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24章

      他不敢祈望能和如懿在一起,却盼着能得到更多的——
    能让他在无心睡眠的漫漫长夜中慰藉的东西,属于如懿的东西。
    很快,他的目光就被从如懿那短而粗壮的手指吸引了过去,她轻轻抚摸了下发髻,那一朵白花,便落了下来。
    凌云彻听不见满耳的哀乐,也看不见其他任何东西,他的目光跟着那朵白花飘飘荡荡的落下。
    待他清醒过来,他已捡起白花。
    海兰也注意到了这一幕,便停下了脚步想去要回白花。
    姐姐的东西,怎可落在这样无能的侍卫手中?
    “愉嫔娘娘。”三宝挡住了她后退的步伐,赔笑道:“您还是陪着娘娘,奴才去就行了。”
    海兰略点了点头,便继续跟着队伍往前走。
    而三宝退出了队伍,却什么都没干,甚至还挥手让旁的太监和宫女快点往前走——
    让凌云彻专心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看他将白花揣进了怀中。
    呵。
    这不又多了一个证据了吗?
    第190章 福气也会被你作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金玉妍因着玉氏王爷来信的责骂更是陷入了疯狂之中。
    她自认永珹不比任何人差,却为何会被永琪压上一头?
    回溯原因,还不是因为永珹的生母是她?
    金玉妍清楚自己的短板。
    身为外族,朝内亦无势力和背景。
    这是硬伤,亦是无法改变的——
    不对。
    未必不能改变。
    金玉妍很快想起了一人。
    孝贤皇后富察琅嬅!
    如果永珹能够出嗣孝贤皇后一脉,又岂是如懿的十二阿哥,白蕊姬养育的五阿哥能够比拟的?!
    永珹仍旧处于惊惧之中,一听这话,立刻就同意了。
    皇阿玛总是缅怀孝贤皇后,怀念回想的诗不知写了多少首,若成了她的养子,想来皇上就算知道了真相,也不会太过责罚他。
    母子两一拍即合,当即便让玉氏向皇上进言,提了此事。
    第一封,石落大海,什么反应也不曾有。
    第二封,第三封……
    直到第四封,才终于得了养心殿的回应。
    只不过,那信很快就打了个转,到了金玉妍的手中。
    金玉妍打开一看,只瞧见了一个硕大的红字——
    “滚!”
    笔锋之上,皆是属于帝王的震怒。
    丽心小声告诉金玉妍,“王爷还说了,皇上说玉氏若再上书妄议朝政,便让王爷再进京走一趟。”
    金玉妍手指一颤,信便坠落在地。
    上一次若不是因着九阿哥之死,皇上怜悯,王爷不死定也要脱层皮,绝无可能只是罚了些银钱便轻轻放下了。
    那会,她还有宠爱。
    可现在她已现颓败之势,皇上久久不曾召她侍寝,永珹亦总是被斥责。
    若王爷真被扣回京城,她也没有办法来救他了。
    金玉妍不敢再拿母族来冒险,只能暂且按捺下打算。
    但,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
    明明已经蛰伏了这么多年,明明她屡次告诫自己要谨慎,要小心,要忍耐,可看着对面坐着的如懿时,她总是忍不住心头翻滚的火焰。
    是一种能将她所有的自控力焚烧殆尽的火焰。
    迫得她开口道:“皇贵妃最近真是春风得意,看身材又丰盈了不少,真看不出您刚没了孩子。”
    一时,包括主位上坐着的太后,所有人都停下了闲谈,也同样看向了如懿的方向。
    虽说金玉妍是没事找事,可如懿的姿态实在是——
    她好似累极了,连身体都不能支撑,斜斜的侧坐在椅子上,脑袋还歪着看人。
    这让太后忽然想起了如懿婚后第一次来拜见她时的模样,也是这般头歪歪的,好像什么宫规都束缚不了她一般。
    所以,太后的不快到了巅峰。
    她讨厌如懿的感觉更胜一筹,便并未喝止金玉妍。
    偏生,如懿被这么讽刺,却还浑浑噩噩反应缓慢,连回怼都不曾。
    魏嬿婉笑吟吟道:“皇贵妃娘娘这是还没睡醒吗?”
    ……
    太后对如懿的厌恶又上一层楼。
    她岁数这么大了,还精神奕奕的坐着,反倒是如懿竟还躲着打瞌睡。
    她冷笑道:“如懿,你这是不愿意来哀家这里请安?还是不屑于和她们说话?”
    如懿这才清醒了些,勉强睁开了她肿肿的眼皮,却又忍不住悄悄打了个哈欠。
    太后的脸色又沉下去了几分。
    海兰只能赶紧为姐姐解释,“姐姐昨夜又因为五公主哭了一整夜,所以才不小心睡着了。”
    嗯。
    如懿将眼睛往下垂,想要赶紧端出伤心的模样,可刚睡醒的脑子还混沌着,实在是不能迅速的组织起来,折腾了半天,八字眉和嘴角一道往下撇,竟成了一副好像在生谁闷气的样子。
    “哟。”见无人阻止她,金玉妍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臣妾就说了几句实话,皇贵妃这就不高兴了?”
    海兰见不得她这么说姐姐,当即讽刺道:“毕竟谁也没有嘉妃的心宽啊,四阿哥连遭斥责,八阿哥腿又废了,竟还有闲功夫将心思放在别人身上!”
    金玉妍磨了磨牙,“皇贵妃真养了条好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