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86章 一边旁听的玩家顿时瞪大了眼睛,等等,我听到了什么?!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与广西相邻,在这个时代,是不折不扣的烟瘴之地。
    但是俗话说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就算是烟瘴之地,也能看出几分山明水秀来。
    何况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永州的山水正是其中的代表。所以自从游览过西山之后,柳宗元便一发不可收拾,将周围都逛了一遍,先后觅得几处可供反复驻足赏玩的美景。
    然后兴致勃勃地写游记。
    写完了,自然要找人分享。
    好在朋友们虽然各自散落,但相距都不算太远,还可以书信往来。
    其实,柳宗元也很想找人谈一谈天兵的事,但在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前,他又不想说得太多,只能先按捺住,连柳宗直都没有透露。
    所以信里干脆也一字不提,只说风景、文章、诗歌。
    其他时间,他都在休整最近发现的那几处好地方,铲除杂草、伐去荆棘,让山、树、石、水之美都能尽数展露出来。
    他甚至看中了前往西山中途需要经过的染溪,想着如果最终没有消息,他就将这里买下来,兴建草堂、修筑亭台,然后搬过来住,朝夕与山水作伴,以文墨自娱,庶可了此一生。
    这般早出晚归,绝少与人交流,他自然不会知道天兵又在外面弄出了什么样的动静,更不知道,命运的转折点已经悄然来临。
    直到这一天,他踏着夕阳回到法华寺,却在自己所住的院子里看到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
    正是与他才力相等、命运相似,因此感情也一直很好的好友刘禹锡。只是因为谪官,两人已经暌违四五年之久,骤然一见,竟多了几分陌生与不可置信。
    两人长久对视,静默不语。
    千言万语、千愁万绪,却不知从何说起。
    似乎是被这样的氛围所感染,躲在暗处窥看的玩家你戳戳我,我戳戳你,都屏气凝神不敢发出声音。
    总觉得那样会遭天谴。
    幸好还有一个地方供他们表演。
    ——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好感动。
    ——他们也有好几年没见过了吧?我去参加几年没见的同学聚会都感慨万千的,何况是他们这种情况?
    ——呜呜呜呜呜什么一眼万年啊,觉得很好磕的应该不是我一个人吧?
    ——楼上的姐妹咱圈地自萌啊,不要在外面败好感,想交流的话可以私我加入温暖的大家庭~
    ——嘿嘿嘿,就喜欢看这种大团圆结局,也算是有我们一份功劳吧?
    ——可恨我读书少,感觉有很多想说的,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此情此景,或许只能用刘禹锡那首《视刀环歌》来表达了: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好好好,还得是你们写诗的人最会!
    ——这个画面也好美啊,场景、光线、色调、构图、氛围都超绝!
    ——名场面+1
    ——主要人也好看啊,刘禹锡已经很帅了,没想到柳宗元还能更胜一筹!我说他比元稹好看应该没人有意见吧?
    ——单纯说长相其实跟元稹差不多,但气质差太多了。元稹就是大众款风流才子,我闭着眼睛都能想到什么样子,但是柳宗元……说不出来。
    ——我感觉他有一点隐士气质,更符合中国古代追求的那种完美文人,往那里一站就是一幅现成的水墨画。
    ——楼上这么一说,忽然想到了《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什么叫诗如其人啊,真的绝了!
    ——再说一遍,会还是你们诗人会!
    ——我想说的全都被当事人自己说完了可还行?
    ——那我还是有一句可以说的:积石如玉,列松如翠,萧萧肃肃,爽朗清举(《世说新语》真是好东西啊……
    ——偷楼上一句。
    ——柳宗元看起来真的不像是会地域黑的人啊(心痛
    ——四川人指指点点.jpg
    ——广东人报到。
    ——贵州人报到。
    ——说起来,这对视是不是太久了啊?真的没人出去提醒一下他们吗?说词啊!
    ——……楼上你是会煞风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懂不懂?让人家多感动一会儿会怎么样?你看看现场的玩家多自觉,提前躲起来根本不出去当电灯泡。
    ——就是就是。
    然而玩家虽然有心成全,但还是稍微有些失误,没有提前安排人在周围清场,所以很快就有毫不知情的人闯入,并且开口打破了这个和谐的场景,“八兄,怎的站在门口不进去?”
    柳宗直牵着和娘,走得慢一些,从后面赶上来,有些不解地问。
    他的视线刚好被柳宗元挡住,直到走近了,才看到站在院子里的刘禹锡,顿时也十分吃惊,“梦得兄?”
