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3章 黄雀

      第73章 黄雀
    六年前徐孝云在这里开了一间小酒馆。
    凭借着炎杞酒的口碑和他的生意头脑,他用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县城有名的酒商,买下这间足有几百平的沿街铺面,取名“云安酒肆”。
    云,即孝云。安,即孝安。
    他在县城经营酒肆,徐孝安在百壑村种粮食、酿酒。
    兄弟二人合作,给徐家赚下了数额不菲的家业。
    至于武道方面,徐孝云由于生意繁忙、应酬颇多,逐渐荒废了。如今他偶尔练一次五行桩功,舒筋活血,活动筋骨。
    “彩霞,你怎么来了?快回去养胎,店里我看着就行。”
    就在这时,徐孝云看到妻子张彩霞从店铺后门走来。
    他为了方便照顾生意,和妻子住在店铺后面连通着的宅院里。
    他开酒馆的第二年,和张彩霞成婚。
    张彩霞虽然长得不漂亮,但是身材高挑匀称,结实健康,干起活来吃苦耐劳。最重要的是:朴实。
    本来徐孝云只是招张彩霞在店铺里干活,时间长了日久生情,再加上张彩霞的出身使得她也非常节俭,和徐孝云性格相和。
    于是二人结为夫妻。当时他们的婚宴很朴素、很省钱。
    对于二人的结合,徐福贵很赞成。
    站在徐福贵的角度,张彩霞身世简单、极为适合徐家的发展。出身贫寒不要紧,能为徐家增添子嗣就是好儿媳,且避免了娘家势力的瓜葛。
    之后徐孝安的婚事也是如此。
    和几个哥哥相比,徐孝安稍显平庸。他没有武道天赋,也不像徐孝云那么聪慧,只是老实、孝顺。
    他没有远大志向,能伺候在爹娘身边、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好。
    徐孝安娶的是百壑村邻村小叶村的普通人家姑娘“春娟”,二人成婚两年、春娟即将临盆。
    ————
    张彩霞和徐孝云成婚五年,如今刚怀上二胎。
    他们第一个儿子名“徐忠钞”,两岁。
    “钞”,意即宝钞、钱。
    爱财的徐孝云取下这样的名字。
    “孩子他爹,我这才刚怀上,还没显怀呢,养什么胎。”
    张彩霞跨着步子走进店铺,眼看着柜面台有些乱,就打算收拾。她干活习惯了,闲不住。
    “彩霞,你去看着孩子嘛,店里不需要你干活。”
    “孩子还在睡觉哩,有嬷嬷看着。”
    “那你在家种个养个草嘛。”
    徐孝云无奈,谁家夫人比丫鬟还勤快呐。
    “我有话给你说。”
    张彩霞趁着店里不太忙的空档,将徐孝云拉到一旁:“咱们和你爹娘兄弟分家吧。”
    “分家?不行不行,你怎么又提,说了不行。”
    徐孝云连连摇头。他不知道彩霞最近怎么了,提了好几次分家。
    “怎么不行,咱家太吃亏了。你家三哥娘家那么有钱,还总占咱家便宜,前两天借了两千两银子呢。
    再说你六弟,隔三岔五来县城耍,你每次都给几两银子。他一个小娃娃要那么多银子干啥?
    还有你五弟,还不是你有本事才能带着他赚钱,要不然……”
    张彩霞唠叨着,说的都是自己心里话。
    “够了够了,别说了。那都是我兄弟,计较什么。”
    徐孝云摆着手,又推搡张彩霞:“你快回去吧,别捣乱。”
    “唉?”
    张彩霞无奈,生着闷气转身离开。
    “真是妇道人家,小家子气。”
    徐孝云心里吐槽着。
    他妻子什么都好,就是出身贫农小户,以至于只顾自家小利益、没有大格局。
    在徐家,表面看确实徐孝云赚最多的钱。
    但其他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没有徐孝苟,哪里来的赵帅那一百亩田给他家白种?没有其娘家的名声,徐孝云的生意怎么可能扩张的如此顺利。
    没有徐孝安,谁来酒酿?
    至于徐孝厚,只是年纪小,日后必成大器。
    徐家拧成一股绳,才有蒸蒸日上的徐家。分家的话,就是一盘不成气候的散沙。
    “四云!”
    “三哥。”
    徐孝云正忙碌的时候,徐孝苟来了。
    徐孝苟本来借银子去买功法,现在用不上了,来还银子。
    “弟媳在家是吧,我去你家还钱。”
    徐孝苟见徐孝云忙着,打了声招呼、去其家中找张彩霞还了两千两银子。
    ————
    时间一晃过去半个月。
    夜晚,一匹骏马从县令吕家的苍梧山离开。
    马背上是个双臂颀长的汉子,其一双硕大手掌覆盖着厚茧。
    他正是担任县尉之职、通臂门门主范雷的堂哥:范阳。
    “吕县令已经应承下来,只等他与其他三位仙官商议,我的官籍就稳了。”
    为了武官官籍,这段时间范阳威逼利诱,费了颇大代价。
    加上给吕县令送的钱财,他多年来积攒的家财散尽,还把他堂弟范雷的积蓄也用光了。
    他任职县尉十年,捞的钱财不是小数目。
    通臂门这些年也赚了很多钱。
    如今清空,从头开始。
    “有舍有得。我散尽钱财得到武官官籍,接下来肯定赚钱更容易,过不了几年就能把钱全部赚回来。”
    “还有形意门那小子,我不信他真敢杀我。”
    有官籍在身,他相当于多了一层护身符。
    踢踢踏踏的马蹄声作响,在寂静夜色下传出很远。
    范阳没有丝毫的警惕,他是武道宗师境,谁敢针对他?
    此时在他回县城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人在路旁的树上静静等待。
    李莽,县城仙官伏魔司司长麾下的“伏魔卫”。
    桐古县有四位仙官,县令吕易松,县督姜皓,伏魔司司长,山林监监长。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阳,真是谢谢你解决了那些武馆的先天武者,嘿嘿。”
    李莽心里想着,他就是争夺官籍最后的“黄雀”。
    官籍对于范阳重要,对于他来说同样重要。
    好不容易得来这么一个机会,一个借助武官官籍晋升仙官的机会,他不能错过。
    和武官官籍相比,仙官官籍更加珍贵。
    武官发放的俸禄是银子,而朝廷根据仙官的官职、发放灵石!
    仙官官籍,这是无数修仙者的梦想。尤其是那些出身凡俗、没有家族支持的散修,无比渴望得到仙官官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