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90章 君子盟,五谷精微

      第90章 君子盟,五谷精微
    月光斜照入门。
    后厨里点起了灯火。
    文静娘子轻声打了个哈欠,到灶上舀了半瓢水。
    昨晚烧的烫水,一直在灶上温着,现在还没有凉,正好洗漱一番。
    她每天晚上基本只睡两个时辰,就会起身,把今天要用的糕点备好。
    等到天蒙蒙亮,帮厨和伙计们都上工,后厨就会变得非常忙碌,大家都在筹备今天的饭菜。
    一直要忙到午后,过了用饭的时间,刀白树上台说书。
    文静娘子就有空,再去睡两个时辰。
    合计下来,她每天睡的时间也不短。
    习惯了这种作息之后,她纵然在凌晨的时候起床,也只是微有倦意,不会太疲惫。
    一经洗漱,渐渐就觉得精神也被唤醒。
    文静娘子扎好衣袖,把糯米粉倒入盆中,用温水调和,加入少许蔗汁。
    五个木盆,一个里面的糯米团是原色,另外四个,分别以桃、青精叶、芭蕉、豆粉调色。
    酒楼里的糕点,向来算是个招牌。
    帮厨们帮着弄一弄炙羊肉、青精饭之类的,不在话下。
    糕点的手艺,还是要文静娘子亲自动手,才能够把握住最好的口感。
    揉好了几个糯米团之后,文静娘子用湿纱布盖在盆上,去点了一根香,计算着时间。
    这个空闲里,她在灶台边取了半碗蔗汁,调了点温水慢饮。
    她祖父走得早,身上病多也就罢了。
    而她父母前两年相继去世,却都是因为肠胃的毛病。
    夫妻两个自己是开酒家的,把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招了帮工,把酒家弄成了酒楼。
    结果作为开酒楼的人,年轻时却都没有好好吃饭,老了之后,对什么都没胃口,病瘦而逝。
    那几年,母亲就常常叮嘱她,要注重饮食,凌晨起来,不要吃多,但也得吃点。
    “蔗汁能不能酿酒呢?”
    文静娘子坐在灶台边,忽然想到,“好像听刀老伯说过,西晋时期有个叫张载的诗人,诗里就提到过甘蔗酿的酒。”
    “可惜,刀老伯应该不知道细节。”
    文静娘子端起碗,豪气的饮了一大口,“那我就自己琢磨,等酿出来了,吓那个瞎子一跳。”
    啪嗒!
    文静娘子听到盲杖触地的声音,扭头看去。
    只见楚天舒和成瞎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厨房外。
    这两个人走路都根本没声音。
    是走近了,故意点一下盲杖提醒我吧?
    文静娘子心里一闪念,笑着起身说道:“两位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刚出去杀了几个人。”
    楚天舒指了指成瞎子,道,“他白天发现一伙人心怀不轨,晚上去解决,审问出来,那几个人,还是专门冲着文静娘子来的。”
    “所以想来问问你,家里以前有没有什么大仇家?”
    文静娘子微微一愣。
    成瞎子也把脸朝楚天舒那边转了一下。
    你怎么这么直白,开口就杀人?
    早知道我自己说了!
    “是这样的。”
    成瞎子开口补充,“那几个是大唐江湖中有名的宇文家族之人,我原本就跟他们有旧怨,因此格外留心。”
    “这帮人行事狠辣,长途跋涉而来,肯定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
    “你要仔细回想,如果是无意中卷进了什么事件,早点想到症结所在,才有提防破解之法。”
    文静娘子双手叉腰,陷入了沉思。
    角落里的线香越烧越低,最后一点香头,也跌进香灰里。
    文静娘子回过神来。
    “香点完了?”
    她回到几个木盆前,拿出一个木头模具,把糯米面揪成一块块的往模具里填,填满一回,就迅速往蒸笼里一倒,拍打抖落出来。
    成瞎子说道:“你不要慌,可以慢慢的想。”
    “我没慌啊。”
    文静娘子回眸一笑,“做糕点这一步,就得手脚够快,可能听起来声音有点乱吧。”
    她低头去看糯米团,手上动作依然不停,口中说道。
    “你老是畏畏缩缩,不肯亲近,是不是认为我一个平民百姓,并不能真的从容看待你们江湖人的生活?”
    “其实,这里以前还不是王城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太平,城里城外刀客对决的风气又重。”
    “我从小到大见过的新鲜死尸,不在少数,亲手洗地也不止两三次。”
    文静娘子虽然是低头,但明显带有笑意。
    “你第一次在楼里出手,就是拦住了两个想在这里对决的刀客,别让他们坏了这里的地。”
    “所以,你该能想到这里的不太平,偏偏对我另眼相看,这算关心则乱吗?”
