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0章 他这一生,好像都在生不逢时。

      雁来在长安城参加了三次大型宫宴,但离开长安的这一天,她才发现,这三次宫宴的规模,竟都不及今日的送行宴场面宏大。
    除了皇帝指名的皇子宗亲和各部官员之外,还有不少人是自发来送。
    道路上处处都能看到香车名马,让人疑心是不是整个长安城的权贵都来了——大概越是不喜欢她的权贵,越是希望她赶紧走,在别的事情上或许可以不积极,送行却绝不愿落于人后。
    至于前来送行的普通民众,更是摩肩接踵、挤挤挨挨,走出长安十几里都还能看到道路两侧送行之人。
    不光是身处队伍之中的人震撼,就连经常能够看到大场面的直播间观众,也忍不住赞叹。
    ——这就是民心啊~
    ——我们雁帅的牌面这不就上来了?这阵仗,皇帝出巡也不过如此了吧?
    ——虽然但是,跟皇帝出巡还是差远了。当年隋炀帝下扬州,从洛阳乘船出发,随行船只光是发船就发了五十天,什么概念?
    ——我了个去,开了眼了!
    ——都说隋炀帝奢侈,但我一直没概念,看到楼上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真是活该你亡国啊杨广!
    ——我还以为李商隐写“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是跟“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搞半天是写实?
    ——这要是还不亡国,天理难容天诛地灭天网恢恢替天行道……
    ——所以我们雁帅就不跟昏君攀比这个了(擦汗
    ——总觉得送行的队伍里很多人看着很陌生,长安城里原来还藏着这么多权贵吗?
    ——感觉是来送瘟神的(doge
    ——没事,雁来又不是以后不来了,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至少百姓是真心来送行的,走了这么远的路呢。
    ——哈哈哈,百姓是来送雁帅还是来送玩家很难讲,但是那些玩家脸上是什么鬼表情啦?npc没反应过来你们也没反应过来吗?复活点都开了,以后逛长安城还不是跟逛自家后花园似的,想起来就去了,干嘛搞得跟生离死别一样。
    ——呃,你不说我也没想起来。
    ——完了,本来还在感动的,一看楼上,瞬间气氛全无,你还我感动!
    ——我无所谓,反正更期待的是折柳赠别、赋诗相送的场面,嘿嘿嘿……
    ——说到这个,白居易是不是没来啊?
    ——应该是没有,朝廷官员那一拨里没看到他。
    ——呜呜呜,我不配我也就认了,难道我们雁帅还不配白居易写一首赠别诗吗?
    ——呃……小道消息,好像李贺考上安西军的编制之后,皇帝很不高兴,白居易估计是为了避嫌吧?毕竟他也是个大才子,怕跟着我们跑了哈哈哈哈哈!
    ——啊这,这皇帝的心眼就是个核桃吧,不能更大了。
    ——但是感觉有点爽,哈哈哈!
    ——还得是我们李小贺啊,这孩子平时闷不吭声的,其实是个干大事的材料。
    ——李贺是个实诚人,别人都还在犹豫呢,他二话不说就决定全家一起搬,完全相信咱们,少年人的赤诚和热情太美好了呜呜呜……
    ——话说李贺到哪儿了啊?
    ——已经过了洛阳了,不过他们走得更慢吧,肯定追不上来的。好在这一路也没啥危险,等雁帅在秦州停留,应该就能赶上了。
    ——别聊了,你们期待的写诗环节来了!
