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生而平凡,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第159章 生而平凡,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我不是药神》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叙事风格。
这一点,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但是这不妨碍此时此刻,大家对这部电影,对戏中的人的后续的关心。
依然还是以程勇作为主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
反而并没有过多展现,程勇离开之后,大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转眼已是一年后,程勇拿了钱开了一个服装加工厂,对客户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像千千万万个小生意人一样。
当然,他也穿上了西装革履,活的像个人样。
再不是当初那个面临中年危机的神油店老板。
程勇开着豪车正打算陪客户去吃饭休闲,阔别已久的吕受益的妻子来找他。
原来张长林拿到印度格列宁的渠道后,为了攫取暴利,把药的价格涨到了两万一瓶,吕受益买不起药,病情又恶化了!
当再次看到昔日的团队的成员头发稀疏,神志不清,程勇也很难受。
程勇看着吕受益的样子知道他曾经自杀未遂不由地道:“行啊,你小子,居然有勇气自杀啊”。
吕受益微微苦笑,没有回答他,如果单单是这样一个人,在失去药物之后可能会疯狂的要求程勇回归,但他没有,在医院再次见到程勇之后,他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就像当初他们一起偷渡药物一样,可能会有责备,但他选择原谅。
而后的清创时的痛苦叫声却是最惨白的回答。
当天晚上,半夜痛苦醒来的吕受益看见自己熟睡的妻子和孩子的时候,惨白的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个释然的笑。
这一幕可以说让很多人都忍不住默默垂泪。
实际上,很多观众都会以为程勇再次出现,这是吕受益重新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包括周小斌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真相是吕受益在厕所选择上吊自杀。
他的死,可以说成了电影的第一发催泪弹。
影院内的许多观众都忍不住偷偷地擦拭着眼角的泪痕。
特别是他最后看着妻子和孩子的那一抹笑容,让人想起了早前他带着程勇去家里吃饭的时候说的。
“我刚病的时候,老婆怀孕才六个月,每天特别想死。可是我看到他的第一瞬间,我就不想死了,我只想听他叫我一声爸爸,现在有药有钱了,如果我儿子早点生孩子,我都可以当爷爷了。”
那时候的他,可以说对生命充满了希望,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他曾经想死,可是为了孩子却不想死了,所以他才去找了程勇,可是如今,他同样的是为了妻子和孩子,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从不想死,到求死,他同样的看了孩子一眼。
那个总是带着层层口罩的男人,那个总是卑微地请人吃橘子的男人,离开了。
他只是不想拖累自己的妻儿。
吕受益之死唤醒了程勇,让他重新走上了走私仿制药的路,这次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良心。
从这一刻起,他才真正的走上了“英雄”之路,走上了“药神”之路。
这是他开启英雄之旅的第三部分——“归来”的里程碑。
程勇又跑了一趟印度,但是时局不同往日,印度仿制药厂被正版格列宁告上了法庭,被印度政府勒令停产,所以也没有格列宁了。但是药厂经销人员表示可以从市场上回购一些药品,以供应给程勇。
拿到药品的程勇让刘思慧告知各病人,以500块的倒贴价供应给各白血病人,一条条qq群信息在全国的各个角落传播,那些买不起正版格列宁的病人们拿到了他们的救命药。同时,印度格列宁的重新出现让正版厂商给了警局更大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在死命的追查“假药”的源头,收缴“假药”,低价拿到印度格列宁的病人们也在死命的保守秘密,不把程勇供出来。
曹斌带着人搜查假药,抓获了一批购买仿制药的病人,询问他们从何处购买。
此时,一个老太太站出来,拦住曹斌说:“我病了三年,四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药,你们非说它是假药。这药假不假我们能不知道吗?
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不生病吗?你们把它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这一幕,让曹斌也迷茫了,同时也让影院内的观众无不泪目。
“我想活着,行吗?”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病人的心声。
当张长林人生落魄走投无路时,他选择去勒索程勇,程勇给了他三十万。临走时,这个江湖骗子指出了一个泣血的事实:“很多普通人都会因病返贫,越来越穷。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张长林被抓了,可是令人嘘唏的是,连这个江湖骗子,真正的假药贩子,却在最后居然选择了义气了一把,没有把程勇供出来。
只是张长林虽然没有供出程勇,但是一切没有结束,只要药还在卖,警方就必须继续追查。
剧情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也迎来了另外一个催泪点。
黄毛,这个角色,在整部电影里面,可以说对白少的可怜。
但是这个角色却令人印象深刻。
他也想家,想爹妈,可是他为了不拖累家里,硬是忍住思念死了一般常年不回。
当程勇让他回家的时候,他开心的笑了,也乖乖把头发理了,想以更好的姿态出现在家人的面前。
只是看到这一幕,很多人却都不知道为什么心为之一揪!
