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73章 中华:我太优秀了怎么办

      第473章 中华:我太优秀了怎么办
    京师应天府,应天紫禁城的建设终于完成了,从湖南返回的皇帝,也住进了新建的皇宫之中。
    应天府缺少的最后一丝王气,终于被补齐。
    紫禁城武英殿中,皇帝莫子布的爽朗大笑声传全殿,周围的文臣武将们也接连送上了如潮的马屁。
    原来是舰队在印度大胜的消息,已经由专门传递军情的快船送了过来。
    莫子布高兴坏了,十年的规划,今日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战之后,中华帝国就正式进入这世上有数海军强国之列了。
    考虑到中华帝国的体量,等到完成统一,开足马力建设,五年时间就能完全不惧怕英吉利的海军了。
    “姐夫,给舰队官兵的封赏直接由你亲自去拟定。
    我的意见是陈联晋升上将,荫庇子孙,苏弗朗中将封双通男爵,其余官兵按功劳大小,各有封赏。”
    李献文非常无奈,皇帝总是在各种场合都叫他姐夫,做出一副他李献文大权在握的样子,然后一些得罪人的政策,就把他往前顶。
    这姐夫当的,真是浑身都不得劲。
    让首辅中极殿大学士李献文去安排封赏之后,莫子布又召开了御前会议,本来是要讨论西南战略的,结果却有些跑偏了。
    瑞恩斯坦看着莫子布,有些不可思议问道:“陛下,您真的不准备代替英格兰在印度的角色吗?
    恕我直言,要是我们德意志人能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一定会赌上全部身家的。”
    莫子布呵呵一笑,难怪你们德意志人老是喜欢奋斗呢。
    从腓特烈到这个瑞恩斯坦,甚至是当今神罗的皇帝约瑟夫二世,都是这种性格,有些方面简直跟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
    “瑞恩,你觉得印度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有什么好处?”
    瑞恩斯坦想了想,“土地.,陛下好像并不需要,因为现在已经够多了,南洋都还没消化。
    人口呃,好像也不需要,中华帝国统一之后更加不缺。那么这样来说,就只剩下了金钱。”
    “对,印度对中华的好处,目前来看就只有金钱这一桩。
    那我要收多少钱才能在除去往印度派遣大量官员,驻扎舰队,驻扎超过三千京营军的费用后,还有盈余呢?”莫子布继续问道。
    听了莫子布的问题,郑锦水露出了思考的神色,嘴里缓缓说道:
    “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果还要有盈余,我们势必得狠狠的搜刮才行,那么肯定会激起当地豪强的反抗。”
    “那英国人是怎么从当地榨取钱财的?”瑞恩斯坦一想也对,顿时就有点懵,因为他清楚,英国人是不可能做亏本生意的。
    “摧毁印度当地的传统经济,把印度当做原材料的来源市场和工业品的倾销市场,通过一来一去剪刀差收割印度。”
    此时的资本主义理论建设才刚刚开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四年前才出现,且并未引起大范围的轰动。
    所以莫子布的这番言论和名词,还是很有先进性的,郑锦水和瑞恩斯坦都掏出小本本,边听莫子布解释,边记了起来。
    “要让印度市场成为原材料来源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就必须要先摧毁印度本地的自给自足经济,而这种摧毁,都是极为血腥和长期的。”
    同中国一样,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印度,也存在着本地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不摧毁它,同样不利于商品的倾销。
    莫子布皱着眉头继续说道,因为英国人摧毁孟加拉小农经济的手段,让他觉得有些恶心。
    “十年前的孟加拉大饥荒,导致上千万人丧命,就是由于英国人摧毁孟加拉的自给自足经济引起的。
    他们引诱当地的百姓种植罂粟,然后制成鸦片销售到中华来,以此获利。
    在种植罂粟的过程中,由于获利超过传统的男耕女织,使得当地大量人效仿,自给自足的经济完全被破坏。
    最后因为大旱灾,本就不多的粮食疯狂减产,导致大量人饿死。
    在这之后,英国人和投靠他们的柴明达尔控制了大片土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出口到英格兰,然后再买来英格兰的垃圾工业品倾销到孟加拉。”
    莫子布边说边解释,“实际上这套循环操作,英国人现在也还差最后几步没有做完,但他们已经在逐步完善了。”
    说完,莫子布看着郑锦水问道:“阿水,你觉得英国人这套操作我们可以继续玩下去吗?”
    郑锦水考虑良久,摇了摇头,“陛下说过,鸦片国之大害,未来要下大力气禁绝,那我们就少了一样摧毁印度男耕女织的工具。
    此外,这个所谓的原材料市场,我们自己就有,且早已形成。
    制成品销售市场也有,咱们自己可以购买一大部分,还有大量欧洲国家也在购买。
    所以,我们目前并不需要印度作为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反而关键是赶紧把自己这边的市场培育完成。”一直在旁边听的枢机大臣梁国治也听明白了一点,他摸着胡须说道:“只听陛下说这个摧毁自给自足经济的要求,就知道这事不容易办到。
    恐怕需要大量官员去深度参与并推进,而要是有这么多的人才放到印度,还不如咱们自己先把事情给办好。”
    瑞恩斯坦一直在写写画画,他只觉得脑子里有些混沌,急需要下去消化这些知识,于是他很干脆的问道:
    “那陛下就眼看着英国人获得这么大的一个宝藏吗,您心中未来对于印度会做出什么样的安排?”
