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9章 建议

      第49章?建议
    韩孟阳以前来过静安别墅做客,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会住进来。
    小草看到这栋房子有单独的厨房跟卫生间,喜欢得不行。之前小弄堂的房子没卫生间,洗澡跟上厕所都不方便。
    韩卉安置好韩孟阳就上楼去了。她现在时间挺紧的,还得多多提升自己才行。
    小草知道韩卉爱洁,她好几天没洗澡身上都有味,拿了衣服去卫生间了。
    韩孟阳问道:“娘,爷爷真的留下三十根大黄鱼?”
    黄淑芬不想说谎,而且以后住在一起,女儿的本事也瞒不过儿子:“你爷爷去得突然什么话都没留下,后来你妹妹在书房内找到了二十根小黄鱼。”
    “那怎么说是三十根大黄鱼?”
    黄淑芬叹了一口气道:“孟阳,之前你的情况不好,怕你担心就没将实情告诉你。我们这次来上海找你,一是放心不下,二也是樟树村没了。”
    韩孟阳不可置信,半响后问道:“樟树村上百口人,全、全都没了?”
    见他误会了,黄淑芬解释道:“不是不是。鬼子来扫荡,大部分人都躲山里,没来得及躲的被鬼子给害死了。你妹气不过,跟着村民将这群鬼子都杀了。鬼子报复心很强,村长就带着村里人迁去南湾,那儿有游击队。”
    韩孟阳暗松了一口气,他小声说道:“娘,若有人问起这事,你就说当时你已经带着妹妹离开了樟树村,后面的事并不知情。对了,也要嘱咐小草,千万别说漏了嘴。”
    黄淑芬点了点头。
    韩孟阳又道:“娘,以后不管谁问起,一定得说钱是爷爷留下的。”
    黄淑芬点头道:“你放心,我就告诉你,不会再跟其他人说了。”
    主要是瞒不过,女儿这一身的本事,现在住在一起迟早会露馅。
    晚上韩孟阳将韩卉叫到房间,小声说道:“小满,上海不比家里,这儿不仅鱼龙混杂,许多人是人前一张脸,人后一张脸。有什么事得跟我商量,知道吗?”
    韩卉哦了一声说道:“你现在也出院了,我准备去码头找份事做。”
    韩孟阳没同意。码头是帮派的地盘,经常打打杀杀,妹妹哪能去那样混乱的地方。
    韩卉不喜欢被人管着,她不高兴地道:“大哥,我是告知你,而不是在征询你的意见。”
    其实她对韩孟阳意见很大。去京都受伤失忆失去联络可以理解,但后来好了为什么就不能回家一趟?什么工作忙,都是借口,归根究底就是不重视。像她哥哥,去军中后有假就会回来看她。
    韩孟阳噎了下,软糯糯的妹妹怎么变得这么强势了:“小妹,你刚来上海不知道这儿的情况有多复杂。你要想工作,等我病好了,我帮你找。”
    韩卉不想跟他争吵,起身说道:“大哥,你好好养伤吧!我的事,我心里有数,就不用你操心了。”
    黄淑芬看韩卉面色不虞也没多问,只是笑着说道:“小满,娘做了酒酿圆子,在餐桌上。”
    酒酿圆子是韩卉很喜欢的一道小吃,有美食客吃,刚才的那点不愉快也抛之脑后了。
    黄淑芬进屋问了韩孟阳:“你刚才说什么了,你妹妹一脸的不高兴?”
    韩孟阳将刚才的事简单说了下:“娘,码头那边非常混乱经常出事,小妹不适合去那种地方。”
    黄淑芬默了默:“孟阳,小满做事都有成算,你就不要干涉她了。”
    虽然女儿性子大变,但这些日子相处下来还是有所了解。这丫头突然说要去码头做事,肯定是存了什么想法的。只是这事不好跟儿子说,省得节外生枝
    “娘……”
    黄淑芬摆摆手说道:“孟阳,小满已经长大了。她要做的事,若你认为不好跟她好好解释,若是小满不听你也不能强求。
    韩孟阳愣了下,等回过神来却是笑了:“行,以后我会注意。”
    以前爷爷奶奶跟爹说的话,母亲都会一字不落地照着做,不会说半个不字。他以前劝让她反抗,可母亲说这是为人妻为人儿媳的本份。现在却能为了妹妹反驳他,跟以前比,进步很大了。看来变的不仅是妹妹,母亲也改变很多。
    第二天,黄淑芬提着自己做的酥与韩卉去了陈家做客。
    静安别墅跟张家园非常近,就隔了一个街区。韩卉没叫面包车,直接骑自行车载她去。
    对于家里多了一辆自行车,黄淑芬很淡定。这么大一栋别墅都买了,多一辆自行车那都是小事。
    贺三妹正在跟女佣说话,看到母女两个人非常高兴:“我还准备明日过去看你们,没想到你们就来了。”
    韩卉不好意思地说道:“贺姨,对不起啊,之前说好陪小雪一起上课,结果家里事多一直拖到现在。”
    贺三妹笑道:“你去学堂念过书,哪能真让你陪她读书。我当时那话,不过是为了堵小雪她爸的嘴。”
    她当初是看穿了韩卉不愿给丈夫做事,故意岔开话题。小卉救的她女儿的命,可不能强人所难。
    韩卉觉得她很通透:“贺姨,其实我觉得,你可以跟小雪妹妹一起学。”
    贺三妹先是一怔,转而笑道“我、我都多大年龄,还学这个做什么?”
    这话韩卉就不认同了:“贺姨,你才三十岁不到哪里老了。”
    乡下姑娘结婚都很早,贺三妹十七岁嫁人十八岁生下小雪,今年也才二十八岁。
    黄淑芬接过话茬:“三妹,认了字,其他不说,写信或者看信不用找人,就是出门也方便。”
    顿了下,她又说道:“还有,你以后要买房子或者做买卖,若不认字,对方在契约上做手脚你都不知道。”
    在这一方面,她最有发言权。小时候她婶娘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堂姐堂妹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她娘却教她识字算账。后来,都派上用场了。
    贺三妹有些迟疑:“我这么大年龄怕学不会。”
    黄淑芬笑着道:“三妹,你聪明能干,只要愿意学肯定能学好。而且你学好了,有这么好的榜样,小雪会更认真学的。”
    母女两个人不知道的是,小雪跟着先生学了两天说很难不想学,被陈文鹏狠狠训斥了一顿。贺三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自然是跟陈文鹏站一边。可看女儿哭得稀里哗啦也心疼,若自己读书识字能激励女儿,那她愿意尝试下。
    韩卉补充道:“贺姨,有句老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有一颗好学的心,哪怕六十岁都可以学,更不要说你现在还这么年轻。”
    贺三妹是个性子果断的人,立即拍板决定学了。当然,也是现在陈文鹏能赚钱,家里有保姆什么活都不用她干。不像在老家,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累都要累死,哪有心思认什么字。
    韩卉又道:“贺姨,小雪身体有些弱,习武可以强身健体。”
    贺三妹也有这个打算,不过女儿刚病好身体还比较虚弱,准备养一养再让她习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