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66章 小不列颠,你也有今天

      第466章 小不列颠,你也有今天
    农历六月的德干高原还是有些炎热,基本都在三十度上下,但是海德尔.阿里和蒂普苏丹父子等不了了。
    因为迈索尔王国的疆土是固定的,他们能拉拢的盟友,能动员出来的力量,已经全部动员起来了。
    而英国人则没有,每耽搁一天,英国人的盟友和能动员的物资,都会增加。
    于是六月初九,海德尔.阿里集中八万大军开始出征。
    其中火枪兵一万,肉搏兵两万,骑兵五千,火炮、火箭炮手一千余,其余五万多人都是辅兵和后勤民夫。
    此时,迈索尔王国最希望拿下的,就是被英国人改名马德拉斯的前法属印度重镇金奈。
    而要攻下马德拉斯,首先就要切断北面对于马德拉斯的支援。
    此时在马德拉斯以北四百公里处,有一个名叫贡图尔的重镇,是英属印度的第三大城市,驻扎有一定数量的英军。
    所以,海德尔.阿里的第一个作战目标,就是切断马德拉斯和贡图尔的联系。
    不过海德尔.阿里的儿子蒂普苏丹,有不同意见,他指着地图上一片标注为英国堡垒的地方说道:
    “父亲,我们应该先去进攻这里,这里驻扎着两千五百英国军队,由赫克托.门罗率领。
    按照英国人在整个印度大陆的骄横,他们势必不会允许一支两千五百人的军队被吃掉。
    那么,在接到赫克托.门罗被攻击的消息之后,马德拉斯的守军一定会采取行动。
    至于北方贡图尔的英军,等他们收到消息派出支援,一切就结束了。”
    “一切就结束了?”海德尔.阿里疑惑的看向儿子蒂普苏丹。
    “这里的堡垒都是欧洲式的棱堡,我们不可能在贡图尔援军赶到之前攻占他们。”
    “父亲,我们不需要立刻攻陷这些棱堡。”蒂普苏丹阴险的一笑。
    “在上一次战争中,我们并没有表现出高超的骑兵作战能力,他们更不知道我们的秘密武器-火箭炮部队。
    所以,当马德拉斯援军接近赫克托.门罗驻守的堡垒时,我将率领火箭炮部队翻越昌加马山口,而您则亲自率领骑兵从南边绕过英格兰人防线突袭他们。
    我不相信英国人永远无法战胜,他们一定会吃大亏的!”
    海德尔.阿里听的眼睛一亮,他在地图上仔细斟酌了片刻,“我的儿子,这是一次伟大的作战计划,骑兵绕过英国人的防线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火箭炮部队要翻越东高止山脉的昌加马山口,是非常困难的。”
    “父亲你放心,我自有办法做到。”蒂普苏丹自信满满,当然他有这个资格。
    如果我们把印度看成一个整体的话,蒂普苏丹这个人,比很多完全是神话版吹嘘的印度君王都要厉害。
    他领导着一个只有三四百万人的内陆国家,对抗如日中天的英国殖民者二十年,屡次重创英国人。
    如果不是生错了时代,他起码可以统一整个德干高原。
    海德尔.阿里自然也知道自己儿子的能力,于是点点头,立刻做出了决定。
    “我的孩子,你带三万人去围攻赫克托.门罗驻守的堡垒,等到英格兰人的援军上路之后,我就会立刻率领骑兵行动。”
    六月十五,蒂普苏丹率领三万大军靠近英军赫克托.门罗上校镇守,位于昌加马山口附近的英军堡垒群。
    六月十七,迈索尔王国大军击败了几个英属印度的本土连队,夺取了超过五个村子,逐渐从三面包围了英军堡垒。
    不出意外,堡垒守将赫克托.门罗把被围困的紧急军情,通报给了马德拉斯的总督约翰.怀特希尔。
    总督约翰.怀特希尔命令马德拉斯陆军总司令约瑟夫.史密斯准将,立刻准备援军。
    此时,约瑟夫.史密斯准将下面有三个来自英格兰的上校。
    其中赫克托.门罗已经被围住。
    另一个上校麦克劳德勋爵是伦敦正米字旗的公子,是来这里镀金的,让他组织援军,恐怕是在谋杀士兵。
    于是,约瑟夫.史密斯准将只能命令驻守在马德拉斯以南的威廉.贝利上校集合军队,前去营救赫克托.门罗。
    千万不要以为此时的英格兰王国已经在事实上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他们的军队,就一定是纪律严明,战无不胜的。
    或许,英格兰的海军虽然称不上纪律严明,但还是有点战无不胜的气势。
    可是英格兰的陆军,那就相当一般了,能跟北美十三州的组织起来的民兵打的有来有回,这陆军就强不到哪里去。
    于是,威廉.贝利上校接到命令之后,当天就开始动手在马德拉斯周围抓捕从欧洲来的冒险者,然后把他们编入队伍。
    又从这些欧洲冒险者中选出一批军官,让他们去抓捕强壮的本地人,继续编入军队,当做仆从军使用。
    而这些人到齐之后,又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方才勉强有点军队的意思。
    农历七月初十,威廉.贝利上校集合完毕了队伍,合计三个欧洲步兵连,一个欧洲炮兵连,六个本地步兵营。
    这其中的两个欧洲步兵连和一欧洲炮兵连,是属于英军驻马德拉斯军队的正规军。
    剩下的这个步兵连,干脆就是强行征召的欧洲冒险家、流氓、从船上逃跑的水手等等组成。