    他一开口,两人都回过神来。
    刘禹锡先朝他打了一声招呼,“正夫。”
    又看向柳宗元,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才叫出了那个名字,“子厚。”
    柳宗元的意识似乎才终于重归身体,找回了对四肢的掌控,迈步进门,前两步还有些僵硬,之后越走越快,一直到了刘禹锡面前才停下,视线打量着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最后却只是问,“你怎么到永州来了?”
    刘禹锡闻言,下意识地回头往旁边看。
    这一看,就看到了躲藏在山墙边,正朝这里探头探脑的玩家。
    刘禹锡:“……”
    天兵总有本事让他在感动与生气之间反复横跳。
    见柳宗元也跟着看了出来,一众玩家也只能讪讪走出。
    探出头的玩家只有四五个,所以他们一走出来,柳宗元就想开口招呼,结果一个一个又一个,很快二十来人就将整个院子挤得满满当当。柳宗元不由得看向那个角落,开始思索那么小的地方到底是怎么藏进去这么多人的。
    刘禹锡也有些无语,他干咳了一声,“这些都是天兵——子厚应当已经听说过天兵的大名了吧?”
    “的确听过。”柳宗元点头,看向玩家的视线也带上了几分好奇。
    “这就是天兵吗?”后面跟上来的柳宗直说出了他的心声,“久仰久仰。”
    “承让承让。”玩家齐刷刷答道。
    “噗嗤——”是站在柳宗直身边的和娘忍不住笑出了声。她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家学渊源,懂得也多,被玩家这种不伦不类的礼节逗乐了。
    但当众人被这动静吸引,将视线投向她,和娘又忍不住有些羞涩,躲到了叔叔身后。
    “这就是和娘吧?”刘禹锡有些感慨,“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下意识要掏见面礼,才想起来自己被玩家催着,来得太匆忙,什么都没准备,不由得尴尬起来。
    这时后面突然有人戳了戳他,刘禹锡回头看去,就见有玩家递过来一串用彩线编织成的饰物。他微微一愣,见玩家朝孩子的方向示意,才伸手接了,递到和娘面前,“这个给你。”
    和娘下意识地转头去看阿爷。
    “收下吧。”柳宗元语气柔和,“这是你梦得伯父,你小时候也见过的。”
    和娘这才双手接过,端端正正行了个礼,“谢伯父所赐。”
    “好孩子。”刘禹锡抬起手,想摸摸她的脑袋,又想到这么大的女孩已经不合适了,只好又放下。
    柳宗元这才笑道,“你还没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刘禹锡突然心虚,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好摸出属于柳宗元的那份敕书,“说来话长,你先看看这个。”
    柳宗元打开一看,顿时愣住。
    柳宗直也是见过敕书的,见兄长发呆,凑过来一看,也不由得吓了一跳,“朝廷要重开丽正书院,召八兄你回洛阳修书?”
    柳宗元回过神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天兵,但转念又想到,自己的书信这会儿还不知道有没有送到,就算送到了,天兵也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可若是没送到,天兵又怎会来找他?
    刘禹锡又咳了一声,“我也有一份。”
    柳宗元还没反应过来,问道,“其他人呢?”
    刘禹锡见他误会了,便轻声解释道,“是天兵想将国朝以来的诗人作品整理编订,请了陛下旨意,开洛阳宫,设丽正院,招募天下文学之士前往洛阳。”
    所以并不是朝廷要起复他们这些永贞革新的旧臣。
    柳宗元眸光微动,有些迟疑地看着他,刘禹锡就笑道,“我已向天兵举荐过吕兄等人了,他们说要先派人去问当事人的意愿,而后再具折上奏,所以还需稍待一些时日。”
    “那怎么没人来问八兄?”柳宗直下意识地问。
    刘禹锡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连连咳嗽。
    柳宗元已经隐隐有些猜到了,就看了弟弟一眼,笑着朝玩家拱手道,“有劳诸位跑这一趟,还请进屋饮一杯茶水。”
    柳宗直总算反应过来,小跑着过去开门迎客,又张罗着烧水泡茶,忙得团团转。
    一个玩家连忙笑道,“这个不急、不急,就是那什么……我们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要是刘禹锡,可能会回一句“知道不当讲就别讲”,但柳宗元是个厚道人,立刻道,“诸位远来是客,有任何要求都尽管提来,宗元必尽力满足。”
    玩家搓了搓手,一脸期待,“听说柳先生在永州寄情山水,写了不少诗歌游记,不知可能借来一观?”
    柳宗元还以为她要说什么,不想竟是这个。
    他一方面有种自己的才华也被天兵看在眼里的欣喜,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有些惭愧,忙道,“自然可以,只要诸位不嫌污了耳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