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惊爆世界的大消息
1902年1月3日
在澳大利亚独立刚满一年零3天的时候,一支来自大楚帝国本土的强大海军舰队到访墨尔本港,引发白人居民强烈不安的躁动。
随同舰队抵达的还有以远征第4师,远征第15师为核心的3万余人强大楚国军队,齐装满员的登陆码头。
在无数华裔居民的载歌载舞欢迎中,楚国皇家军队随即控制了墨尔本及维多利亚州议会,宣布施行军事管制。
在失去了英国的支持后,原本凝聚力就不强的维多利亚州金矿和牧场主们,用近乎绝望的眼神迎接楚国军队登陆,被迫承认了现状。
拼死抵抗的白人强硬派毕竟是少数,在数十年的民族交融中,维多利亚州的白人社会早已经被渗透的千疮百孔,并非铁板一块。
新的时代来临了,成建制的楚国远征军相继抵达悉尼,布里斯班和凯恩斯,全面接管了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州通电全世界
宣布澳新联盟正式瓦解,维多利亚州及塔斯马尼亚州与五洲联盟和解。全面归附大楚帝国,共创繁荣兴盛之新局面。
新西兰宣布独立建国,为英属自治领,英王爱德华七世为国家最高元首。
就在欧洲各国和全世界为之震惊不已的时候,英楚两国在伦敦共同宣布,达成了正式的《澳洲过渡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是
英国尊重澳洲本地居民独立自主的自由选择,尊重澳洲本地居民广泛要求归附大楚帝国的愿望,王国政府正式承认领土合并的现状,以维护区域和平和世界稳定。
基于澳洲为前英属殖民地的现实,经英楚两国友好磋商,达成以下过渡期安排,以确保互相间利益。
楚国分三年时间,向英国提供总计6200万英磅补偿款项,用于补偿英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殖民利益之损失。
第一笔款项计三千万英镑,在条约签署之日后三个月内给付,剩余部份,分别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交付一千六百万英镑。
楚、英两国共同宣布
将建立基于全球紧密行动伙伴之战略关系,强化从政治,军事,工商及人文和民间领域的全面合作,共同推行全球自由贸易之政策,致力于全球稳定与和平。
楚国宣布
将为英国提供为期20年还本付息,总额五千万英镑,年利率5.4%的长期优惠贷款,该贷款将以债券形式在伦敦金融城出售,由楚国几大银行组成的银团信誉担保。
楚国尊重并保障新西兰独立自主之选择,不谋求以任何形式改变现状。
英、楚两国政府相信
新缔造的全球紧密行动伙伴之关系,将成为西太平洋安全支柱性保障,为世界自由公正之局面,持续贡献力量……
这一重磅级的条约的缔造,在欧洲及世界引发了强烈轰动,令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英、楚两国身上。
这一条约在英国备受好评,《泰晤士报》就在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兴奋的表示: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达成的最为重磅级交易,英国为此收入过亿英磅,将澳洲的戈壁滩卖出了黄金价。”
“这是塞西尔政府做出的为数不多英明决策,是一项很棒的交易。”
“伦敦政府摆脱了向殖民地不断投入的财政负担,还收获了楚国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全球伙伴,继续巩固了世界领导者地位。”
与之相对应的是
欧洲各国及美国对此的强烈反应,尤其以德国人情绪最为浓烈,德国《法兰克福日报》在头版头条愤怒的表示:
“英国人为了大笔的财富,罔顾澳洲上百万普通白人居民的心愿,这是赤裸裸的背叛和出卖,也是最为令人心痛的时刻。”
“无需讳言,这是新旧两个世界殖民大国的一笔肮脏交易,通过利益输送建立体的排他性准军事联盟关系,值得所有人警惕。”
“必须要看到,在进入新世纪后,新老帝国主义者在世界范围内的联手围堵,为崛起的德意志制造了重重障碍……”
美国《纽约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评论,流露出浓烈的担心和警惕情绪:
“英、楚两国缔结的新条约,为二十世纪初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帝国主义势力跑马圈地的现状……”
“世界演变的愈发危险,数以百万计的澳洲白人居民利益遭到出卖,成为列强交易的筹码,无疑令人心寒。”
“英国跪倒在金钱脚下,楚国在太平洋地区影响力得到空前的增强,这对美利坚战略利益是极大的挑战……”
“完全可以想见,围绕着世界地缘战略的角逐将更加激烈,更加的白热化……”
而扶桑国直接破防了,英、楚两国在秘密协议期间,口风守的非常紧,其他国家几乎都不知晓。
即便有所猜测,也没有联想到涉及澳洲事务过渡条款,大多以为是在南非战事上,双方进行的某种合谋。
有可能是楚国加入南非远征军,或是强化提供后勤补给,抑或是关于原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辖区的利益划分。
没想到,竟然爆出了澳洲事务过渡的猛料,而且涉及上亿英镑的大交易。
一经公开宣布,便产生了轰动效应。
扶桑国《读卖新闻》在连续10多天的头版头条上,都刊登了关于此项条约缔结后的相关报道,广泛引述了欧美主流舆论媒体的观点。
其立场包含着焦虑,不安和浓郁的羡慕嫉妒恨,那种背后悄咪咪咬牙的感觉呼之欲出,让人忍俊不禁。
“这种突然报道出来的奇怪条约,重创了皇国上层的自信心,让人质疑《英日同盟》的价值,感觉就像后娘养的。”
“在英国的眼中,大扶桑帝国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难道是可以任意呼来喝去的仆从吗?”
