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喜乐殿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88章

      只可惜, 他们对五公子了解甚少,哪怕心里猜了许多可能也没有哪一条是最可信的。
    治粟内史作为还灵的顶头上司被许多人暗中瞩目,他忍不住暗暗撇嘴, 别人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啊。
    别看这位五公子名义上是他的属下, 实际上人家相当于自己开了个堂口,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传布粮种, 平日里做什么都无需跟他汇报, 只有在取得进展的时候才会知会他。
    治粟内史也不敢多问, 毕竟户部尚书手底下还有一位公子,而那位公子都已经被打发到三川郡去了。
    五公子连自己的弟弟都能差遣,王上的态度还用说?
    治粟内史一边想着这个一边看向了李斯。
    廷尉作为秦王的心腹兼亲家, 肯定知道内幕的,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 这次居然一点消息都没透露出来。
    上次王上有意择太子的时候还传出了信, 这次……难道比太子人选还重要?
    暗中看李斯的人并不少,而李斯则站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十分稳重的模样, 搞得所有人都七上八下。
    嬴政坐下之后没说别的,直接看向了卫尉。
    卫尉便及时站出来说道:“启禀王上, 李信将军大破寿春, 请王上示下何日班师回朝。”
    嬴政垂眸说道:“传令李信, 暂且不必回朝,转向北上, 于莒屯兵。”
    还灵听后耳朵动了动, 莒?他脑子转了好几圈才想到这个地方,此地如今是秦齐交界地,属于秦国。
    嬴政让李信在这里屯兵……意思就是打完楚国直接去打齐国?
    这……能行吗?
    还灵不知道李信攻打楚国的过程, 不过没有了项燕以及他手下那些将领,李信打起来应该不是那么困难,伤亡也不会很高,至少不比历史上难。
    可再简单也是前前后后打了好几个月,无论将领还是士兵都已经非常疲惫,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攻打齐国……能行吗?
    或者……嬴政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他说的是屯兵,就是给齐王建一个陈兵边境的信号。
    齐王建本人是个怂包,当初邻国都找他求助,并且还掰开了揉碎了跟他说其他国家被灭的话,齐国也保存不了多久。
    在这种情况下,齐王建居然还是按兵不动,甚至还向嬴政进献各种东西讨好,那么这场仗应该打不起来。
    还灵想到这里倒是放心了不少,剩下的就是同情李信在外面奔波大半年,眼看还要在那边不知道停留多久,也是不容易。
    不过再想一想,嬴政这明显是要抬举李信,给他功勋。
    齐国现在真是谁上谁都行,哦,前提是秦国水平稍微好一些的将领都能去。
    等齐国彻底投降,李信身上也有灭两国的功勋,以后再没有国战,他就算不能跟王翦这样的人平起平坐也只不过是差在资历上罢了。
    还灵想明白了开始盘算着要不要给他的好朋友送点东西过去。
    武器就算了,衣食倒是可以盘算一下。
    还灵虽然想明白了,但朝上能想明白这些的很少,大家都纷纷对视一眼,小声互相探讨。
    因为声音不大,嬴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治粟内史有些坐不住,站出来小心说道:“王上,如今天下只余齐国,齐王胸无大志,能否不急于一时?”
    嬴政看着治粟内史说道:“爱卿心中忧虑,寡人知晓,此事寡人自有分寸。”
    治粟内史有些着急:“王上,如今粮种尚未传布完成,粮食收成与以往无异,今年天时也算不得好,国库只怕没那么充盈。”
    就算是秦国也扛不住短期内连续攻打两个国家啊。
    虽然看起来秦国自从拿韩国开刀之后就一直在维持高强度战事,但真正的国战其实是有间隔的,一年打底两年不多,为的就是能够让粮草更加充盈一些。
    现在国库倒也不算很空,可也不能真的把国库所有的钱财粮食都算上啊,其他需要花钱的地方怎么办?
    扶苏和还灵抬头对视一眼,治粟内史这一下把他们也给牵扯了进去。
    还灵还好,毕竟刚开始接手,而且三川郡那边将闾的工作开展得还不错,至少有一整个县愿意用新粮种。
    还有北地郡,郡守带头种黄豆,九柘还在研究更加抗寒的品种,好歹也有交代。
    扶苏当时推广得显然不是特别顺利,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他没在基层工作过,当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
    遇到问题了就找幕僚开会,然后在从中选取最合适的方案。
    这本来也是上位者应该掌握的能力,王不需要事事知晓,他只需要了解大概,然后能够分析出哪个方案最好就够了。
    扶苏虽然有些不自在但也没说什么,还灵更是无所谓,就算治粟内史把他牵扯进来也不能说他有错处。
    就在兄弟两个准备安静围观的时候,嬴政突然开口说道:“还灵,既然治粟内史说到粮种,那你便说说吧。”
    还灵:???