    大唐人喜欢诗,交际场合也少不了诗,不管水平怎么样都要拽两句,就算自己写不出,也可以背诵一些名篇。今天送的又是雁来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众人作诗的热情更是高涨。
    不过主力选手还是大唐科举筛选出来的官员,以及奉命出宫送行的宋氏三姐妹。
    雁来到底还没有被大唐诗坛洗礼过,一下子收到了那么多诗,不是大肆吹嘘她的功绩,就是表达对她的留恋不舍,就算明知道都是场面话,也让人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尤其是宋家三姐妹,非常有默契,你一言我一语,话就没有掉在地上的时候,而且才思敏捷、妙语连珠。
    雁来有点明白她们为什么能在宫中历经数朝而长盛不衰了。
    这才多大一会儿,她就已经被夸得忍不住脸红。
    还好天气逐渐转暖,今天又风和日丽,又一路骑马过来,还能推说是热的。
    嗯……再喝两杯,就说是酒上脸了。
    好在大部分人的才华都是有数的,并不能无休止地写下去,雁来看看大家的诗都作得差不多了,便让人整装待发。
    宋氏三姐妹将她送到马车旁,雁来登上车辕,回头看去,就见三人都在注视着自己。
    她不确定她们眼底的光彩是否名为羡慕,算算时间,她们入宫已经二十年了,期间失去了两个姐妹。纵然在外人看来,她们的身份已经足够光鲜,但其中滋味,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了。
    也许不是皇帝派她们来送行,而是她们自己争取到的机会。
    雁来想了想,道,“多谢三位学士厚意,以后有机会,再请你们到西域去做客。”
    这听起来很像是一句场面话,但如果说的人有能力实现它,而听的人也愿意相信它,那它就是一个令人期待的约定。
    宋若莘笑道,“那我们就盼着了。”
    ……
    队伍缓缓出发,不打算跟着回去的玩家便回过头去驱散跟着的百姓,不让他们再送下去。
    看看天色,再不回去,就赶不上关城门了。玩家倒是无所谓,他们又不需要在游戏里睡觉,就算需要,也能搭帐篷、睡野地,但这些百姓可没地方安顿。
    恋恋不舍的长安百姓,也是这才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天兵都会跟着雁来一起走,甚至留下来的数量还更多些。
    ……那离别之情忽然就淡了许多。
    本来还怕他们这一走,长安城又会变成原本的模样,现在看来都是多余的担心。
    他们放松下来,一路说说笑笑往回走,不像是送行,更像是踏青归来。
    至于那些京城权贵,发现还有那么多天兵留在城中,是什么样的心情,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跟着队伍走的玩家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了。在有复活点的情况下,还有那么多人跟着她赶路,有古怪。
    雁来透过车帘打量着玩家,见他们满脸兴奋,立刻猜到这些家伙有事情瞒着自己。
    现在游戏里的玩家太多,又分散在很多地方,雁来也很难一个个关注过来,所以除非他们搞出大事,触发系统提醒,又或者他们自己上论坛发帖炫耀,被推到雁来眼前,否则她没法掌握每一个玩家的动向。
    雁来倒不是很在意这个,总要给玩家更多发挥的空间嘛!
    再说这一届玩家还是不错的,虽然也搞事情,但都能收场。
    所以此刻,她也就当什么都没发现,等着看他们能弄出什么样的幺蛾子。
    队伍又走了没一会儿,就来到了今天要住宿的驿站。
    没办法,第一天肯定是走不了多远的,毕竟送行耽搁了太多的时间。现在停下来休息虽然还有点早,但继续赶路,肯定走不到下一站,不如就留在这里。
    一到这里,雁来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驿站附近人也太多了吧?
    官方的驿站都修在道路要冲之地,往来的车马行人多了,自然就会聚集起人气。所以驿站周围多半会有客店、逆旅、茶肆、食店之类的配套设施。而这么多店铺需要有人经营,周围自然又会建起民居。
    如此,就是一个小小的聚落了。
    长安城附近的驿站聚落,规模算是很大的了。但即便如此,人数似乎也多得有点过分。
    而且这些人看起来并不像是本地居民,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浑身都透着流离风霜之色,让雁来脑海中立刻闪过两个字:流民。
    走近一些,雁来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真的靠近驿站,只是聚集在附近的野地里。而让他们这么自觉的原因是,驿站那边有驿卒拎着棍子来回巡视。
    雁来招手叫来了赵猫猫,“这是怎么回事?”
    赵猫猫比她反应快,早就已经在团队频道问过了,闻言忙道,“负责这事的人马上就到,还是让她们来解释吧。”
    没一会儿就有几个玩家结伴前来,雁来看她们有些熟悉,想了想就记起来了,是经常跟在李贺身边的那几个。几人站在马车前,你推推我,我挤挤你,最后才由其中一人支支吾吾地道,“雁帅,这些都是从南边来的流民。”
    事情是这样的,上回她们送李贺回乡,顺便去洛阳打卡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零星的流。,一问才知道,原来元和三年的年景很不好,大唐境内有很多地方都遭了灾,虽然官府也有赈济、灾民们也自己想了办法,但日子还是过不下去,为了活命,只能做了流民。
    长安城歌舞升平,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是因为流民都被拦在了河南那边。
    几个玩家心生怜悯,就跟他们说,要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可以去秦州,那边要开互市了,接下来肯定会大搞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手。
    但秦州那么远,对玩家来说,就算不骑马,他们凭借身体素质,也能在几天内跑个来回,但是这些流民要走过去,就太难了。所以她们就又指点流民到这里来等着,跟雁来的队伍一起走。
    “我发誓,这消息当时真的只告诉了几个人。”解释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玩家看了一眼聚集在道路两侧,满脸期待地看向她们的流民,声音越来越低,语气也越来越虚,“但谁知道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就引来了好多人,听说因为人太多,还分了几拨,留在这里的只是其中一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