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我看你没资格来参加这个会哦
第445章 我看你没资格来参加这个会哦
苏州城,徐文仲挑着一担糯米,轻快又矫健的往谷市桥走去。
家里的小孙子闹着要吃百果蜜糕,所以他想卖点糯米换些、核桃仁、松子和蜜枣等。
想到胖乎乎小孙子聪慧的模样,徐文仲挑着担都忍不住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他的曾祖父徐枋和高祖父徐汧都是苏州著名大儒,也是大忠臣,可是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因为贫苦早就目不识丁了。
连徐文仲这个名字,都是大虞打回来后,由同邑杨庆孙给他起的,希望他能把徐家的‘文种’给延续下去。
不过现在日子好了,因为大虞回来后,极为推崇他祖先徐汧、徐枋父子这种不屈膝的汉家忠烈。
皇帝追谥在虎丘殉国的徐汧为贞简,赐了徐家苏州城边良田一百亩,一下就把靠给人当缫丝工的徐家,从极度贫困边缘拯救了出来。
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家境开始富裕之后,徐文仲最大的梦想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了,他希望能恢复祖先的荣光,至少要让徐家出一个读书人。
徐文仲都三十七了自然没希望,儿子也快二十了也晚了,只有三岁多的小孙子看起来机灵又聪慧,未来说不定可以继承祖先的文脉。
不过走到了谷市桥,徐文仲却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把糯米卖给米店或者自己叫卖,因为据说皇帝发行的新钱要下来了,到时候会从千五百钱能当一两银子变成千二百钱当一两银子。
所以导致很多人都把铜钱留在手里不肯出去,大家都在等,偌大的苏州,在一夜之间直接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
所以,连谷市桥这种原本咱们做大米买卖的,也涌进来了其他小商贩。
大家按照以前的价格计算后,拿着大称小称以物易物,只要不是实在没办法,那是一个铜板都不会掏出来的。
而就在谷市桥不远的一间小酒馆二楼,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二甲第七名进士李楘与好友程伟元并肩站立,看着这一切,久久无语。
这两人可都不简单,李楘的长洲李家是苏州大户,曾经跟苏州织造府有很深的商业往来,是江南的大丝商,家资丰厚。
而程伟元更不简单,他是二程一朱中程颐的三十一世孙,儒家圣贤传承,程家也是苏州大户,当然也兼做丝绸生意,是苏州生丝收购的大户。
历史上这位还与高鹗共同编修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发布了程甲本和程乙本红楼梦,他能以一个秀才身份周游南北交朋友,家资可见一斑。
“皇帝是真能忍啊!”李楘忍不住感叹了一声,连苏州都以物易物,机工大多停业,怨声载道了,他还能挺的住在广东不回来。
“沧云兄你还看不出来吗,咱们这位万岁爷可是真正的狠人,他不能制服的,就宁愿打碎了再重建。
你看大虞如今半壁江山都没有,陛下却敢放弃逐鹿中原跑到南都承天广州府去,还跟荷兰红毛人和英格兰金毛人开打,对北伐都完全不管。
我看这就是为了先压服咱们这些江南人,要搞定了我们再北伐,要是咱们不屈服,他就一直跟我们耗下去,直到我们挺不住为止。”
莫子布的银元政策已经出路七个月了,给江浙皖赣四省大户们下达的八个月缓冲期也快到了,但上缴银两兑换银元的不足三成,银两不足一千五百万两。
至于很多人想象的因为银元不足称民间物价飞涨的事情,并没有出现。
因为现在江南的问题不是钱多物少,而是经过满清搜刮和大户窖存之后,普遍存在钱荒。
此时的钱可比货物值钱多了,莫子布要不是来这么一手,那就不是物价飞涨,而是会出现货币不够导致的通货紧缩。
这种情况下你还涨价?
哼!
