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万事俱备只欠蒸汽机
第596章 万事俱备只欠蒸汽机
北京顺天府,紫禁城,莫子布在太原和大同狠狠玩了一圈,然后不紧不慢的回来了。
早先被放在北京作挡箭牌的侄子莫公柏终于得以脱身,前往了上川省(上缅甸)。
“我儿果然聪明,到了岭南,立刻就找到了症结所在。”莫子布把阿森发回来的奏报,递给小表妹和叶小妹两人看。
小表妹脸上骤然出了压抑不住的喜色,可没过多大一会,她又有些担忧的说道:
“我父亲来信说,阿森与三忠祠太学中一个姓王的女司业过往甚密。
他说那女司业在广州名声很是不堪,好多人背地里都叫她狐狸精,阿森还这么小,要是。”
莫子布实在听不下去了,立刻打断了她,“叫你爹不要跟着嚼舌根子,实在闲得难受就回嘉定种地去。”
“阿真,一会吃完了饭,你把贵妃手下那些四十多岁的嬷嬷都给遣散了,每人多发一点遣散费,让她们回去给自己儿子带孙子去。
玛德,把我儿子当强盗一样看着,我看她们回去带孙子也这样,儿子儿媳能依她不?”
有些人就是这样,莫子布还真不是嫌弃穷人什么的,教育孩子这方面,确实呈现出学历越低,见识越少就越极端,越喜欢pua的趋势。
虽然不乏也有学历低,见识少能做好父母的,但那真的属于绝对少数。
就比如说小表妹这逆天老爹,你说这女儿把外孙管得严就算了,哪有姥爷不护外孙,还偷偷告状的。
不过这样也好,以后估计阿森手里不用担心外戚干政了。
叶小妹也有点绷不住,这样的姥爷是该说他可爱呢,还是可爱呢。
这样看来,自己老爹最近两年一直在茹素,还在老家井塘寨自己钱建了一座送子观音庙为她祈福,已经算是相当合格的了。
小表妹有些不安的扭了扭,此时大虞朝的宫廷没有明清时期这么严格,除了直属于皇帝的内廷三司,也就是侍从文官司、参谋军官司、内廷转运司,以及皇帝内侍组成的皇城都司以外。
其余皇后,各个嫔妃的身边人,除了内侍也就是太监由皇城都司派遣外,宫人全是自己招募的。
所以小表妹那三十几个四十多岁的嬷嬷,是小表妹自己招募的,基本都是嘉定明香人出身,许多还跟皇帝和她这个贵妃沾亲带故。
小表妹有点不太乐意,不是因为是亲戚,而是如果遣散了这些嬷嬷,那不就相当于否定了她一直以来的教子方略嘛,她还觉得自己挺有能力,做的不错呢。
因为阿森现在这么聪慧,能得皇帝这么看重,不就证明她的方略是正确的嘛。
莫子布无奈,这种事情母亲不乐意,还真挺难整的,但他不准备不管了,阿森这么大了,别给搞成个反人类的变态暴君了。
于是他狠狠瞪了小表妹一眼,“再由着你,阿森被整成李承乾那样找个称心,我看你怎么办!”
听到皇帝话说的这么重,比喻也打的心里沉甸甸的,小表妹终于不说话了。
叶小妹见状挺了挺肚子,劝着小表妹,“姐姐可得听陛下的,阿森不能像以前那么管着了。
你还是自己去把嬷嬷们打发回去吧,真要妹妹去做,那可能就没法顾及到那么多了。”
小表妹这才点了点头,她还是有点杵叶小妹的,因为这位又怀孕了。
俗话说再二再三没有再四,叶小妹总不会连生三个女儿之后,第四个也是女儿。
这要是生个儿子下来,她把叶小妹惹毛了,两人同盟破裂,阿森的最大竞争对手可就要出现了。
“我看以后这蒸汽机的研究促进工作,就让阿森来负责。朕立刻下旨,让吴文耀和钱铎等人带着他们的团队与资料,都赶去广南。”
阿森的报告有句话没说错,大虞朝目前这些研究蒸汽机的,不管是有点天赋的吴文耀等人还是其他,实际上都不是被需求推动。
他们研究蒸汽机,还是想从这新赛道,博取自己这个皇帝的关注,万一真的搞出一点什么,那就是吃一辈子的功劳了。
“恐怕如此还不行,陛下可能还得在广南,甚至就在下龙建一座与煤铁以及蒸汽机相关的太学,专门专注于此。
因为三忠祠太学太偏重文学,广州太学全是商科,嘉定太学偏重丹化,目前还缺少一座真正工业机械的太学。”
莫子布点了点头,三忠祠太学听名字就知道,这种专门为纪念忠臣义士的大学,学校内的气氛,一定是非常偏重文科和政治的。
“那就还是让复兴公司出面来组织,朕自己出资,把交趾府的行宫贡献出来,于交趾府中组建一座专业的工业太学,干脆就叫复兴太学。”
后世的河内,此时名字又从升龙改回了交趾,因为升龙这个名字被用在了莫皇帝的老家雷州府海康县。
这座小县城跟兴唐河仙府一样,是大虞朝仅有的两座知府是正三品,与应天府、顺天府、承天府一样的朝廷直辖府,称为兴唐升龙府。
而交趾府,也就是河内的行宫,就是昔日后黎朝的安南皇宫,莫子布基本没在这里住过,但因为是安南千年自立的象征,所以也只能放在这里不做他用。
现在正好用来做太学,直接把这行宫的名字也给摘掉。
叶小妹眼睛一亮,“放在交趾府正合适,臣妾觉得,下龙港的煤铁基地规模还可以搞得更大一点。”
其实现在下龙港煤铁基地能有现在的规模,就是莫子布这皇帝和朝廷一起推动的结果。
因为要让交趾永不再叛,除了邓陈常的杀人和移民占据以外,还得给好处,不然光是靠武力,没这么容易安稳下来。
