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61章 尊王攘夷,板载

      第561章 尊王攘夷,板载
    萨摩藩的人确实已经来人了,就在田沼意知还在纠结是不是光速滑跪的时候,岛津重豪已经做出了决定。
    当然要快一点,因为萨摩藩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或者说,他能稍微挣扎一下,但却没有多少挣扎的必要。
    投靠中华,当带路党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们家是渡来人,投靠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而这一路行来,他们受到的震撼,甚至比田沼意知这些幕府代表还要大。
    因为田沼意知等人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莫子布想让他们看到的。
    而岛津家的代表,莫子布除了要求他们到任何地方都要报备以外,根本就没做限制,所以他们更加真实的看到了中华现在的现状。
    动辄几百到数千人的纺织公司,最大的甚至员工超过了万人,光是这些工厂每月生产的丝绸和布,倭国至少需要一年才能生产出来。
    江南豪绅集团在松江、苏州等府开设的钢铁厂和枪炮厂,虽然被莫子布鄙视为没有受过市场的毒打,但规模仍然让萨摩藩的人极为震撼。
    当然,最让他们害怕的,还是这一路来大虞完备的教育。
    每个县,甚至每个镇都有小学,每个县至少有一座高学。
    松江、苏州、常州、镇江这四府中,松江和苏州有自己的太学,没有的常州和镇江,也能到南京应天府去就读。
    这就太恐怖了,因为莫子布的小学-高学-太学模式中,很多东西是按后世教育方式走的。
    比如说队列训练、服从性、集体荣誉感什么的。
    而这些东西,其实是从欧洲传来的,最开始,就是为了大规模培养有基础,拉出来就能战斗的线列步兵用的。
    所以,在萨摩藩的使团看来,这不是什么学校,而是一座座的兵营。
    那些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从小就在接受队列训练和服从命令,等到皇帝需要他们的时候,每个十六岁的少年,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相对精锐的线列步兵,甚至稍微锻炼下就能当军官用。
    而这样的学生,光是在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南京应天府这个五个府中,就有数万人之多,超过了萨摩藩所有武士的数量。
    考虑到江南只是帝国很小的一部分,以此度之,中华帝国这恐怖的后备力量和动员能力,在东方世界,根本没有对手。
    呃,怎么说呢,萨摩藩的确实没有估算错误,错的是他们把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当成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普遍现象。
    而实际上,中华现在的割裂感非常严重。
    闽粤加南洋一副殖民时代的模样。
    江南则是一副资本主义要开始起飞的样子。
    但广大的其他地方,特别是河西陇右、灵武延绥这样的地方,还跟一千年前没什么大区别,仍然还处于旧时代。
    真要是全国都有江南这水准,那还要什么倭人的投靠,莫子布早就拿出战争武器,推平全世界了。
    。。。。
    汤山温泉宫外五里地,宫殿山脚下,萨摩藩使团临时休息点。
    石高四十石的萨摩武士山本五郎左卫门缓缓的,极为警惕,不让别人察觉的打了个饱嗝,中午的饭菜太丰盛了,他有些吃多了。
    “中华上国也太奢侈了,区区一个紫金山第一高学,食堂里提供的饭菜,竟然比咱们家主吃的还好。
    那酱汁浓郁,异常鲜美的亲子丼,我真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所谓的丼,实际上就是盖浇饭,这玩意愿意是指石头落入井中发出的dong的一声。
    在日本却被莫名其妙的引申为装满了饭菜的陶器,最后变成了代指盖浇饭。
    而亲子丼,就是指烧鸡肉加鸡蛋的盖浇饭,这些倭人认为鸡肉是鸡妈妈,鸡蛋是儿子,所以它们的组合就叫做亲子丼。
    真是难以形容,能把美食的名字,起的这么惊悚的,也算是倭人独一份了。
    “是啊,是啊,到了中华才知道,原本咱们在倭国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所谓武士,吃穿上还不如平民百姓,真是让人羞耻。”
    “不用羞耻,黑田君,因为中华是华国,百姓都是华民,与我们日出之国的那些农夫和秽多、非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实际上都是具有准武士资格的上等人。”
    嗯,这也算是为了最后颜面的自我精神胜利了,萨摩藩来人把所有的中华人都看成武士,以弥补自身地位受到的巨大落差和冲击。
    山本五郎左卫门本来想说点什么,但听到周围人的谈话,却突然觉得有些东西,霍然开朗了,只是没等他发表意见,争议就开始了。
    “诸君,诸君!”最先投靠大虞,还带着中华舰队去打长州藩的佐土原藩世子岛津忠持,张开双手示意正在讨论的武士们停止交谈。
    “在咱们日出之国,所谓的大和与天照大神,实际上都是源自邪马台国和那位神秘女王卑弥呼。
    听起来很是不得了,但咱们这些卑弥呼女王的家乡人都知道,这位女王,实际上是徐福的子嗣,甚至咱们好多人身上,都还流着徐福的血脉。
    当年这位我们的半个祖先受始皇帝差遣,以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寻找仙山。
    这仙山未找到,他倒是来了日出之国,当上了国王,后人还由西向东,统一了日出之国,并僭越称皇,称神。”
    岛津忠持的话说完,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知道岛津忠持说这话的意思。
    这是要把天皇的神格,给打下来啊!