你涨你的,老子不买就是了,甚至莫子布还把铜钱兑换比提高的消息放了出去,大大刺激了民间以物易物的发生。
至于江南的几十万机工吃饭问题,那更好办了,在别的王朝可能是天崩地裂的事情,但在莫子布这不过小事一桩。
这几个月南洋的大米和咸鱼一船一船不要钱的往江南运,只要有机工吃不上饭,就可以去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登记,皇帝赊给你们吃,等上工发工资分期慢慢还,绝对不会让你们饿死。
甚至还可以选择听从安排下南洋,只要你有技术,朝廷借钱给你创业,去了就能当小工坊主。
若是技术一般,或者你的技术南洋用不着,那也很好办。
江南的机工基本都识字,去南洋当先生去,若是懂南京官话还可以去闽粤南洋当语言老师,缺口大得多,待遇也好,绝对比在家乡当机工过得好。
是以,有些江南士绅还想拿老一套,鼓动机工罢工来威胁,但根本扛不住莫子布的三板斧。
我莫大皇帝别的没有,就是南洋地多、粮食多,管你是要吃的还是要发展,南洋通通能满足。
话说,当中华真的拥有南洋,甚至都只是占据一些地方以后,战略回旋余地实在太大了。
只要是个正常人,有手有脚愿意吃苦,各个都能发财。
就这么区区两亿多人,却拥有整个东亚、东南亚,那是打死都卷不起来,地主豪绅压榨的狠了,你就可以用脚投票。
而且此时谁敢在皇帝锦衣卫的布控下涨价,一定是想要全家流放南暨岛(爪哇岛)了。
真要是被流放去的,跟自愿去的可不一样,自愿去的是完全自己人,流放的只能算半个自己人。
而江南人早就过了当年春秋时期那种仗剑逞凶,一怒杀人的时代了。
这上千年的好日子,让他们很不习惯那种生活,真要放弃自己在文化、技术上的优势跟广西、粤西的鬼火少年一起拿刀剑过日子,一定会极为难受的。
同时,此时监控物价的难度,也跟后世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后世想要监控物价的难度差不多是地狱级别的,因为商品太多,商家太多,流通的渠道太多。
但在此时,商品经济并没那么发达,城镇中的商铺就那么多,好多县城就一条街有商铺,流通渠道完全固定,商家背后的大户也是固定的。
这使得锦衣卫这样的特殊机构在官府配合下,非常容易锁定是哪些人在搞事。
要是在明末还会有从上到下的士绅阶级一起给你打掩护,从内阁大学士到下面的县丞、主簿都有自己人。
但在大虞可行不通,满清已经先把这套士人完全把持一切的体系清扫了一遍,基础已经失去。
大虞更可以完全不依靠江南人自成体系,但凡有人敢互相遮掩包庇,嘿嘿,锦衣卫和京营一起出动,下南洋去吧您嘞。
在这几重的限制下,江南的土豪们基本被限制住了,得益于满清对他们重拳出击,还真没几个胆肥的敢主动出来挑事。
像是李楘、程伟元以及身后无锡邹家的邹炳泰这种组建了一个小小同盟,时常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的已经要算胆子大的了。但他们越是商议,越就觉得无能为力,邹炳泰哀叹一声,“听说皇帝称此时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还真是没说错!
自宋高宗南渡以来,我江南就是天下至富庶之地,兵事不敢说,但钱粮一事,只要咱们不同意,哪怕是朝廷也没法。
可是当今圣上起自南洋,有驱逐鞑虏的正义加身,有闽粤为根基,更兼南洋广大。
我看圣上是真准备咱们跟他逆着干,他就干脆以南都广州为中心,建一个囊括南洋的钱粮充沛之地。”
莫子布在无意间,其实达成了一项宋以来封建帝王都无法完成的成就。
那就是他有广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不必把钱粮之重,全部系于江南,他完全可以再造一个江南。
譬如在大明手中,皇帝也想限制江南的士绅阶层,可是他完全没有可供选择的选项。
北京远离江南,除了华北平原的土地一无所有,所以依托在京城的勋贵阶层,就算没有土木堡的惨剧,也不过晚些年被江南文官打垮而已,因为经济上没法独立,其他的都别谈了。
至于在其他地方扶持一个江南,客观条件根本不允许,哪怕就是后世共和国,最具有可能的珠三角也跟长三角没法比。
但在莫子布这行啊!