    成瞎子手上微微紧绷,又松开,叹了口气:“先说正事。”
    文静娘子忽然抬头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杏眸清亮,却深深的含有一种摄人的魄力。
    平时那种柔婉的好感,似乎就在刚才,发酵到某个节点,露出了真性情,变成一种势在必得的英气俏丽。
    楚天舒旁观看戏,心中觉得很有意思。
    明明成瞎子随便旋身一刀,能砍死三四个文静娘子这种水平的。
    但这一刻,他们两人给别人的强弱感,完全是颠倒的。
    “就是因为想不到正事,才先说这些。”
    文静娘子已收回了目光,把蒸笼一层一层摞起来,搬到大锅里,转身坐到土灶后面的小凳上。
    火石碰撞,先点草,后烧柴。
    架好了几根柴之后,她拍拍手走出来。
    “我是真的想不到,我最近能够牵扯到什么事情,能让大唐的家族跑这么远来杀我。”
    “如果说是旧仇,那也不应该。”
    文静娘子恬淡的说道,“我祖父那一辈,是被南诏先王掳掠来的,跟其他被掠来的唐人一样,强行迁居到南诏国各地。”
    “到我父母那时候,才逐渐把酒家弄得红火。”
    “我们这种草民,在大唐绝不会有什么深远的旧仇。”
    楚天舒思索起来:“那就真的奇怪了。”
    “如果杀心不是来自于旧仇,又不是来自最近可能卷入的事件,那就有可能是来自……身份。”
    楚天舒提出个看法,“你们家来到南诏之后,除了开个酒家,有没有得到什么别的身份?”
    文静娘子神色一动:“早在当年六诏合并之时,这座城就已经是南诏国名列前茅的大城,已有唐人迁居到这里。”
    “他们那时毕竟不适应本土风俗人情,因此也要抱团互助,成立过一个君子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后来南诏先王屡次掳掠唐人,凡是迁到了这里的唐人,多多少少都受到君子盟的关照,也就加入其中。”
    文静娘子屈指算了算,“我们家加入进去,也有三十多年了。”
    “君子盟每年有募捐,捐出的钱经过规划记账,用来帮扶那些实在困难的成员家里。”
    “我家酒楼早年被人找茬,多亏了君子盟出面调停,因此等我家生意红火,每年捐的比较多,现在我也挂了个会老的名头。”
    楚天舒和成瞎子一听到这里,立刻都感觉,这应该就是文静娘子被宇文家盯上的原因。
    “君子盟是为了帮助迁居到这里的唐人啊,一个来自大唐的家族,为什么要对我们动手?”
    文静娘子不解道,“难道他们想要掌控君子盟,要铲除绊脚石?”
    “但也不应该呀,我这个会老身份,就只是个捐钱的,名气比较好听,又不曾掌握实权。”
    成瞎子说道:“小心无大错,你找人给君子盟那些人都提个醒吧。”
    文静娘子笑道:“君子盟真正掌权那帮人,其实都在南诏混了个一官半职。”
    “国君迁都到这里之后,他们也算是住在王城内了,水涨船高,招揽刀客护卫,防守可比我这里严密得多,没那么容易被刺杀。”
    话虽这么说,等帮厨伙计们陆续过来的时候,文静娘子还是先打发了几个人,各提一盒糕点,代她去拜访君子盟的会老们,做个提醒。
    楚天舒见到糕点出笼,不禁凑过去弄了两碟。
    厨房里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他和成瞎子就走到大堂,直接拿白水配糕点,品尝品尝。
    南诏的甘蔗不少,但这里的甘蔗汁,甜度并不是很高,而且单纯的甘蔗汁煮熟之后,味道其实有点怪,并不如生吃的清甜。
    文静娘子的搅拌、揉捏、火候,却都把握的很好。
    糯米糕上灶下灶的时长,灶膛里火力大小,都要注意,少一分则微苦,多一分则泛滥,沾上水锈味。
    只有把握最好的火候,才能够把糯米本身的甜香也凸显出来。
    跟蔗汁的味道融合,弥补彼此的缺点。
    楚天舒这几天也点过几回糕点,都是放凉了的,口感香甜之余,微微弹牙。
    这个热的吃起来,香气更浓,比较软糯,但吃过之后,嘴里也不会觉得甜腻,都是一种青甘蔗似的植物香气。
    “好!”
    楚天舒每吃一块糕,就喝一大口水,热的糕点,微烫的水,吃得身体有种通透感。
    那是跟吃辣吃肉的酣畅,相似又不同的体会。
    “早饭还就得清淡点,细粮配热水。”
    楚天舒感受着肚子里的食物运化,感觉自己的肠胃,就像手指那样灵活。
    他如果愿意,能够在片刻之间,就把刚吃下去的东西全部消耗掉。
    却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消化能力,慢慢的化解吸收,轻柔平和。
    如果选择前者,那他不管吃荤吃素,感觉都没什么差异,反正是囫囵消化,狂暴吸收。
    但如果选择后者,因为缓慢吸收的过程,感受太细致,就只有谷物带来的体验是最舒服的,没有肉的燥性,没有菜的寒凉。
    “原来如此,食谷者智慧而巧,真的到了食为仙的境界,控制消化能力,不吃肉不吃菜,都是比较容易的,但对谷物,还是有一定的依赖性。”
    “所以古修行人对于断食的最高要求,形容起来,用的是辟谷这种词。”
    楚天舒又吃下一块桃色的糕点,闭目有感。
    食为仙,大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