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这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129章 这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功夫不负有心人,诸葛亮在庐江多日打听,终于有了刘晔的消息。
刘备和刘晔都是皇室宗亲,刘备又专程从下邳前往庐江,最终说动了刘晔出山。
刘晔加入刘备阵营之后,得知诸葛亮和韦小宝有意借助汝南的李通牵制江夏兵力,于是主动请缨前往汝南劝说李通出兵。
诸葛亮令韦小宝陪同刘晔前往汝南。
韦小宝当年路过汝南前往寿春的时候,李通曾经设宴款待韦小宝。
如今二人再见面,韦小宝开门见山,把黄祖和甘宁带兵占领濡须口和皖江港的事情告诉李通,并怂恿李通趁着江夏空虚之际出兵攻打。
李通担心曹操责怪,不敢轻举妄动。
刘晔劝道:“丞相与袁绍陈兵官渡,一旦日久必定军粮告急,到时候后方筹措军粮的任务一重,将军岂不是应变不急?如今江夏粮草充足但是兵力不足,如果从汝南发兵突袭江夏,抢到粮草之后就火速退兵,就算黄祖和甘宁得到消息回防也来不及。将军以小博大,还能未雨绸缪,丞相又如何会怪罪将军?”
李通分析利弊之后,决定出兵偷袭江夏。
韦小宝和刘晔返回庐江的时候,李通那边已经偷袭得手,黄祖和甘宁仓促回防,不仅没拦得住李通,还被诸葛亮派出的水军捅了屁股。
刘备阵营组建水军之后的第一场交战就轻松取得了胜利,极大鼓舞了水军士气。带领水军出战的关羽,也积累不少水上作战的经验。
港口危机解除之后,诸葛亮令关羽陈兵皖江港日夜操练水军却收效甚微。
诸葛亮心里明白,水军上次能取得胜利,一是因为出奇兵偷袭,二是因为黄祖和甘宁无心恋战。如果江夏水军休整之后再来进攻,依然是没有招架之力。
水军成为了刘备阵营最大的弱点。
恰在此时,江东传来消息,孙策被人暗杀。
陆氏家族当年在庐江势力很大,陆康便是庐江太守。孙策还是袁术部下的时候,带兵攻打庐江,陆康病死,庐江城破。当时孙策以为袁术会信守承诺将庐江交给他治理,于是孙策便将陆氏家族赶出了庐江,甚至杀害了不少陆家人。
如今孙策占领江东六郡,陆氏家族整日都生活在恐惧和仇恨之中。
庐江被刘备占领之后,陆氏家族更是将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怨恨都在算了孙策头上。
而孙策为了平定山越之乱和反攻庐江,穷兵黩武,也搞得其他家族对他有了很大意见。
因此,在陆家的牵头之下,顾朱张及其他小家族都纷纷响应,暗地里支持亲近江东势力的孙权上位,最终导致孙策被杀。
杨弘也趁机拉拢吕范,二人返回庐江。
吕范到来之后,诸葛亮令其一边监工打造艨冲战船,一边加紧训练水军。
半年之后,诸葛亮检阅水军,果然改观不少,于是便决定过江征讨孙权。
孙权也利用半年的时间缓和了与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及其他小家族的关系,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诸葛亮分析战局,决定先攻曲江港,然后以陆战击破吴郡、会稽、丹阳,休整之后再取豫章和庐陵。
孙权令水军大将周泰镇守曲江,与关羽吕范带领的水军交战了数次,双方各有胜负。
诸葛亮早料到孙权的水军厉害,同时安排赵云和张辽从局章港登陆偷袭吴郡。
吴郡之前被山越众首领严白虎占据,被孙策平定之后仍然有残存势力作乱。
赵云和张辽攻打吴郡的时候,按照诸葛亮的计策,先鼓动吴郡的山越残党造反,然后趁乱攻破吴郡。
偷袭吴郡得手,赵云张辽搜略了军粮辎重便弃城直奔曲江港,与关羽吕范前后夹击,最终迫使周泰逃往丹阳。
会稽太守虞翻原是前太守王朗手下,在孙策攻打会稽之时力劝王朗投降未果,在王朗兵败被擒之后,他又主动投降孙策,才混了个会稽太守。
如今孙策已死,关羽、赵云、张辽大军又兵临城下,虞翻果断放弃抵抗,主动献出城池投降。
孙权也没料到孙策打下的江山不过半年时间,就已经丢了一半,而丹阳也岌岌可危,于是赶忙将治所从宛陵前往建业以避战祸。
曲江港得胜之后,吕范率军返回皖江港休整。
关羽、赵云、张辽率兵进军丹阳之时,诸葛亮也与吕范带领水军进攻房陵港,对丹阳形成包围之势。
程普、黄盖等一众老将此时正在庐陵郡的柴桑练兵,准备反攻庐江,想借此解除丹阳危机,却不想孙权手下的众臣极力劝说孙权投降。
孙权初掌大权,身边又没有能依靠之人,无奈之下只能弃城逃往柴桑。
韦小宝在庐江城收到传来的前方战报,不是敌人不战而逃,就是敌人献城投降,让韦小宝以为攻下一年内攻下江东简直是易如反掌。
然而等诸葛亮等人回师庐江之后,韦小宝才知道真正的大战还没开始。
此时在柴桑的武将,除了程普、韩当、黄盖、周泰等人,还有一人便是周瑜。
诸葛亮素问周瑜足智多谋,麾下水军更是无人能敌,于是便派遣吕范前往一试,果然被周瑜大败。
周瑜又连番通过火攻,烧毁了皖江港大批战船,致使诸葛亮不得不采取守势应对。
不久之后,诸葛亮将水军移往北边的濡须口,令赵云带领弓兵驻守皖江港,才避免了水军被周瑜全歼的结果。
如此一来,诸葛亮攻势减弱,给了孙权和周瑜喘息的机会。
双方此消彼长之后,半年内再未交战。
北方又传来消息,曹操偷袭袁绍屯兵的乌巢,致使袁绍士气大减退回河水北岸。
曹操听从了郭嘉等人建议,趁机渡过河水追击,夺了邺城,将袁绍赶出冀州。
时值隆冬,河水冰冻,南方粮草无法运抵邺城,曹操才偃旗息鼓、休整兵力。
诸葛亮和刘备都明白,留给己方发育的时间已经不多。
如何攻破程普和周瑜的水军,成了困扰诸葛亮的大难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