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刚果河公司的殖民成就
第474章 刚果河公司的殖民成就
定海城
楚王御驾在两天后抵达距离阿斯马拉60余公里的定海城,在这里乘坐“大洋穿梭者”号皇家邮轮,在“马尼拉”号和“香格里拉”号铁甲舰的护卫下继续剩下的行程。
在东非公司麾下
阿斯马拉和定海城分别是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前者居住人口18.62万人,后者居住人口15.79万人,都是人口超过十万人的大城镇。
主要是当地拥有食品加工业和港口物流业这样的经济支柱,也集中了一些碾米,榨油,水泥,砖窑,采石场,锯木厂,农具厂,酱园酒厂和一些手工作坊类的手工业者,能够吸收大量的就业。
比如皮革匠作坊,就是当地比较兴盛的一个产业。
在阿斯马拉依托当地的畜牧业,就有几十个皮革匠作坊,制作皮鞋,皮靴,皮带,皮包,马鞍,马具,皮帽,皮衣等等,皮革产品在周边地区都相当有名。
阿斯玛拉和定海城这样十几万人口级别的城市,在王国本土不算什么,要排到40名开外了。
可是在当今的非洲大陆,超过十万人口的大城镇却非常稀少,足以排到十三四位,是相当瞩目的重镇。
非洲最大的城市当属埃及历史悠久的首都开罗,人口约在70万至80万之间,相比其他的非洲城市断崖式的领先。
若是能依托埃及和苏丹丰富的资源,发展起纺织厂和织布厂,进一步扩大轻工业规模,未来的阿斯马拉和定海城发展更有潜力,足以推动城市规模更上一个台阶。
1884年7月16日
楚王访欧船队在抵达吉布提后,经历曼德海峡对峙事件,在东非公司辖地巡视半个多月后,于定海城再次启航,继续未完成的旅程。
船队于4天后抵达苏伊士城,没有停顿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随后船队继续沿着北非海岸向西航行。
其中一艘运煤船和“洞庭湖号”移民船中途停靠赛德港,放下了573名官派留欧的学子,他们已经抵达了阶段性的目的地。
在这里
将由赛德港当地的楚国驻外使节安排这些留欧学子,分别登上前往欧洲各国的船只,完成剩下的最后一段旅程。
经停赛德港的欧洲各国邮轮众多,航班相当密集,几乎每隔三两天就有一艘回程的欧洲邮轮停靠,前往哪一个国家都很方便。
“洞庭湖”号在靠港5个多小时后,补充了部分新鲜用水和蔬菜,便又重新起航,全力追赶顺着北非海岸行驶的船队。
8月2日中午一时许
楚王访欧船队顺利的靠港大海湾城(注:喀麦隆之杜阿拉),这是船队停靠的大西洋第一座港口城市,也是刚果河公司第一次迎来了楚王御驾莅临,这是足以载入刚果河流域殖民开发历史的里程碑事件。
在码头
即将离任的刚果河公司总督潘天寿中将(原第一师长),军事长官方世伟少将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眼含热泪隆重庆祝来自王国本土的御驾莅临,场面十分感人。
刚果河公司不同于东非公司,其疆域极其广大,殖民地土著黑人部落众多。
殖民难度高,压力大,情况错综复杂,非常考验刚果河公司高层的军事组织和行动能力,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所以东非公司高层的配置与殖民官员为主,刚果河公司高层的官员配置以富有战斗经验的军事高官为主,更侧重于军事方面。
十多年来
总督潘天寿中将和军事长官方世伟少将都承受住了严峻考验,尤其在殖民地减丁和社会稳定领域,贯彻了高效方法,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显著成绩。
整个刚果河流域殖民地人口剧减一半上下,剩下的大部分也在可控的奴役状态中,殖民地建设大为起色,做的相当不错。
大海湾城的楚王行宫
