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8章 也让回鹘人看看,什么才叫突袭!

      节度使府的大门一打开,看到有人从里面走出来,玩家们便一秒收声,一个个抬头挺胸,站在雁来身后,甚至还下意识地排了一下队列。
    那凌乱之中又自有条理的样子,让张奉国的眼皮跳了一下。
    时至今日,天兵的组织能力到底有多么强大,已经不需要证明了。但是每次看到,还是会让人忍不住在意。
    “见过雁帅。”他走到雁来面前,躬身行礼。
    其实以爵位论,两人都是郡王;以官职论,两人都是节度使,雁来的加官还略低于他;以年纪和官场资历论,他更是雁来的前辈,本该是雁来先执礼。
    然而时至今日,大唐境内还有谁敢让雁来先向自己行礼?
    就连大明宫中的皇帝,也在有意回避跟她见面的可能。
    张奉国也算是久历沙场的宿将,自有一股悍勇之气,等闲不愿屈身,但此刻站在年纪只与自家孙女辈相当的雁来面前,他还是先低了头。
    雁来也并不拿乔,没让他真的将这个礼行完,就伸手把人托住了,含笑道,“张尚书,久仰了。”
    其实自从雁来横空出世之后,因为天兵对她的称呼是“雁帅”,各地藩镇已经一改从前喜欢以加官、散官称呼,向着清贵文臣靠拢的风气,开始流行起称呼使职——最好还能带个帅字。
    但现在雁来按照旧规矩,以他的加官检校刑部尚书来称呼,张奉国也没有不高兴,反而觉得雁来比他想的更守礼。
    “雁帅客气了,您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他的语气也轻松了一些,笑着问道,“不知雁帅今日至此,可是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只是想找张尚书借一样东西。”雁来笑道。
    张奉国沉默片刻,“雁帅要借什么?”
    雁来抬头看了一眼门上写着“振武”二字的匾额,以及周围一字排开的大纛和旗帜,说道,“要借张尚书府衙一用。”
    还真是一点都不委婉啊。
    不过也是,有绝对的实力,又何必在意那些弯弯绕绕?
    见他不说话,雁来又问,“张尚书可是有什么难处?”
    张奉国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并无。”
    不过他心里其实对此早有猜测,雁来特意到东受降城来,总不会是来消遣他的,能做的事无非那些。所以张奉国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道,“我这就让人收拾东西,搬出府衙。”
    “那倒不必。”雁来笑道,“我只借用院子,不会影响府衙的日常运转。”
    才怪。
    玩家天天在这里进出,多少都是会影响一些的。
    再说了,一旦复活点开在了自己的节度使府里,就算张奉国再怎么撇清关系,朝廷那边也是交代不过去的。
    但这种事,他本来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反正振武军也不是第一个被选中的,朝廷就算要追责,也不该先找他,更不必说,第一个大唐境内的复活点其实是开在长安城的。
    陛下和其他地方的官员都没能拒绝她,张奉国当然也不行。
    所以他只能主动将雁来请进门。
    既然拒绝不了,那就让他亲眼见证一下传说中的神迹吧。
    张奉国主动落后半步,让雁来走在前面,跟其他人一起簇拥着她进了门,而后便领着人退到一旁。
    人多,流程就要安排上。
    雁来现在表演这一套仪式,技术已经十分纯熟,再加上属性值够高,动作做起来也飘逸好看。
    最重要的是,重复的次数多了,她的羞耻心也消磨得差不多,只当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那种面无表情双眼放空的样子,反而显出了几分奇异的神性。
    何况她是真的能开出光环,所以还是颇能唬人的。
    至少仪式结束之后,张奉国的表情都变得肃穆了几分,态度也更加审慎,他看着院子里不断涌出的天兵,小心翼翼地问,“不知雁帅接下来可有什么安排?”
    特意开启复活点,召唤了这么多人,想来不是无的放矢。
    “哦,对。”雁来这才想起最关键的情报还没告诉他,就说,“回鹘骑兵突袭中受降城,天兵要取道此处,前往救援。”
    “什么?!”张奉国不由大惊,中受降城也在他的管辖之下,他却什么都不知道,下意识就想问消息可确实,但想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什么人,又将这句质疑吞了回去,“什么时候的事?”
    果然,雁来说,“就是今天。”
    张奉国深吸一口气,看向雁来的眼神又多了一层敬畏。
    今天发生的事,她能及时得知很正常,毕竟天兵如今散落在大唐每一处地方,但是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就能赶到这里,就显得神乎其神了——天兵是通过她开启的复活点过来的,那她自己呢?