珠三角的最大问题,就是腹地太浅,但莫子布可以把红河平原、湄公河平原、湄南河平原的资源用大海船汇聚向珠三角。
这就太强大了,虽然不一定持久,但坚持几十年,把江南士绅豪富斗垮还是没问题的。
同时,莫子布还有一堆闽粤乡党,这些人都要靠着皇帝开发南洋混饭吃的,因此跟莫子布绑定的很厉害。
而这些人的长处,恰恰也是玩商贸、搞开发、玩资本。南洋有粮,闽粤乡党能搞钱。
这样一来,江南的士绅豪商就没法像斗垮明代淮西勋贵那样,斗垮莫子布身后的闽粤勋贵集团。
几人正在楼上开小会间,不妨一个身材瘦高,须发皆白老头子走了上来。
李楘一看,顿时脸色就变了,因为这老头不是别人,正是苏州知府王者辅。
历史上王者辅在今年十月就会去世,但这个时空活得好好的,原来这个时空,莫子布崛起的太快,打乱了清廷一些官员选任。
王者辅并未因罪被发配吉林,只是被罢官归乡,没在东北受几年折磨,所以还活得好好的。
而大虞恢复江南后,王者辅因为有长期在广东任职,特别是在嘉应州任职的经历,且通晓粤语与客家话,因此被任命为了苏州知府。
不过看到王者辅来,几人也没有多么惊慌,毕竟这老知府虽然为人耿介,脾气大,嘴巴毒,但人并不坏,不会做些打击报复和陷害这些事。
王者辅看到他们几个,也是深深叹了口气,“李沧云、程子泉、邹仲文你们仨真要把这些跟着你们的人都害死才成吗?”
李楘十分不自在的扭动了一下,有点色厉内荏的反驳道:“王府台,我们没想过要要害死谁。
但朝廷以七钱二分当一两用,明摆着是在把我们这些小民当肥豕,这是与民争利,搜刮民脂民膏!”
王者辅抬起手杖狠狠指了指李楘,“李沧云,就凭你这几句话,前年逆清在的时候你就可以掉脑袋了,还说不是要拉着大家去死!
你要是真这么想,那我成全你,老夫这就写信给袁简斋,我看你颇有前朝顾宪成之风,让他向皇上举荐,让你去主持东林书院。”
李楘脸色一下变了,无锡人邹炳泰的脸色也变了。
这一年多,东林书院和东林党的风评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在皇帝发起的大批判中,东林党已经成了自诩正义,实则党争,号称天下为公却暗中损公肥私,破坏朝廷财政,致使天下倾覆的罪魁祸首之一。
虽然实际上东林党未必就是这么不堪,但谁叫众正盈朝的东林党治国能力连魏忠贤这种胡搞的阉党都不如,搞得亡了天下呢。
在如今的江南,皇帝掌控了袁枚、姚鼐、赵翼这样的文宗,以及考据派的钱大昕等人后,已经基本握住了舆论风向。
这也是这一年多来,东林党风评变差的重要原因。
现在真要谁被打成东林党余孽后,那可就不是仕途完蛋这么简单,那是道德、人品等各方面都要完蛋,直接自绝于士林的。
看到李楘不敢说话,王者辅又叹了口气,“你看看你,老夫就这么一句话,就把你给吓怂了,就这三两下的本事,何必要充好汉呢?”
李楘被激的睚眦欲裂,正要开口说话,王者辅又立刻打断了他的节奏。
他哐当一声,把一套餐具重重放到桌子上,然后把碗碟一个个摆开后说道:
“若是你李沧云等人还能有半点心没被钱货蒙蔽,那你就看看如今的态势,看看陛下给了咱们江南士绅多少好处。
废除逆清严格的回避籍贯,开设共和议会,允许江南人参与南洋拓殖,特意为江南士人开了恩科等等,一件件一桩桩,这是真正在跟士绅共天下。”
王者辅每说一件,就摆一个碗碟,到最后碗碟摆满了半张桌子。
“给了这么多好处,要的是什么,要的就是你们好好缴税,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让江南更加兴盛。
如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尚未完成,满清刮走大量白银,朝廷遇到困难,虽然新银元重量不足,但对你们来说,并未有多大影响。
如果这利国利民的要求,你们还要反对,那就叫做不识抬举。”
说着,王者辅举起那个最大的盘子晃了晃,“这就是最大的那个好处-共和议会,进了这里面,不会因言获罪,不会因家产丰厚就被盯上家破人亡。
跟随朝廷政策,听陛下安排的,就有资格在这桌子上分这块好处,不愿意的,哼!”
王者辅冷哼一声,把这大盘子哐当一声扔到桌子上,随后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双手一用力,一下就把桌子直接给掀翻了。
叮叮当当,桌子上的碗碟摔碎了一地,李楘、程伟元等人面色惨白。
“不愿意的,我看你就没资格进这个会,没资格来成为新朝士绅!
老夫言尽于此,距离最后缴纳白银还有二十天,劝你们早点行动,再磨磨蹭蹭的舍不得几枚铜板,下次来的就是锦衣卫刑名司的缇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