这是一座纯粹的华夏园林建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占地达上千亩,是由王室内务府拨款修建而成,属于王室资产。
在大殿里
楚王使团的主要随行人员和刚果和公司一干高层分列左右,楚王高居其上,正在进行重要的御前会议。
首先由军事长官方世伟少将介绍殖民地治安,定居点及征服奴役当地黑人部族的相关情况,他说道:
“……
综上所述
这十余年来,刚果河公司通过发起22.6万宗人口交易,以金钱和物质诱惑,促成当地黑人部族广泛而频繁的部族战争。
此举达成的减丁效果至少在550万至600万左右,当地部族酋长愚昧而无知,且目光短浅,总是一次次踏入同样的圈套中。
嘴里说着仇恨,可当看到美酒,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刀枪兵器时仿佛猪油蒙了心,总是会再一次发动新的部族战争。
一招鲜,吃遍天。
公司通过交易得来的健壮黑奴,这些年来贩运到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北美南部种植园和北非地区,获取了总计3.1亿银洋的巨额收入。
这些财富,奠定了刚果河流域大发展,大开发的基础,也成为基础建设的有力保障。
在此基础上
公司建设了38座城市,172个定居点和3282个华人村落,难以计数的华人牧场,种植园和农庄,实现了粮食和畜牧肉蛋的自给自足,且有能力实现部分出口。
我们建设了总计6.5万公里的道路,修筑了3329座大大小小的桥梁,建设了119个港口,这其中包含26个大西洋沿海港口,剩下的全是内河港口。
截止1884年6月末
刚果河公司安置华人移民超过百万,形成华家庭49.77万户,新出生不满7岁的儿童超过百万,达到131.75万人。
这十数年来
刚果河公司采取大大小小的军事镇压行动达3063次,共计消灭土著部落755个,歼灭反抗土著41万余人,俘获230余万,有力的震慑了全流域黑人土著部落,稳定了区域治安情况。
时至今日
刚果河公司深入到河流上游以及汇入刚果河的主要支流区域,华人定居点遍及整个区域的67%,实现了深入殖民的朴素愿望。
在此基础上
下一个十年,刚果河公司具备接纳安置二百万规模华人移民的能力,加上本地人口的自然增长,前景一片光明。
展望世纪末刚果河流域殖民地的华人人口将有望突破七百万大关,将相应的黑人土著人口压缩到不超过三百万规模,实现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力耕种的机械化农田和种植园作业。
到了那时,刚果河公司将紧紧的掌控这片西非大地……”
方世伟少将侃侃而谈,在他列举的一系列数字中,都是无数刚果河公司殖民过程中的艰辛历程,用刀枪征服了这片西非大地。
这些详实的数字,见证了殖民过程的血和泪。
楚王和在座的政府随行人员频频点头,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在西非地区殖民的辉煌功绩,向着全流域彻底掌控的目标推进,脚步走的非常扎实。
殖民区域的人口有大幅减少,也有增长,不可能完全杜绝黑人部族人口繁衍。
可一切都在掌控中,只需要循序推进而已。
楚王郑国辉对这样的殖民成就尤为满意,在不承担恶名的情况下,实现了刚果河流域社会人口结构的巨变,绝对是好事一桩。
本地黑人部族人口剧减的主要因素有三。
第一是频繁的黑人部族战争,第二是有组织的人口贩卖,第三是严禁种植园黑奴婚姻与繁衍,这都不算什么大事儿。
比起美国佬直接举起屠刀,那可仁慈多了。
当前西非地区社会发展程度较低,黑人部族人口寿命普遍在三十来岁左右,稍微阻止一下人口繁衍,立刻就呈断崖式下跌的态势。
到本世纪末还有16年,那么持续推进严禁黑人婚配繁衍的政策长达26年,几乎一代人就消耗光了。
在刚果河本地