    这些人大约有八百人左右,全部是欧洲人,战斗力也还算可以。除了他们以外,还有用英格兰人为军官控制的五个马德拉斯本地步兵营,每营六百人,一共三千人。
    其中有三个营一千五百人是经过训练的殖民地仆从军,另外三个营是刚刚抓捕本地人组建的。
    七月十二,这支三千八百四十人的队伍从马德拉斯开出,向西前往救援赫克托.门罗。
    只是威廉.贝利上校一出门,海德尔.阿里和蒂普苏丹就得到了消息。
    别说他们还精心安插了间谍,就是不安插,威廉.贝利上校这么大张旗鼓的拉壮丁,也很难不传得到处都是。
    得到消息后,对战场把握十分到位的蒂普苏丹,为了让威廉.贝利上校更肆无忌惮的进军,还特意抛出了一个诱饵。
    七月十七,威廉.贝利上校离开马德拉斯二十公里后,‘非常幸运’的抓住了一支迈索尔人往马德拉斯附近渗透的军队。
    双方在一条小溪边打了一仗,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威廉.贝利上校彻底击溃了这支三千多人的迈索尔军队,阵斩五百多,抓住了上千人的俘虏(包含伤员)。
    这让威廉.贝利上校十分兴奋,觉得这又是一场欧洲老爷天神下凡开无双的开始。
    因此他放心大胆,大摇大摆的继续向西,并非常高兴的派出信使前往被围困的赫克托.门罗处通报喜讯。
    赫克托.门罗此时三面被围,蒂普苏丹假戏真做,进攻猛烈,守军压力很大。
    因此,赫克托.门罗收到威廉.贝利上校的好消息之后也非常开心,他立即派弗莱彻上尉率一个连的本地人,前去迎接威廉.贝利上校。
    然后,海德尔.阿里迅速抓住这个机会,开始尾随前去迎接威廉.贝利上校的弗莱彻上尉。
    七月二十,也得到消息的蒂普苏丹留下大将马克杜姆.阿里率领主力继续围攻,他则亲自率领一千火枪兵和六百火箭炮手翻越昌加马山口。
    而蒂普苏丹翻越这个几百米高陡峭山口的诀窍也很简单,那就是不把人当人,用人力把火箭炮硬扛过山口。
    他只要达成目标,至于光摔下悬崖的民夫就超过了三百人,蒂普苏丹是毫不在意的。
    八月初三,海德尔.阿里的骑兵率先发现了威廉.贝利上校,开始不断迟滞他的行动,并封锁威廉.贝利上校与赫克托.门罗的通信。
    八月初七,蒂普苏丹的火箭炮手到位。
    八月初八,威廉.贝利上校离开一个叫做波利卢尔小镇不久,就遭到了海德尔.海里五千骑兵的突袭。
    威廉.贝利上校倒是不慌,因为迈索尔王国的骑兵战斗力,特别是冲击力并不强,他们也完全不会骑射。
    光是骑兵的话,别说击败威廉.贝利上校率领的军队,甚至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威胁。
    嗯,这个判断也没错,再厉害的阿三,终究是阿三,他天板就那么高,战斗力不会强到哪去。
    可惜,这一次,威廉.贝利上校遇到了对手。
    他刚下令队伍在一个小山包附近列阵,准备用携带的六门野战炮驱散迈索尔骑兵。
    可是等他列阵完毕,却听到了巨大的轰鸣和爆炸声,阵线突然遭到打击,惨叫声和火光冲天而起。
    迈索尔的火箭炮配有平衡杆设计,因此准头大大提升,射程也达到了两千四百米左右。
    而同时,威廉.贝利上校携带的三磅野战炮,有效射程不超过五百米,根本无法应对这种恐怖的火箭炮。
    当然,要是英军能够移动,那么飞行速度并不是特别快,爆炸效果也不是特别强,甚至比较依靠炮杆投掷产生杀伤的火箭炮,很难对英军造成大量杀伤。
    但偏偏海德尔.阿里有五千骑兵就在眼前,爆炸声一起,威廉.贝利上校就反应过来了,这是一种他没见过的‘火炮’。
    遭到这样的打击,最好的效果自然是移动,可他刚下令部队缓缓前进,迈索尔骑兵就冲了上来。
    移动中的步兵,可对付不了骑兵,威廉.贝利只能命令军队继续结阵。
    可是一结阵不动,天上就开始掉下火箭炮。
    这全新的打法,让这位经验丰富的英国军官无所适从。
    勉强挣扎快一个小时后,被炸死两百多,炸伤无数的六个本地步兵营撑不住了,他们在惊恐中到处溃散,还发生了踩踏事故。
    迈索尔骑兵趁机衔尾追杀,战场一片混乱,威廉.贝利上校无法继续掌控这些陷入恐慌的本地军队,只能率领还能指挥的五百多欧洲人,退往旁边的小山包坚守。
    但这注定是徒劳的,迈索尔人四面围住这个山包,继续用火箭炮砸,一旦英国人的阵型出现松动,骑兵就马上上来冲击一波。
    威廉.贝利上校等人在绝望中英勇作战,一直从早上十点坚持到了下午三点,伤亡过半才终于坚持不住。
    此战,海德尔.阿里为了保住火箭炮的秘密,下令骑兵将所有英军全部屠杀,包括六个本地步兵营在内,超过三千人在被缴械后处死。
    八百多欧洲人中,除开战死者外,超过六百名伤者也全部被就地处决。
    只有威廉.贝利上校和大卫.贝尔德上尉等十六人被用铁链索住,奴隶一般被押走。
    这是英属印度公司到达印度大陆后,最惨痛的一场失败。
    要知道全印度的英国白人官兵也就五千人左右,这一仗就直接没有八百多,完全称得上伤亡惨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