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苏伊士运河
第416章 苏伊士运河
“海盗,有海盗,快来看呀……是海盗。”船舷边有人吃惊的大喊起来。
正在船舱里闷的无聊的李经羲听到了喊声,立马蹦了起来,脚步匆匆的冲出舱室,眼神急切的向外看去。
果然,在不远处的海面上有几艘小木船,每艘船上都有几名到十几名不等衣衫褴褛的男人,手中拿着刀枪大喊大叫。
若不是手中的大刀长矛,还有几个老式土枪,说是一群流落在海面上的乞丐都有人相信,这就是马六甲海盗?
看这模样,混的也忒惨了。
不一会儿
船舷边趴满了看西洋景的华人移民,对着不远处的马六甲海盗指手画脚的大声议论,还有人吹起了响亮的唿哨挑逗。
“嘿,这帮孙贼,有本事上来抢你爷爷,爷爷有的是钱。”
“甭逗了,这么高的船,就是插个翅膀也飞不上来。”
“我说老几位,都听着海盗这行当贼带劲,可瞧这些破落户穷的补丁摞补丁,连半边屁股都露出来了,这得多久没吃上一顿饱饭?”
“这位兄弟也别抖呵,咱以前不也这样吗?就是下南洋托楚王陛下的福,才过上了好日子。”
“是啊,是啊,陛下仁德于天下,咱们这个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美。”
船舷边的众人叽叽喳喳的议论着,没有丝毫胆怯之意,言语中都充满了欢快的情绪。
“秦淮河”号移民船是一艘万吨巨轮,船舷足有10多米高,就像一座移动的大山,给人带来强烈的安全感。
海盗船仅仅是一些单桅小木船,二者体量相距太大,对移民船根本没有一丁点威胁,海盗只能无能狂怒的嚷嚷几声罢了。
李经羲站在船舷边也看着笑了,他的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围上来了一大圈的精壮汉子,这都是李府的家丁精锐。
其中很多人,都有从军的经历。
毕竟是万里迢迢的前往西非历练,而不是去让少爵爷送死,安全举措做的很周全,随行带去的人也不少。
这些年来
举凡胆大敢于殖民海外的华人冒险者,很多都发了家,类似的报道在国内报纸上不凡枚举,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对外殖民冲动。
这些船上的华人移民,大多是刚果河公司通过招募而来,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都是移民楚国多年的华人群体,全都偿还完了最初的银行贷款,是完全的自由身。
第二个特点,那就是混的不尽如人意,有的在工厂打短工,有的帮佣,有的租了黄包车在街上拉活儿,以中低层华人群众为主。
第三个特点,都希望通过海外移民完成翻身的梦想,拥有自己的一大块田园,做个舒舒服服的小地主,就是说达成“不劳而获”的梦想。
尤其这是第三点,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但刚果河公司在招募中确实许诺了,举凡前往西非刚果河流域的华人移民,任何一人(注:限成年华人男性。)即可获得一千亩山林土地,5名健壮黑奴。
做出贡献者,另有丰厚赏赐。
华人移民可以通过为刚果河公司服务,例如参加武装探险队,担任警察,监工,工头,厨师,通讯员或其他职司,获得丰厚的报酬。
起薪是每年50亩山林或4名黑奴,根据担任职司的不同,最高可达到武装探险队员的每年200亩山林或16名黑奴报酬,简直丰厚到让人垂涎欲滴。
没钱买船票可以贷款,最高每人信用额度300银洋,可用于购买船票及其他必要开支,也可以兑换物品。
简单算一下
到了西非只要干上那么几年,那岂不是妥妥的一个地主啊?
而且那边的黑奴价格便宜,哪怕是拉黄包车的华人汉子都会动心。
这不懂文化吃大亏,又没什么手艺,在楚国本土这里竞争太激烈,只能沦落到拉黄包车,想过上好日子希望无限渺小。
但是咱好歹有个力气,起码挥鞭子驾轻就熟,做个监工还是妥妥的。
只要干上几年,那就不是小地主的问题了,至少是个中等的庄园主啊!