黑奴基本上男女分营,在每个村镇都设立专门的劳春所,选取健康漂亮的黑人女奴充入其中,解决两性问题。
劳春所给当地的华人牧场,种植园和农庄发放一定数量的劳春卷,每卷可单人使用一次,用后作废。
当地的华人牧场,种植园和农庄的黑奴表现出色者,可获农场主奖励的劳春券一张或两张,去村上或者镇上享受一次。
劳春所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与华人农场主结账一次,其他的黑人女奴严禁与男性黑奴接触,剥夺成立家庭繁衍后代的权利,大概齐是这么个流程。
近年来
随着楚国本土的大量农业机械进入西非的农庄,能够节省出大量的黑奴劳动力,已经渐渐的推广开来。
此次楚王访欧的船队中,就一次性运输过来1100辆手扶拖拉机和众多配套的农具,也算是运输来的大宗货物了。
这不是送给当地华人农场主的礼物,而是用于售卖,钱不够可以贷款,只要按时还本付息即可。
在楚国,没有什么是可以无偿获取。
有钱几乎可以买到想要的一切,但不包括贵族爵位和崇高的社会地位,即便想要跻身于乡绅阶层,那也要切实的付出不少。
比如捐资兴学,为本地修桥铺路,救助贫困儿童,捐资兴建祠堂庙宇,帮助孤寡等善事,获得当地政府认可以后,向上一层衙门举荐为乡绅。
偏远殖民地由总督府授牌嘉奖,可获三年的乡绅地位,若连续三届皆位列乡绅,那么可获太平绅士头衔,这可就是终身制的乡绅名望了。
乡绅在殖民地的基层作用很大,可以主持调解村民矛盾,参与村务村约,主持春祭乡祭,迎神送灶,公断与别村的纠纷,惩治小偷小摸的行为,组织民兵队巡查维稳,维护乡村较为公平的治理环境。
在定居点中
华人乡绅为了镇压周边出没的黑人土著部落,还要主动出钱,出力,出人参与武装镇压行动,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
在刚果河公司的殖民安置中,首先是将一片区域的黑人部族梳理清剿一番,然后再安排华人定居点进入,展开有序的农业生产生活。
在此后,周边的事宜和麻烦大多由华人定居点组织的民兵去解决,解决不了的再上报。
县衙收到下辖的定居点呈报,会组织县里的力量或周边几个乡镇民兵,对祸乱当地的黑人部族进行清缴,镇压。
俘虏的黑人土著分男女置营,黑奴或是售卖给华人农庄,华人种植园,或是集中安置进入采石场,铺路队,垦荒队或其他苦役营中,实施劳动力的有序利用。
一般来说,镇压过后的黑人部族俘虏绝不允许放归野外,这就是所谓的“蚕食政策”。
今天吃一口,明天吃一口,后天再咬一口。
这就导致刚果河流域的黑人土著部族急剧减少,被镇压后无法恢复,渐渐的就消散泯灭了,不会持续造成祸乱。
通过这样的“蚕食政策”,刚果河公司持续的将华人定居点向内陆腹地推进,沿着刚果河及其支流,也非常的便利交通。
当地消化不完的黑奴就通过船运输出,当地的县衙和华人定居点都会收到一定的收益,主要根据黑奴人口的多寡和健康程度确定,不超过黑奴身价的一半。
新设置的华人定居点站稳了,很快就会进行扩大,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就像一点墨水落在宣纸上,很快的就渲染开来。
随着华人定居点的逐渐扩展,当地的黑人土著部族逐渐消失,转变成广泛分布于华人种植园,农庄及牧场的黑奴人口,成为可控制土著人口。
那些在野外依然逍遥的黑人土著部族,就是不可控土著人口。
依照刚果河公司详尽的调查,这部分人口大约已经不足三百万,准确来说应该是270余万至280万之间,大多散布于热带丛林深处和偏僻之地。
这也是刚果河公司在呈报中,对区域全面掌控约67%的原因,约有1/3还在掌控之外,大多是偏僻之地,殖民难度高。
预计在本世纪末
能够完成对整个刚果河流域的掌控,实现全流域殖民,预计总人口700万,其中本地出口的第二代华人超过350万,占了一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