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烟雨江南终归莫
第446章 烟雨江南终归莫
苏州城,徐文仲卖光了糯米,但是他有点不适应,因为担子中除了他做百果蜜糕需要的蔗、核桃、松子、蜜饯以外,还多了一些他不太需要的东西。
大家都不愿意把铜钱拿出来用嘛,这自然就导致他换完了自己需要的,只要不想再把米挑回去,就得再换一些其他不太需要的。
确实很不习惯,徐文仲叹了口气,但也就仅此而已了,麻烦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克服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挑着担子他,行走的飞快,快到虎丘新塘桥的时候,徐文仲看见了一堆排着长队的人,这些都是在这里领取救济的机工。
徐文仲看着他昔日的同行们,本该亲近的心,却没来由的一阵不舒服,因为他有点替我莫大皇帝心疼了。
在徐文仲看来,光中皇帝就是全天下最好最好的人了,英明仁德,特别是对百姓好,是全天下最善良的存在。
“这得多少人啊,每天白米咸鱼的吃,万岁爷可是亏大了。”想到这些,徐文仲忍不住嘀咕了起来。
“可不是,李家、程家那些人太可恶了,皇上抄织造府的时候,就该把他们这些人一起给抄家了。”
徐文仲回头一看,是他同村一个收生丝的小贩。
今年李家、程家这些人扛着不肯兑换银元,但他们又不敢公然唱反调继续用银子,于是心一横,就把产能砍掉了一半,以此造成市面上的波动。
结果,谁知道皇帝比他们决心还大,以战争为借口,禁绝了绝大部分的丝绸贸易,又从南洋调来白米和咸鱼,硬是把七八万机工给养了起来。
这下,就把活跃在养殖户和这些机工、收丝大户中间的小商贩害惨了,好多人大半年都没做什么事买卖,尽在吃老本。
“对,就该把他们全家给抄了!”不知道怎么的,他们两人小声的嘀咕,竟然被几个路过的机工给听见了。
一个老机工举着扛着半袋子大米,脖子上挂着一条小咸鱼,义愤填膺的喊道:
“小老儿给程家的宗桑们干了十五年机工,得的工钱从没有一次能天天吃白米咸鱼的,程家黑了心了!”
“不知道光中皇爷开不开缫丝作坊,要是皇爷开,我就给皇爷干去。”
“等甚皇爷开作坊,老子再吃皇爷几天白米咸鱼,身体养胖了就去南洋,还好种地的手艺没丢,不受他程家的盘剥了。”
领取粮食的机工们越说火气越大,他们一群群的聚集在一起,嗷嗷痛骂程家等大户。
看样子要是此时有人振臂一呼,他们就敢跟着上去把程家好好打砸一番。
不过实际上呢,苏州的机工、缫丝工过得有些艰难,程家、李家这种大户还只占了一小部分原因,罪魁祸首其实是满清设在苏州的织造府。
这织造府都是由满清内务府的包衣在运营,你只听这名字就知道该有多腐败了。
同时织造府每年还要大量向宫内进贡,乾隆下江南、打缅甸、打大小金川他们也要报效。
这他妈丝绸行业再是赚钱,也经不起这么造啊!
于是除了不断留下亏损账目外,就只能层层往下‘降本增效’了,搞的明明是几乎垄断的暴利行业,但实际上底层机工日子过的还不如农夫。
但现在织造府被光中皇帝抄家了,里面掌权的满清包衣们,罪大恶极的已经公审后一刀砍了,其余几乎全部流放南洋各地。
那他们不在了,机工们还有怨气的话,肯定就只能往程家、李家这些大户身上撒。
徐文仲胆子小,他怕这些机工一会控制不住要闹事,于是赶紧挑着担子往家里赶去。
徐家现在住的是一间大院,看着挺威风,但内里陈设特别简单。
他们家还没有完成从一个底层缫丝工向小地主的转变,衣食住行都还抠抠搜搜的。
正在门口挺着肚子转圈的儿媳看到徐文仲筐里的大块的新鲜羊肉,眼睛一亮。
徐文仲怜爱的冲瘦瘦小小的儿媳一笑,“把屋里的火腿取下来,除了羊肉,我还换了一条小鲫鱼,晚些爹爹给你做羊方藏鱼。”
说着,他又拿出两条黑乎乎的东西,“这是南洋来的海参,大葱一烧,可好吃可补嘞,这就给你一个人吃,吃好了再给我们家生个大胖孙子。”
此时,儿子也回来了,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兴奋地不得了。
“老头子你早该舍得了,如今南洋来的大海船直接能到太仓,吃食便宜了一大截,连那些只有十亩八亩地的都吃得起鸡鸭咸鱼了,咱家吃点好的算什么。”
徐文仲有点想摆出父亲威严骂两句,但看到瘦瘦小小的儿媳和看着羊肉猛吞口水的儿子,终是没忍心骂出口。
。。。。
另一边,徐文仲只是怕机工闹事抢了他的担子里的羊肉和海参,程家是真的怕了。
程伟元在王者辅那里挨了骂,刚回到家就看见家族里一大群叔伯兄弟,早在等他了。
不同于李家这种才崛起没几代人的家族,程家是程颐的后人,从来都是传承严密,到处开枝散叶的大族。
程家资产确实雄厚,程伟元也能调配,但这可不属于他一个人,是十几个房的共同财产。
“老大,下面的农户已经在闹了,咱们家还是再不下定,他们就要把桑树铲了种粮食。”程伟元刚进来茶都没喝一口,就有人开始抱怨。
程伟元不耐烦的一挥手,“别听那些刁民的,桑树之利十倍于种粮食,你给钱让他们铲除桑树,他们也不会干。”
“今年收的生丝钱只给了两成,下面的商户说再不付账,就要去府衙告我们了。”又有一个管事的族人报告,也是坏事。
程伟元也毫不在意,“反了他们了,这些年靠着咱们程家挣了多少钱,告诉他们,谁去闹,谁就最后一个结账,咱家有的是银子,让他们再等等。”“今年收的七分丝,五分丝要是再不赶紧让机工织出来,就要放坏了。”第三个族人出来说道。
这下,程伟元闻言终于迟疑了,没有了方才的‘指挥方遒’,因为这个问题还是挺严重的。
生丝就是丝从桑蚕经过缫丝程序后得到的制品,分三分、五分、七分三种,各有用途。还有经过脱胶处理的,则叫做熟丝。
生丝有一定的保质期,虽然今年程家收的晚,但也架不住跟皇帝抬杠的时间太长,保质期有点扛不住了。
“这不算啥,重要的是机工,我告诉你们,只要里面藏着的锦衣卫旗手一煽动,这颗火雷弹马上就会爆炸。
老大,我不管你想干什么,我只告诉你,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命重要。
老子今晚就回扬州去,不陪你疯了,免得被他妈冲进来的机工,打死在祠堂里面!”