    莫子布拿起棍子在墙上的地图上敲了敲,“我不会去干涉太多印度次大陆各个王国与土邦,只需要控制加尔各答、沙贾汗纳巴德等大城市就行。”
    瑞恩斯坦听的一头雾水,这算是个什么安排?
    “陛下,控制这些大城市,好像并不足以让你控制印度。”
    “是的,所以我决定先不管,让英国人替我完成某些重要的工作。”莫子布笑着说道,好像确实没把印度当回事的样子。
    但实际上,有些话他不能跟瑞恩斯坦说,这家伙以后可能还是要回欧洲去的,关于印度的话题,就不能跟他深入谈。
    而且,莫子布也还有点没想好。
    让他纠结的关键问题在于,在这个时间点,中国的商品实在太强势了,还根本不缺原材料供应地。
    这么搞下去,很有可能造成一个什么情况呢,那就是印度的市场我要,但我不需要印度的原材料。
    这就跟历史上英国人统治印度不一样了,英国需要印度作为原材料市场,所以还能分给当地贵族一部分好处,以至于殖民者与本地豪强,还有一部分的利益是重合的。
    而中国根本没有,可以想象,一定从最开始就会激起当地豪强的极大不满,统治的难度,估计会是地狱级的。
    除非莫子布愿意把整个印度婆罗门和刹帝利阶层,接纳为汉人,用这种方式补偿对他们进行利益补偿,但莫子布不愿意这么干。
    所以他目前大致的设计,是干脆保持不动,未来只占据几个大城市,把这些城市打造成为印度的明星城市,吸引印度最上层的富豪过来消费,然后卖奢侈品给他们。
    比如顶级的茶叶,服装,饰品,西北产的滩羊等等,讲上一堆的故事,然后三十倍,五十倍的价格卖出去。
    直接用顶奢来收割最上层和一部分中层,至于最下面,则看情况,看反抗烈度来决定,甚至不排除帮助印度建立一个关税系统,然后坐着分钱。
    土地方面,后世印度东北的那些地方,现在存在着一堆比如阿洪姆王国、曼尼普尔王国等土邦。
    他们人种与一般的印度人不一样,未来会征服这些国家,可以让他们组成一道防火墙。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和尼泊尔大概也会拿下,但不直接纳入本土。
    “好了,印度的问题不是当前要解决的,我们说回西南的问题。”莫子布敲了敲桌子。
    “锦衣卫关于海兰察的策反问题,进行的如何了?
    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他,如果他还不做出决定,那就给满清陪葬吧。”
    海兰察目前是满清的成都将军,名义上好像只控制了四川,但实际上云贵川三省,他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而莫子布之所以愿意招降他,主要是因为要集中力量准备开始北伐,不想在云贵川投入大量的兵力。
    同时,海兰察并不是传统的旗人,他是索伦人,世居外兴安岭,乾隆二十年(1755)才被征召为索伦马甲走出黑龙江。
    他跟汉人没什么仇恨,祖宗也不是入关的老鞑子,甚至从自身族群来说,他还有理由恨满清,因为满清把他们部落给害惨了。
    乾隆因为海兰察的部落出了他这个猛将,于是逮住就是一顿猛薅,几乎把海兰察所在部落给搞绝种了。
    锦衣卫指挥使陈旭出来汇报道:“两个月前传来的消息,海兰察还是有一些犹豫,他的次子安成和两个女儿,都还在顺天府。”
    莫子布思考了片刻,“给他最后一次机会,明年二月前再不做出决定,大军就直捣成都。”
    “此外,贵州籍绿营将官朱射斗、王连主动在联系我们,愿意接应朝廷大军进贵州。”陈旭接着说道。
    朱射斗和王连都是贵州绿营出身,在满清征缅之战中起家,目前两人被满清任命在贵州协助组织团练,朱射斗更是贵州提督。
    莫子布觉得朱射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只是想不起在哪听过的了。但既然他觉得耳熟,可能是历史上有过名号的。
    “先接触吧,贵州不比其他省份,土司较多,情况复杂,只要要价不是太高,可以给个机会。”
    朱射斗历史上还是挺有名的,参与了福康安的反击廓尔喀,算是清中期比较有名从绿营最底层一步步升上来的名将。
    大致讨论了一下西南云贵川的情况后,莫子布突然看到殿前司的人在门口晃,于是结束了御前会议。
    因为殿前司目前在负责泰平省(暹罗)贵族前来朝见,老丈人郑信也在这些人当中。
    这会殿前司的人来了,搞不好是郑信出了什么问题。
    召见进来一问,果然,郑信走到苏州不肯走了,说是要在寒山寺出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