因为这个flag一立,大家就知道,悲剧要出现了。
果不其然。
黄毛和程勇前去运药,结果撞上警察搜查。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也为了让程勇身份不被暴露,黄毛驾车逃离现场,吸引警察视线,保护了程勇。可是,刚刚摆脱追逐,他就被路过的大货车撞上.同样患病的黄毛,已经买好车票准备回老家了,却死了。
在瞬间做出舍身相护的举动,狂飙车甩掉警察的那一笑,可能是他卑微的一生中最接近英雄的瞬间。
可是他还是死了,他再也回不去了!
在医院,程勇得知黄毛死讯后,彻底地情绪崩溃,他一遍遍地质问曹斌:“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着,他有什么罪?”
此时此刻,影院内的观众积攒的泪水终于不要钱一般地滑落。
是啊,他才二十岁,他只是想要活着,他有什么错?
那一刻,他或许是众多男人心里最想要的好兄弟。他是个简单,纯粹,仗义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疾病,他或许会有不一样的青春。
曾经黄毛在没有遇到程勇之前,是打算一辈子都不回家的,可是即使是死,谁不想死在亲人环绕中呢?可黄毛没有那个条件,正所谓因为爱你们,所以离开你们。
他终于决定回家了,可是却再也用不上那张车票了。
程勇来到黄毛的住处,看着车票,再一次忍不住潸然泪下。
黄毛死了,但是他的死并没有打消大家的斗志,为了广大病人,依然偷偷卖药。
然而在警方的追查下,最终还是在程勇卖格列宁时候当场抓住了他。
程勇被抓后,在法庭上,他承认了自己的所做的事情,可是他也说:“看着这些病人,我心里难过,他们吃不起进口天价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
不过,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希望这一天,能早一点到吧!”
在程勇从法院被送往监狱的时候,广大病友们在街道两旁密密麻麻站成两排,目送法警的车辆缓缓前行。
随着囚车缓缓前行,程勇目光所过之处,那些曾经被他帮助过的患者们,纷纷摘下了口罩,用他们最真诚的敬意目送程勇离开。
他仿佛在人群之中看到了吕受益,看到了彭浩
这一场景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却通过患者们的行动,将他们对程勇的感激、敬意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在这一刻,无不被这种真挚的情感所打动,泪水也随之夺眶而出。
影片的最后,程勇出狱,只是不同于此前的千人送行的场面,来接他的只有小舅子曹斌。
他告诉程勇,就算卖那个药也没人买了,因为进医保了。
电影结束。
现场沉寂了许久,突然轰鸣般的掌声响彻,久久不息!
事实上,来到现场的周小斌等人此时此刻,也都在用力的鼓掌。
或许《我不是药神》称不上经典之作,但是这部电影就国产电影而言,却给予了他们足够多的惊喜和震撼。
这一点从现场的观众的反应也可以看的出来。
主创成员们上台,现场再次自发地响起了掌声。
按照周小斌的话来说:“它远远不够好,但是对于现在的华国电影市场来说,它又好得要命。”
伴随着《我不是药神》打大规模超前点映的开启,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在网络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评价也开始逐渐增加。
“虽然有刻意有煽情,但是这个时代触碰这样的题材实在难得,电影拍出了集体群像下的人物特质,还拥有了史诗感。现实题材不做无畏的对抗,只是展现。魔幻到让人怀疑真实,但是根据真事改编的真相知道后更是眼泪掉下来。”
“病是一种罪,上帝也不能赦免;穷是一种病,药神也无法医治。思慧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件穿上,黄毛把留长的头发一寸寸剪下,程勇把缺口补上,受益把口罩摘下。法和情谁上谁下,命和钱谁上谁下,灾厄的红药水抹到谁的头顶,侥幸的救世主降到何方人间。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寻一种药,没药的世界我们能不能活?”
“连群演老太太都猛戳我泪点,以后再也不能吹自己泪点高了!”