    如果第一代的天照大神其实是卑弥呼,日出之国的文化源头是东渡的徐福,那么他们的地位不管在日出之国有多高,但一定是远低于中土皇帝的。
    而神,或者说这种至高神,是不能有上级的,一旦有了上级,祂就跟喽啰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天皇失去了神格之后,就只剩下凡间帝王这一个身份,那么就可以被追究上千年来私自僭越称皇的罪过了。
    同时,德川家号称的,还要矮一级,只能管关东的地区的东照神君,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几个近思录派的武士对望了一眼,很快站起身来表示赞同。
    “确实是这样,此事在我日出之国早就口口相传,如今在中华又找到了相关记载,如此就更加能确定了。”
    “是的,我家有族谱可以证明,我们家族就是徐福的后裔!”
    听到近思录派这么说,在几个岛津氏庶流一门众护卫下的岛津齐宣探出头来,好奇的左看右看。
    其中一个岛津庶家桂氏的一门众,很是警惕的挡在了岛津齐宣身前,深吸一口气后问道:
    “诸君应当是知道这么做的风险的,所以收获呢,是什么样的好处,能让岛津氏如此卖力?”岛津忠持看他们就来气,直接冷哼一声,“难道,你们还以为是大皇帝需要岛津氏,而不是岛津氏要自保吗?
    还想要好处,现在岛津氏和全萨摩藩,应该想想如何才能得到大皇帝的青睐,以渡过这个灭族的危机。
    如果硬说有什么好处的话,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确保我们能回归祖先的身份,成为大皇帝的臣民。”
    岛津忠持口中祖先身份,是指岛津氏乃是渡来人,也就是从朝鲜半岛渡海到日本扎根的族群。
    岛津氏出自惟宗氏,而惟宗氏便是渡来人,自称姓秦,是秦始皇的子孙,最开始到日本的时候,就以秦为氏。
    也有人说他们是东晋时期苻坚的前秦帝国崩溃后,前秦一部分王室为躲避战乱,通过几十年时间渡海到日本去的。
    当然,他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这一切,唯一能相对确认的,就是岛津氏的祖先,确实是从乐浪郡渡海去的日本,而当时乐浪,还属于中土。
    桂氏一门众被岛津忠持一顿猛怼,顿时就说不出来话了,因为岛津忠持的话,就是萨摩藩目前的现状。
    要么为了日出之国尽忠,玉石俱焚,或者说叫鸡犬不留更合适点。
    要么就疯狂强调自己渡来人身份,以此为当带路党提供心理按摩。
    同时获得中土皇帝的承认,承认他们自己人,可以放心驱使,从而保住萨摩藩,甚至获得比忠于幕府,得到更大的好处。
    “我深深的为萨摩藩以及日出之国担忧,因为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许多人还抱着陈腐的观念,阻止我们拥抱更加光明的未来。
    所谓的天皇,咱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石高与我佐土原藩差不多,生活还远远不如。
    为什么我们这些苦练几十年文武艺的武士,要为一个叫子般的所谓天皇,搭上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呢!”
    岛津忠持的话,掷地有声,而此时的天皇没有被朱子学各派,比如古文派、水户藩学、近思录派、风月社等确定为尊王攘夷的王,根本没有多少牌面。
    “是的,萨摩武士没有食过天皇一粒粟,没有得到过一文宽永通宝的赏赐,凭什么要我们为他献上一切!”