在各种美妙利益的诱惑下,愿意移民西非的华人可真不少。
秦淮河号移民船上的这些乘客,大多是被丰厚到难以相信的待遇招募而来,去固然容易,想要回来,那可就漫漫无期了。
六等舱的船票只要79块银洋,这可是从坤甸一直向西经过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抵达钦奈。
在钦奈港稍许休整后重新出发,越过西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并且在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前行1900余公里抵达苏伊士运河。
通过苏伊士运河后,沿着地中海一路向西,绕过广袤的阿尔及利亚大平原海岸线,进入大西洋,在一路南下抵达刚果河入口的卡宾达城。这一条漫漫的航路长达1.4万余公里,单程即需40余天,六等舱的船票仅需79块银洋,简直等于白给。
若要按照成本,至少得120块银洋以上。
这是因为楚国殖民地部对刚果河公司进行补贴,这种补贴并不是给钱,而是默许航运公司在回程的时候,夹带一些值钱的玩意儿。
鸦片肯定是不行,那绝对禁止。
但是阿拉伯的女性白奴,奥斯曼帝国控制下的亚美尼亚女人,巴尔干女人和高加索女人,在楚国都能卖上好价钱。
还有阿拉伯著名的良马,大马士革弯刀,波斯地毯,法国红酒以及其他的一些好玩意儿,回程的时候都可以夹带一些。
关税要是少不了,必须要缴纳。
仅这部分不愁卖的抢手货源,就能让航运公司大赚一笔,从而弥补低价船票的亏空,使得航线运输变得有利可图。
不赚钱,说破大天也不好使。
几艘海盗船很快被一路疾驰的“秦淮河”号移民船抛在身后,从坤甸港出航已经天多了。
掐指算一下,应该到马六甲海峡了。
果然
没多久,就有眼尖的人见到了连绵不绝的海岸线,忍不住高声欢呼起来。
在茫茫大海上行驶的久了,见到绵亘的海岸线,总会让人感到深切的向往,那是普通人骨子里蕴藏对陆地的渴盼。
李经羲看着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山川倒影,在这一时刻,对家的强烈思念忽然涌上心头,表情也沉默了。
跟着父亲举族迁移到南洋的时候,他才十岁,还是一个稚龄少年。
这些年来读书进学,直到毕业后成婚进入殖民地部履职低层官吏,一直都没有离开侯爵府,这是第一次出远门。
在李经羲的心中,位于马尼拉龙首原的侯爵府就是他魂牵梦萦的家,有着敬爱的父母高堂,妻儿老小,姑婶叔侄,有着无数的李氏族人,那就是永远的根。
他的情绪一下子变得消沉起来,转身向舱室里走去。
身边的福伯非常能够理解少爵爷现在的心情,伸手拉住了李强,不让他跟着一起回舱室去。
在李强略有些诧异的目光中,福伯微微一笑,用饱经沧桑的眼光看着少爵爷的离去背影,轻声说了一句:“少爷想家了,让他自己待一会儿。”
李强随之恍然大悟,向来严肃的面容上也浮现出一抹笑意。
刚果河公司第六批船队经过23天的航行,于1875年11月29日,抵达红海之滨的苏伊士城,从这里进入被称为“史上最伟大河道工程”的苏伊士运河。
李经羲相比二十多天前明显瘦了许多,嘴角露出青硬的胡茬子,显然在海上的长途航行受了不少罪,可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深沉。
这二十多天时间的漫长旅程,经历了两次印度洋风暴,当狂暴的海洋将移民船抛上抛下,所有人都面临着生死之间的大恐惧。
经历种种过后,迅速的成熟起来。
此刻李经羲与唐英元中尉等友人站在4层甲板的船舷边,看着这条人工开凿出来的苏伊士大运河,难免为之震撼。
运河两岸都是漫漫的黄沙戈壁,偶尔能见到几颗半死不活的椰枣树,成为单调景色中的唯一点缀。
这种枯燥的景色,丝毫没有降低这群年轻人的兴致,不禁赞叹连连。
“英元兄,看到这条从沙漠中开辟出来的宏伟运河,真让人赞叹不已。从提出这一惊人构想,到转变为现实。法兰克人的工程实力,当为举世之最也。”
“贤弟所言有理,古有隋炀帝挖掘京杭大运河,今有法兰克人深深挖通了沙漠戈壁,连接红海与地中海,这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不朽之伟业。”
“真没想到,鬼老中也有如此杰出之人。”
“范老弟,你这可就孤陋寡闻了,欧罗巴实乃当今工业及科技魁首,天下无处其右,岂是浪言所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真大有进益,古之先贤所言非虚啊。”
在这条笔直的苏伊士运河上,移民船上那是站满了人,当听说这是一条人工挖掘的运河,刚刚开通了6年,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万吨巨轮行驶在平静无波的运河上,当来到船闸时,甲板上看西洋景的华人群众更是沸腾起来,惊叹声不绝于耳。
在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三层大楼上
新任运河管理局的英国董事长詹姆斯-乔伊手上端着一杯香槟酒站在窗口边,目睹着体型巨大的移民船一艘接一艘的进入船闸,灰蓝色的眼眸显得阴沉多了。
他说道:“真是见鬼!我可不喜欢这些东方人像蝗虫一样迁徙,他们只会带来贫穷,愚昧和瘟疫,还有可怕的古老东方巫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