“懦弱、贪财、甚至家暴的小人物,最后却咬着牙把善事做到底——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既非至纯至善,也非穷凶极恶,但是看见了,没办法假装没看见。”
“真是动人!完全没想到这么好看,哭成狗了。也是罕见地在影院里没看到有人刷手机。”
“真是一部让人痛苦的电影,看得人不想说话,只想流泪。”
“好看是料到了,没想到拍得如此朴素、扎实、流畅。陈默是个实干派导演,他没打算要一部神作,就本本分分讲个好故事。正因如此,它对现实的关怀才显得周到、细心、准确。”
影评人周小斌回去之后第一时间写出来了一篇影评。
“我个人一直都认为:如果一部电影能让我们思考和成长,那么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我不是药神》是这样的电影吗?无疑是的!
《我不是药神》放映的时候,现场一片安静,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吃零食,隐隐听到抽泣声,但仅此而已。直到灯光亮起,还有人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无法脱离。
我们的电影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小角色了。很多电影要么讲述了富豪与底层之间的跨阶层恋爱;要么讲述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与无奈;要么是成功人士在失去一切之后的悔恨。说实话,都不怎么接地气。因为大部分的人还是像《我不是药神》里的这些角色们。
他可能是程勇这样在街头开个小店、百无聊赖的店主;可能是有一个深爱的妻子和孩子,所以要拼命坚韧地活下去的吕受益;可能是被丈夫抛弃,为了养活女儿不得不在夜店跳钢管舞的思慧;可能是沉默寡言不善表达却内心善良讲义气的黄毛;也可能是有着虔诚的信仰却得不到解救的刘牧师。
他们的生活一塌糊涂、一地鸡毛,却依旧拼命地努力,想要得到更加美好的未来,想要让自己最爱的人生活得更好。无论生活沦落到什么样的地步,善良都是不至于让他们堕落下去的底色。
这部电影里没有典型的反派,唯有一个张长林张院长,靠卖假药骗取病人的救命钱,通过威胁程勇取得了代理权,之后又将药品的价格提到2万一瓶,惹了众怒,可谓是前科累累。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被捕之后居然没有说出程勇的名字。
我记得听过一句话:我做不到的,希望你能做到。
所谓善良,对他来说大概就是内心不曾泯灭的一点点火星,当火星被点燃之际,就能燃烧他整个生命。
我们生而平凡,我们没有挥斥方遒的权力、没有挥金如土的财富、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也没有主角的开挂运气。所以我们才更明白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如履薄冰。那是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出事、不敢颓废的小心翼翼,因为哪怕行差就错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
见识过深渊,才会明白痛苦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才期待生命中有一束光能照进来,能给我们带来希望。
《我不是药神》里,希望成为了最终的注解。
记得听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价值不是自己完成了什么,而是为别人完成了什么。
这句看似过于正确的老话,曾经我们在一些国外电影当中看到过这样的电影,现在终于有一部国产的电影能够完美地诠释它,而又没有以往类似影片端着的尴尬。
它直面了一个我们国产电影以往不敢面对的问题:死亡。
在死亡面前,法律显得冷漠;制药厂显得无情。因为对于人类来说,生存权高于一切。哪怕在法律角度上程勇犯了法,但只要三观正常的人,都会倾向于支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一基础伦理。
它引起的泪点不仅仅是因为伤心、难过或者感动,而是一种如同生活一般五味杂陈的东西,那些东西聚集在你的胸口,蒸腾、压抑,让你想说又说不出来,想哭却又不能痛痛快快地哭,它甚至让你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只要看到剧照的时候就有落泪的冲动。
它戳中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深重的痛苦。
而这世上,归根到底,每个人都是普通人。
这是一部我们过去想拍却不敢拍,想拍却拍不出的电影。
这样一部与现实直面正刚的电影,分分钟戳中了国人的心窝子——药、穷、活着。
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好的电影可以引起人的共鸣与思考,毫无疑问的是,这部电影成功地做到了!
它当然没有那么完美,但是于国产电影而言,它却又足够优秀。
在这个故事里,生命、利益、法律等多种矛盾体奔涌而来,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如果你是程勇,你会怎么做?
在最后一幕,程勇穿过人群,囚车外的所有人都在为他送行,他确实是犯了罪,但是这一定是最特殊的罪犯,黄博饰演的程勇在囚车向外看,他热泪盈眶,却说不出一句话,车外的人声鼎沸和车内的沉默安静形成对比,这两种意图相辅相成,使得他扛起来非常神圣。
《我不是药神》,他确实不是药神,最终还是没能改变别人的生命,但他是很多人心里的神。
看完《我不是药神》后,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为生命的脆弱、为人的坚强而流泪。
我想,这就是好作品的意义。它永远提醒我们关注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角落,激起我们沉寂内心的感情涟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