现在的交趾,经济命脉完全被下龙港煤铁基地拿捏,在皇帝允许下,所有交了投名状的北河京汉高门都在下龙港投了钱,得了好处。也就是靠着这一个合作,明白皇帝愿意把他们当做华族之后,他们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主动参与把大量北河京人土著半骗半抢给扔进煤铁矿场中。
也只有这些人同意甚至是参与,北河平原那些京人土民,才能被治理的这么服服帖帖。
同时,朝廷其他地方的人也大量投资了下龙港,深度参与了利益分配,现在就是莫子布这皇帝说要放弃广南,朝廷上下也不会同意了。
未来如果广南还能有独立的一天,估计会把这个描述为北河权贵卖国者把国家卖给了万恶的皇帝和北国,把普通的北河之民,当成了奴隶一样对待。
但估计大概率,是绝不会出现那个时刻了。
处理完了算是家事的这一些事情,准备让复兴公司去筹办大学之后,更头疼的事情来了。
自从去年,也就是1783年倭国关东浅间山等火山大喷发以来,不但是倭国大面积遭灾,朝鲜和中土长江以北,也遭遇了严重的灾害。
其中最严重的环渤海这一圈,农历五月竟然还下了几次雪,气温在五度左右徘徊了半个月,导致至少二十个县的春耕完全没法进行,因为种子种下去也很难活。
“陛下,东北三省的拓荒计划估计五年内都很难推进了,从黑龙江将军特区瑷珲兵马制置使驻地瑷珲城发回的报告说。
瑷珲南北,天色晦暗,昼夜不分,气温比往年低了很多,所种麦与玉米基本都未生长,请朝廷调拨粮食救济。”
瑷珲城在后世黑河市稍北边一点,再往北,就是定点巡逻区域而没有兵马常驻。
此时大虞朝对于外兴安岭的控制还是不太够,这也是福康安等人一直躲在外兴安岭,没有被抓回来的原因。
“陛下,蓬莱省、瀛洲省、朝日省、扶桑省以及乐浪、新罗二省都发来急报,灾害之大,远甚中土,各地都有大量灾民嗷嗷待哺,请朝廷调拨粮食赈灾。”
把倭国分为蓬莱、瀛洲、朝日、扶桑四个省,是莫子布精心安排的。
这四省的划分,完全按照倭国风土人情差异来的,以便让他们内部形成隔阂,东洋总理衙门甚至在助推他们搞互相地域歧视。
而且倭国大约有接近四个浙江省大,分为四个省也说的过去。
朝鲜半岛则差不多刚好两个浙江省大,于是就分为了北边的乐浪省和南边的新罗省。
“他们契约长工卖多少钱一个人?”莫子布出人预料的问道。
“十银元一人。”从朝日赶回来的东洋总理署衙左司马回答道。
“贵了,太贵了!”次辅林通冷哼一声,“朝廷预计送三百万人甚至五百万和、朝二族百姓南下过番,如此一来,光是买人就需要三千万银元以上。
这对于南洋华人来说,代价太大了,如果算上死亡率,实际上价格还会更高。”
不愧是福建人,十银元买一个半奴隶他还不愿意,但这在莫子布的预料之中,林通必须要为他的福建老乡考虑。
“那就给一半的赈灾物资,通知太上皇和这六省的巡抚,赈灾是要赈,但只赈一半,让百姓们饿一饿,但又别饿死了。
告诉他们做好协调,朝廷最多能承受五银元一个人。”
咳咳,倭人和高丽人有福了呀,摊上了这样的皇帝,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卖自己当猪仔他还要挑三拣四。
“从扶桑省往北去的航线打通了吗,从扶桑往黑龙江运送物资的计划,是否可行?”
说完了赈灾,莫子布一连问了两个问题,工部尚书上来答道:
“航线已经打通,但还是得依靠季风作为动力。
工部尝试将目前的蒸汽机安放到帆船上,但只能起到非常小的辅助作用,仍然无法成为帆船的主要动力。”
在控制了倭国后,往东北运送给养就多了一个后世不具备的选项
那就是不穿越东北的老林子用人力和畜力千辛万苦运送物资,而是从日本的东北地区,走海运把物资运到黑龙江入海口,然后逆流而上。
方便是真方便,要是这国土面积能传到后世,那么能直接从哈尔滨坐船去日本东京。
可是目前受地理位置和洋流的影响,通航的时间非常短,甚至可以用窗口期来形容。
“蒸汽机啊,蒸汽机!”莫子布怒了,现在万事俱备,就只差蒸汽机这个东风了。
不管是煤矿抽水,南洋排干沼泽开垦,修建铁路还是海运、水运,都等着这玩意下锅呢。
只要蒸汽机到位,不需要多厉害,譬如火车,能载重五十吨,跑出三十公里以上的时速,连续走六十公里不歇气,那就能让中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出一个内臣世袭伯爵爵位,泰平、安戴各一个方伯爵位。
谁为朕的解决了蒸汽机的问题,不分种族,不分国别,不分男女老幼,就是女人和奴隶,朕也让他当帝国伯爵!”
大手一挥,我们的莫皇帝开出了堪称恐怖的赏格,要知道次辅林通,也不过就是一个内臣世袭恩平伯呢。
朝堂上一下就炸开了锅,这样的赏格,哪怕是对他们这些大虞朝的顶级文武勋臣,那都是有很大冲击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