    说什么?这让他说什么?
    还灵迟疑着站出来抬头看向他爹,希望他爹给他一点提示,然而嬴政只是高深莫测的坐在上首,别说提示了,甚至看不出他到底是喜是怒。
    这时候他才发现,嬴政私底下对待他们这些儿女的时候还是十分温情地。
    开心就是开心,不开心就是不开心,压根就没端着架子让孩子们猜猜猜。
    还灵猜不透嬴政的想法,干脆就把自己最近的工作推进情况全部报告一遍。
    将闾那边需要明年看成果,北地郡也要到明年,倒是蔬菜时间短,但也能看成效。
    还灵本来还想说如果真的粮草紧缺,他也不是没有办法。
    大不了给他划一块地,他专门压榨九柘的徒弟们种粮食。
    如果担心土地肥力不行,那就大豆小麦轮播,然后他再想想办法搞一些有机肥,怎么也能供应得上。
    不过这种话还是不能当着这么多人说,要不然他没办法解释怎么能供应上这么多粮食。
    还灵交代的事情听上去似乎工作不多,但事情都比较细碎。
    他要不说,就算是治粟内史都不知道一个粮种传布还有这么多讲究。
    这也是所有朝臣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公子还灵的工作能力。
    怎么说呢,就很接地气。
    不得不说,能将这样琐碎的事情整理的井井有条并且还能多管齐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本事。
    李斯尤其看了还灵一眼,他心里的天平也有些倾斜了。
    此时的李斯还没有那么膨胀的野心,对于太子人选自然考量也不同,他希望能有一个继承秦王志向的君主。
    而还灵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他是狐妖,寿命一定会很漫长。
    至于其他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么多年下来李斯也看得出来,五公子虽然有一半妖族血统,但所思所想更接近人类,他也更亲近人类,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公子扶苏……不是不好,主要是他太过亲近儒生。
    公子还灵身边也有儒生,但他对那些儒生的态度就是有能力就用,面对那些儒生的游说也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会轻信。
    在这方面,公子扶苏反而显得稚嫩几分。
    李斯作为法家,当然希望法家一家独大,但他也看得出来,秦王就算以法治国也不会允许法家独大,等到一统天下之后,嬴政会想办法平衡。
    在这个时候,还灵提出哪个学说有用用哪个,甚至细化到了学说哪一方面有用用哪个,对于嬴政而言之前的困难迎刃而解,会更青睐公子还灵倒也不意外。
    等还灵汇报完之后,嬴政满意点头,虽然不声不响,但的确做了很多事情,进度比他预估的还要好一些。
    不仅如此,将闾也算是历练了出来。
    如今的世道不讲究兄友弟恭,可作为父亲,自然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和平相处。
    还灵说完之后老老实实归队。
    治粟内史倒是镇定,听完之后便说道:“公子还灵的确成果斐然,即便是如此粮草也要明年才有一些上升,王上不如让大军先回朝吧。”
    治粟内史身为全国财政总管自然是有底气的,更何况他说得有道理,秦王一意孤行,那么秦国只怕要乐极生悲。
    嬴政没有回答,只是懒散地将手搭在凭几上,又说道:“还灵,你来说该不该召回?”
    还灵:……
    他爹这是要干嘛啊?把他喊过来就是让他在大朝会上表演的吗?
    不管心中再怎么疑惑,还灵还是老老实实站出来说道:“回父王,召回可,不召回亦可。”
    就算不召回来,齐王建早晚也是要投降的啦。
    可能只需要秦国这边放出一点风声就行。
    治粟内史转头问道:“五公子难道还能变出粮草?”
    还灵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父王让李将军转道北上并不是要去攻打齐国,而是为了给齐王带去压力,以齐王性情,陈兵边境已经足够,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只是屯兵需要的粮草要少许多,若是内史还担心,那边让士兵停留当地生产建设。”
    治粟内史略微一愣:“什么……生产建设?”