娘氏强韦氏弱,他是不是该换边站了?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战功是功,会盟也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