“从始至终,关于这项重大条约的任何信息,英、楚两国双方都没有人想起来知会一声,好像大扶桑帝国不存在一样,这真是让人难堪的现实。”
“作为一个西太平洋列强,从来就没有得到向来骄傲楚国的正视,他们表示藐视的称呼大扶桑帝国为“妓女之国”,“扶桑小鬼子”“倭奴”这种极尽屈辱的说法,简直太过分了。”
“必须要正视现实,大扶桑帝国对清国的辉煌胜利,在楚国的眼中完全不值一提。谁都可以去欺负沉睡的巨人,哪怕是荷兰,西班牙,意大利这些不入流的角色。”
“真正的挑战,是让大楚帝国能够正视皇国的实力,得到真正尊重和承认。”
在楚国本土
又是完全另一副景象,这一世纪条约的签署被认为,是“走向全球帝国的新起点,大楚帝国发展繁荣昌盛的巅峰,值得铭记历史的辉煌时刻。”
大楚帝国从城市到乡村,处处都弥漫着欢欣鼓舞的万丈豪情,人们敲锣打鼓的欢庆这一胜利时刻,压抑不住的自豪流露。
这是源于帝国的强盛,那种泱泱天朝上国的自信。
虽然楚国要付出巨额代价,可那是楚国皇室的事儿,这钱也是由皇室去掏,与普通民众没啥关系。
楚国民众对皇室的信赖,就像子女对于父亲一般,融入了浓浓的感激之情,言论间都是高度的信赖。
“那是朝廷的事儿,不就几千万英镑吗?我大楚帝国皇室富有四海,还能差英国鬼佬这点钱。”
“皇帝陛下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理由。”
“您瞧瞧咱们皇帝陛下这手笔,咱们累死累活买个几十亩田,陛下他老人家手一挥,就买了一整块澳洲大陆,佩服……佩服的五体投地呀!”
“有那么多银子赔给洋人,当然不如买地了。听说澳洲那嘎达和整个神州大陆差不多大,长宽都是好几千公里,真是太吓人了。”
“大手笔呀!今后可以往澳洲移民了,哈哈哈……”
经此一事
大楚帝国的领土疆域从原本的888.3万平方公里,再加入澳洲的768.8万领土面积后,一跃飞涨至1657万平方公里,赚的盆满钵满。
一举超过了法国(注,含殖民地),清国和俄国,仅次于英国,位居世界领土面积第二位。
在增加了澳洲的640余万人口后,大楚帝国的总人口也正式超过了1.2亿大关,在1902年初达到12270万人规模,仅次于清、英两国,位居世界第三。
合并澳洲的经济体量后,大楚帝国经济总量也一跃超过了英国,位居美、德两国之后,同样位居世界第三。
其与德国经济规模的差距,仅有不到千万银洋的微小距离,几乎保持着齐头并进的迅猛发展速度,实力极为雄厚。
最重要的
是帝国本土的战略回旋空间极大的增强,澳大利亚同样纳入帝国本土范畴,成为了本土七岛的坚实大后方。
至于欧美舆论普遍宣传楚国“人傻钱多”,用惊人财富买了“一片鸟不拉屎的戈壁滩”,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交易”,楚国官方没有做正面回应。
讨了大便宜,心里悄咪的乐就行了,用不着大肆宣扬。
在世界各国普遍的嫉妒眼神中,大楚皇帝郑国辉终于达到了毕生成就的辉煌顶点,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里程碑成就。
无数次对外开疆拓土的胜利,奠定了楚国皇室崇高的地位,同时将大楚开国皇帝郑国辉推上了常人无法企及的神坛,成为万民景仰的神祇,自带神圣光辉。
在这一刻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仿佛无形的触手一般,将亿兆民众紧紧的凝接在一起,铸就了民族自信和国家认同,这是一个兴盛帝国最宝贵的财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