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章 人头滚滚

      第36章 人头滚滚
    此言一出,如捅了马蜂窝一般。
    “陛下万万不可啊!”
    “只立龙纛便可,万不得亲冒弓矢!”
    “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臣愿代替陛下前往!”
    连上午还哭着要求朱由检南迁的范景文都站了出来,“若让陛下亲临战阵,置我等大明忠臣义士于何在!?”
    “老臣愿伪作龙颜,引那闯逆攻城。”
    朱由检摇摇头,从龙椅上站起来,“闯逆阵中,有不少大明降将,见过朕的也不少,若是被那李自成看出底细,京师危矣。”
    “众臣工莫要再劝,朕意已决!”
    “吴襄。”
    “末将在!”
    “于德胜门立起龙纛,在京国公各营主将牙旗一字排开,引三百全甲精壮立与城头,民壮居后戴盔擎旗,以壮声威!”
    “末将遵命!”吴襄双手抱拳,回转离开。
    朱由检再次点出一人,“倪元璐。”
    “臣在!”
    “协理兵部工部修缮甲胄兵戈,监理户部配给事宜,统查城内流民数目。”
    “臣遵旨。”
    “范景文。”
    “臣在。”
    “流民之中挑选民夫三万,编练新军,不求他们上阵杀敌,只要能跟着前锋走齐百步即可,限你七日内完成!若是完不成,两罪并罚!”
    对于范景文,朱由检的语气格外严厉。
    从他组织百官群臣哭阙就能看出来,范景文的组织能力确实不错。
    就是少了点脑子,若是不施加压力,很可能会被他人迷惑,延误战机。
    朱由检现在是实在没人可用,没办法才让他上的。
    “臣必不负皇恩!”范景文肃穆下跪。
    他早上才哭完阙,还被冠以清君侧的逆反大罪,就算陛下要斩了他全家,我都没有半句怨言。
    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祖宗社稷而已。
    谁成想,陛下非但没怪罪他,还委以提练新军的重任。
    这是何等的皇恩浩荡啊!
    要是完不成,他都没脸活着!
    朱由检不在乎范景文怎么想的,留着这些官员的目的就是替他办事,办不成撤职就是了。
    “礼部派人与闯逆谈判,无论对方有没有派遣使者,大理寺与刑部联合执法,无论何罪一律从重处理。”
    “五城兵马司日夜巡城,提防闯逆细作。”
    “各臣工领命即走,违令者斩!”
    “待闯逆退兵,众卿之功不亚于从龙!”
    无论殿中百官如何作想,反正圣旨已经下达。
    就看现在倪元璐对陛下万般顺从的模样,定然会批红。
    这时候再违抗,那就真是抗旨不遵了。
    几十名大臣齐齐下拜,随后起身离去。
    朱由检这才长出一口气。
    对一旁的王承恩招招手。
    “大伴,让李若琏放出风去,就说朕准备在击退李自成后兴建功臣阁,上列三十六功臣,单独立传,社稷在则香火不断。”
    “啊?额……奴婢遵命。”王承恩先是一愣。
    在他眼里,局势远没有到达天倾的地步,建阁表功有点过了。
    但一想能用京城五千精锐,击破七十万大军,好像真配得上建阁表功的待遇。
    当王承恩离开后,乾清殿再次陷入寂静。
    朱由检没有多待,整理了一下衣服便出门而去。
    朝堂太乱,党争复杂,他一个普通人凭借正常手段根本无法驾驭。
    唯一的优势就是现代思想,体会最深的便是内卷。
    前世社会极其诟病的内卷现象,此刻成了他控制群臣的最佳手段。
    社畜内卷是为了钱,而百官大员并不缺钱。
    他们想要的是身前身后名。
    那还有比建阁表功更好的扬名办法吗?
    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朱由检记忆犹新。
    更何况还有单独立传,这可是名留青史的诱惑啊!
    总共三十六个名额,百官群臣还不得抢疯咯?