    但这当然不是张奉国能探究的事,他只能胡乱找了个话题,“回鹘人怎么敢?”
    尽管在一般大唐人的心目之中,回鹘人还是那个在安史之乱后派兵支援大唐,甚至一度迫使大唐皇帝低头的强大汗国,然而他们这些边将都看得清楚,如今的回鹘,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大唐是因为有藩镇撑着,所以依旧名将辈出,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而回鹘干脆就是相对松散部落联盟制度,哪怕汗国衰落了,各部的实力也并不会削弱多少。
    但不管怎么说,选择跟大唐开战,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现在的大唐还有天兵。
    雁来闻言,想到曷萨特勤写给自己的那封信,不无感慨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啊!”
    张奉国听懂了。
    足够庞大的利益,总是能够轻易蒙蔽人们的眼睛。
    就像当初的李锜,他不会不知道,一个浙西观察使,妄想跟朝廷对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利益当前,人总是会心存侥幸,愿意压上一切做赌注。
    结果是李锜身死,成全了他们这些平叛的功臣。
    而现在……张奉国看着雁来,心弦几乎都在发颤——现在的回鹘,会成就她吗?
    天兵之前就灭掉了葛逻禄部,将他们的叶护和王太后送到了长安。但那是远在西域的事,对大唐人来说,感受并不是很深——甚至朝中有些腐儒还会觉得那是穷兵黩武,完全悖理了传统的柔远人思想,殊为不智。
    也就是天兵行事无人敢质疑,不然朝中早就吵翻天了。
    但回鹘不一样,回鹘是所有唐人都知道的、跟大唐一样强大的国家。若是雁来也能打一场灭国之战,她在国中的威望也必将如日中天,直追太宗皇帝,比肩秦皇汉武。
    没有人会怀疑雁来能不能做到,天兵能不能做到。
    到时候,如此赫赫功勋,朝廷该用什么来封赏她?
    张奉国越想越深,感觉自己像是被卷入了一个可怖的漩涡之中,直到雁来叫了他几声,才恍惚地回过神来,完全不敢看她的眼睛,下意识地低头开口,“是否需要下官派兵……”
    “不用了。”雁来笑吟吟的,说出来的话却并不客气,“天兵急行军的速度很快,你的军队跟不上。”
    张奉国:“……”
    这话说得就很伤人了,振武军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边军,经常有小规模的仗打的那种,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雁来要是担心他们争功或是别的也就罢了,现在却是单纯的嫌弃。
    关键她说的还是实话,就更加扎心。
    张奉国被扎得人都清醒了几分,也意识到自己说了傻话。
    天兵不会死,所以才悍不畏死,他的兵卒却是会死的,不让他们跟着,未尝不是一种爱惜。她没有直接这么说,只是故作嫌弃,已经是给他们面子了。
    张奉国迅速找回了自己的定位,“那下官命人准备些马匹和口粮?”
    据他所见,天兵也是要吃饭的。
    “也好。”雁来想了想,点头道,“那就劳烦张尚书了。这些东西准备好,就交给后面的天兵带过来吧,我们要先走一步。”
    张奉国一怔,没想到她要亲自过去,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中受降城的战斗自然是不值得她亲临前线的,但若是要反攻回鹘呢?
    这次是回鹘先动的手,机会难得,他不信她没有这样的打算。
    张奉国便道,“那下官多备一些。”
    ……
    给天兵准备的马可以稍后,但张奉国还是将自己的爱马转赠给了雁来,让她不用跟玩家一样用双腿走路。
    出了东受降城,上了官道,视野顿时变得空阔起来。
    草原的广袤和沙漠的无垠是如此相似,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今天天气很好,视野极佳,能够看到不远处矗立的阴山——广义的阴山指的是阴山山脉,而狭义的阴山,指的就是从呼和浩特到包头,也就是东受降城到中受降城这一段。
    这片山脉的海拔其实只有两千米左右,但因为是直接拔地而起,在人类的视野之中就显得十分巍峨高大了。
    它像是一道天然的长城,从太平洋吹来的暖流因它的阻隔被留在这里,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流也因它的阻隔而无法侵袭此地,所以山脚下这片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可耕可牧的土地,才会成为草原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
    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都曾经在这里栖息。
    同时,它也是中原汉文化与草原文化、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交汇的地点。
    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北击匈奴的蒙恬,出塞和亲的王昭君,卫青、李广、魏尚,都曾在此处留下他们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