    西乡吉兵卫已经彻底被打服了,他倒不是很怕死,只是很不甘心一身本领都没施展,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了铳炮之下。
    “对!尊王攘夷,尊王攘夷,大皇帝才是人间真主!”西乡吉兵卫的儿子西乡隆光咆哮了起来,而且越来越激动。
    “如果你们一门众不能执行少将样定下的策略,那就滚到一边去。”好几个人被他感染,突然就激动了起来。
    这些人鼓噪着,缓缓逼近被一门众们守护着的,今年只有八岁的萨摩藩世子岛津齐宣。
    一门众的首领桂次郎看到岛津忠持和西乡吉兵卫都把手伸向了腰侧,这是要拔刀居合的迹象。
    他的额头,瞬间冒出了一串汗珠,几个呼吸之后,桂次郎突然长叹一声,对着身边的一门众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让开。
    本来藩主岛津重豪交待过他,要求尽量保证萨摩藩的独立性,不要轻易被拉到给中华皇帝做狗的地步。
    但现在看来,这种犹犹豫豫,当狗又不肯完全当的的策略,在武士中根本没有市场。
    岛津忠持看到桂次郎等一门众让开了道路,顿时大喜,他走上前去,一把就将坐在床上的岛津齐宣给提到了自己手中,然后拎着走到了有大量近思录派武士的这边。
    “尊王攘夷!板载!板载!”近思录派的武士们兴奋极了,大声的吼叫了起来。
    “若样,等见到了大皇帝,你知道该如何做吗?”岛津忠持大声喝道,问向岛津齐宣。
    岛津齐宣这会才八岁,海上的风浪都快把他半条命给整没了,现在又被岛津忠持一顿吓唬,哪还说得出话来,能强忍住没哭就算很可以了。
    “我我不知道啊!”岛津齐宣惊恐的看向桂次郎,见后者别过脸去了,他只能自己实话实说的回答岛津忠持的话。
    “不知道没关系,我来教你!”岛津忠持更加兴奋的大声吼了起来。
    “若样,你进了皇宫,面见圣君,就匍匐在地上,把萨摩藩的一切都奉献出来,让大皇帝决定就好了!”
    。。。。
    汤山温泉宫,莫子布已经做好了接见倭国来人的准备,而且他也在侍从文官司几十位翰林的帮助下,深刻剖析过倭人的特性。
    后世很多人以为倭人的性格是忠,但恰恰相反,哪怕就是武士道被魔改成军国主义之后,倭国士兵的忠,都很难说特别高,以至于在二战中连续出现过非常奇葩的投降事件。
    所以与其说他们的性格是忠,不如说是遵。
    他们非常喜欢遵从和追随强者,那种对强者的无下限遵从,完全能达到让一般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而这种性格,跟倭人最开始的混杂的南岛文化有关。
    在这种文化中,氏族内做主的并不是经验丰富的老人,而是身强力壮能打能杀的年轻人。
    这在九州和琉球,被叫做众若,也就是年轻人的意思,萨摩藩到现在都还有许多众若组织,在萨摩藩士中很有影响。
    这说白了,就是跟广西鬼火少年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武士肯定比组成狼兵的鬼火少年有文化,所以往往能干出一番事业。
    这也跟中原历史上出现的长安恶少年,属于一类。
    而这种年轻气盛,重信轻生死,一言不合就要当街杀人的恶少年,恰恰又最喜欢尊强者为带头大哥。
    所以他们不是忠,而是少年慕强喜欢认带头大哥,而当他发现带头大哥开始年老虚弱之后,又容易起我可取而代之的心思。
    “让幕府代表,萨摩藩代表,琉球王的代表,一起进来吧!”一只羊是杀,一群羊也是杀,莫子布准备一勺烩了。
    已经垂垂老矣,准备乞骸骨的内廷枢机大臣梁国治笑呵呵的看着莫子布,“陛下,是否分开接见各个击破好一点?”
    莫子布霸气的一摆手,“梁相你不了解这些倭人,对付这些倭人,你就是展现的越强横,他们反而越是心服。
    粗俗点说,能当面抽他们大嘴巴,就绝不骂人,能当面骂,就绝不背后骂。”
    梁国治这才有些吃惊,“自从遣唐使归国,一千多年了吧,他们怎还是这么一副狄夷畏威而不怀德的模样,莫非是天生的贱皮子。”
    “哈哈哈!”莫子布大笑了起来,“那梁相就别着急走,朕让你看看这些倭人的嘴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