    至此,朱由检也终于有了一定的主动权。
    系统兵加词条控制军队。
    配给制控制京师百姓。
    三十六功臣控制群臣。
    接下来朱由检还能做的,便是收拢人心!
    将京师人心凝聚起来,十几万人守偌大京师,足以撑到抄家银两到位。
    不到万不得已,他是真不想武装拷饷。
    那样破坏的是华夏大地的底蕴!
    宁愿麻烦一时,也不能毁掉一世!
    至于怎么凝聚人心,朱由检也想到了好办法。
    骑上标志性的白马,在许峰等一百缇骑的护送下,直奔午门而去。
    ……
    崇祯十七年3月18日未时七刻。
    本是皇城大门的午门外,此刻却如同难民营一般。
    整个京师十一万流民聚集于此。
    吵嚷声响彻天地。
    沿着午门延伸的城墙外,几百口大锅蒸煮着从粮商库里搜刮出的米麦。
    每口大锅前还有一个桌板。
    户部调来的文书正在给流民登记。
    说明户籍所在地,父母和自己的姓名,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后,才可以去领粥。
    这是宋叶想出的办法,既可以统一放粥减少人力,又可以登记流民,整理成册。
    还可以筛查闯军细作。
    效率大大提高。
    当然,也只有流民和百姓来这里领粥。
    百官会在各自的部门吃饭。
    至于勋贵豪强吗,他们肯定会给自己留够充足的食物。
    没办法,以明末的组织度,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十几万流民周围,只有一千勉强凑出的锦衣卫和五百边军看管。
    碰到抢粥抢粮的恶霸地痞,不论行为恶劣与否,当场格杀。
    才能勉强震慑住这十万人。
    朱由检没有走出午门,搞什么假惺惺与民亲善。
    这么多人,只要有一个奸细凑过来,他当场就得嗝屁。
    沿着楼梯,一直走到城楼中心。
    身后百名缇骑同时举起竹制喇叭,“圣上驾到,迎~”
    午门外人太多,缇骑一连喊了三遍,靠前些的流民才注意到城楼中的那一抹明黄。
    人群顿时炸开,如割麦子般一波波倒下。
    而后面的流民,连午门城楼都看不清,只知道皇帝来了。
    忙不迭的跪倒在地。
    其中不乏有感激到放声痛哭的。
    整个场面乱做一团,让本来还想发表感言的朱由检也倍感无奈。
    只能冲着一旁挥挥手。
    非国家大事不可开的午门正门旋即被打开。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三千骑从门内冲出。
    整整一千骑兵,沿着城墙划出一个正方形空地。
    而后由锦衣卫押着最近几日获罪的大臣勋贵商贾走出午门。
    在空地上排成数排。
    整整二百多名官员,四百多勋贵及家眷,六十二名粮商将空地都塞满了。
    前面的流民还没搞懂什么意思,就听着城楼上缇骑开口。
    “嘉定伯周奎,大明国丈,不思为国尽忠,贪索无度,崇祯七年贪墨赈灾银一万三千两,崇祯八年强买民女数十为奴,残杀百姓…………按大明律,斩!”
    后续的罪名他们根本听不懂,但最后一个字他们听懂了。
    “皇爷说要砍了国丈爷?”
    “国丈爷啊,平日里那可是天边的人物,不能在俺们这群黔首面前给砍了吧?”
    话音未落。
    锦衣卫一刀下去,周奎的脑袋顿时滚落在地,鲜血直喷三尺有余。
    流民轰一下爆发骚动。
    “真给砍了?皇爷把自己丈人给砍了??”
    许峰才不会在乎下面的人说什么呢,自顾自得继续宣读罪名。
    “成国公朱纯臣,京营总督,在位十九年贪墨军饷二十七万两,私藏甲胄……”
    “永宁伯……”
    一桩桩罪名被许峰喊出,一颗颗人头飞上天空。
    整个午门陷入一副诡谲的场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