听到机工的情绪有变化,一个程家四房的长辈绷不住了,手指都指到了程伟元的脸上,看样子他要不是族长,这伯父能当场给他几耳光。
而一旦有人捅开了窗户纸,族人们便纷纷发泄着这几个月来绷紧的神经,当面骂的,在人群中阴阳的,此起彼伏。
程伟元终于绷不住了,他承受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跟皇帝逆着干输了,族人们不过损失点钱,他程伟元可是搞不好要掉脑袋的。
“赚钱大家赚,这还没出事呢,就巴不得我背黑锅是吧。”
“算了算了,这程家又不是老子一个人的,老子明天就把全部白银给送到府衙去!”
。。。。
南都,承天广州府。
莫子布已经准备马上动身了,但江南送来的报告,让他又不得暂停动身的进度。
江南的事情,自然就是最后顽固的几十家大户,也终于屈服了。
对于这些最后屈服的,莫子布不准备给好脸,既然你都屈服了,更要狠狠拿捏。
“让后面这些家,特别是和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有密切联系的这几家,重点是程家。”
哼,圣贤后人是吧,杀的就是你这样的出头鸟!
不过莫子布还是没下死手,他现在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江南的阔佬们把钱拿出来投资,自然不能杀人,免得把这些老财吓坏了。
不但不能杀,还要尽量给他们一种他们的财产很安全的感觉。
“让程家为首这些家把家里所有的白银都存到复兴银行中来!”莫子布淡淡的吩咐道。
别人是只要交一定数目后,剩下的想换多少随意,程家这种,必须是全部交上来。
其实莫子布本来是不准备让这些人把窖存的白银短时间都交上来的,因为一下交的多了,就代表需铸造相同的银元到市场上。
由于银元的不足称,失去了一定窖藏的价值,很可能导致大户们把钱拿到手后,疯狂去购买各种东西,特别是土地。
这种大水漫灌下,一定会造成短时间的物价快速上涨,并且飞速推高地价及其相关行业。
所以现在规定的上缴数目,更多是投名状,代表江南各士绅豪富赞同朝廷的新货币政策而已。
“内廷转运司、锦衣卫、内阁、户部、各省布政使等相关衙门要做好专业评估。
第一批放多少银元,上缴的白银成色如何折算,降低银元和铜钱兑换比先在何处试点,都要做好预案,一定要避免引起民间物价大幅度波动。”
莫子布事无巨细,一件一件的吩咐着,等到大臣们出去之后,莫子布又把内廷转运大使魏长乐和锦衣卫指挥使陈旭,以及北镇抚司、刑名司等头头脑脑都留了下来。
“从现在起,严密监控江南主要府县,每三日一汇报,任何一丁点异常都要及时反馈回来。
给下面的人明说,谁不用心工作,就给老子去嘉庆省和安戴省的毛淡去当坐探。”
莫子布非常严厉,君王最重要的权力,就是知情权,只有不被关闭在信息茧房中,才能做好施政。
“陈旭,北镇抚司的税务稽查缇骑要尽快组建。
朕给了江南士绅豪富这么多好处,要是还在赋税上被他们坑了,那就是颜面无存了。
这关系到朝廷财政和朕的脸,你一定要调集精兵强将进入其中!”
任何国家,收税肯定是第一要务,别说后世大名鼎鼎的美利坚联邦税务局,就是天朝的税务局,那都是沾上了不死也得脱层皮的存在。
莫子布自然要有所借鉴,现在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工作重点,其实已经开始向税务警察变化了,估计很快就能形成威力。
“对了,让复兴公司加大从江南拉机工的力度,就算最后不安排去南洋,也一定要把人招募起来造成用工荒。
他妈的,这些江南大户给的工价太低了,现在没了织造府压榨他们,要是还给工人以前的工价,那老子就要让他们一个工都招不到。”
书友们,谁还有月票来点呀,差几十票到4000。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